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苏友谊

“根据行程是在第三场演出之后的,两国文化交流座谈会上以及随后的酒会上。”艾伦威尔逊低着头翻阅着行程表,转头问后面的外交官道,“是这样吧?”

“是这样的,伦敦对本次苏联歌舞团的文化访问十分重视,这让我们想起来了从前并肩作战的岁月。”被艾伦威尔逊点名的外交官侃侃而谈,表态非常符合目前英苏友好的大方向。

从反法同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本次对德国的群殴,在关键问题上,英俄总是站在一起,两国就是天然的盟友。

艾伦威尔逊绷着脸对此番结论表示同意,当然克里木亚战争,以及历次英国阻挡帝俄获得出海口的联盟,那都是误会。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难免有出现口角的一天。

“这是一个和解的时代,我们着眼于未来,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发现彼此的优点!”艾伦威尔逊说着算到牙的谎言,面色如常,不得不佩服脸皮之厚赛过城墙。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本质上还是一个军人,并不了解外交层面的话术。但还是明白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哪怕他已经想起来了克里米亚战争。

所以在表面上,艾伦威尔逊的官方发言取得良好的效果,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红旗歌舞团的首场演出,就定在伦敦皇家歌剧院,皇家歌剧院有数百年的历史,战前这段时间是皇家歌剧院的辉煌时期,剧院的事业日盛一日,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们,纷纷来此登台献艺,剧院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歌剧院之列。

法国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称赞它代表了英国人最优秀的一方面,不但装修富丽堂皇,而且音效尽善尽美,在这里听音乐是极大的享受。

本来按照计划,伦敦皇家歌剧院是要在明年才开始启用的,不过既然是外国友人要来到伦敦表演,本来就没有在战争时期受损的歌剧院,直接被提前启用,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成了首次表演的团体。

这已经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伦敦的礼遇,对改善英苏两国的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十月十八日的伦敦皇家歌剧院,场外已经人声鼎沸,赶来的观众排着队进入到剧院当中,能够容纳两千两百人的歌剧院已经座无虚席。

艾伦威尔逊笑意盈盈的,在包厢当中和一起出席的福尔采娃打招呼,这让未来的苏联文化沙皇不明所以,开口询问道,“你又有什么阴谋?”

“你们苏联人不要这样,这里是伦敦!”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提醒福尔采娃这里是什么地方,现在可不是处在苏占区的波茨坦了。福尔采娃说话的时候最好放尊重点。

至于艾伦威尔逊高兴的原因,无非就是卖了几张黄牛票,在接待苏联人这个艰苦任务当中,不大不小的赚了一笔,实现公私两不耽误的工作初衷。

再多就不行了,因为不少上流社会的人也买票了,作为对苏联访问重视的表现,大英帝国首相艾德礼,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某些保守派报纸口中的亲苏份子,也出席了红旗歌舞团在英国的首次表演。

伦敦皇家歌剧院舞台,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在英国的首次演出正式开始。当红旗歌舞团的合唱开始之后,人声鼎沸的伦敦皇家歌剧院鸦雀无声。

首相艾德礼和外交大臣贝文的包厢内,则和此时的表演完全无关,两人讨论的问题还是和目前的欧洲局势有关。

“卢森堡有意参加布鲁塞尔会议组织,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在听合唱的同时,转而和艾德礼首相谈论这件事,“我们如何给予回应?”

“卢森堡的态度很热切么?相信多加入一个国家,不会引起美国和苏联的注意的,卢森堡这么小。”艾德礼收回在舞台上目光回答道,“那就让外交部好好谈谈。”

如果艾伦威尔逊在此时在这座包厢当中,就会发现历史的纠错性正在发挥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第一个军事同盟其实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是一个叫布鲁塞尔条约的组织。

由英国发起,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参加。英美苏法四国外长会议未能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之后,英国主张西欧联合加强防务,以对付苏联。

在美国支持下,英国开始同法、比、荷、卢等国举行谈判。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签订为期五十年的《布鲁塞尔条约》,英法两国当时为了“不触怒苏联和引起麻烦”,在条约序言中申明联盟的目的在于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同时规定倘在欧洲遭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应提供一切军事和其它援助。

设立外长协商理事会。此后又成立防务委员会,设最高司令部,任命蒙哥马利为总司令。

不过后来随着北约的成立,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名存实亡,军事职能并入北约。所以才不为人所熟知,可这个组织一直存在。

成员国加上了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

本时空因为因为殖民地问题上的明确,布鲁塞尔会议提前了两年出现。不过在布鲁塞尔会议之后,卢森堡还是马上就表达了加入的愿望。

“巴黎那边怎么看待?”艾德礼想了一下,对欧内斯特·贝文问道,“其实如果戴高乐也同意这一点的话,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只是就怕苏联对此产生疑虑,要知道目前的成员国都处在广泛的海外利益,可卢森堡却没有。如果卢森堡加入的话,会不会引起莫斯科对西欧的怀疑,认为我们是对苏联采取遏制态度?”

