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长途奔袭

“刘老大!”

在驾驶员提醒之后,刘尊山也看到了升入夜空的红色信号弹,那是突击行动正式开始的命令。

此时,刚好5点15分。

从前沿集结阵地到边界还有一段距离,赶过去差不多刚好5点半。

刘尊山也没再多想,在让付小兵发动坦克之后,取出一根荧光棒,举到头顶上方挥舞了几圈。

那是在告诉后面的坦克,跟上营长的战车。

至于车载电台,要在越过边境线之后才能使用,之前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以确保行动的隐蔽性。

对此,刘尊山等前线官兵觉得是多此一举。

伊拉克军队早被炸垮了,哪怕仍然有少数部队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也不会部署在靠近边境的荒漠里面。

通过无线电活动判断联军的进攻行动,更加是无稽之谈。

在确定突击战术的时候,联军内部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析。

虽然在7月底,联合部队司令部就对作战目的做了调整,不再只是解放科威特,还要攻打伊拉克,至少得占领两河流域,从而控制与利用从波沙湾一直通到亚美尼亚高原的公路与铁路。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其实以控制伊拉克南部与北部的油田为主要目的。

直到大战爆发,帝国当局才做出调整,不再把控制油田当成主要目的,毕竟波沙湾地区最不缺的就是石油。

跟几十年前比,帝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降低了许多。

在上次大战中,帝国因为高度依赖进口的石油,所以在战略上非常的被动,在很多关键时刻都得优先确保石油供应。事实上,这也是帝国在大战期间优先进军梵炎洋,攻占与控制波沙湾的首要原因。

此外就是,在战后的两次民族独立运动浪潮中,帝国的影响力都遭到削弱,对石油产地的控制力度大幅度降低。

比如玄大陆的尼日利亚、南孤大陆的委内瑞拉、西大陆的威敬王国等产油国均在战后摆脱帝国的控制。

这些,都逼迫帝国当局花大力气解决能源问题。

主要是在本土,以及本土的周边地区寻找油田,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度。

战后的几十年,在帝国本土就发现了5座储量高达数亿吨的超级油田,前些年还在极北地区发现了3座理论储量高达数十亿吨的世界级大油田。在炎海那边,也发现了跟波沙湾相当的海上油田。

在帝国的周边地区,也就是东南地区,同样发现了好几座大油田。

发展至今,帝国的石油自给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

在第二次民族独立运动之后,帝国当局为了增强能源的战略安全,扩大完善了国家战略储备体系。

按照最新标准,帝国的石油储备达到了270天,相当于正常消耗的9个月。

虽然这个标准低于上次打战前的12个月,但是受经济发展影响,储备的石油提高了近20倍!

当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样是为了操控国际油价。

总而言之,在经过周涌涛这届政府的努力之后,帝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无关痛痒的程度。

在理论上,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后,本土生产的石油就能满足战争消耗。

至于控制波沙湾南岸产油国,除了波沙湾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之外,主要是为了操控国际油价。

当然,不管要不要控制油田,都得占领伊拉克。

问题就是,把重点放在南边,还是说直接攻打伊拉克的首都?

最初阶段,主要针对的是解放科威特,所以草拟的作战计划,全都以在伊拉克南部地区作战为主。

在由丁镇南起草的几份作战计划当中,最多也就只是攻占巴士拉。

按照这个目的,动用2个师的兵力也就足够了,甚至不需要深入内陆,围绕科威特打一仗就行了。

虽然在做出调整后,兵力也由最初的2个师增加到了3个师,除了陆军的第7装甲师与第17装甲师之外,还加上得到增强的第5陆战师,此外还有高巨王国的一个装甲旅等盟军部队,但是跟所要承担的任务比,这点兵力投入根本不够看,甚至无法保证能完成全部作战任务。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地面战争只能分阶段进行。

这至少是大部分官兵的观点。

不过,这跟另外一个要求产生了冲突。

如果把地面战争分几个阶段,哪怕是2个阶段,比如首先解放科威特,矮攻打伊拉克的首都,都绝对无法在帝国当局规定的1个月内完成主要作战行动,也就是占领巴格达等主要城市。

在理论上,只是解放科威特,以及占领伊拉克南部地区就需要1个月。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丁镇那提出,不在科威特投入太多地面部队,直接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军。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直捣黄龙!

