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清理库存

“雪鸮”部队与高巨王国的“攻-8MG”机群,宣告了首轮空中打击行动正式开始。

在接下来大约一个小时之内,联军的数百架战斗机与攻击机蜂拥而入,其中三分之二飞往巴格达。

这也是首轮攻击的关键所在。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有部分参谋,特别是盟国的参谋就提出,既然是以解放科威特为主要的目的,就应该击中打击科威特境内与伊拉克南部地区的目标,没有必要在巴格达方向上耗费太多兵力。

显然,丁镇南根本没有把这些建议听进去。

他甚至懒得给盟国参谋解释。

有什么好解释的呢?

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是背靠本土作战,不打垮伊拉克的军事体系,怎么可能消灭入侵科威特的伊军呢?

就算现在无视,进入到地面战争阶段,还是要面对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也就是空中打击阶段,就应该从整体战局的高度考虑,而不是只着眼于局部一点。

以打垮伊拉克的军事体系为目标,那就应该重点打击巴格达!

这种从总体局面着手的战术思想,在帝国军队里面算是常识,从正规军校毕业的军官都有这样的认识。

往前追溯,当年的波伊战争也是如此。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也只是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帝国军队还无法通过高强度与高效率的空中打击完成全部作战任务。

这种以空中打击为主的作战方式,对战术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简单的说,首轮打击的主要任务其实是瘫痪伊拉克空军,也就是以夺取绝对的制空权为目的。

结果就是,首轮打击锁定的400多个目标,有八成是空军基地与防空阵地。

战斗开始之后,丁镇南就没有离开过指挥中心。

随后,陆续收到各支部队的战报,准确说是完成打击行动之后的报告。

有预警指挥机,还有几架专门负责通信中继的辅助飞机,不存在要等到作战飞机返回基地才能收到消息的问题。

按照安排,所有的作战部队,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就要立即汇报。

这样,才能够安排专用的侦察机执行甄别任务,并确认是否需要在下一轮,或者是今后进行补充打击。

虽然只是单方面的报告,还没有拿到更可靠的侦查报告,但是打击效率依然远远超过之前的预估。

前面几支机群,投弹的命中率在70%以上,对目标的摧毁与瘫痪比例约80%。

这是称得上“理想”的结果。

在之前几场战争中,战术航空兵的打击效率最多就40%,对目标的瘫痪与摧毁概率能达到50%就很不错了。

此外,战损率也比预料的低。

攻击巴格达郊外空军基地的12架“攻-8MG”,已经有10架与基地取得了联系,其中的1架被高射炮击中,也许在返回之后就要报废。就算没有取得联系的2架都被击落,战损率也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此前,丁镇南已经做好了为这座空军基地损失5到7架攻击机的心理准备!

到凌晨3点过,才收到第一真正意义上的“战报”。

执行制空任务的2架“战-11B”前出到巴格达西部,拦截了2架由北面飞来的伊拉克战斗机。

在“战-11B”开火之前,这两架伊拉克战斗机就转向飞走了。

根据预警指挥机截获的信号,准确说是测出的敌机飞行速度,很有可能是两架从骆沙民主共和国引进的MG-25战斗机。

当然,准确说是截击机。

关键就是,这两架敌机在脱离时的速度达到了2.5马赫!

正是如此,2架“战-11B”在完成加速前,这2架伊拉克战斗机就飞出了预警指挥机的探测范围。

在伊拉克空军的战斗机里面,也只有MG-25能够飞得这么快。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小插曲。

在1个多小时之后,空战才正式打响。

不过,唱主角的是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在巴士拉东边的波沙湾上空,来自“薛远征”号航母战斗群的2架“战-9B”用远程导弹拦截了2架试图袭击攻击机的伊拉克战斗机。根据舰载预警机报告,应该是2架部署在南部地区的MG-23战斗机。

因为没有能够及时转向规避,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已经被锁定,所以这2架MG-23均被击落。

这也不用感到奇怪。

按照任务分派,联合部队司令部把伊拉克划成了北、中、南三个战区,而南部战区的制空任务主要由海军承担。

用丁镇南的话来说,海军的航母搭载了100多架“战-9A/B”重型舰载战斗机,而且这种战斗机没有办法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总不能全都闲着,也就得给海军航空兵安排制空任务。

关键还有,空军没法向前线部署更多的制空战斗机。

其实,这也是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取得的第一批战果!

