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

“常务次长,大臣对出访苏联的安排有所困惑。”迪克逊跟在顶头上司身后,以不经意的口吻,将麦克米伦的真实想法透漏出来。

“这件事合情合理,不过,谢谢。”站在大臣办公室门口,艾伦威尔逊回身表示感谢,随后推门而入,看看这个老古董,潜在的精神美国人到底要说什么。

麦克米伦带着温和的笑容表达欢迎,“艾伦,快请坐,很多人都说,你是一个极其勤勉的公务员,帮助前任大臣解决了不少事情。”

“尊敬的大臣,也不能这么说,哈罗德大臣也是刚刚上任,我也是,很多事亲是一起定下的。”艾伦威尔逊将荣光给予了前任外交大臣,施施然的坐下道,“不同于你,尊敬的大臣,你在二战就已经在主导外交工作,完全是一个行家,我们已经做好了耳提面命的准备,执行大臣的每一项决策。”

“哦不,大臣不能决定所有事情。”麦克米伦一语双关的道,“尤其是外交工作,应该集思广益,做出对英国最有利的选择。”

“大臣的胸怀里令人惊讶。”艾伦威尔逊看着麦克米伦的面相,估计是做不成首相了。

想要绝了麦克米伦的首相之路,其实很简单,让艾登平平安安度过五年任期。

这一批保守党的巨头,到时候都是七老八十的年龄,到时候就算是想做什么,也没有力气了。

要知道现在的首相艾登,在年龄上比麦克米伦还要小三岁。这相当于什么?就相当于现在苏联的二号人物科兹洛夫,比勃列日涅夫还要小两岁。

只要不是科兹洛夫自己身体有毛病,勃列日涅夫面对比自己年龄小,资历比自己老,先行一步的科兹洛夫,永远都不会有机会。

科兹洛夫对勃列日涅夫的领先,就如同勃列日涅夫对谢列平的领先一样稳固,还更加的令人绝望。

有鉴于此,当前的情况是让艾登安稳把首相任期做完,到时候就算是只做一任,已经七十岁的麦克米伦,几乎也不可能成为继承者。

麦克米伦是不知道这位年轻,走到哪都笑口常开的常务次长,正在为自己的命运进行揣测,注定的首相命,因为他的出现而一波三折。

和迪克逊说的一样,对出访行程的安排,是麦克米伦叫艾伦威尔逊来的原因,对这个行程,工党政府接受起来没问题,保守党对苏联的敌意更加明显一些,尤其是麦克米伦。

“现在的大局势是缓和。”艾伦威尔逊正襟危坐,笑呵呵的回答道,“我们对苏联的访问,也是基于此做出的判断。美国准备在莫斯科举办美国博览会,用以展现自由世界的优越生活,采取良性竞争的办法让苏联认识到差距。趁此机会去莫斯科,也是为了美国盟友壮声势,出于英美特殊关系的考量。”

“对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考量。”没等麦克米伦开口,艾伦威尔逊带着思索之色道,“这也是一次试探,除了维护二战三巨头的格局之外,还要考虑到法国自从戴高乐上台之后,和苏联关系的缓和,法国是七百年来英国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来看,法国有和帝俄和睦关系的旧事。”

“我们也借着这一次的非正式场合,和美国方面出席的副总统尼克松先生,谈谈如何对法国的态度,法国似乎正在以更加中立的姿态立足于欧洲。这可能会破坏平衡,而总不能让大臣直接出访华盛顿,这样有孤立法国的嫌疑,在当前的局势下有害无利,才需要这么一个第三方场合,只不过这个第三方是苏联,很有一种虎口拔牙的感觉。”

“也许日后有一天,到了解密文件的时候,这会成为一件风闻趣事也说不定。”

艾伦威尔逊一口气给麦克米伦找了两条重要理由,隐去了自己想要看看厨房辩论,做亲历者刷资历的阴暗思维,当前他虽然执掌外交部,但并非没有竞争对手,随便一数就有两位数,同等职位,比他资历深厚的白厅高官可是海了去了。

如果有一个名场面,能够让他在当中刷存在感的话,对日后做内阁秘书长的作用,肯定是不言而喻。当然了,顺便也可以为大英帝国效劳。

提及法国的角色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艾伦威尔逊没有记错的话,戴高乐在掌权之后,把法国和苏联的关系形容为特殊伙伴关系。

特殊伙伴关系,一般是用在美日、美德关系上面,从此之后法国和苏联关系急剧升温。

当然可能现在会出现一些变动,原本的历史,法国和苏联走近,是随着英国越发朝向美国靠拢的联动关系,戴高乐为了制衡英美,发展和苏联的关系。

现在不一定会这么发展,但不代表法国不会退出北约,法国是不会允许北约驻扎在国土上的,这会产生什么样的未来,是可控还是无法预测,还要边走边看。

麦克米伦虽然是战前英国的外交大臣,但已经离开执政位置十四年,虽然在下议院的时候,没少对工党的外交政策进行质询,可终究不在其位,对当前工党遗留的外交政策,还不是全部都懂。

加上艾伦威尔逊根本没有回避问题,一会儿苏联一会儿法国的来回绕,一时间竟然也生出了很有道理的感觉,“怪不得,很多人都对评价很高。”

