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积极主动

随后,等到刘尊岭做好安排,白华伟以舰队司令官的身份下达了作战命令,以及最新的作战部署。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继续向东航行,经过约顿岛之后,再转向北上,从霍瓦依群岛的东边进入北东望洋。途径约顿岛之前,将进行最后一次燃油补给,而且所有战舰都按照超载标准装载燃油。

要说的话,这是帝国战舰的一大特色。

在烧煤的时代,超载是一件非常辛苦,但是算不上太麻烦的事情。需要的只是在战舰上塞满煤炭,其实是装满煤炭的麻布袋。在进行远航,而且沿途没港口可以停靠,甚至得把餐厅与军官住舱用上。战舰里到处都是煤炭,肯定会对官兵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很难保持整洁干净。

到烧油的时代,超载就没这么容易了。

锅炉使用的重油是液体,储存在油舱里面。要想让战舰超载,通常的做法就是用重油取代压载物。

通常,战舰的压载物是海水。

正是如此,战舰上都有压载水舱。

只是,并不是说能够把压载水舱当成油舱,装上重油就行了。

重油与水混合之后,会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有大量杂质的海水。搞不好,甚至会导致锅炉损坏。

关键就是,压载水舱里面的海水无法全部排空,肯定有一些残留。

如果用压载水舱来装载重油,必然会混入海水。

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之前,帝国海军就明确规定,除非舰队司令官直接下达命令,不然舰长不得擅自用压载水舱装载重油。

此外,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不过对安全有影响的问题。

重油的比重比水低。

如此一来,用重油做压载物,肯定会导致战舰重心升高,对战舰在高海况之下的航行稳定性产生影响。

一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才研制出了堪用的油水分离器,基本上解决了油水混合的问题。

可惜的是,只有少数在大战期间设计与建造的战舰,才配有这种设备,能够用压载水舱装载重油。再说了,到大战后期,帝国海军有足够多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舰队油船,还有很多征用的油轮,在航行间进行燃油补给也不再困难。结果是,很多在大战之前设计与建造的战舰,并没在战时进行改造。

关键还有,等到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战舰动力系统迎来了工业时代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燃气轮机诞生,而且在短短20年内就取代了蒸汽轮机,成为战舰的主要动力。

此外,低速柴油机基本上霸占了小型战舰的动力舱。

自从工业时代开始,霸占舰艇动力舱上百年的蒸汽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

虽然在理论上,舰用燃气轮机可以使用包括重油在内的多种燃油,但是正常情况下,依然以煤油为主,少数时候用柴油。至于直接用重油,哪怕燃气轮机能运行,也肯定会产生很多的麻烦。

进入燃气轮机的时代后,大部分战舰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想过要使用重油。

到了现在,那就更加如此了。

关键就是,舰用燃气轮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功重比也是越来越高,燃油经济性、可维护性与故障率等指标,都比以往的提高了几个数量级。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对燃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正是如此,很多战舰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想过要使用重油。

那么,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开发的,主要针对重油的油水分离器就成了摆设。

为了解决超载问题,让航程偏短的战舰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装载更多的燃油,获得更远的航程,帝国的舰船工程师是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的办法。只可惜,大部分只是设想,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甚至没有从设想变成样品。到最后,还是在海军放宽战术性能指标,才得到解决。

这个所谓的“新技术”根本不是技术,而是在设计上的取巧之作。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用小分舱的方式,把压载水舱做得尽可能小一些,而且分成了上下两层。这么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把上层水舱里的积水排入下层水舱,确保在用上层水舱装油的时候,不会与海水混合。水舱的容积降低,肯定会导致结构质量增加,不过更方便进行平衡管理。这就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让已经用光了燃油的水舱重新装水,以增强战舰的稳定性。

因为这个设计,“陈炳勋”级的空重增加了大约500吨。

只是,跟超载后获得的航程相比,这点代价不算大。

通常情况,“陈炳勋”级在最大超载吨位,增加4000吨舰用燃油之后,最大航程能够达到20000海里。即便以战斗状态航行,也能够增加大约3000海里的航程,等于在航行途中少做一次燃油补给。

