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源流

“好!好!”蒲其双手后撑据在舱板上,蓦的仰首豁然大笑,笑得身下的小舟大大加剧了上下浮沉晃荡的幅度,“元宗倒也非一无是处,却还有几分识人之能。”

好一会儿,蒲其方止住笑,双目亮闪闪地发出异样的深沉光彩,庄重沉肃地敛容一礼,正色道:“杨公子,蒲其失礼了。适才不过相试一二,望公子万勿介怀。”

杨枫依旧沉默地坐着,冷眼觑着蒲其,脸色并不好看。

蒲其有几分得意,几分自矜地笑了一笑,“公子大量,事关重大,攸关乎墨门日后兴衰命运,蒲某不得不然耳。”看了看毫无表情的杨枫,揪揪大胡子,眉梢一挑,又爽朗地一笑,白牙在幽暗的光线下闪着粼粼的光泽,“公子想必犹未能释怀。其实蒲某寻那泥古不化的元宗作甚。一方钜子令,却又能令谁人俯首听命。至于钜子令中之秘,不过子墨子的兵法、武技遗泽······公子身怀的半幅《墨氏兵法》帛卷,应当便是出自于钜子令吧!墨门的剑技心法,元宗习自田襄子,不过略得意韵罢了,远未通达神髓。这话大概你是不相信的······”

他极是骄傲矜持的言语戛然而止,眉宇间现出几道刀镌般的“川”字深纹,周身上下,仿佛弥漫出无俦的威势。瞥了瞥闻言脸色微变的杨枫,侧目斜睨,看向水面,眼睛若两汪深不见底的古井,幽幽闪着熠熠黑光。

一触到这对眼睛,杨枫悚然一惊!

一大团蕴蓄压聚的力量震撼性地爆发出去,蒲其随手抄起钓竿,身子微偏,手臂轻抖,倏地活展了,长长的钓竿圆转轮开。猝然,就在一抖的猝然,一道圆弧幻为圆融无碍,轻飘飘若不经意的钓丝在一种无比的力道的牵引下,绷得笔直,砉地割裂气流,“嗤嗤”作响。扬空一荡,如同颤开密密的百数十道银丝,尾端的钓钩恍若化作千点万点星芒,一股沉浑雄厚的压力直迫人而来。

“噗!”几朵水花轻轻溅起,变幻流荡的钓丝归一攒入水中。霎时,平静的水面微浊,打了一个旋,飞起几点水沫,扑喇喇一条巴掌大小的鱼儿尾鳍乱甩,鲜蹦活跳地被带出水面。钓钩,正正钩在它的腮上。

淡淡一笑,蒲其取下鱼儿,随手放入船头的鱼篓,丢下了钓竿。

杨枫眼睛明显地一缩,一阵气沮,为蒲其表现出来的内含所震惊。他出手收放的手法,运转劲力的心法一看便知,乃是正宗的墨门技艺。而举轻若重,几两重的钓竿在他手里,凝滞得如挽千百斤重物,淬劲之大,之烈,之老辣;手法之繁化至简,之稳,之沉,休说严平、符毒难于望其项背,纵是元宗,也决计无法达到这份无懈可击的凝重顿涩的境界。

沉吟了片刻,蒲其缓缓地道:“杨公子,你可知墨门发展至今的源流?又何以会变成这般四分五裂,逐渐衰没的局面?”

杨枫一怔,皱眉道:“昔日孟胜钜子罹难,弟子从死者百八十五人,一时墨门精英丧尽。齐、赵、楚各国墨门徒众不服田襄子继任钜子,各举钜子,墨门由此分裂。而后各国墨门争正统权势,内耗愈剧,导致墨门逐渐衰没。”

蒲其脸色沉了沉,眼睛里流露出难以言喻的痛楚,摇头道:“事实不尽然如此。子墨子创立墨门后,墨门和儒家并行于世,堪称近世风行最广的两大学说流派。然而发展下去,举措渐颇有背弃子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主张。若孟胜钜子,既不能阻阳城君参与叛乱在先,又为私义助逆守城抗拒楚国大军于后,乖离了子墨子之教,害人误己,致墨门元气大伤。但当其时,墨门徒众众多,遍布各国,尤其以秦国为最。孟胜钜子欲死阳城君,以为宋国田襄子贤者,能继其行墨者之义,使二弟子奉钜子令与田襄子。田襄子毫无根基,骤膺重任,未能孚众望,各国墨者多不服。那钜子令之秘,历代钜子及重要门人皆知,而田襄子却不知晓。孟钜子的两个弟子传令后亦未肯从田襄子令留下,归殉孟钜子。眼见得是二人没将钜子令隐秘告知。”他神秘地一笑,身子探近了些,故意压低声音道,“若非是你,元宗也依然怀宝而懵然不知呢。”

杨枫身子一颤,顿吃一惊,骇然看向蒲其,在昏惑的微光里努力探究着他的神色。

蒲其注意到他的神情,有趣地笑了笑,依旧继续自己的话题,“田襄子一脉,空掌令符,势力既弱,子墨子所传下的兵法、剑技,他们也没得全。孟胜钜子罹难后,真正墨门精髓,则在于秦。秦国墨者自举腹钜子。至秦惠文王时,秦国墨门势力大盛,进入了全盛期,远迈孟胜任钜子之时,甚至超越了子墨子的时代。”他的眼里奔突起了两朵炽烈的火花,胸脯一起一伏,神采飞扬。

