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

诺曼·布鲁克还问及了在马来亚的管理经验,并不是正面询问海外专员在吉隆坡的会议。但同样是关心大英帝国的利益。

两人还就没有结束,但明显已经不是很激烈的朝鲜战争进行了讨论。

因为艾伦威尔逊本身就在亚洲,所以诺曼·布鲁克很重视这个下属的意见。

“根据美国那边的公开消息,今年美国财政仍然是盈余。”艾伦威尔逊从公开消息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战后头几年这么夸张,但可以判断的是,半岛上的战争对美国国力没有显著影响。我也不是说这场战争没有作用,但对美国来说,问题不大也是真的。”

这完全是实话实说,战后美国的财政盈余一直到一九五七年,负担一场局部战争对当前的美国而言,还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这样,世界大战对美国还真是一个巨大的积累呢。”诺曼·布鲁克微微皱眉道。

“尊敬的爵士,对美国影响不是很大,但世界并非是静态发展。美国对决的不过是苏联集团的二号强国,在美国打仗的时候,苏联可一直在发展。”

其实问题在于这里,美国大打出手的同时,苏联可憋着劲发展呢。虽然这一场战争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本身的国力,但苏联却可以借助这个时间拉近差距。

现在值得庆幸的是,英国没有掺和到这一场战争,比起历史同期已经算是好运了。原本的历史上,英国参加朝鲜战争让英国刚刚转为盈余的财政再次变成赤字。

美国国力在那摆着,二战大补丸吃过头了流点血没事。英国本身就在二战大出血,这一下直接把工党内阁弄下台了。

和诺曼·布鲁克这个内阁秘书,谈及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影响,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英国也在评估这一场战争,对美国的国力是否有影响,如果有重大影响。会不会影响到整个自由世界的实力。

虽然两人的话语当中也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但处在整个世界的角度上,一旦美国被重创,谁能拦得住苏联解放全世界?

艾伦威尔逊给出的判断是,经过这一场战争美国国力不会出现消耗,失去的并非是国力,而是其他国家从战后恢复的时间。换句话说美国还是那么强,但其他国家也可以从世界大战的重创中喘口气。

诺曼·布鲁克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判断,再次表示奥运会的事情他会关注,最后两人就结束了这一次的对话。

回家之后,作为一个诚实的丈夫,艾伦威尔逊自然把全部事情和帕梅拉蒙巴顿和盘托出。

“美国的国力在一场战争中没有损耗,怪不得你对这个国家一直这么警惕。”帕梅拉蒙巴顿听完轻轻一叹,话中也有一些羡慕的意思。

曾几何时,这种正面应对任何挑战者的角色,也属于英国。但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

“美国要是吃一次大亏的话,说不定未来会收敛一些。这不一定是好事!”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用福祸相依的思维和妻子如此说道。

对美国造成重创,把战争力道完全传导到了本土的战争当然是越南战争。

美国的实力在越南战争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国内陷入空前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对外政策做了调整。在一九六九年,尼克松在关岛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

舆论称之为“尼克松主义”。是美国调整海外义务,以及与其盟友的关系,还包括对中苏政策的总方针。即实力加谈判。这即是美国霸权衰落和遏制战略短期结束表现,也是美国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

这一次的朝鲜战争,美国只是把一部分二战的红利让出来,实力未损。自然对再次介入越南的战争没有记性。这一次要是真把美国打疼了,说不定美国就会对介入越南战争更加谨慎。

总的来说有好有坏,事情的发挥大多以双刃剑的模式表现出来。如果英国知道当初独立的北美十三州对这么对待自己,把就算把美国人杀光了,也不可能让它独立。

就算是身处当时的时间段,国家领袖也不一定能看到未来的趋势。就拿德国统一这件事来说,不但是欧洲英法和意大利认为苏联只是小毛病,只要调整起来遏制德国统一的野心还不是轻而易举。

就连同时期的美国,也不觉得苏联会轰然倒下,美国只是认为苏联认怂当一个老二就可以了,这已经是美国当时的最大愿望。

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出其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宣称它是美国战后对苏联政策的彻底改变。

其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至于我们英国的政策,就是防守,对殖民地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就要撤离,但在波斯湾、马来亚一定要维持影响力,宁可把非洲的殖民地丢了也没关系。”艾伦威尔逊对着妻子道,“对苏联的防范在于,不能让苏联在陆地上将欧亚大陆截断。不然就好像一战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后果一样,把一个包围态势变成苏联的反包围态势。这和维持波斯湾存在的战略一致。”

一战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实力其实强弱明显,如果奥斯曼帝国不参战的话,帝俄根本不会第一个被打垮,奥斯曼帝国参战就相当于苏联南下截断欧亚大陆的后果一样。直接把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包围网撕碎,反而造成了帝俄被同盟国集团包围。

