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虚与委蛇

一九四零年五月五日,德意志第二帝国对法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当局在一个月之内把陆军总兵力削减到五十万,并且拆除在德法边境地区修建的军事工事,宣布严格遵守柏林和约。

当天,法国当局就做出回应,表示裁军与拆除防御性工事将严重危害法国的国家安全。

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退让,五月六日就宣布进行军事动员,把部署在西部的德军总兵力增加到一百二十万。

似乎,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

五月八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调停,邀请德法两国代表前往华盛顿,通过协商解决两国矛盾。

有趣的是,罗斯福并不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表明,当时罗斯福最关心、也是最让他头痛的,依然是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到一九四零年,美国已经在经济危机中损失了数千亿美元的社会财富。虽然在新政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形势从一九三六年开始好转,但是并不明显,而且还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当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联邦政府欠的债太多了。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联邦政府破产会导致社会动荡,使那些手持政府欠条的银行得不到半点好处,美国联邦政府早就别想从银行借到一分钱了。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联邦政府能在什么时候把欠债全部还清。

到一九三九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已是超过当年联邦税收总额。

在这个时候,这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此外,美国各个州政府也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如果把美国各级政府的债务平均分摊,相当于每一个美国人欠债数万美元,而在一九三零年代,这笔钱差不多能买到一公斤黄金。也就是说,美国的债务负担,差不多相当于一万吨黄金了。

更重要的是,依然有很多由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并没得到解决。

比如,到一九三九年底,美国依然有大约六百万失业工人,相当于美国可劳动男性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绝大部分妇女都不用工作,也意味着每五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失业。

罗斯福非常聪明,也就知道新政救不了美国,而真正能够把美国带出经济危机泥潭的只有战争,而且必须是一场大规模战争。

说白了,只有战争能够消耗掉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只有战争能使美国的工厂获得订单。

问题是,美国上下却不愿意卷入任何一场战争。

显然,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当威尔逊带着美国参战时,美国民众都认为,新锐美军将是欧洲民主与自由国家的救星,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法,击败独裁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可惜的是,美国大兵还没踏上欧洲大陆,法国就战败了,紧接着英国也战败了。美国不但没有成为欧洲民主自由国家的救星,反而在这场战争中赔进去了几十万名军人,还得在战后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世界大国身份,甚至得默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独霸欧洲大陆。

这一结果,极大的打击了美国民众的信心。

自此之后,美国盛行孤立政策,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为欧洲国家流血牺牲。

显然,罗斯福再有威望,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九三三年,也就是罗斯福担任总统的第一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案”,在法律上确立了美国的中立地位。后来也正是受这部法案限制,美国才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缔结同盟条约。

问题是,中立只会让美国与世隔绝,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

罗斯福非常清楚,如果美国不能参与下一场战争,那么美国就将永远失去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也将永远不可能与发展壮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是东方的中国对抗,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失去发言权。

当然,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美国人的传统观念。

为此,他就得让所有美国人相信,美国加入欧洲战争,是在捍卫自由与民主、是在捍卫美国的利益。

当然,首先就得丑化敌对国。

正是如此,罗斯福才在这个时候出面,在法德之间进行和平斡旋。

可以说,罗斯福非常聪明,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比当初的威尔逊强多了。

罗斯福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在谈判中让步,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成为战争的发动者,至少绝大部分美国人会相信,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过分压迫法国才引发了新的战争;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法国就能获得生存空间,也就有机会发展壮大。

更重要的是,罗斯福非常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大可能做出让步。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站到爱好和平的美国民众的对立面上,成为美国民众眼中的邪恶国家。

也许,美国民众依然不会让总统率领美国参战,但是肯定会同情受到欺辱的法国,而美国国会也会受到民意影响,在具体政策上做出让步,比如准许美国向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国侵略的法国提供军火。

总而言之,罗斯福在提出和谈的时候,就知道不管结果如何,对他都有利无害。

显然,对法国也有利无害。

结果就是,法国当局在五月九日就做出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在美国协调下,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谈判。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却并不热心。

不管怎么说,罗斯福的这点小伎俩,还骗不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当权者。五月十日,德意志第二帝国外长公开表示,法国是战败国,没有资格与帝国进行平等谈判,而且也没有必要在美国进行谈判。

问题是,到五月十五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当天,德皇威廉二世在单独会见了美国驻德大使之后表示,德意志第二帝国愿意派代表前往华盛顿,与法国进行谈判。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美国大使暗示德皇,这场谈判对帝国没有任何害处。

显然,威廉二世太信任美国大使了。

必须承认,威廉二世有“亲美情节”。

年轻的时候,威廉二世最看重的就是英国。在英国战败之后,美国成为唯一能与帝国抗衡的强国,因此威廉二世又对美国十分亲善,甚至对美国有点仰慕。此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即当时的美国驻德大使是一名德国后裔,而且其祖上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东普鲁士贵族。

