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礼计划

所谓的经济振兴计划,内核为在印度的血不流干之前,大英帝国绝不投降。当然这仅仅指的是属于英国的一部分,还有涉及到其他国家的部分。

欧洲殖民共同体过于伤害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感情,事实上这种概括也是不对的。

只不过碰巧大英帝国想要联络的国家,恰好是殖民国家。非常巧合的情况下,大家都有共同利益,于是安静的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恢复欧洲的法制和秩序。

经济振兴计划的基础,就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建立,英属印度和德国英占区的联系,采用价格双轨制,尽快恢复并且利用德国的工业实力,补充英国本土的产能不足,利用英属印度的市场做德国产品的倾销地。

当然原则上,大英帝国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德国恢复生机,从中吸取一些微不足道的酬劳并不过分,这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美国没有遭到战争波及,现在有着强大的资金。苏联地大物博,有着常规军事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压倒性优势,那么对于西欧国家来说,只能从自身中寻找优势了。

从一个迫切想要进步的公务员艾伦威尔逊,到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最终到大英帝国首相艾德礼,这一份后世名为艾德礼计划的欧洲经济振兴计划,距离面世已经越来越近。

至于波茨坦会议上的小虾米,印度事务部对英属印度联络官艾伦威尔逊,则向新德里的巴伦爵士,传达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指示。

日本帝国覆灭已经为期不远,虽然苏联在远东的战争基本上和大英帝国无关。但是根据一些情报可以得知,苏联已经进攻北海道了。

和大英帝国有关的部分,在于东南亚的战场,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划分。除了菲律宾以及北越的日军之外,所有东南亚的日军士兵,也就是被称为日本南方军的部队,将向大英帝国投降。

受降的人艾伦威尔逊闭着眼睛都能想出来,肯定是帕梅拉蒙巴顿的父亲。接近八十万的日本南方军,大部分会落入大英帝国的手中,这个规模大概有五六十万人。

在给新德里的电报当中,表明了鉴于日军在东南亚的破坏,以及参与战后重建赎罪的想法,这又不是新鲜事,英国本土现在就有四十万德国军人修桥补路。大英帝国乐于展现的是德国英占区德国士兵的人道待遇,而不是本土那些德国俘虏,在道德层面要表现出来灵活性,而不是迂腐。

在关于扣押日本士兵参与重建的段落之后,艾伦威尔逊加上了在返回英属马来亚后,统计英属马来亚境内关于华人和马来人的人口比例。

当然还没有忘记,鉴于荷兰可能无法按时赶到雅加达,英军可以先控制住雅加达的局势,等待荷兰军队到达再做处理。

关于对日本战俘的处理段落之后,则是属于泰国的内容。这一点英国本土的人未必明白,但是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对泰国的角色是一清二楚,给泰国以战败国待遇,进行一些程度合适的惩罚,巴伦爵士一定非常理解。

对于泰国的文攻武吓从现在就可是开始了,泰国对法国抢占了老挝和柬埔寨这两个泰国长期的小弟,泰国一直耿耿于怀。在很多关心政治的泰国人看来,帝国主义国家恰恰是英法,和日本没什么关系。

不过惩罚泰国面对的敌人不是日本,恰恰是以目前盟友面目出现的美国。亲日的銮披汶政府就倒台了,文官政府取而代之。

这一切和驻美大使发起的“自由泰运动”有很大关系。泰国放弃了日本划拨的马来北部、掸邦等地,并愿意偿还战争期间英美在泰国利益的损失。

再加上銮披汶本身就是驱逐七世、操纵八世的僭主,美国政府表示这个军政府并不能代表泰国人民,而主张放弃进一步清算泰国。这背后的利益在于,进一步惩罚泰国只会让英国在东南亚做大,美国需要一个能够制衡英法殖民体系、对自己深有好感的泰国。

艾伦威尔逊已经在电报当中明言,新首相艾德礼对英属印度的态度不如丘吉尔首相强硬,一旦判断无法镇压英属印度的反抗浪潮,可能会放弃英属印度。

那么接下来英属印度的十万公务员,将会一夜之间沦为失业人口,英国本土无法接收如此多的公务员,所以能不能从泰国身上割地,关系到未来英属马来亚的潜力。

在电报当中表明事情的严重性,关系到十万公务员的再就业问题,相信巴伦爵士一定会放在心上的,而且现在战争尚未结束,打着清算日本的名义下手是一个好机会。

实际上在波茨坦会议的最后几天,各国代表已经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具体到英国这边,一直想要节省成本,恢复本土繁荣的艾德礼首相,最近几天更是不照面,把和美苏周旋的事情都交给了身上没有一官半职,只有一个顾问名号的丘吉尔。

艾德礼首相本人,则和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讨论着战后经济振兴计划。具体来说就是欧洲殖民共同体。

“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艾德礼念叨着目前欧洲幸存的殖民帝国,同时对英国主导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的价格双轨制,非常感兴趣。

“这会不会引起德国人的不满?”艾德礼有些疑虑,世界霸主的面子还是要的。

“德国人已经失去了一切,现在能够活命都算是幸运了。比起莱茵河大营的战俘营,和西伯利亚的无人区,德国人还有什么可不满的?”爱德华·布里奇斯早有准备,开口道,“在说这是暂时的,对英属印度有好处,对德国有好处,对大英帝国也有适当但又微不足道的好处。”

“那我们找一个机会和法国人谈谈。搞定了法国人,其他国家的问题不大。”艾德礼首相点头,算是正式认可了这份经济振兴计划,“安排一个时间,大家一起谈谈。哎,怎么让法国人站在我们这边呢?”

“可以支持法国人重返亚洲,他们本来就要这么做,相信对大英帝国的支持不会拒绝的。”爱德华·布里奇斯诚恳的给出建议。

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过的富豪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礼的考虑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1684章 驱逐出境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边府打响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伤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四十二章 讨要轰炸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公投第六百一十三章 准备结婚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1651章 重新萌发的野心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宫的讨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尔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显著成果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养寇自重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三百零四章 一诺千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三十八章 萨尔区问题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韩就是代价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1680章 收买驻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缘的国宝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罗斯福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604章 莫斯科商业年会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麦卡锡参选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五百二十九章 马来亚专员第六百一十九章 给美国递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镑结算和划界第1549章 淡化处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图灵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想成真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约成立第1680章 收买驻军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积白银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国的抉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罗米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来在手中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贩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国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二百二十章 铁腕领袖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旧对手第九百三十章 进击的买办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势在我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货币改革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
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过的富豪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礼的考虑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1684章 驱逐出境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边府打响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伤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四十二章 讨要轰炸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公投第六百一十三章 准备结婚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1651章 重新萌发的野心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宫的讨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尔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显著成果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养寇自重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三百零四章 一诺千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三十八章 萨尔区问题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韩就是代价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1680章 收买驻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缘的国宝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罗斯福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604章 莫斯科商业年会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麦卡锡参选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五百二十九章 马来亚专员第六百一十九章 给美国递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镑结算和划界第1549章 淡化处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图灵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想成真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约成立第1680章 收买驻军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积白银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国的抉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罗米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来在手中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贩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国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二百二十章 铁腕领袖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旧对手第九百三十章 进击的买办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势在我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货币改革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