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

“没什么,见到几位绅士如此的融洽,我非常开心。”艾伦威尔逊一脸温和的笑容,表示自己实在是不愿意,打扰眼前的美好愿景,实际上只不过是他什么都没有听进去,想说话也不知道从哪说起。

关于纽芬兰和马来亚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艾伦威尔逊当然是乐见其成。实际上这也是各自殖民地专员被召回来目的。

从账面上,虽然失去了英属印度、缅甸和锡兰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英国现在手中留存的殖民地,仍然有近千万平方公里,只要能够好好整合,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艾伦威尔逊当然知道独立浪潮早晚会来,指望攥着这些殖民地天长地久是不太可能。

但英国还是可以抢救抢救的,现在还远不到认命的时候。

客套一下缓解了尴尬,又听了几句对话,艾伦威尔逊才算是加入到了畅谈当中。

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和蒙巴顿聊聊,翁婿之间还是要建立一下感情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上是否还来得及,两艘马耳他级航空母舰,是否可以进行改进,而首先他现在要找到那个应用过斜角甲板的丹尼斯.坎贝尔。

他还知道蒸汽弹射器其实也是英国首先发明并且应用的,但是这几天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说明蒸汽弹射器还没有问世。

简单来说,蒸汽弹射器就是由一个很长的动作筒构成,在筒顶上开一个槽,和航母飞行甲板持平,槽缝用动作筒内的弹射器罩密封。把一根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可自由运动的滑梭上,另一端连接在被弹射的飞机上。

来自航母锅炉的高压蒸汽注入动作筒进而推动活塞,使其以很高的速度在筒体内运动。弹性罩允许绳索沿着筒长方向运动,一旦活塞和绳索通过一定的点,蒸汽的高压又把弹性罩封住。

动作筒的末端是开口的,滑梭就可以弹出筒外。绳索也可以脱离正在加速的飞机,和梭子冲出大海,而飞机则直入云霄。

二战时的飞机弹射器,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通过液压或是压缩空气,但是这些在喷气式战机身上不行,飞机重量增大,失速速度快,在很短的距离内通过液压或炸弹弹射给飞机提供足够的加速度,是非常困难的。

烂船还有三寸钉,英国皇家海军横行世界几百年,在海军运用上还是不差的。问题就是国力不行了,几十年后提到航空母舰,人们想到的都是美国。很少有人知道,现代航母的很多标准都是英国定下的,却全被美国发扬光大。

关于海军的问题,他也只能找蒙巴顿,谁让他就认识这么一个在海军说的算的人呢。

虽然过往的经历表明,这位岳父大人的建议大多数都不靠谱。但现在不同了,艾伦威尔逊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最关键的是过往的不靠谱,从来就没耽误过蒙巴顿的仕途,如果按照历史来参考,明年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蒙巴顿就要回国担任海军第四大臣了。

海军大臣是选举出来的,所以蒙巴顿那个海军第四大臣可以算是海军的三号人物。再考虑到皇家海军在英国军队中的核心地位,可以判断最迟明年,蒙巴顿就可以晋身为英国军方的大佬。

自从战争结束之后,马耳他级航母虽然最终保留下来,工期却也受到了影响,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在明年完工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比起历史上直接被拆解的命运,能够保留下来两艘重型航空母舰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这样加上两艘鹰级航空母舰,至少未来二十年,皇家海军还有四艘重型航空母舰可以使用,手中的牌已经远好于历史同期。

在这完成作陪工作之后,艾伦威尔逊就去给蒙巴顿发电报了,不能因为未婚妻不在身边,就忽略了和岳父的感情,不然就显得过于功利了。

在电报往来当中,蒙巴顿透漏一个消息,那就是王储丈夫菲利普亲王,将会在本次出访之后,进入地中海舰队服役。

艾伦威尔逊则回电,“这可并非一个好差事,我曾经见过菲利普亲王,这个人并不像是表面上这么容易相处,不知道是不是大婚之后的原因。将军还是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结婚之前的菲利普亲王,充其量算是一个流亡贵族,别说不是希腊排名靠前的继承人,就算是,在英国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但结婚之后就不一样了,现在的菲利普亲王还会不会像是从前那么尊重蒙巴顿,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尊贵的王储夫妇,并不是艾伦威尔逊关注的重点,他给岳父推荐了一个人,就是在战争时期进行过斜角甲板应用的丹尼斯.坎贝尔,不知道这是不是涉及到滥用职权。