也许,德皇认为,这个容克后裔不会欺骗他。

五月二十日,德法代表在华盛顿进行了首次会晤,罗斯福还在当晚设宴,款待双方的外交官员。

一时之间,战争阴云似乎消散了。

当时,不仅美国的报纸在颂扬罗斯福总统为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连法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报纸也做了相似的报道,即认为在华盛顿进行的谈判,能够化解德法矛盾,为欧洲带来和平。

显然,三个国家的报纸在报道的时候,有着不同的目的。

美国报纸,自然是要声扬美国的影响力。法国报纸,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强调美国与法国的友好关系,为法**民打气,让法国人相信,在美国出面干预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会悍然发动战争。至于帝国的报纸,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欺骗对手,既让法国上下放松警惕。

别忘了,德皇并没撤消发给法国的最后通牒。

前十天,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比如,帝国代表承认五十万军力对法国来说不够,表示法国可以组建一支规模为五十万人的预备队。又比如,帝国代表对法国代表提出的,在边境地区修建防御性工事的目的表示理解,承认这些军事设施只具有防御性质,对帝国没有构成直接威胁。

看上去,德法就要和解了。

只是,到了五月三十一日,情形急转直下。

当天上午,帝国谈判代表就直接提出,德皇下达的最后通牒依然有效,帝国可以考虑让法国建立预备役部队,也可以考虑让法国在边境地区修建部分防御工事,但是法国首先得承认战败的事实,也首先得遵守柏林和约,因此法国必须按照德皇下达的最后通牒,在六月五日之前,裁减掉多余的军队,并且拆毁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将视法国的所作所为为敌对行动。

下午,帝国谈判代表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提出的再协商请求。

还剩下了不到六天,法国有足够的时间裁军、与拆除军事设施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裁军不是一件小事,别说五天多,就算一个月,也不见得足够。至于拆除军事设施,更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办到,因此法国不可能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前,扑灭点燃战争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对法军来说,剩下的几天时间甚至不足以完成战争动员!

第428章 大兵压境第244章 发现第121章 迎头痛击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41章 载誉而归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301章 优劣有别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290章 严重误判第65章 帝国的立场第493章 变幻莫测第24章 航母热潮第503章 下一步第480章 钩心斗角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447章 备战第192章 拖延战略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89章 借刀杀人第352章 快马加鞭第89章 联合进攻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35章 逼谈第105章 前途莫测第13章 银行集团第38章 大东沟第12章 追踪第189章 萝卜与坑第275章 空头支票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34章 集体决定第78章 不得不战第66章 主考官第198章 回家第137章 受够了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408章 最后的机会第224章 险象环生第138章 进攻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0章 欧战风云第21章 大清首辅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26章 稳步推进第215章 声东击西第613章 反差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241章 奋起直追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208章 唯一的机会第612章 决裂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225章 撤与战第37章 出发第93章 挑战书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216章 根源第160章 觉悟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103章 激战第32章 立场第130章 开打第334章 进军东南第14章 海军之父第24章 航母热潮第16章 以退为进第121章 拷问第129章 意义第52章 奋战到底第13章 战端第222章 最后的攻击第597章 鼎立之势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102章 抢先一步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606章 无偿援助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293章 准备开打第14章 营救第19章 事在人为第495章 穿梭轰炸第561章 更多选择第169章 轻敌的后果第86章 隐患第103章 余波第213章 难以揣摩第213章 手到擒来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83章 受捉弄第335章 一步之遥
第428章 大兵压境第244章 发现第121章 迎头痛击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41章 载誉而归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301章 优劣有别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290章 严重误判第65章 帝国的立场第493章 变幻莫测第24章 航母热潮第503章 下一步第480章 钩心斗角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447章 备战第192章 拖延战略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89章 借刀杀人第352章 快马加鞭第89章 联合进攻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35章 逼谈第105章 前途莫测第13章 银行集团第38章 大东沟第12章 追踪第189章 萝卜与坑第275章 空头支票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34章 集体决定第78章 不得不战第66章 主考官第198章 回家第137章 受够了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408章 最后的机会第224章 险象环生第138章 进攻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0章 欧战风云第21章 大清首辅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26章 稳步推进第215章 声东击西第613章 反差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241章 奋起直追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208章 唯一的机会第612章 决裂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225章 撤与战第37章 出发第93章 挑战书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216章 根源第160章 觉悟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103章 激战第32章 立场第130章 开打第334章 进军东南第14章 海军之父第24章 航母热潮第16章 以退为进第121章 拷问第129章 意义第52章 奋战到底第13章 战端第222章 最后的攻击第597章 鼎立之势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102章 抢先一步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606章 无偿援助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293章 准备开打第14章 营救第19章 事在人为第495章 穿梭轰炸第561章 更多选择第169章 轻敌的后果第86章 隐患第103章 余波第213章 难以揣摩第213章 手到擒来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83章 受捉弄第335章 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