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

“多勃雷宁大使,请向我解释智利的事。也许你想说你不知道。”基辛格十分不满的开口,这是有预谋的向美国挑衅,毫无疑问。

为了对付阿连德,美国因为拉美的特殊性,堪称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逼迫智利陷入通胀泥潭,对于美国这种体制的国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为了古巴的事不再重演,整个涉外部门都保持着耐心。

结果现在前脚古巴就用妇女儿童做掩护,弄的南海岸一片混乱,反手就在智利对军方高层开启了清洗,多勃雷宁却在这里装不知情,这怎么让基辛格相信,这已经触发了美国敏感的神经。

“尊敬的国务卿,我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是一个外交官。”多勃雷宁不咸不淡的回答,“我要把精力放在外交上面,解决彼此的问题。”

两人的对话不欢而散,在基辛格眼中这个苏联大使就是惺惺作态,而多勃雷宁也很冤枉,他真不知道智利发生了什么,还准备离开之后问问。

基辛格是有理由愤怒的,美国经过计算将铜价也低了五分之一,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打压智利的经济,即将结出果实的时候却前功尽弃。

此时此刻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阿连德的支持者手挽着手喊着支持阿连德的口号,他们虽然并不知道粉碎军方政变的具体内情,但却相信总统为了这个国家的努力,人流高唱着“团结的人民永远不会被击溃……”

“起来,歌唱,我们走向胜利团结之旗,已然在向前进,你也来吧,和我一起行进,你会看见。歌声和旗帜飘扬,而那红色的黎明之光宣告……”

“新的生活很快回来到,起来,战斗,人民将走向胜利。”

“阿连德同志,人民是这么的支持你。这在拉美是非常不多见的,我们支持世界各地的反抗者,但是有的时候却无法乐观,甚至不知道我们的支持是否正确。没有想到在拉美,还有专门受到拥戴的领导人。”

听着苏联大使的话,阿连德扶了一下眼镜,“我是应该感谢苏联么?但是我还是想说,智利追求的是独立自主。”

“我们明白,但是显然,就连这个目标美国也不会让你达成。”苏联大使眉毛一挑道,“总统无意和美国作对,但美国容不下你。其实当年卡斯特罗也不是要和美国对抗的,但是他让美国的资本受到了损失。”

阿连德沉默不语,最悲哀的地方在于,苏联大使的话都是真的,他只不过是想要让智利的资源为智利的发展做贡献,但是美国却不肯。

九月九日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正在为女儿举办生日晚宴,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是从一个角落里走出来的。在他走出来后没多久,又从角落里走出来一位高大的男子。而这位男子是智利的空军司令。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皮诺切特轻声说了句:“已经准备好了。”

随后几个军官汇集在一间低调昏暗的办公室里,几人看着皮诺切特在一个信封上盖上属于陆军司令的印章后,相互你看我我看你。此时的他们只是一时的合作,其实各自的内心都有着对未来的打算。但是他们都是属于亲美的右翼军人。

皮诺切特以女儿的生日宴会名义将军方的领导层叫来,本来是部署政变的,他确实也和军方的领导人都达成了共识,女儿的生日宴也圆满结束。

生日宴结束之后,从皮诺切特这里走出的军方高层,就一个一个开始了铁窗生涯,很快这一场政变就已经被粉碎在了萌芽当中。

说起来简单,但知道政变已经策划完毕,阿连德的总统护卫队仍然大吃一惊,如果动手在晚一点,军方就会动手了。

如果是军方开始政变,也许现在走上街头支持阿连德的民众,就会被支持军方政变的群众游行所代替。

连在卢比扬卡广场汇报的阿列克谢耶夫也暗道侥幸,能够在适当到时候动手真是运气站在了苏联一边,如果制定计划的时候稍微有时间空隙,也许阿连德总统就会被推翻了。

“确实很侥幸。”安德罗波夫也感叹,幸亏当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把古巴和智利同时放在一个行动之内。如同文化沙皇的儿子所说,要是先把智利的事情放一下,也许现在苏联面对的就是智利军政府了,“外交部的同志现在肯定会抱怨,葛罗米柯同志就说,多勃雷宁和国内通话的时候就满腹牢骚。”

外交部现在确实非常忙碌,同样忙碌的还有国防部,因为美国似乎被拉美的变故所激怒,五角大楼下令全球美军进入三级戒备状态,冷战期间美国戒备状态为四级,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美国全军进入过二级戒备状态。

冷战期间美国的戒备状态一直处于四级。美国空降师已进入待命状态,准备飞往中东,五十架B-52战略轰炸机已从关岛召回美国。第三支航母特遣部队被派往地中海,第六舰队的一支两千人的海军分遣队被调往克里特岛南部,离战场更近。

苏联国防部也向勃列日涅夫表示,监控到了美国的军事动作,并且建议应该给予回应。

美苏双方的敌对意味越发浓厚之时,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准备开启对欧洲的访问,本来从级别上来说,尼克松其实更加出访,现在的局势已经这么紧张了。