海军出动的舰载机,主要轰炸部署在巴士拉的郊外,以及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只有少数作战半径足够大的“攻-5”飞往巴格达,而且也主要轰炸次要目标,尽可能的降低战损率。

参战的作战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战术飞机,就是帝国海军的“攻-5”。

其实,从编号就能够看出来。

如果不是“攻-8”的舰载机项目中途夭折,其实是没有完成减重指标,“攻-5”在20年前就退下去了。

按照海军规划,“攻-5”至少还需要奋战10年,等“攻X”项目瓜熟蒂落,才能光荣的退居二线。至于海军高度重视的“战-12”,取代的是“攻-6”轻型攻击机,还没资格取代重型攻击机。

所幸的是,帝国军队早已完成指挥体系的整合工作,可以由空军的预警指挥机来为海军的舰载机提供支持。

一直守到天亮,在拿到了最后的总结报告之后,丁镇南才回宿舍休息。

首轮轰炸,在凌晨4点30分就宣告结束,只是最后一批执行轰炸任务的作战飞机在天亮的前后,凌晨5点30分左右,才返回“祝世建”号航母,联合部队司令部才拿出了总结报告。

初步统计,算上“踹门行动”后,首轮空中打击的效率达到84%,在标定的422个目标当中,有234个被彻底摧毁或者严重损毁,另外86个瘫痪,此外还有33个基本丧失了运作能力。

具体战果需要在侦查机返回之后才能确认,而且肯定存在一定的出入。

丁镇南关心的,其实是作战损失。

不过,这也是最不用担心的事情。

在所有参与作战行动的作战飞机当中,只有17架没有返回,也没跟后方联系。因为已经超过战术飞机的最大续航时间,所以有理由相信,这17架作战飞机在伊拉克上空被击落或者坠毁。

此外,还有11架作战飞机带伤返航,报废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5架舰载机在回到舰队上空后,因为故障或者损伤没办法安全着舰,其中的3架已经迫降,另外2架飞往卡塔尔空军基地。

即便全部算上,总共只损失了33架作战飞机,其中直接战损为17架。

对需要硬怼敌人防空系统的首轮突击来说,这个损失根本算不上严重,还可以说是非常的低!

在此之前,丁镇南认为,首轮突击将要损失40到50架作战飞机。

外界一度认为,联合部队在开战首日的损失量会达到100架,至少都有80架!

不管怎样,伊拉克拥有波沙湾地区最为严密的防空系统,主要的防空武器,特别是防空导弹的性能并不差。

当然,具体的战报,要等到下午才能拿到。

只是,空中打击并没有就此宣告结束。

丁镇南去睡大觉的时候,第二轮空中突击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这次充当主力的不是战术飞机,也不是飞机。

天亮前后,从帝国本土、巴铁的空军基地,梵炎洋中部迪戈军事基地起飞的60多架战略轰炸机,在经过多则8个小时,短的也有3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全部到达了穆阿海上空的预定空域。

随后,分成4支编队的62架轰炸机,依次投下携带的巡航导弹。

总共计划出动68架轰炸机,其中2架没能够起飞,另外4架在起飞之后不久因为故障返航。

不过,在做计划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所以多安排了几架轰炸机。

在短短的20多分钟内,这些轰炸机投下了将近700枚“蛇矛”巡航导弹。

之前已经提到,研制“画戟”的时候,因为在外部尺寸等问题上跟海军有冲突,而陆军又支持海军的方案,所以空军退出了“画戟”项目,拿国防部的拨款另起炉灶,投资研制了专门的空射型巡洋导弹。

这种空射巡航导弹,就是被称为“蛇矛”的“KD-20”。

其实,“蛇矛”跟“画戟”最主要的差别,也就是外部尺寸。

因为是空射型,不需要考虑在发射之后加速的问题,所以“蛇矛”没有火箭助推器,也就大幅度的降低了长度。

准确的说,其实是把原本装火箭助推器的空间用来增加油箱容积与扩大战斗部。

此外就是,为了配合轰炸机的左轮式挂架,“蛇矛”做了必要的修型处理。

简答的说,“蛇矛”弹体横截面,其实是一个上下两边有一定幅度的等腰梯形,也可以说成是切掉中心部位的扇形。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在不增加空间的情况下,让一具左轮挂架挂在6枚导弹。

这个修型,让“蛇矛”采用了旋转折叠的弹翼。

此外,还有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好处。

“蛇矛”的RCS值,雷达反射截面积,比采用圆柱形弹体的“画戟”低了差不多一个数量级!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宣称“蛇矛”是全球第一种隐身巡航导弹。

其实,这其实是在自吹自擂。

这是意外收获,而且帝国空军也是通过“蛇矛”对隐身外形有了更多,也更加全面与深入的认识。

因为省掉了火箭助推器,所以“蛇矛”的发射重量才1000千克出头。

同样因为能从搭载平台,也就是轰炸机那里获得足够的初始速度,所以“蛇矛”配备的是推力小得多的涡扇发动机。因为涡扇发动机的油耗低得多,所以“蛇矛”能用更少的燃油获得与“画戟”相当的射程。

