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壬辰之夏(下)

入了夜之后,狂风卷来了一场暴雨,倾盆雨势将大地淹没。

大雨中的旅顺城显得静寂非常,虽是下着雨,可街道上依然能看到巡逻的警察。随着总督行辕暂驻于旅顺,这原本因战争而显得有些混乱旅顺城,秩序早已井然,而那巡警巡逻时腰间刀鞘,脚上硬靴发出的声响,总能让百姓感觉到一丝心安。

在这倾盆大雨间,海军公所附近电灯通亮,公所前,卫兵警惕的凝视着街道,这海军公所便是东三省总督的临时行辕所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总督大人便一直于此颁布政令,推行着东北建省事务。

一声声的雷鸣,像是敲在唐浩然的心坎中,当收不住雨势狂倾而落,他有些失神地望向窗外几乎将人吞噬的黑暗。

下雨了……

这是来到东北之后,他碰到的第一场雨……

窗外天色很暗,雨下得很大,轰隆的雷声不断的从城市上空以及大海上传来……风同样很大,也许是一场风暴?

也许吧!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那场风暴却已经暂时趋于平静。

在这和着雷鸣的雨声中,唐浩然的眉头紧皱着,此时他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一切都结束了,随着一道东北建省和自己出任东三省总督的圣旨,所谓的“唐逆”便成了“天下九督”中的一员,非但从理藩小臣一跃为封疆大吏,而且自己还将派出候两位补道员,往京城任“参政员”,自此之后一切政务皆由“参政会”抉择。

这一仗打得似乎有些稀里糊涂,可不是嘛,所谓的“清君侧”不过是用十几名言官的脑袋作了交代,然后下旨宽慰自己一番。而自己呢?则感激涕零的接了旨,感激着朝廷的英明。

不过只是一场戏!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总督与朝廷们之间唱的一出戏,而自己不过只是把这出戏请上了戏台。再接着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当然还有慈禧、奕訢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或主动或被动的陪着自己唱了下去。

到最后,慈禧、奕訢他们如愿以偿的保住了大清国。虽然只是暂时的,而八大总督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力,自此之后总督成为权臣,距离某一个位置,只有那么一步之遥。还好,他们不是军阀,多年来“兄友弟恭”的总督们之间还不至于兵戎相见。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

至于自己这个把晚清所谓的脸面都撕了个粉碎的始作俑者,如愿以偿的借着满清朝廷与几位总督之间的矛盾,出任东三省总督,担负起“三省建省”的重任。

现在,无论是满清朝廷也好,总督们也罢,自己也行。看似都如愿以偿,大家伙看似“兄友弟恭”,好一派“中外和乐”的模样,可这一切只是暂时的,而这暂时的“和乐”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对不起了!”

在这一声道歉之余,却伴着一记震动穹苍的雷电打了下来,那雷鸣似乎就在海军公所上空打响,只震得门窗颤动。

一声巨雷,惊醒了陷入深思中的唐浩然。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政治从来都是如此,充满了丑陋的一面。

“那些事情,总归只是小事。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一声长叹后,房间内却响起了李光泽的话语,他明天就会离开旅顺,乘船前往京城出任“东三省参政员”,这大清国举国上下一共只不过二十一名参政员,他之所以来这是前来向大人辞行的。可却未曾想因言语中偶尔提到谭嗣同,令这房间内的气氛随之一变。

更重要的事情!

似乎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像相比于浙江东三省更重要一般,不过唐浩然并没有将内心的讽刺道出,但李光泽说的确实是实话,杭州只不过个“插曲”,而东北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作为政客有时候必须要学会取舍!就在唐浩然在心下如此劝说自己时,李光泽却继续说道。

“前几日,我从农商部那里获悉,在过去一个月间,于农商部新注册了超过一千五百家企业,其中差不多有七百多家都是垦殖公司!”

分不清忧喜的话语于传至唐浩然耳中时,唐浩然微微一愣,那眉头便是一皱。

“你是说垦殖公司?”