在拿下巴格达滞后,就能够逼迫其他地方的伊拉克军队投降,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大规模作战行动的时间。

不过,也不是说不在科威特那边采取行动。

在丁镇南制订的作战计划中,将由陆战队在科威特那边发起佯攻,负责牵制部署在该方向上的伊拉克精锐部队。

关键就是,用在该方向上的部队,其实只有2个营,而且都是合成步兵营。

在整个8月份,陆战队的头号任务是让那些运送第5陆战师的舰船前往达曼港,在夜间把装备卸下来,并且赶在天亮前伪装起来,然后由军列送走,确保不让敌人发现联军的兵力调动。

提防的不是伊拉克,是纽兰共和国的侦查卫星。

因为只能在夜间安排船进港卸货,作业时间仅几个小时,所以原本能在几天之内完成的转移工作,足足搞了一个月。

现在,部署在波沙湾那边的运输船只,装载的其实是弹药等作战物资。

第5陆战师的主力,早已经转移到拉夫哈附近,而且都处于隐蔽部署状态。

为了避免暴露,作战部队都分散部署,而且日常消耗的给养,特别是食物与淡水都由直升机运送。关键是,所有营地都做了伪装,比如在营房的顶部铺上了一层黄沙,以此伪装成沙丘。

至于在发动进攻之后的后勤补给,将由沙乌地的2个步兵师承担。

为此,沙乌地不但调集了约5000台军用卡车,还紧急征用了几千部能够在荒漠行驶的运输车辆。

其实,第5陆战师的任务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

在攻入伊拉克境内之后,第5陆战师直接向塞勒曼推进,占领这座位于伊拉克南部沙漠腹地的小城镇。

这是第一天的突击目标。

此后,第5陆战师的先头突击部队将继续向塞马沃进军,攻占这座位于两河流域的战略重镇。

关键,这里是陆战队与陆军作战区域的分界点。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第5陆战师在占领塞马沃之后,就要回过头,开始向下游方向的巴士拉进军。

到时,部署在沙乌地这边的联军,也会同时攻打科威特。

也就是说,由第5陆战师与联军的地面部队负责解放科威特,攻占伊拉克南部地区。

关键是打通后勤补给线。

正是如此,丁镇南明确告诉第5陆战师的官兵,他们就只有1周,最多10天,必须打下巴士拉,并控制从巴士拉到塞马沃的公路与铁路,确保能把那些运送到巴士拉的物资送往前线。

此后,才是陆军主导的攻打巴格达的作战行动。

在一周内扫荡三分之一个伊拉克!?

不是不行,不过难度确实非常大。

最主要的问题,也就是后勤保障。

拟定作战计划的细节内容的时候,刘尊山等基层部队的军官提出,首先就要保证后勤保障一定得跟上。

只是地面推进的里程就超过了1200千米,其中三分之一是野外行军。

按帝国军队的战术条例,装甲部队在野外推进200千米就得进行一次燃油补给,即便沿公路推进,每300到350千米就要做一次补给。如果存在交战的可能,那么补给频率要提高50%。

在高强度战斗当中,装甲部队每天的突击距离往往只有几十千米。

上次大战期间,那怕是在闪击战当中,也没有一支集团军级别的装甲部队的日突击距离超过50千米。

说得直接一点,装甲部队推进的每一步都是用海量物资垒起来的。

现代战争也是如此,装甲部队在任何时候都得保证坦克战车有60%的余油,即便在突然遭遇敌人的情况下,依然能与之交战,而不会因为缺乏燃油而丧失战术机动性,从而在遭遇战当中被敌人击溃。

这么一来,推进1200千米,仅燃油补给就要进行5到8次。

显然,需要补给的还有弹药。

如果后勤保障没法跟上,那一切都是空谈。

所幸的是,丁镇南也做了足够的保证。

除了由沙乌地提供的数千台运输车辆之外,联军还调动上千架直升机,而且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重型运输直升机,专门负责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确保突击部队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保障。

此外,就是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尽可能的降低突击部队的作战消耗。

其实,陆战队自己也在努力。

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里,就有一支陆战队的航空兵,除了有几十架武装直升机,还有一百多架攻击机。

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都将在地面战争打响之后,进驻拉夫哈临时基地,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至于部署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的攻击机,由联军司令部统一调度与指挥,不过主要面向伊拉克南部地区作战。

此外,陆军把一个独立炮兵旅留在拉夫哈,负责协助陆战队作战。

必须承认,陆战队一直欠缺远程炮兵。

不是陆战队买不起大口径榴弹炮与远程火箭炮,而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需要。

登陆作战,或着在滨海地区作战,陆战队随时都能呼叫舰队提供炮火支援,海军的战舰就是陆战队的炮兵。

帝国海军的所有驱逐舰与巡洋舰,都至少配有1门130毫米舰炮,还有部分护卫舰也配备了130毫米舰炮。

这些大口径舰炮的主要价值,就是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为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

在登陆舰队里,特别是在执行登陆作战行动的时候,往往会编入数艘专门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战舰。

有的时候,甚至是火力强大的战列舰与大型巡洋舰!