至于射程与战斗部质量,“蛇矛”跟“画戟”几无区别。

此外,为了提高通用率,节省开发的费用,“蛇矛”的战斗舱跟“画戟”相同,因此两种导弹的战斗部能通用,即“蛇矛”能使用海军为“画戟”开发的半穿甲弹战斗部,而“画戟”也能够使用空军为“蛇矛”开发的子母战斗部。至于由陆军开发的高爆战斗部,更加是主要型号。

一次性出动60多架战略轰炸机,一口气打出近700枚巡航导弹,那绝对是大手笔!

要说,丁镇南都觉得很浪费。

“蛇矛”其实比“画戟”还要贵一些,出厂价已经超过了100万金元,而“画戟”的上一个批次才80万金元。

贵就贵在发动机上。

这一下就烧掉了差不多7亿金元!

在战斗当中损失的那33架战术飞机,采购价格也只有6亿金元。

当然,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验证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

不要忘了,在新时代的战略轰炸当中,轰炸机投掷的不再是炸弹,是巡航导弹!

此外,在巡航导弹成为主力之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需要一口气投掷数百枚发起攻击的战斗!

也就是说,没人知道一次投射几百枚巡航导弹会是什么效果,以及能够达到多高的攻击效率。

最重要的,其实是有人为此买单。

让丁镇南调整作战部署,加大空军巡航导弹投射量,施授良就告诉他,已经获得了国防部的准许,要在这场战争中,把库存的差不多2500枚空射巡航导弹,以及近3000枚海基与陆基巡航导弹都用掉。

至于原因,就只有一个。

不愿意出兵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的狭夷当局已经答应,会承担更多战争开支,比例由之前商定的15%提高到30%,而且还能进一步协商,也许最终会超过40%,等于要多拿出数百亿金元。

多了几百亿金元的战争预算,还用得着担心导弹太贵吗?

用施授良的话来说,这是在让帝国军队清库存,把军火库腾出来,以便存放性能更好的新式弹药。

再说,这些巡航导弹的平均库存时间已接近10年,而巡航导弹这类高性能弹药的有效储存期也就20年。

其中,最早采购的一批,再过几年就要过期了。

关键还有,就算导弹里的电子设备没有因为长期储存而损坏,在存放20年后,也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显然,得抓紧时间用掉!

第640章 畅谈第92章 “苍隆”末途第16章 惊天动地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146章 主炮开火第66章 预想落空第277章 冤大头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607章 取舍的结果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81章 万事俱备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64章 风云际会第522章 消息第44章 进退两难第44章 重点栽培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37章 地面部队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0章 辗转归队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231章 陡生变数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18章 论功行赏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511章 要害第69章 战术反击第99章 半支舰队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39章 牛犊之勇第95章 危机关头第114章 怀疑上苍第98章 围追堵截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635章 兵变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530章 求稳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2章 接敌备战第5章 帝国首辅第3章 风云际会第55章 快马加鞭第70章 生死一线第182章 噩耗连连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257章 飞来横祸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179章 空天战力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45章 伤离别第98章 围追堵截第277章 冤大头第75章 实战的门槛第483章 欺骗第531章 当爹的人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第66章 预想落空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201章 交个朋友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195章 发飙第92章 防空截击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452章 绝境反击第283章 代言人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58章 方向之争第69章 最后的机会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169章 东方东方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70章 突突突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44章 进退两难第178章 以卵击石
第640章 畅谈第92章 “苍隆”末途第16章 惊天动地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146章 主炮开火第66章 预想落空第277章 冤大头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607章 取舍的结果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81章 万事俱备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64章 风云际会第522章 消息第44章 进退两难第44章 重点栽培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37章 地面部队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0章 辗转归队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231章 陡生变数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18章 论功行赏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511章 要害第69章 战术反击第99章 半支舰队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39章 牛犊之勇第95章 危机关头第114章 怀疑上苍第98章 围追堵截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635章 兵变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530章 求稳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2章 接敌备战第5章 帝国首辅第3章 风云际会第55章 快马加鞭第70章 生死一线第182章 噩耗连连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257章 飞来横祸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179章 空天战力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45章 伤离别第98章 围追堵截第277章 冤大头第75章 实战的门槛第483章 欺骗第531章 当爹的人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第66章 预想落空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201章 交个朋友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195章 发飙第92章 防空截击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452章 绝境反击第283章 代言人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58章 方向之争第69章 最后的机会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169章 东方东方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70章 突突突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44章 进退两难第178章 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