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

对于萨尔区的归属问题,伦敦方面确实还没有拿出统一的意见,一方面对德国几十年就挑起来两次世界大战,伦敦道义上表达对法国行动的理解。

但是同时,英国也怕改变德法之间的实力平衡,造成法国在欧洲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和大陆均衡策略相冲突,搅屎棍的想法就是这么纠结而且犹豫。

身为绅士们的一员,艾伦威尔逊也能够体会到这种纠结,法国毕竟有戴高乐存在,最后一定是追求政治和军事独立,如果萨尔区并入法国,面对一个因为吞并萨尔区工业实力更大的法国,英国有可能会玩不转。

法国肯定比本土一堆占领军的联邦德国难对付的多,所以英国才会在萨尔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对法国的主张表达道义上的理解,但不肯公开表达支持。

不过萨尔区的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演变成了欧洲钢铁共同体,法国和德国围绕着萨尔区的归属问题,考虑到欧洲的前途问题,法、德两国觉得有必要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想法也被称为“舒曼计划”。

后来,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从此以后联邦德国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六国的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这就为欧洲带来了和平的希望,同时欧洲煤钢联营也成为欧盟的雏形。

不过现在英国对什么钢铁共同体是没有计划的,本次会议虽然也是六个国家在布鲁塞尔开会,着重讨论的却是殖民问题,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的份额不是没有,但远不及殖民计划重要。

最终面对尼诺贝特朗的追问,亚历山大卡多根踢了一个皮球,表示应该询问一下美国人的意见。

本次会议打着欧洲重建计划的名义召开,就是躲避美国人的参与,而这个时候,大英帝国的外交常务次长,又把美国人想起来了。

表示如果没有美国人的首肯,这件事将会非常的难搞。而得到美国人的认可,需要不断的斡旋和沟通,短时间内可能没有效果。

最后把话题转移到了殖民地问题上道,“荷兰人现在急坏了,荷属东印度的本土精英已经宣布独立,尼诺,不用我说,你和我都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无独有偶,在比利时王宫的花园内散步的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冲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乔治皮杜尔,说出了同样的话,提及的也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变故,“欧洲在亚洲的利益经过日本人这么一搞,一旦无法制止的话,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不错,巴黎也认为,这是秩序崩塌的预兆,必须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乔治皮杜尔给了欧内斯特·贝文非常欣慰的表态,表示法国对殖民地问题的毫不妥协。

这正是伦敦方面希望法国的态度,法国坚决镇压的态度,对大英帝国的是有利的,欧内斯特·贝文在昨天的汇报上,还听到艾伦威尔逊期望法国人赶快重返越南。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看殖民地独立的决心,如果法国搞不定的话,肯定需要英国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英属马来亚可以成为法国在越南大打出手的基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理,荷兰对荷属东印度的镇压,也有这个好处。

乔治皮杜尔是二战法国的抵抗运动领袖,战争期间,在南方开始抵抗运动,发行地下刊物。

不久任战斗的领导成员,并与自由法国建立联系。在里昂受穆兰委托,组成新闻和报刊局,专事发布国内抵抗运动的新闻,宣传各派抵抗力量的团结,拥护戴高乐为抵抗运动领袖。

得知这个人是现在法国的外交部长,艾伦威尔逊就知道稳了,对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保证,法国人一定会对殖民地问题上展现强硬态度,艾伦威尔逊给出的理由是,乔治皮杜尔是在战火当中成长起来的法国领导人。

但实际上是因为,在戴高乐建立第五共和国最终选择让阿尔及利亚独立,乔治皮杜尔成立全国抵抗委员会,和苏尔·萨兰将军一起鼓吹恐怖活动以防止阿尔及利亚独立。并转入地下,宣布戴高乐政府为非法。

最终因为颠覆第五共和国的阴谋给戴高乐粉碎,乔治皮杜尔开始了流亡国外的生活。

这样一个人现在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法国怎么可能不在殖民地问题上展现强硬的态度。

六国会议在第二天正式举行,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六国代表团步入会场,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对这一次会议的开幕发表了演讲,“这是一个和解的年代,我们要着眼于未来,求同存异,回顾过去,正是因为欧洲国家缺少了一种团结性,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通常倾向于武力解决问题,才酿成了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希望本次的布鲁塞尔会议,是欧洲国家走向团结的开始。”

毫无疑问,现代社会是欧洲所建立的,这一点英国外交大臣还比较谦虚,没说是自己国家建立的,把其他国家的贡献都提及了一遍,至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只能提及大航海时代的贡献了。