其他大型战舰也差不多,都能够通过超载把航程延长2000到4000海里。

当然,肯定有风险。

如果压载水舱的给排水系统出了故障,或者装载燃油的水舱受损,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海水与燃油混合,肯定会损坏燃气轮机。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比如每台燃气轮机的燃油供给系统都是独立运行,几台燃气轮机同时出故障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对于一般有4台,最多拥有8台舰用燃气轮机的战舰来说,哪怕只有1台燃气轮机出故障,也肯定会对作战产生影响。

在“陈炳勋”级上,这个问题更突出。

“陈炳勋”级有8台25兆瓦级大型舰用燃气轮机,以及2套依靠回热驱动的蒸汽发生系统。

这套动力系统,即便是现在,也非常先进。

不过,弊端也非常突出。

8台燃气轮机是整艘航母的心脏,而且只要有1台出了故障,就必然会对航母的战斗力产生影响。

关键就是,依靠燃气轮机排放的废气,准确说是废气的余热驱动的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的另外一端,就是航母上的4套蒸汽弹射器。

其实,就是因为研制出了蒸汽发生器,帝国海军才决定放弃蒸汽动力系统,用燃气轮机驱动航母。

“陈炳勋”级由此成为全球第一种使用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航母。

虽然在理论上,只需要2台燃气轮机工作,就能驱动1套蒸汽发生器,但是弹射器在工作的时候要消耗很多的蒸汽,也就得为蒸汽发生器补充能量。按设计,只有在4台燃气轮机全部启动之后,才能够让蒸汽发生器达到最大设计功率,也才能推动对应的2套弹射器以最快频率弹射舰载机。

这么设计,主要就是因为在平时,根本就不需要让蒸汽弹射器以最快频率工作。

此外,还跟让汽轮机的特点有关。

简单的说,燃气轮机在满负荷工作的时候,才有最高的燃油效率,低速运转的经济性并不好。

在正常情况下,8台燃气轮机中,处于工作状态的不会多于4台。

如果只是日常航渡,不需要频繁的起降舰载机,2台燃气轮机全功率运转,就能让“陈炳勋”级达到16节的巡航速度。就算需要频繁起降舰载机,让4台燃气轮机全功率运转也够了。只有在战斗,特别是全甲板攻击状态下,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出动大批舰载机,才需要同时使用8台燃气轮机。

总而言之,“陈炳勋”级的动力系统很有特色,为此后的航母立下了标杆。

至于弊端,同样很明显。

正是如此,在平时,没有哪个舰队司令官会让航母超载,特别是使用不是太靠谱的压载水舱装载燃油。

按照白华伟的安排,在向海军司令部汇报行踪之后,就将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关键就是,白华伟的命令不但针对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还针对正赶来的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以及霍瓦依群岛的岸基航空兵。如果有需要,还得安排空军为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提供掩护。

该作战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从最不可能的方向进入北东望洋。

如果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能成功的引开纽兰舰队的注意力,等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杀到,就能打纽兰舰队一个措手不及。

为此,白华伟给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下达了一道很特殊的命令。

假扮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尽快对登陆中转岛的纽兰军队发起打击。

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更换舰载机的徽标,并且让舰载机飞行员更换部队番号,采用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呼叫代号。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纽兰舰队指挥官相信,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已经回到中转岛附近。

此外,还要增强搜索与侦察力度。

可惜的是,霍瓦依群岛的正规机场均遭到轰炸,没办法部署大型飞机,也就只能依托北马群岛与威岛。

就算空军积极配合,提供的帮助都很有限。

主要就是,缺乏战斗机掩护,只是安排电子侦察机与预警机前出搜索,跟派出去送死没什么区别。

为了找到纽兰舰队,空军已经派出了数十架大型侦察机,而且几乎都有去无回。

其实,此战的关键就是及时找到纽兰舰队,准确掌握其行踪。

不然的话,孤军深入敌后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肯定会遭到围攻。

在北东望洋的东部海域遭到攻击,别说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仅3艘大型航母,哪怕再增加3艘,而且都换成超级航母,那也是凶多吉少。

当然,打成了就能扭转战局。

在白华伟做部署的时候,江文龙没有插嘴。

其实,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

就在开始,白华伟向他透露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信息。

不是他最先猜到的那个,即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领导人认识到新时代已经到来,由帝国发起的第三轮军事变革,以及与之相关的新军事学说将彻底改变战争面貌,从而让其他国家在发动战争之前就已输掉了战争,甚至丧失发动战争的能力,才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铤而走险,通过精心安排的波沙湾战争挑起第三次全球大战,为击败梁夏帝国,或者说是锁定战略格局做最后努力。