缓缓的,蒲其悠然神伤地道:“那些年,秦相继灭义渠,定蜀。惠文王师事腹钜子,堂上朝臣,军中将佐,多有我墨门弟子,出谋擘划,筑城守备防御,地位尊崇,也出力极大······可惜,可惜在‘尚同’方面我墨门与秦王、秦国军方见解能达成一致,但墨门弟子终无法脱开‘非攻’、‘兼爱’的拘缚,只愿守,不肯参与攻击战事,与军方矛盾日深,进而为军方所恶······腹钜子年迈,事务多托嘱唐姑果。唐姑果器宇偏窄,未有容人之量。东方墨者田鸠欲见惠文王,留秦三年不得见,转而入楚,楚王大悦,加将军之节,再入秦终得见秦王。田鸠叹道,‘之秦之道乃之楚’,最后还是到了楚国。祁地墨者谢子觐见惠文王,唐姑果怕秦王亲近留用谢子,进了谗言,谢子愤愤辞归。这也便是楚墨、赵墨创立的由来。接着齐国墨者亦自行创立齐墨。嘿嘿!墨守成规,拘泥不化,又复相互倾轧,同门排挤中伤,风气坏了,坏了······不过二三十年间,曾经意气风发、盛极一时的秦国墨门轰然倾颓,门中弟子,多星流云散,或见解不同,不复以墨者自居,或隐于草泽,或托身东方墨门。到了今时今日,久未闻秦国的墨门中人有什么作为了。”

他的语声有点哽咽,摇了摇头,久久不作声。

第334章 双英第158章 龙阳第149章 暗斗第12章 却美第166章 谜团第168章 行险第176章 聆曲第238章 冷血第84章 谋变第287章 雄第67章 归心第275章 治术第196章 党争第331章 国殇(上)第136章 入彀第17章 学艺第35章 推诚(三)第306章 情谊第236章 毒士第284章 狭路第56章 铩羽第329章 飞虎第180章 入世(下)第5章 从戎第37章 布局第63章 楚墨第214章 江流第127章 心结第88章 虞诈第110章 天下(下)第140章 迷局(下)第230章 生意(四)第300章 切谏第149章 暗斗第253章 真相第177章 出世(上)第148章 英雄第54章 内情第104章 孤忠第206章 狙刺第67章 归心第131章 诡刺(一)第2章 错位第170章 犯险第332章 国殇(下)第189章 乾坤(二)第161章 驳难第281章 北望第137章 毒舌第249章 群策(九)第229章 生意(三)第43章 河西第191章 乾坤(四)第235章 刺探第180章 入世(下)第7章 大捷第300章 切谏第303章 移权第275章 治术第68章 奋翮第301章 夜商第115章 完胜第32章 暗流第324章 名门第143章 角逐(下)第298章 残日(下)第314章 弭祸第27章 论道第150章 大梁第234章 刚愎第155章 齐心第39章 狙杀(一)第16章 奋起第205章 剧变第84章 谋变第339章 狐媚第273章 家国第302章 后路第260章 焦鹏(三)第327章 覆军第295章 血阳(八)第314章 弭祸第137章 毒舌第143章 角逐(下)第155章 齐心第244章 群策(四)第120章 流言第200章 血搏第69章 筹谋第120章 流言第216章 交易第27章 论道第24章 决死第194章 才女(下)第287章 雄第341章 探底第108章 天下(上)第59章 遭遇第207章 兔脱第281章 北望
第334章 双英第158章 龙阳第149章 暗斗第12章 却美第166章 谜团第168章 行险第176章 聆曲第238章 冷血第84章 谋变第287章 雄第67章 归心第275章 治术第196章 党争第331章 国殇(上)第136章 入彀第17章 学艺第35章 推诚(三)第306章 情谊第236章 毒士第284章 狭路第56章 铩羽第329章 飞虎第180章 入世(下)第5章 从戎第37章 布局第63章 楚墨第214章 江流第127章 心结第88章 虞诈第110章 天下(下)第140章 迷局(下)第230章 生意(四)第300章 切谏第149章 暗斗第253章 真相第177章 出世(上)第148章 英雄第54章 内情第104章 孤忠第206章 狙刺第67章 归心第131章 诡刺(一)第2章 错位第170章 犯险第332章 国殇(下)第189章 乾坤(二)第161章 驳难第281章 北望第137章 毒舌第249章 群策(九)第229章 生意(三)第43章 河西第191章 乾坤(四)第235章 刺探第180章 入世(下)第7章 大捷第300章 切谏第303章 移权第275章 治术第68章 奋翮第301章 夜商第115章 完胜第32章 暗流第324章 名门第143章 角逐(下)第298章 残日(下)第314章 弭祸第27章 论道第150章 大梁第234章 刚愎第155章 齐心第39章 狙杀(一)第16章 奋起第205章 剧变第84章 谋变第339章 狐媚第273章 家国第302章 后路第260章 焦鹏(三)第327章 覆军第295章 血阳(八)第314章 弭祸第137章 毒舌第143章 角逐(下)第155章 齐心第244章 群策(四)第120章 流言第200章 血搏第69章 筹谋第120章 流言第216章 交易第27章 论道第24章 决死第194章 才女(下)第287章 雄第341章 探底第108章 天下(上)第59章 遭遇第207章 兔脱第281章 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