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混血儿

为了照顾那名长期坐办公室的情报官员,直升机降落到了丛林里的一处开阔地上。

当然,这里极为偏僻,离墨西哥边境大概有一百公里,而到危地马拉城则有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最近的村镇在差不多二十公里之外,而附近十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在三年前就被政府军彻底拔除了。

正是因为偏僻,所以反政府游击队才藏在这里。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附近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危地马拉政府军才没有围剿在这里活动的游击队。

说白了,游击队只要不离开这片无人区,就不会受政府军关注。

直升机飞走后,五人组成的小分队离开了开阔地,在唐宏光的率领下进入丛林,而刁德勋负责在前面开路。

唐宏光没有给两位新手安排太重的任务,只是让他们保护好谢润生。

天亮的时候,李承志与罗秀生都改变了对谢润生那先入为主的看法,即这位情报官员绝对不是长期坐办公室的那种官僚。要知道,在天亮之前,他们在丛林里行进了十多公里,谢润生没有拉下半步。

当然,走了一夜,五个人都需要稍事休息,而且得吃点东西补充消耗掉的体力。

“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军人,不过不是陆战队,是空降兵。”谢润生早就发现,李承志与罗秀生一路上都在暗中议论他,因此在停下来吃东西的时候,谢润生采取了主动。“当时,我跟你们一样年轻,参加了攻打圣迭戈与古巴的作战行动,还在古巴获得了优异战斗勋章。可惜的是,因为在古巴作战受伤,没有能够赶上攻打美国东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而且是在养伤的时候迎来了大战结束的那一天。”

这下。李承志与罗秀生再也不会小看谢润生了。

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空降兵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远在陆战队之上,是三军中最强悍的步兵。

“战争结束后,我还当了五年的教官,然后才加入了军事情报局。”

“这么说,你应该是军官,那你为什么放弃军队里的大好前程。去了军事情报局呢?”

谢润生笑了笑,没有回答罗秀生的问题。

罗秀生还想追问,李承志踢了他一下,让他闭上了嘴。谢润生不肯回答,显然有难以说出口的原因。

在短暂休息之后,小分队继续上路。

这次,唐宏光亲自到前方开路,而刁德勋则留在后面断后,李承志与罗秀生依然负责保护谢润生。

罗秀生故意加快了步伐,还让李承志跟了上去。

因为刁德勋在队伍的最后面。所以谢润生没有跟得太紧,跟两为狙击手拉开了大约十米的距离。

“你注意到没有?”

“注意到什么?”

罗秀生咧了下嘴。说道:“那个情报官员,看起来不大像中国人,肯定是混血儿,说不定这就是他离开部队的原因。”

李承志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你想得太多了。”

“不是我想得多,你也应该听说过。在大战结束之后,军队搞了一次清洗。很多有外国血统的军人都被强制退役,特别是军官。这些人中,就有一部分被军事情报局吸纳。成了情报官员。”

“不管怎么说,他跟我们一样,也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同胞,对吧?”

罗秀生点了点头,没有反驳李承志的观点。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把具有外国血统的公民看成是中国人,至少不会把他们当成是血浓于水的同胞。

事实上,中华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外来移民就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别忘了,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创建者,主要就是依据海外的侨民,冯承乾、吴铁生、刘伯恩、刘亚光等第一批领导者,无一例外的都是海外侨民,而冯承乾甚至是在海外出生与成长的华裔。

显然,这直接决定了,中国政府在对待海外移民的时候比较宽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接纳了一百五十万移民,主要是德意志人、意大利人、犹太人、斯拉夫人与黑人。来自德意志的,大部分是到中国寻求更好机会的工程师、科学家与企业家。意大利人则主要来自西西里岛,而且大部分都是贫民,即为了逃避家族仇杀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犹太人主要来自法国,即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认为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牟取战争暴利的犹太人是法国战败的罪魁祸首,抛起了反犹浪潮,结果上百万犹太人不得不逃离法国,有二十多万来到中国,并且在中国定居生活。斯拉夫人则主要来自巴尔干半岛地区,特别是塞尔维亚地区,也以战争难民为主,很多斯拉夫人在逃到中国时,几乎是衣不避体。黑人主要来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移交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法国殖民地,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获得了人身自由的奴隶,而他们来到中国,无非是想混口饭吃。

可以说,这是自唐代之后,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

只不过,这个“最”很快就被刷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华民主共和国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二个移民浪潮,而且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

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五零年之间,中国增加了差不多五百万移民。

当然,大部分移民都是在战争期间来到中国的。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俄罗斯的战争难民,特别是从远东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涌入中国的难民。

此外,来自其他战败国的移民也不少。

比如,法国在战败之后,中国就收容了大约七十万遭受迫害的犹太人,甚至专门为这些犹太人开辟了保留区。

又比如,日本在战败之后,至少有一百五十万人通过各种方式移民中国。

有趣的是,在日本移民中,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最主要的移民方式就是嫁给中国军人当老婆,以此获得中国国籍。