大人的反应落在李光泽的眼中,让他不禁松了口气,庆幸大人这么快便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七百多家垦殖公司?都是什么人开的?”

一个月间,这岂不是意味着在总督府设立的第一时间,便有人注册垦殖公司,表面上这是好事,这充分表明大家对于总督的信任,但历史的敏感却让唐浩然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者说意识到了某种危机。

“这些公司的大小股东大都是公司的职员,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家人亦是其股东……”

前者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但后者却让唐浩然品出了味来,什么是官员家人,分明就是官员自身的投资,于统监府中任职虽说没有品级,但在薪酬上却倍于满清,再加上主动邀请官员投资企业股票,只要将工资之半投资于企业,即可获得数倍的收益。

丰厚的收益与回报,使得府中公务员以公司职员乐意投资公司股票。这是一种利益的捆绑,甚至正因如此,在“清君侧”时,大家才没有表述反对,因为无论是官员也好,公司职员也罢,他们的利益早已同自己捆绑在一起,早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股票分红以及个人薪酬,使得这些官员以及职员皆有一定的资本,原本他们的投资行为是不会引起唐浩然的注意,但猛然间几乎所有人都纷纷投资垦殖公司的事情,却让他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却是源自于对历史的了解,或者说历史的教训。

“……其实,这些人投资垦殖公司,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利益,相比于工厂的股票,投资土地的回报是长久的,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这毕竟是国人的习惯……”

唐浩然焉能不知这是国人的习惯,中国人一但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置办田地,正因如此土地才会禁锢财富两千余年,那些乡下的土财主如此,怎么这些见过世面的人亦是如此?

“……还有就是现在的大豆市场,众所周知,自己贸易公司去年将东北大豆带进欧洲市场后,这东北大豆便是供不应求的稀罕物,想提升大豆的产量,就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所以,这垦殖才会有利可图!”

李光泽提及的另一个诱因,完全是因为去年,北洋贸易公司借俄国入侵日本之机,针对东北大豆出口锐减的情况,全面介入东北大豆市场。针对因出口日本断绝,的东北过剩的数十万吨堆积如山的大豆,北洋贸易介入后,便将东北大豆和豆制品运往伦敦试销。

在北洋贸易的资助下,英国的研究人员对东北大豆考察和试验以及比较,英国商人认识到用大豆榨油,在价格上便宜,豆油可以取代欧洲市场上的棉籽油、亚麻籽以及胡麻籽油,油渣饼亦可以作为高蛋白牲畜饲料,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重视,并进一步发现大豆在食品和化学工业方面存在广泛用途,东北大豆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英国是第一个输入东北大豆的欧洲国家,随后迅速扩散至欧洲其它国家以及澳洲和美洲等地,欧洲各国利用豆油工省价廉的优点,经过提炼精制,取代橄榄油和棉籽油,充当人造猪油、人造牛乳的原料,普通豆油则用来代替亚麻仁油,制作油漆、涂料,也用来制造肥皂,豆饼原来只用作肥料和牲畜饲料,但欧洲商人又利用豆饼中丰富的蛋白质含量,用来制作豆粉,加在面粉中烘制面包。

相比于日本仅局限于将豆饼用作肥料以及饲料不同,欧洲对于大豆的全面利用,迅速刺激了大豆的出口。那些垄断出口贸易的公司职员以及制定政策方针官员又焉能不知,他们看到了大豆的市场,同样也看中了东北这片未曾垦殖的处女地。

“……现在投资垦殖公司,是当下最时兴的投资方式,投资几万元,就能获得几十万亩地,再花上十几万元,便能垦出几十万亩良田,几十倍回报率,焉能不让人趋之若鹜?”

李光泽忍不住感叹一声,若是说统监府那种鼓励投资的行为带来了什么弊端,恐怕就是官员以及职员不耻言利,当然这种利指的是合法经营所得而非贪污受贿,当官员、职员纷纷投资垦殖公司时,李光泽却看到总督府上下完全为阿堵物所把持的一天,利益早已同唐浩然结为一体的他,又岂能不担心,如此才会不顾得罪府中上下官员的风险,在临走前给大人提个醒。

“大人,这表面上大家伙纷纷投资垦殖公司,是给府中解了难,毕竟这垦殖、移民是府中未来几年要办的大事,可若是让他们这般办下去,恐怕……早晚非成祸害!”

