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国的抉择

印吹斯汀?在英镑玩家打钱的前提下,第二轮鼓动又开始了。

印度的勇敢之举,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什么立国之战、什么尊严之战、比现在印度国内的舆论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天艾伦威尔逊来到外交部上班的时候,整个外交部大楼的官员几乎人手一份报纸,可能是每日时报的、也可能是泰晤士报的、但内容都大同小异,只是头版的标题不同。

白厅都已经这样,整个英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艾伦威尔逊是毫不奇怪的进入自己的办公室,这事怎么可能和他有关呢?

把事情捅给媒体,还是因为艾伦威尔逊实在是忘记了,到底是古巴导弹危机和这一场战争,到底是哪个先暴露在全世界人面前的。

这种暴露指的是被各国普通人知道,而不是仅限于高层当中,如果是后者,其实不管是古巴导弹危机还是印度的前进政策,各国高层都已经知道了。

把前进政策捅出来要先占据舆论的有利位置,对英国公民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观念一旦形成,有利于后面掌控节奏……

就算是美国和苏联的沟通失败,真大动干戈的时候,政府也容易做舆论引导。

比如说把两件事联系起来,说这是苏联集团的总进攻,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把无人关心的边缘角落,比如刚果的加丹加地区冲突,作为另外一项证据。

选举制国家嘛,舆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影响到政府决策。至于反思,那是以后的事情,赌赢了就不用反思了,输了在反思。

伴随着铃声,艾伦威尔逊拿起来话筒,“我是艾伦……”

“常务次长,大臣希望你来一趟。”外交大臣首席私人秘书迪克逊的声音传来。

“知道了!”艾伦威尔逊回答的言简意赅,“要讨论什么?”

“首相叫大臣去一趟十号。外交政策的事情。”迪克逊不敢怠慢顶头上司的质询,倒豆子一般的和盘托出。

“谢谢!”艾伦威尔逊挂了电话,随手抽出来了黎吉生制定的前进政策评估,拿着就走出了办公室,他感觉今天能用得上这一份评估,“威克、有什么事记得想我报告。”

常务次长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到了外交大臣的办公室,很快,两人非常亲民的步行到了唐宁街十号,平时都是坐车的。

拉博·巴特勒询问,现在舆论上对前殖民地的关心,艾伦威尔逊表示自己也是刚听说,“对前殖民地关心,是非常正常的,毕竟有了一层羁绊。”

不但是现在这样,几十年后英国也是这样,印度人听见BBC的反应,就和懂王看CNN一样,纯粹的生理反应。

不可否认印度确实有很多黑点,但被屎盆子一顶接一顶的扣上,绝对有我大英一份功劳,没有英国舆论对印度一直经久不衰的关心,印度的奇葩事不会这么声名远扬。

印度油管五常之首的战斗力,就是在以BBC为核心的英国舆论霸权关注下锻炼出来的,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关心,就没有印度网民强大的战斗力。

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嘛!至于大臣询问,听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乃至于加拿大的舆论,加拿大艾伦威尔逊没法解释,避重就轻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孤悬海外,对亚洲局势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

边走边聊,两人很快就到了唐宁街十号,艾伦威尔逊看见诺曼·布鲁克,赶紧向无上之权威打招呼,“诺曼爵士。”

“来得正好,首相要和大臣商量一下亚洲方面的局势。”诺曼·布鲁克冲着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点了点头道,“国防大臣已经到了。”

“看来讨论的级别很高。”艾伦威尔逊笑呵呵的说道,“亚洲的事情有这么大的热度,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

其实一点都不惊奇,艾伦威尔逊也就是随便说说,印度没独立之前,能占据英国处理国际事务的一半,真当日不落帝国本质上是亚洲国家是说说的?

现在只不过是回归传统而已,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如此。

政客随着民意的指挥棒走,本质上都是为了支持率,既然前进政策先被知道,自然也就成了内阁的主题。

至于加勒比海,现在的华盛顿估计和伦敦的气氛差不多,甚至更加凝重。没有个几天时间讨论不可能拿出结论,这么大的事能做到当机立断嘛,都是说得轻松。

但艾伦威尔逊仍然在核战争随时降临的情况下,让妻子充值关注印度。根本原因是他不认为会打起来,甚至并不觉得古巴导弹危机比乌克兰更加危险。

两件事的国际大环境完全不一样,在古巴导弹危机的年代,各国其实发展的都还不错。科技进步各国公民都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

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对自己国家都还是很自信的,整个社会是向上走,这绝对是毋庸置疑,没有鱼死网破的社会环境,也不太可能真豁的出去,哪怕古巴导弹危机确实危险。

至于乌克兰危机的时代,整个世界早已经是刺刀见红的红海了,科技已经停滞了,很长时间没有大的进步。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存量世界,你想要发展就必须成为最不烂的那个,竞争者死了你才能吃饱。