“要是美国这一次打的战争,有布尔战争的效果就好了。”帕梅拉蒙巴顿仍然耿耿于怀,对这一次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削弱不是这么满意。

“我们要尽可能的维持住当前的军力,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艾伦威尔逊轻声安慰着妻子,美国不长记性也是好事,不是还有越南战争么。

在维持军力这件事上,海务大臣蒙巴顿是绝对有发言权的,比较巧合,侥幸躲过裁军的马耳他级航空母舰的两艘,经过了增加倾斜甲板和蒸汽弹射器之后,已经正式完工出厂。

本来一九五一年年中,这一级已经动工多年的航母就可以出厂,但在倾斜甲板和蒸汽弹射器的假装上面,又造成了工期的延误。

现在这一和中途岛级同级别,满载排水量到达六万吨的重型航空母舰,终于姗姗来迟,将在二月底正式出厂亮相。

“双舰岛设计?倾斜甲板、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艾伦威尔逊跟着蒙巴顿将军,赶过来一睹这座在历史上没出现的重型航空母舰,心中思绪万千,虽然命运多舛,但总算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因为的加装了蒸汽弹射器,甲板比原来长了一些,足有三百米长。但可以说,现代航母有的,这艘还没有和公众见面的重型航空母舰都已经有了。

二战后的舰载机,无论是新式的喷气式还是螺旋桨式的重量都在直线上升,且喷气式的降落速度更是比螺旋桨飞机大幅增加,这些都意味着新的舰载机降落时动量更大、更不容易停下来,倾斜甲板的意义就在于此。

和对标的中途岛级航母一样,马耳他级航母最显眼的区别就是,本应该在几十年后的双舰岛设计,艾伦威尔逊此时偷偷询问自己的岳父,“有正式命名没有?”

“本来想要以马耳他以及在地中海的几个岛屿作为命名备选。但现在还没有定下来。”蒙巴顿将军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这艘即将和公众见面的航空母舰,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既然是这一批次的两艘,不如叫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给出主意,反正一看到双舰岛他就能想起来,英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两艘航空母舰。其实除了时代不同之外,那两艘航空母舰,本身就是有马耳他级航母的投影因素。

“额?”蒙巴顿将军听完之后沉吟良久,最后道,“其实也不是不行。”

常规燃料的航母,双舰岛结构,这意味着军舰的多套动力系统将会采用不同的排气套件,而不必要共用同一个烟囱。这这就意味着这么一条航母,在排气系统的设计上只会比单一舰岛的航母更加简单,从而降低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

英国采用这种涉及,也是考虑了工时因素,只不过战后的英国没钱,没让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美国就财大气粗的多,不纠结这种细节上的创新。

蒙巴顿返回海军部之后,立刻就在新航母命名的问题上展开了讨论,对伊丽莎白女王号这个名字十分赞成。因为这是皇家海军新时代的开始,还有庆祝王储加冕的意思。

蒙巴顿将军都这么说了,其他人怎么好反对,最终都统一了意见。

:。:

第七百七十二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阶战术爵士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爱你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过的富豪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敌人内部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1630章 自由世界领袖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来在手中第1599章 卖绞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计划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开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三百零三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办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马来亚运动第五百二十二章 谣言止于智者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弹射器上马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经验共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八百六十四章 马丁路德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牵梦绕之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顿退休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货币战争前兆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国的难处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访问第六十四章 该死的苏联人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拥戴王室义不容辞第二百零七章 进步最重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险也是机遇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国病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烟无伤第一百五十一章 试一试分治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苏友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们时代的和平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务次长的重拳第一百五十一章 试一试分治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热津斯基助攻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问题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五百零七章 产业转移报告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活的昂山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四百三十章 有声有色的开始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五百零四章 北罗德西亚客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国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1719章 勾心斗角
第七百七十二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阶战术爵士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爱你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过的富豪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敌人内部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1630章 自由世界领袖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来在手中第1599章 卖绞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计划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开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三百零三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办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马来亚运动第五百二十二章 谣言止于智者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弹射器上马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经验共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没礼貌的苏联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八百六十四章 马丁路德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牵梦绕之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顿退休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货币战争前兆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国的难处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访问第六十四章 该死的苏联人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拥戴王室义不容辞第二百零七章 进步最重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险也是机遇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国病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烟无伤第一百五十一章 试一试分治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苏友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们时代的和平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务次长的重拳第一百五十一章 试一试分治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热津斯基助攻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问题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五百零七章 产业转移报告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活的昂山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四百三十章 有声有色的开始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五百零四章 北罗德西亚客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国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1719章 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