不过就蒙巴顿将军的反应来看,大英龙傲天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这并不是大事。

随后艾伦威尔逊就给已经见过面的丹尼斯.坎贝尔打了一个电话,确认了对方即将调往地中海舰队的事实。

至于和蒙巴顿将军本人的相处,只要记住报喜不报忧就行了。艾伦威尔逊提醒丹尼斯.坎贝尔,自己的岳父是一个绝对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丹尼斯.坎贝尔能够为皇家海军做贡献,希望全在蒙巴顿的身上。

各大殖民地专员都已经离开伦敦,准备去成立国有化企业了。但这不包括马来亚高级专员杰拉德·爱德华,涉及到锡矿和橡胶出口的企业,本身就是英国当前重要的财源,根本不需要进行改组。

所以成立国有化企业是不包括马来亚的,巴伦爵士也离开了,因为当前以色列已经正式选举,有了自己的总理和议会,巴伦爵士要去谋划军备竞赛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也有自己的事情,因为三大战役都已经打完了,关于东方的变故以及即将出现一个亲苏国家的事实,伦敦决策圈需要一个对东方比较了解的人,其实就是艾伦威尔逊。

“最近华盛顿有声音,希望成立一个军事组织抵御苏联的入侵。”诺曼·布鲁克问完关于中国的事情,询问艾伦威尔逊道,“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你在波士顿的话,应该是你汇报这件事,而不是我来告诉你。当然这并不是指责,而是你认为这件事怎么看。”

北约?艾伦威尔逊脑海中一下子闪过这个词,边想边道,“就目前而言,苏联的势力明显再往亚洲发展,如果成立军事组织,会不会激化欧洲的矛盾?而且我们已经断定了,苏联因为在人力上的巨大损失,实际上是无法发动大规模入侵的。”

“这也是首相的看法!”诺曼·布鲁克点点头道,表示艾德礼首相目前就是这么看的。

艾伦威尔逊轻呼一口气,按下葫芦浮起瓢,看来一九四九年还是诸事纷乱的一年。

诺曼·布鲁克马上证明艾伦威尔逊想的对,“我们已经决定和法国签署煤铁共同体条约了,还有三国占领区合并的事情,美国人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不要像是法国人这么固执。只有将占领区合并才能更好的抵御苏联的进攻。”

“关于合并占领区和军事同盟条约的事情,我们只能答应一个。”艾伦威尔逊轻声道,“现在美国明显是要更大的利益,这和雅尔塔会议以及波茨坦会议中,分割的利益完全不一致,最关键的是美国人号召对抗苏联,那拿走的都是我们那一份。英占区对国内的促进作用,就算是我不说,白厅上下也一清二楚,不能美国人一开口说拿走就拿走。如果没有补偿就答应的话?”

“关于这件事,我当然也清楚英占区的作用。为此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关于马歇尔计划当中的贷款,美国人会不会答应无偿赠与?”诺曼·布鲁克沉吟一下道,“如果美国人答应的话,这件事就有的谈。不过还要尽量争取属于英国的利益。艾伦你有什么想法!”

“合并之后,相信德国就会建立中央政府了,政府所在地必须在英占区。”艾伦威尔逊想了一下道,“贸易委员会暂时不能撤销,确保德国中央政府在驻德英军的监管之下运行。”

诺曼·布鲁克呵呵一笑,“你还想要让三国占领区,为本土服务?美国人应该不至于这么蠢,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那就继续维持现状,法国人其实很不愿意德国统一,觉得现在的情况就挺好。”艾伦威尔逊轻笑一声,“这件事美国要是独自对巴黎施压,估计是不会成功的。”

看来目前,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定律,也在当前的德国占领区问题上出现了。

“如果能拖延下去的话,说不定美国和苏联会在亚洲那边对抗,对于我们而言就好办多了。”艾伦威尔逊摇着头。

归根究底,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想法,历史上英国迫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安全保证,自然而然就只被牵着鼻子走。

而目前则不同了,英国的短期债务已经清空,除非美国撕毁约定开始催债。不然英国不会在经济上出现压力。更加关键的是,伦敦决策圈根本就不相信苏联有发动战争的能力,至少近期没有。