但尼克松还在和司法部门顶牛,就只有他这个国务卿代替尼克松出访了,阿拉伯世界也得知了那个犹太国务卿访问欧洲,再次发出了石油禁运的威胁,为基辛格这一次出访带来了不少的额外压力。

艾伦威尔逊当然知道,基辛格这一来肯定是老调重弹一下苏联的威胁,在和外交大臣沟通的时候也承认了今日不同往日,苏联已经和古巴导弹危机时候的苏联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如此,苏联才没有威胁。”

“哦,爵士,你这么说我反而不明白了。”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皱着眉头,公务员首脑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正因为苏联真的很强大,所以它才不是世界和平的威胁,反而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至少是之一。”艾伦威尔逊似笑非笑道,“如果我们指责一个国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没有的话我们就会进攻,它要真的有,我们就和平相处。”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有些难为情道,“可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是不是?”

“因为外交大臣是一个可靠的人,这一次对话就不用用无用的修饰词装扮了。”

艾伦威尔逊表达了对外交大臣可靠的认可道,“我们希望以色列能够停止战争,希望基辛格国务卿能够在这件事上取得建设性的作用,欧洲国家其实在资源角度并不丰厚,一旦被世界油库针对的话,那可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即将出发访问欧洲盟国的基辛格,此时却出现在了洛克菲勒中心,纳尔逊·洛克菲勒见到了基辛格,表达了对基辛格出访的良好祝愿,然后话锋一转“亨利,其实我最近生出了一个想法,你也知道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尼克松应该是很难挺过这一次的风波了。可能我不得不成为一个接任总统的人选,这和我的想象有出入,共和党遭到这一次的风波,可能会导致很难奢望更长的任期。”

纳尔逊·洛克菲勒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他确实已经考虑清楚了,决定把自己的天赋带到白宫,为洛克菲勒家族的盛名添砖加瓦。

作为共和党一大派系的领袖,纳尔逊·洛克菲勒因为洛克菲勒姓氏,一直不能如愿入住白宫,没想到却因为尼克松自负又自卑的个性,得到了这么一个机会,既然尼克松无法度过水门事件,他必须为共和党的未来考虑。

“纳尔逊,可现在这么多事,智利出现了对美国不利的变化,中东正在打仗,甚至在欧洲,英国这几次和我们沟通,话里话外都指责美国是不是故意把英国皇家海军骗走,好让以色列发动战争。还有因为军事技术不能出口阿拉伯国家的禁令,两国平添了许多不信任,更别提一直就和我们唱反调的法国。”

基辛格不是要阻止自己的老东家完成总统梦,但是现在这个时间?他不认为是一个好机会,把尼克松赶下台自己上台不是出来背锅么?

纳尔逊·洛克菲勒也承认当前的政局,简直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但还是不改要把天赋带到白宫的决定,“也许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稳固一下美国的脚步了,说不定和盟友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英国的中东驻军像是黏在波斯湾一动不动,而现在的货币超发问题已经不能再等了。如果你这一次能够让英国明白美国的需求,实在不行两国可以合作。”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战后到达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尔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导师艾伦第五百二十一章 双话事人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厅第一百二十四章 贸易委员会会议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来的常务次长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管齐下第十七章 实力决定一切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机宜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礼三环外交第五百九十章 独立调查委员会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财政讨论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刚果危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胜第五百九十一章 轻罪重罚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捞越开发银行第四百四十章 坚强的杜鲁门第1722章 声援立陶宛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议闭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东京湾演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两宫王太后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选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东方的国际巨星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1676章 英德特殊关系第二百三十章 公务员蒙巴顿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1721章 渗透成筛子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四百六十一章亲苏大本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胜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丑闻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学大师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卖印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关系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1731章 没人喜欢他第六百五十二章 国王的葬礼第九百二十八章 专员听我狡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条约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国可以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三十章 军情六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饥荒的前兆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统国有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五百一十一章 羡慕的法国贵族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闭室的艾伦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动真格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则上都同意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战后到达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尔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导师艾伦第五百二十一章 双话事人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装待发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厅第一百二十四章 贸易委员会会议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来的常务次长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管齐下第十七章 实力决定一切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机宜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礼三环外交第五百九十章 独立调查委员会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财政讨论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刚果危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胜第五百九十一章 轻罪重罚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捞越开发银行第四百四十章 坚强的杜鲁门第1722章 声援立陶宛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议闭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东京湾演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两宫王太后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选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东方的国际巨星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1676章 英德特殊关系第二百三十章 公务员蒙巴顿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1721章 渗透成筛子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四百六十一章亲苏大本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胜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丑闻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学大师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卖印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关系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1731章 没人喜欢他第六百五十二章 国王的葬礼第九百二十八章 专员听我狡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条约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国可以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三十章 军情六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饥荒的前兆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统国有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五百一十一章 羡慕的法国贵族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闭室的艾伦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动真格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则上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