用丁镇南的话来说,他把能找到的支援力量都派了过来,而陆战队的任务也只是按照计划扫荡伊拉克南部地区。

因为最先到沙乌地,还在7月份跟伊拉克军队打过一仗,所以刘尊山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突击的重任。

仍然是他指挥的这个合成营。

与一个多月前不同的是,多了1个机步连、1个防空连与1个后勤保障营,加强之后的总兵力超过800人。

要说的话,这还不算多。

在理论上,一个陆战队的加强营最多能达到2000人的规模,在过去相当于陆军的一个团了。

其实,小而全,一直是陆战队营级作战部队的特点。

毕竟,在陆战队所面对的战场上,往往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作战能力,确保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当然,承担突击任务的依然是3个装甲连与3个机步连。

虽然是在野外突击,但是装甲部队仍然排成整齐的队列。

5点30分不到,刘尊山驾乘的坦克就越过边境线,进入伊拉克境内。

因为隐蔽得非常好,所以在该方向上并没有伊拉克军队守卫边境,也就没有在越过边境线的时候遇到阻击。

6点不到,几架直升机从装甲部队的上方飞过。

不是威武的武装直升机,是小巧的侦察直升机。

按空军提供的情报,在塞马沃的南面并没有成建制部署的伊拉克军队,无需提前出动武装直升机。

为了保险期间,陆战队还是派来了几架侦察直升机。

当然,这是标准的突击战术。

侦察直升机在前面开路,装甲部队能保持行军状态,不但能节省燃油,还能让官兵保持体力。

如果敌人就在前方,突击部队就能在收到消息之后做好战斗准备。

其实,刘尊山不相信会一帆风顺。

从拉夫哈到塞马沃的直线距离超过了120千米,哪怕直接冲过去,以坦克在野外行军所能达到的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也需要足足4个小时,期间耽搁了的话,花上5到6个小时也正常。

在这5到6个小时里面,伊拉克军队就什么事都不做吗?

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60章 双子星第6章 情报头头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64章 一面倒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13章 预料之中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339章 遭遇战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7章 击沉第18章 论功行赏第503章 骚扰袭击第129章 多手准备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5章 淡化处理第431章 心结解开第130章 关键因素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231章 陡生变数第132章 兵力调整第86章 千里眼第201章 峰回路转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123章 “加禾”暴毙第460章 俯冲撞击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45章 主动撤离第165章 独木难支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180章 旁观者清第243章 等来的电报第596章 胜利的烦恼第28章 煽风点火第324章 苦肉计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324章 苦肉计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481章 跨过陆心海第228章 被流放的战将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98章 围追堵截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53章 自作自受第74章 全面退守第31章 临危受命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65章 前沿阵地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52章 地面反击第16章 惊天动地第70章 突突突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8章 铜墙铁壁第631章 解脱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200章 心里话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第221章 群策群力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92章 防空截击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25章 此地无银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275章 帝国的准驸马第389章 只欠东风第625章 关键证据第385章 凑热闹第13章 遮断战术第80章 失之东隅第12章 赌徒的舞台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37章 地面部队第93章 百密一疏第138章 败军之将第229章 运乎命乎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520章 顺水推舟
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60章 双子星第6章 情报头头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64章 一面倒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13章 预料之中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339章 遭遇战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7章 击沉第18章 论功行赏第503章 骚扰袭击第129章 多手准备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5章 淡化处理第431章 心结解开第130章 关键因素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231章 陡生变数第132章 兵力调整第86章 千里眼第201章 峰回路转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123章 “加禾”暴毙第460章 俯冲撞击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45章 主动撤离第165章 独木难支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180章 旁观者清第243章 等来的电报第596章 胜利的烦恼第28章 煽风点火第324章 苦肉计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324章 苦肉计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481章 跨过陆心海第228章 被流放的战将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98章 围追堵截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53章 自作自受第74章 全面退守第31章 临危受命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65章 前沿阵地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52章 地面反击第16章 惊天动地第70章 突突突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8章 铜墙铁壁第631章 解脱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200章 心里话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第221章 群策群力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92章 防空截击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25章 此地无银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275章 帝国的准驸马第389章 只欠东风第625章 关键证据第385章 凑热闹第13章 遮断战术第80章 失之东隅第12章 赌徒的舞台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37章 地面部队第93章 百密一疏第138章 败军之将第229章 运乎命乎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520章 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