这一次的会议能够把西班牙找来,也是出于维护殖民帝国团结的大角度上考虑。

要知道在美西战争,西班牙帝国成了美国以崭新姿态登上世界舞台的垫脚石之后,西班牙的殖民地几乎损失殆尽,仅剩下西撒哈拉和赤道几内亚的有限殖民地。

西班牙的殖民地现在在布鲁塞尔会议的六国当中,是实打实的倒数第一。不要说和英法相比,也不如比利时和荷兰,甚至远远不如他的邻居葡萄牙。

葡萄牙现在手中的殖民地主要在南部非洲,面积上还在比属刚果和荷属东印度之上。

更不要提西班牙现在的执政者,仍然是战争时期和德国暧昧不明的佛朗哥。

实际上西班牙的佛朗哥和葡萄牙的萨拉查,严格来说都应该作为德意的同盟进行清算。但是此时德国已经战败,考虑到在殖民地问题上英国还需要两国的声援,才发出邀请到了布鲁塞尔会议。

大英帝国现在实力仍在,和西班牙和葡萄牙关系还是比较和睦的,哪怕西班牙的直布罗陀仍然被英国占领,而且从来没有打算归还。

实际上德国确实制定过进攻直布罗陀的计划,但老谋深算的佛朗哥不会在这场胜负未分的战争中押上国家的命运,况且西班牙在经历多年战乱后百业凋敝,实力虚弱,确实不适合卷入一场全欧战争。

并且在和希特勒的见面当中,让以演讲出名的希特勒都一筹莫展。

佛朗哥和萨拉查两个小同志毕竟年轻,犯的错误也不是不可原谅的,这就是大英帝国目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态度。说不定什么时候还指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英国无法顾忌的时候充当打手呢。

其实这一次的布鲁塞尔会议,和一八八四年的柏林会议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六十多年前的柏林会议上,是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划分占领。

而这一次的布鲁塞尔会议,是在这个未来不明确的时刻,商量着如何保住手中的既得利益,一直以来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也放下了心中的傲慢,愿意坐下来和其他殖民国家一起商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国首脑在原则上都在殖民地这个最容易取得共识的问题上,表示彼此之间的团结。

首脑动动嘴,各国的外交官就要跑断腿,各国首脑定下一个团结的原则,外交官们在这个大前提下,开始围绕着保存旧时代的秩序,进行了商谈。

艾伦威尔逊在发言的时候,冲着葡萄牙代表打招呼示好道,“奥利维亚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我曾经去过果阿,对当地的美景流连忘返,那真是一个好地方,我和当地的专员佩德罗关系很好。”

“感谢大英帝国对果阿主权的尊重。”奥利维亚报以积极的回应道,“众所周知,以葡属果阿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大英帝国善意上的认可,是无法存在到现在的。”

“大英帝国对葡萄牙应该有的权益,从来都报以尊重的态度,我们是文明世界的绅士嘛。”艾琳威尔逊面带矜持的开口表达友好,然后话锋一转道,“不过有些人可能并不像是我们这么好说话,这些落后地区的人啊,真是不可理解。”

艾伦威尔逊没想到这一次的布鲁塞尔会议,不是心急火燎的荷兰人先争取支持,不是励志于重返亚洲的法国人先慷慨激昂,第一个引起讨论的问题,竟然是葡属果阿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和艾伦威尔逊正好专业对口,可以说是给了他发挥的空间。

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1654章 德国有反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没什么不能谈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二百零八章 均摊风险建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五百零二章 调虎离山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七百章 赫本回来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八百六十章 赢麻了第二百二十章 铁腕领袖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机失踪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满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员风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尔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说服葡萄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罗德西亚之行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谊第八百三十二章 跃跃欲试的安娜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谈谈第九百七十九章 来自美国的重拳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1565章 停战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调查大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价值的甘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务大臣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时代的灰烬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六百九十七章 对法国重拳出击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鲁晓夫的决断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驯服的国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六百零九章 博采众长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连爸爸都骗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专员助理(求月票)第1686章 联合军演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礼计划第九十一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访问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一百六十八章 绅士的国度第1554章 不给,你不能抢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第七百二十五章 烦恼的日本人第八百零一章 美国军界的朋友们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属缅甸”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九百八十一章 惊醒的法国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独立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静坐请愿第1587章 世纪协议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七十九章 突发事件第六百零四章 绝代双骄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
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1654章 德国有反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没什么不能谈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二百零八章 均摊风险建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五百零二章 调虎离山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七百章 赫本回来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八百六十章 赢麻了第二百二十章 铁腕领袖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机失踪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满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员风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尔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说服葡萄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罗德西亚之行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谊第八百三十二章 跃跃欲试的安娜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谈谈第九百七十九章 来自美国的重拳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1565章 停战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调查大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价值的甘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务大臣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丽莎白王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时代的灰烬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六百九十七章 对法国重拳出击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鲁晓夫的决断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驯服的国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六百零九章 博采众长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连爸爸都骗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一百七十九章 专员助理(求月票)第1686章 联合军演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礼计划第九十一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访问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一百六十八章 绅士的国度第1554章 不给,你不能抢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第七百二十五章 烦恼的日本人第八百零一章 美国军界的朋友们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属缅甸”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九百八十一章 惊醒的法国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独立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静坐请愿第1587章 世纪协议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七十九章 突发事件第六百零四章 绝代双骄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