既然不相信苏联有发动世界大战的能力,自然就对军事同盟没有这么上心。有求于人的两大因素都不存在了,自然也对成立什么北约没什么想法。

关键的是已经有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了,英国在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当话事人当的还不错。

在苏联不会入侵的前提下,英国当然没有动力,主动拉着欧洲国家在自己的脑袋上立一个太上皇,环境变了想法变了,北约的出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

诺曼·布鲁克心中一动,他也知道艾德礼首相其实很不愿意这么快就和苏联对抗。

“归根究底,我们手中没有核弹,现在和谁谈判都矮一头。”艾伦威尔逊表示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诺曼·布鲁克自从当上内阁秘书,已经知道艾德礼内阁在秘密重启合金管计划的事情了,貌似无意的问道,“你的意思,只有手中有核弹,才会让美国人相对平等的和我们谈。”

“这是当然的,尊敬的诺曼爵士。”艾伦威尔逊苦笑道,“现在我们还要依仗美国抵抗苏联的地面力量,如果我们手中有核弹,还用怕苏联的陆军么?直接往德国境内埋核地雷就行了,正好把德国和苏联一起消灭,对英国不是什么损失。”

最根本的原因英国现在说话就是不硬气,哪怕是情况比历史上好很多,面对手中握有核弹的美国,气势上也不自觉的矮了一头。

“这就是艾伦的看法!”到达首相办公室的诺曼·布鲁克,把艾伦威尔逊比比叨的话重复了一遍,“虽然刚开始说的是中国的事情,但其实我同意他的一些言论,如果我们手中有核弹,再和美国谈论占领区合并,以及军事同盟条约的事情都会容易的多。”

“核弹的进度,艾伦的级别还是不适合知道。我比较关心的是远东方面的变故,艾伦的意思绝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艾德礼首相皱着眉头道,“能不能利用上?”

“这正是我想要说的,这是艾伦的计划。”诺曼·布鲁克拿出来了一个报告,这一份报告简单来说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中国内战有了结局之后,周边国家会相继受到影响,包括朝鲜半岛和法军所在的越南。

“如果这一份报告所说的结果成功,能够把美国和苏联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那就可以为我们的核弹出现争取时间。”艾德礼看着这一份报告,谋算着道,“关键是美国人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还不算是特别了解华盛顿的态度。”

诺曼·布鲁克早有准备,又拿出来了一份报告,同样是艾伦威尔逊缩写,关于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中国看法的不同。

艾德礼首相一脸的意外,显然被接二连三的报告所惊讶,一边看一边和当前的局势进行验证,最后道,“看来在我们的核弹出现之前,还是要尽量拖时间。”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国受到了压力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1722章 声援立陶宛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鱼两吃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尔塞拉西一世第七百九十一章 军事专家威尔逊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关怀威尔逊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二十二章 四阶战术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国(苏联)人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国通婚的征兆第1598章 平衡的价值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韩就是代价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八百六十四章 马丁路德金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国联防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钻石同志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1607章 平息罢工的办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进步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旧对手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二百三十一章 这讨厌的话术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国钢铁公司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八百七十三章 来自苏联的好消息第1601章 新思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忧参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亲临前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诺切特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荣誉和惩戒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十章 找一条后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协议第五百四十二章 产业发展计划第七十一章 带头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苏联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公投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转移矛盾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条款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权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管齐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坚持一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专员!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厂辩论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译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四十九章 温和的外交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九百零一章 应对经济危机第一千章 学院高材生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国受到了压力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1722章 声援立陶宛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鱼两吃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尔塞拉西一世第七百九十一章 军事专家威尔逊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关怀威尔逊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二十二章 四阶战术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国(苏联)人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国通婚的征兆第1598章 平衡的价值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韩就是代价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八百六十四章 马丁路德金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国联防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钻石同志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1607章 平息罢工的办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尽在吾身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进步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旧对手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达成共识第二百三十一章 这讨厌的话术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国钢铁公司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八百七十三章 来自苏联的好消息第1601章 新思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忧参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亲临前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诺切特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荣誉和惩戒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十章 找一条后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协议第五百四十二章 产业发展计划第七十一章 带头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苏联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公投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转移矛盾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条款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权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管齐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坚持一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专员!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厂辩论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译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四十九章 温和的外交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九百零一章 应对经济危机第一千章 学院高材生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