让江文龙倍感震惊,并因此而失神的是另外一件事。

从一开始,帝国高层就没有想过能打赢第三次全球大战,甚至不觉得能取得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按全球大战的套路,任何为了胜利进行的努力,都会付出比取得胜利更惨重的代价。

当然,这只是江文龙的推测。

白华伟只暗示了他,没有直接告诉他。

不过,这个暗示已经足够吓人了。

江文龙首先就想到,原本趋向于保守的白华伟,现在表现得这么积极主动,肯定跟这个推测有关。

关键就是,帝国当局不可能在遭受惨败的情况下跟敌人讲和。

要想停战,首先就得遏制敌人的进攻,并守住战略防线。

只有当战局进入到僵持阶段之后,交战双方才会认真对待战争之外的手段,比如说停战谈判。

在东望洋,如何才能让战局进入僵持阶段?

答案非常明显,霍瓦依群岛。

只要纽兰军队在霍瓦依群岛遭遇挫败,哪怕是久攻不下,都会赶在兵力对比发生转变之前跟帝国进行停战谈判。

如果纽兰军队选的是群岛东部的岛屿,比如霍努岛,这种局面在几个月内就会到来。

群岛东部都是大岛,全都有大量驻军,攻打难度非常大。

要说的话,最大的意外,就是纽兰海军绕过整个霍瓦依群岛,直接攻打中转岛。

这个变数,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纽兰海军选择攻打霍努岛,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不管是留在群岛的西南方向上,还是在约顿岛的附近,都处在较为理想,能攻能守的位置,也就能从容应对纽兰舰队。

现在这个局面,让白华伟不得不冒险。

关键就是,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撤回去,哪怕顺利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也肯定无法在几个月之内取得一场足够巨大,能让纽兰共和国坐到谈判桌边,就停战而展开谈判的重大胜利。

此外,要是中转岛沦陷,并且导致霍瓦依群岛失守,大战肯定会持续数年。

从这一点来看,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这场冒险的军事行动中遭受惨败,甚至是全军覆没,无非也是让战争多打几年,并不会比中转岛沦陷,霍瓦依群岛失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第339章 遭遇战第318章 年轻人的眼界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34章 即兴发挥第184章 无解之局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592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199章 战略方案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457章 运气成分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127章 独当一面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97章 迎难而上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159章 陡然生变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37章 地面部队第15章 万事俱备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514章 奥援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143章 攻敌必救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238章 凉拌第27章 年终岁末第206章 误打误撞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324章 苦肉计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27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577章 会师第35章 组建团队第259章 有苦难言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4章 一发入魂第579章 大胆猜测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95章 危机关头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51章 变与不变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524章 计划周全第87章 挨炸第27章 悬而未决第62章 低空之虎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04章 真正的对手第109章 合围到位第159章 陡然生变第48章 大战爆发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9章 导弹投手第18章 论功行赏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536章 狼群出动第22章 空地联合第543章 兵分两路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71章 虎虎虎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497章 备战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619章 虚惊一场第152章 屠龙的勇士与刺客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452章 绝境反击第541章 返航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445章 迟到者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391章 虚虚实实第484章 传统盟友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130章 关键因素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336章 一个句号
第339章 遭遇战第318章 年轻人的眼界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34章 即兴发挥第184章 无解之局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592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199章 战略方案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457章 运气成分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127章 独当一面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97章 迎难而上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159章 陡然生变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37章 地面部队第15章 万事俱备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514章 奥援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143章 攻敌必救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238章 凉拌第27章 年终岁末第206章 误打误撞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324章 苦肉计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27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577章 会师第35章 组建团队第259章 有苦难言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4章 一发入魂第579章 大胆猜测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95章 危机关头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51章 变与不变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524章 计划周全第87章 挨炸第27章 悬而未决第62章 低空之虎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04章 真正的对手第109章 合围到位第159章 陡然生变第48章 大战爆发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9章 导弹投手第18章 论功行赏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536章 狼群出动第22章 空地联合第543章 兵分两路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71章 虎虎虎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497章 备战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619章 虚惊一场第152章 屠龙的勇士与刺客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452章 绝境反击第541章 返航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445章 迟到者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391章 虚虚实实第484章 传统盟友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130章 关键因素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336章 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