“莫斯科的态度确实值得考虑。”欧内斯特·贝文点头回答道,“不过卢森堡这种袖珍国家,莫斯科应该不至于小题大做,对了,从莫斯科一部分高官的言论当中,好像有让四国武装都退出德国,把德国变成中立国的想法,不知道你怎么看?”

“这绝对不能同意!就算我们同意,法国人也不会同意。”艾德礼干脆的拒绝道,“一旦四国都退出德国,地面力量最强的苏联不会有什么损失,我们却只能准备好在法国抵抗可能的入侵了。”

苏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德国撤军,使四国占领区统一。前提是统一的德国必须严格中立,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西方阵营应该为此向苏联支付巨额抵偿金。

但是在一九四五年这个条件是,苏联撤军的同时,美英法也必须撤军。

就在两人探讨欧洲局势的时候,军情五处的副总干事,本次接待的安全负责人盖伊·利德尔敲了敲门,进来汇报道,“苏联访问的成员,想要进来对伦敦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

“让苏联同志们进来吧。”艾德礼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笑容,对着盖伊·利德尔道。

在盖伊·利德尔转身离开之后,冲着欧内斯特·贝文示意道,“这个问题我们之后再谈,并不仅仅是英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还有法国和美国,涉及的国家越多,就越复杂,人多嘴杂就没有共识,口水众多却无所事事,那就自然没有结果了。”

“完全退出德国我们英国是吃亏的,现在英占区还没有回报。”欧内斯特·贝文同意道,怎么也要英国本土完全恢复战前的情况才行,到那个时候再谈,也仅仅就是可以谈,没说一定要谈出结果。

伦敦皇家歌剧院的舞台上,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表现还在进行,浸溺于合唱团令人激奋、如雷鸣般的歌声。巴拉莱卡琴与铜管的声音此起彼伏,两千两百名来自各界的英国观众屏息而立,洪亮的合唱声声入耳。

并不是所有人都进入过战场,但是所有观众都好像感觉战场就近在眼前,红旗歌舞团直击灵魂的合唱,将所有观众都带入了进去。

舞台的最后,二百名红旗合唱团的团员高唱《天佑女王》,无数伦敦皇家歌剧院的观众起立,跟随着来自于苏联的合唱团的音乐起舞,高昌天佑女王!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在伦敦的第一场演出,就起到了轰动性的效果。

“感谢绅士们的热情接待!”福尔采娃来到首相包厢,拿着酒杯对着首相艾德礼和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举杯,“希望这一次的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减少苏联和英国之间的误解,增进两个国家之间的了解。”

“英国和苏联之间没有敌意,我本人也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艾德礼举杯同时介绍着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道,“在苏联成立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和贝文都为此欢欣鼓舞,感怀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祖国,为此我们还拒绝帮助敌视苏联的武装运送援助物资。”

“但是我们希望,苏联能够表现出来良心的竞争,这样对世界和平都着巨大的好处。”欧内斯特·贝文同样举杯,然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为英苏友谊干杯!”

第三十四章 奥萨瓦根行动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1665章 首相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垄断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务大臣的想法第三百一十章 正义之心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1688章 英德友谊万岁第八百零一章 美国军界的朋友们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1745章 问鼎之路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1742章 驻德苏军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伤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极尽升华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1676章 英德特殊关系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二百八十六章 伦敦回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国退出北约第1750章 直面问题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百九十章 女权主义者艾伦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1731章 没人喜欢他第二百八十二章 还有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七十九章 突发事件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1734章 南非的光辉岁月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1668章 议会制是未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针对第三方第1748章 听天由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勋电报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权,就不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战者坦克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会建堵墙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儿子的前途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输出第1582章 败则怀恨在心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并马拉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二十八章 胜利曙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条约第五百二十五章 谁的王位?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七百七十章 从实力地位出发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师的薇薇安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发的可疑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联合国决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释放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五百零七章 产业转移报告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四百一十七章 总督的手艺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约讨论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副秘书长
第三十四章 奥萨瓦根行动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1665章 首相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垄断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务大臣的想法第三百一十章 正义之心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1688章 英德友谊万岁第八百零一章 美国军界的朋友们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1745章 问鼎之路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1742章 驻德苏军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伤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极尽升华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1676章 英德特殊关系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二百八十六章 伦敦回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国退出北约第1750章 直面问题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百九十章 女权主义者艾伦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1731章 没人喜欢他第二百八十二章 还有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七十九章 突发事件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1734章 南非的光辉岁月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1668章 议会制是未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针对第三方第1748章 听天由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勋电报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权,就不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战者坦克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会建堵墙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儿子的前途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输出第1582章 败则怀恨在心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并马拉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二十八章 胜利曙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条约第五百二十五章 谁的王位?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七百七十章 从实力地位出发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师的薇薇安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发的可疑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联合国决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释放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五百零七章 产业转移报告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四百一十七章 总督的手艺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约讨论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