(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

第172章 兵败第185章 津门忧第176章 交谈第272章第165章 胆子大些第80章 参谋旅行第181章 潜伏第295章 风云际会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158章 如我所见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6章 眼光第50章 海上之事第48章 将离第99章 用心良苦第244章 启航第148章 事务新官第326章 兄弟第91章 蓝天第92章 东亚风云 下第140章 由他们去吧第31章 破灭第28章 梦想第20章 督府夜话第116章 兴亡百姓苦第110章 大海在召唤第151章 尼古拉湾第125章 人才(下)第366章 后进国家第375章 外交风云第234章 外交第174章 军营新丁第90章 下南洋第68章 无奈第37章 太后的决定第59章 在东南第28章 梦想第185章 津门忧第13章 背华之罪第350章 东瀛的春天第355章 舵手第209章 牛刀小试第89章 谋略第198章 不同之处第24章 合作第71章 试验室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51章 尼古拉湾第93章 在京城第18章 不简单第320章 去北国第178章 纷乱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36章 平壤第227章 鸿章第106章 农悯第303章 末日第284章 尾声(二)第333章 德意志第302章 出逃第25章 庆记公司第209章 气数第25章 蝇附事大第351章 大白来访第87章 听天由命第30章 认亲第132章 海军的春天第355章 舵手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第153章 杭州义(中)第230章 交给上帝第4章 祸害第249章 远航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11章 朋友第202章 所谓忠臣第4章 祸害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63章 权威第170章 旅顺口(中)第9章 田野上第7章 立世之基第21章 朝使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2章 梦碎第106章 师生间第280章 勒梅尔大海战(三)第68章 无奈第44章 差遣第125章 人才(下)第13章 连环套第48章 引进第45章 无奈之局第16章 泰西策第329章 故友第101章 委员会第174章 激荡第10章 虚张声势第339章 无忧宫
第172章 兵败第185章 津门忧第176章 交谈第272章第165章 胆子大些第80章 参谋旅行第181章 潜伏第295章 风云际会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158章 如我所见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6章 眼光第50章 海上之事第48章 将离第99章 用心良苦第244章 启航第148章 事务新官第326章 兄弟第91章 蓝天第92章 东亚风云 下第140章 由他们去吧第31章 破灭第28章 梦想第20章 督府夜话第116章 兴亡百姓苦第110章 大海在召唤第151章 尼古拉湾第125章 人才(下)第366章 后进国家第375章 外交风云第234章 外交第174章 军营新丁第90章 下南洋第68章 无奈第37章 太后的决定第59章 在东南第28章 梦想第185章 津门忧第13章 背华之罪第350章 东瀛的春天第355章 舵手第209章 牛刀小试第89章 谋略第198章 不同之处第24章 合作第71章 试验室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51章 尼古拉湾第93章 在京城第18章 不简单第320章 去北国第178章 纷乱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36章 平壤第227章 鸿章第106章 农悯第303章 末日第284章 尾声(二)第333章 德意志第302章 出逃第25章 庆记公司第209章 气数第25章 蝇附事大第351章 大白来访第87章 听天由命第30章 认亲第132章 海军的春天第355章 舵手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第153章 杭州义(中)第230章 交给上帝第4章 祸害第249章 远航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11章 朋友第202章 所谓忠臣第4章 祸害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63章 权威第170章 旅顺口(中)第9章 田野上第7章 立世之基第21章 朝使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2章 梦碎第106章 师生间第280章 勒梅尔大海战(三)第68章 无奈第44章 差遣第125章 人才(下)第13章 连环套第48章 引进第45章 无奈之局第16章 泰西策第329章 故友第101章 委员会第174章 激荡第10章 虚张声势第339章 无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