大量涌入的移民,即带来了好处,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移民的管制,而且提高了移民标准,还出台政策限制移民的基本权力,比如所有移民必须在中国定居与工作七年,才能获得在中国永久定居的资格,而在此之后还要继续工作七年,即有十四年的完整纳税记录之后,才有资格成为中国公民,也就是获得选举权。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移民造成的问题,甚至没有使移民到来的速度降低。

一九六零年,中国政府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移民与移民后裔,在中国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点四,如果把移民与移民后裔看成一个民族,那么其规模仅次于汉族与壮族。

显然,在一些保守的中国人看来,移民已经对中国的民族结构构成了威胁。

要知道,在中华民主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汉族在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七,而到一九六零年的时候,已经将到了百分之九十一。虽然汉族依然是主体民族,而且很多少数民族很难与汉族划清界线,在官方承认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绝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汉族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众多的海外移民,已经对汉族的主体地位构成了威胁。

当然,在一九六零年,这中担忧显然是杞人忧天。

要知道,即便再过一个世纪,汉族也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依然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问题是,外来移民确实在争夺原本属于本土居民的劳动机会。

来自欧洲的移民在高技术领域拥有很大的发言权,犹太人则在金融、贸易等领域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而黑人更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对薪酬的要求更低,让很多本土劳动者丢掉了饭碗。

显然,这不可避免的引发了排外情绪。

在一九五二年,国民议会就通过了《移民法》,大幅度提高了移民门槛,并且对移民的政治权利做了严格限制。

当然,既然有排外,也就有与之对立的社会力量。

这一点,在国民议会内体现得极为明确。

一九五四年,国民议会通过了《移民法》第一修正案,对该法案中几条不合理的条款做了修改,承认了外来移民在中国获得劳动机会的合法性,并且首次明确了保护外来移民劳动权力、劳动所得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讲,中国需要移民,而不是排挤移民。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人口数量不算多。

一九六零年,中国的人口总量为四点七亿,而以中国的国土面积,以及迅猛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即便人口增加百分之五十,也未必充足。要知道,中国在大战之后,收回了被沙俄侵吞的领土,平定了外蒙古地区的叛乱,还获得了琉球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等多处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国土面积超过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移民确确实实的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77章 紧急行动第169章 打压第433章 最后的机会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9章 送上门来第74章 机不可失第57章 开战第592章 占领军第48章 战争的号角第75章 临时搭档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541章 大溃退第596章 关键点第131章 美国参战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83章 等待时机第413章 出征第449章 最后冲刺第609章 国防部第588章 核技术第202章 防范与控制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7章 看热闹第77章 胸有成竹第515章 苦战的收获第516章 转向西进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34章 黔驴技穷第628章 战略力量第437章 快节奏第265章 殊途同归第622章 价值第540章 兵败如山倒第99章 牺牲第117章 伪装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83章 等待时机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06章 虚假的和平第186章 炮战革命第86章 相互妥协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64章 简单战术第209章 和平的代价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49章 战略储备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47章 风波不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42章 一举超越第475章 攻击开始第186章 炮战革命第126章 变局第167章 关键调整第67章 高难度任务第89章 借刀杀人第156章 撤退第269章 经典之战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48章 剧变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559章 关键二十四小时第4章 政治体制第169章 打压第488章 前仆后继第44章 新兴强国第132章 优中选优第87章 不战而胜第233章 不伦不类第448章 粮草先行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210章 章 扑朔迷离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146章 按兵不动第52章 同盟轴心第428章 大兵压境第23章 最后的阵地第104章 撤退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413章 出征第226章 表现形式第334章 进军东南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64章 帝国首相第103章 大获全胜第69章 恩仇第175章 好消息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绝地反击第28章 主力决战
第177章 紧急行动第169章 打压第433章 最后的机会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9章 送上门来第74章 机不可失第57章 开战第592章 占领军第48章 战争的号角第75章 临时搭档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541章 大溃退第596章 关键点第131章 美国参战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83章 等待时机第413章 出征第449章 最后冲刺第609章 国防部第588章 核技术第202章 防范与控制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7章 看热闹第77章 胸有成竹第515章 苦战的收获第516章 转向西进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34章 黔驴技穷第628章 战略力量第437章 快节奏第265章 殊途同归第622章 价值第540章 兵败如山倒第99章 牺牲第117章 伪装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83章 等待时机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06章 虚假的和平第186章 炮战革命第86章 相互妥协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64章 简单战术第209章 和平的代价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49章 战略储备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47章 风波不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42章 一举超越第475章 攻击开始第186章 炮战革命第126章 变局第167章 关键调整第67章 高难度任务第89章 借刀杀人第156章 撤退第269章 经典之战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48章 剧变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559章 关键二十四小时第4章 政治体制第169章 打压第488章 前仆后继第44章 新兴强国第132章 优中选优第87章 不战而胜第233章 不伦不类第448章 粮草先行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210章 章 扑朔迷离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146章 按兵不动第52章 同盟轴心第428章 大兵压境第23章 最后的阵地第104章 撤退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413章 出征第226章 表现形式第334章 进军东南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64章 帝国首相第103章 大获全胜第69章 恩仇第175章 好消息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绝地反击第28章 主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