美国几十万亿的国债,不杀了别人吃肉等着爆炸么?对欧洲来说,其实乌克兰战争更加危险,国际上美国磨刀霍霍,俄罗斯已经被逼到了不能后退的地步。

所谓欧洲制裁也就随便看看,美国不可能被难民淹没,但欧洲会。所谓制裁俄罗斯,欧盟东扩的选项是不存在的,制裁加持之下,俄罗斯的发展可能很长时间没有起色。

但俄罗斯完全具备把欧洲拉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的能力,只要欧元崩盘,西欧的欧盟核心国家可能也就是生活水平跌落,东欧的边缘欧盟国家,不一定会比俄罗斯的日子好。

美国隔着太平洋打着越南战争,都把自己快打成重伤了,更别提相邻乌克兰的欧盟,制裁俄罗斯经济,让东欧对欧盟产生向心力?俄罗斯也可以反过来把欧盟拽到和自己一个水平,力是相互的……

艾伦威尔逊判断,古巴导弹危机危险程度,不一定会超过乌克兰战争。

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引导把注意力放在印度上,今天的内阁讨论,证明了这种引导已经接近成功了。

前进政策的评估报告是黎吉生做出的,结论是他这个内阁副秘书长下的。首相以及外交大臣、国防大臣分别看了报告,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民间只知道印度的事,他们可知道古巴的动静,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决策。

一方面是英国怎么办,另外一方面的震惊,则是对前进政策的震惊,印度这种挺起胸膛亮起刺刀、把胜利建立在对手不反抗基础上的计划,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关注印度对英国有什么好处呢?”在艾登的眼神示意下,拉博·巴特勒询问道。

“这一场战争的最大好处,英国终于不是印度最为仇恨的国家了。”艾伦威尔逊一脸如释重负的说道,“长期以来,印度独立之后的防备不流于表面,但确实真实存在的。而战争爆发之后,英国终于退到第二位了。这对英国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

在战争爆发之前,印度的第一优先考虑,是英国卷土重来,战争之后就变成眼睛盯着北方,盯住把自己不结盟运动领袖、第三世界国家盟主王冠打掉的邻居。

当然,印度在不涉及到北方邻居的时候,仍然对英国有防备之心。这也没办法,英国殖民过印度是事实,有这个事实,英国就是印度一直防备的对象,不可能从这个防备名单上清除。

艾伦威尔逊给出了一个相当乐观的结论,但这个结论绝对不是事实。

大概率,印度迟早还会投入苏联怀抱的,苏维埃百亿补贴,英国可跟不起。

本质上他仍然是在做裱糊匠,贯彻着缓慢衰落的初衷,能延缓一天是一天,能延缓一年是一年,趁着还能捞好处的时候,一定要拿到足够的好处。

“如果印度一败涂地的话,其实已经可以做好,英国各大银行接收印度富豪资产转移的准备了。”艾伦威尔逊斌天悯人的道,“毕竟是前殖民地,我们不保护谁保护呢?”

“哇哦!”拉博·巴特勒的目光中贪婪一闪而过,“首相,我们总不能看着印度跌落深渊当中,一定意义上应该支持。”

国防大臣普罗富莫也马上开口道,“美国和苏联估计会谈的,两个国家不会豁出去打核战争,而印度就不同了,最重要是没有风险,我们介入进入可以随时抽身离开。”

普罗富莫早已经成了蒙巴顿元帅的人,此时立刻开口表示要让英国军队动一动,彰显一下世界大国的军威。

“大臣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关键是没风险。”艾伦威尔逊适时地开口帮腔。

“确实!”艾登见到国防大臣和外交大臣都这么认为,一锤定音,这个表态标志着英国已经在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选择。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东方学专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绝不躺平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对准法国第七百五十七章 为法国指明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723章 维尔纽斯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九百八十七章 这是德国的机会第1737章 闹剧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1717章 地图头的善意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1569章 总有新热点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无敌啊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1685章 年终大戏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坚决维护首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学习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伦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四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九十二章 大杀器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尔大臣第三十八章 萨尔区问题第1637章 艾伦真讨厌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五百零一章 炮轰好莱坞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连任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请愿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八十九章 这一次卖谁?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礼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九百三十五章 编外首相威尔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长第六百零一章 亿顶王冠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乐开花第1698章 科尔辞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党魁卡拉汉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联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1564章 占领总统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1653章 剧变前夜第二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连任第1654章 德国有反骨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五百零六章 无上之权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1310章 苏联商品展会第七百九十五章 总座高见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1566章 收获都很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铁共同体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伦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东方学专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绝不躺平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对准法国第七百五十七章 为法国指明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723章 维尔纽斯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九百八十七章 这是德国的机会第1737章 闹剧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1717章 地图头的善意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1569章 总有新热点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无敌啊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1685章 年终大戏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坚决维护首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学习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伦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四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九十二章 大杀器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尔大臣第三十八章 萨尔区问题第1637章 艾伦真讨厌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五百零一章 炮轰好莱坞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1642章 怎么才三成?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连任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请愿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八十九章 这一次卖谁?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礼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九百三十五章 编外首相威尔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长第六百零一章 亿顶王冠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乐开花第1698章 科尔辞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党魁卡拉汉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联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1564章 占领总统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1653章 剧变前夜第二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连任第1654章 德国有反骨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五百零六章 无上之权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1310章 苏联商品展会第七百九十五章 总座高见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1566章 收获都很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铁共同体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