“很高倒是谈不上。”艾伦威尔逊一点也没感觉谈不上,只是做出谦虚的姿态,“都是部门外交官人才济济,讨论出来之后的结果。功劳属于所有人。”

走出大臣办公室,艾伦威尔逊长出一口气,总算是度过了第一关。

保守党集团离开政府有些太长了,现在这些大臣还好对付,一旦重新进入角色,说不定有一番争斗。

对自己的大臣,身为外交部常务次长的艾伦威尔逊定下了一个目标,绝对不能让麦克米伦有哪怕一点成为首相的人选。

这也是为了公务员集体利益考虑,随着保守党的上台,轰轰烈烈的国有化运动要暂时终止了,这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对公务员而言。

不仅仅是公务员在和大臣们艰难的磨合当中,局方也是如此,得知丘吉尔的女婿对军方的军费和规模有所质疑,蒙巴顿马上采取了行动。

重申海军的作用,使之得到公众的承认,确实是蒙巴顿就任军方首脑的首要任务。对外表示,“我们只有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舰艇将来可以成为大型游动火箭的运载工具,然后其他事项方可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是海军部所奉行政策的第一大基石。第二大基石是,保证向在世界各地执行保护英国利益任务的水陆两栖打击力量提供支援。

“印度和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生了交火。”这一封来自于尼泊尔的电报,由英国撤离英属印度之前,专门委任的喜马拉雅三国高级专员黎吉生发过来。

随着英国退出南亚,因为印度的地理优势确实是很大,黎吉生也不能像是英属印度还存在的时候,一副人上人的派头。更何况新德里方面对英国的遗留还算克制,并没有进行强硬驱赶。

黎吉生也发挥了灵活得道德一面,和新德里保持着和睦的关系。这一次的交火,黎吉生在得知之后,立刻通过尼泊尔的电报,将其告知了伦敦。

“郎久事件?”艾伦威尔逊回想半天,想起来了这一次交火事件的名字。中印打起来是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不代表之前就没矛盾,只不过是没有一个好机会。

边境摩擦早就已经开始了,艾伦威尔逊第一个想法是,要不要告知葡萄牙方面,操作这件事谋利!没办法,艾伦威尔逊是一个亲欧派的常务次长,总是想着把蛋糕做大。

但一想还是终止了从中牵线搭桥的蠢蠢欲动,他不信任这个时代的中国。

一次交火事件出现并不能说明什么,自己心急火燎的介入,事情没发酵就着急勾连,被中国出卖怎么办?到目前为止,人家可是第三世界的阶级兄弟,英国是什么?老牌帝国主义,每个月不上几次中国报纸挨骂,都一点不科学。

手指敲在桌面上发出咚咚的响声,艾伦威尔逊还是安耐不住想要搞事的心,拿起来电话常务次长秘书威克来一趟,英国自然是不能介入的,这会伤害和印度这个前殖民地的关系。

但是果阿就在那,得到这个消息也是十分正常的,外交部常务次长可以对这件事视而不见,但他最多只能让英国克制,还能管的到葡萄牙么?

此时此刻,艾伦威尔逊只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将这一次的交火事件,转达至葡属果阿总督那边,还要拐弯抹角的转达。撇清嫌疑,置身事外。

至于外交大臣麦克米伦,尊敬的外交大臣每天这么多事,哪有空关注这一次孤立事件。

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五十四章 把水搅浑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应该做大臣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儿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点尼雷尔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八百六十章 赢麻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单挑德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么苏德同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铁娘子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选中的美国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二百四十八章 价值连城的资料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联邦彩票设想第七百七十四章 鹦鹉螺号核潜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赘婿威尔逊第三百零三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选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里外不是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装直升机试飞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势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1725章 换掉他?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么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聊的总督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汉出访第七百五十六章 问题不是越南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开端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1662章 卷款跑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兴奋的德里克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八十八章 再卖波兰一次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动静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五百三十九章 电气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属纽芬兰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二百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六十八章 印度粮仓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四百零五章 大苹果城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馈赠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敌在白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三十四章 奥萨瓦根行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第一百零七章 内政大于外交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尔及利亚战争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德西亚第五十三章 指一条明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634章 比如罗马尼亚第一百五十二章 输出分治经验
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五十四章 把水搅浑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应该做大臣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儿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点尼雷尔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八百六十章 赢麻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单挑德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么苏德同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铁娘子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选中的美国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二百四十八章 价值连城的资料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联邦彩票设想第七百七十四章 鹦鹉螺号核潜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赘婿威尔逊第三百零三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选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里外不是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装直升机试飞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势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1725章 换掉他?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么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聊的总督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汉出访第七百五十六章 问题不是越南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开端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1662章 卷款跑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兴奋的德里克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八十八章 再卖波兰一次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动静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五百三十九章 电气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属纽芬兰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二百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六十八章 印度粮仓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四百零五章 大苹果城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馈赠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敌在白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三十四章 奥萨瓦根行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第一百零七章 内政大于外交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尔及利亚战争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德西亚第五十三章 指一条明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634章 比如罗马尼亚第一百五十二章 输出分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