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现实难题

对帝国的海军将领来说,空军的“攻-11”在锡兰王国平叛行动中的惊人表现,简直就是一计响亮的耳光。

当年,帝国海军就重新拟定了“攻-X”的性能指标,并直接放弃了超音速飞行能力。

调整之后,隐身性能摆在了首位,其次是2000千米的作战半径,以及具有低可探测性的战场感知能力与通信系统。因为以激光制导炸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成熟,所以海军不再强调载弹量,由12吨降低到内部弹仓挂载4吨,以及额外设置6个1500千克级外部重载点。

至于起飞重量,仍然以40吨为上限。

其实,只要不再要求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利用新式技术研制一种40吨以内的隐身舰载攻击机,并不是什么难事。

次年,新历145年,三家厂商就拿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有趣的是,三家厂商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在当时看来,还非常前卫的飞翼升力体布局。

这也是满足隐身性能与大航程指标的唯一选择。

因为三家厂商的设计方案几乎是如出一辙,所以在年底,帝国海军让三家厂商联合组建项目小组。

此后,“攻-X”项目进入了快车道。

短短3年之后,在新历148年的年底,第一架“攻-X”样机正式下线,并且在首飞之后获得“攻-12”的军方编号。接下来,承包商陆续交付了7架原型机,项目由此进入到设计试飞阶段。

按照计划,设计试飞工作将在新历151年宣告结束。

不出所料,首批量产型,准确说是按量产标准改进的试飞原型机,将在新历151年交付给海军的教导大队。

如果一切顺利,将在新历151年年底,或者152年年初,组建第一个“攻-12A”重型攻击机中队。

帝国海军也将就此进入隐身时代。

只是,仍然比空军慢了半拍。

当然,只要“攻-12A”顺利入役,帝国海军的第三轮变革就将取得阶段性胜利。

至于这种攻击机的价值,完全用不着怀疑。

虽然在执行风险巨大的高强度打击任务时,“攻-12A”只能使用两个内部弹仓,最多能挂载4吨弹药,远低于“攻-5F”,但是凭借更强的生存能力,“攻-12A”的作战效率远远超过了“攻-5F”。

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攻-12A”一般挂载为4枚1000千克级、或者8枚500千克级、或者12枚250千克级的激光制导炸弹,或者2枚远程空对地导弹,或者4到6枚短程空对地导弹。

对海打击,通常是2枚2000千克级重型隐身反舰导弹。

关键就是对海打击能力。

虽然反舰导弹由6枚减少到2枚,而且只能亚音速飞行,但是这种为“攻-12A”量身定制的反舰导弹,拥有同时代最突出的突防能力,打击效率比“攻-5F”使用的KD-12提高数十倍。

此外,还能够充当空射巡航导弹使用。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的打击范围,将由2000千米“战术”级别扩大为3500千米“战略”级别。

可惜的是,绰号“没羽箭”的XKD-30的研制进度比“攻-12A”还慢!

关键就是,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实在太过苛刻。

往简单说,就是要在2000千克,长度不超过4米、直径不超过0.5米的弹体里面,实现600千米的最大射程,0.95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最后60千米在海平面高度不低于3马赫的冲刺飞行速度,还必须具备隐身能力,RCS面积低于0.01平方米,而且弹头质量不低于500千克。

要说的话,弹重指标还算是比较宽裕。

真正的问题是尺寸。

哪怕海军在后来放弃了通用要求,不再要求能够由潜艇搭载使用,从而把弹体直径放宽到0.8米,也就是“攻-12A”弹仓所允许的最大值,其弹体空间也难以实现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指标。

有趣的是,“巡航导弹”版反到率先完成研制工作,在去年就已定型,并且在大战爆发之后开始量产,其正式编号为KD-30A。因为不要求具备超音速冲刺飞行能力,巡航飞行速度降低到0.85马赫,所以KD-30A不但把质量减轻到1650千克,还在保持500千克战斗部的情况下,获得了1500千米的射程。

因为性能非常出色,所以KD-30A还获得了空军的青睐。

不过,也并非尽善尽美。

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太贵。

哪怕应国防部要求,海军与空军联合下达订单,第一批就采购了15000枚,出厂单价依然是KD-20与DD-20的5倍。按厂方提供的报价单,只是隐身涂料与电子设备,就占到了总价的60%。

当然,在战争时期,这个价格勉强能接受。

海军想获得的其实是反舰型。

按照最新版本,帝国海军已经把战斗部的质量缩小到了250千克。

使用半穿甲战斗部,并且装填通常用在鱼雷战雷头里的高能炸药,对大型战舰依然有足够的毁伤能力。

当然,如果适当的降低速度性能,那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在XKD-30问世之后,“攻-12A”能把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推演,一个大队的20架“攻-12A”,投射40枚XKD-30,就能对一支单航母战斗群构成饱和打击。因为“攻-12A”不但用来取代“攻-5”,还要取代一部分充当过度品的“战-12”,最终将在1支舰载航空编联队配备2个大队,总共40架,所以就理论而言,帝国海军航母装备“攻-12A”之后,对海打击能力将提高1倍,1支航母战斗群能同时打击敌人2支航母战斗群。

相反,如果不增加“攻-12A”的编制规模,只用来取代“攻-5”,就能够腾出20架重型舰载机的位置。

这意味着,舰载航空兵有了更强的战术灵活性。

比如,多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能提高一倍。换成是“巡-4A”的话,反潜作战能力将提高3倍。继续保留24架“战-12”,那么在低烈度的战斗当中,综合作战效率能提高1倍以上。

毫无疑问,这才是理想的航母战斗群。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攻-12A”对帝国海军的价值,以及周涌涛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支持这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

在全球大战中,“攻-12A”的价值更突出。

其实,在波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攻-12A”的订单,并且责成承包商尽快启动量产工作。

因为设计试飞还没完成,此后还有军方的验收试飞,所以就算拿到了订单,承包商也没办法让“攻-12A”立即量产。

为此,乘风公司提出先在原型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作战系统来达到服役状态,并进行预产批次量产。

可惜的是,就算是预产批次,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交付。

此后,还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这些“攻-12A”能够在明年的第三季度,甚至是年底形成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依然是“攻-5F”。

当然,海军需要的不止是新式舰载攻击机。

在空军主导的“先进战斗机”结出说过后,设计团队已经把重点转到海军型上。

不出所料,绰号“火凤凰”的“战-21A”将在明年完成研制工作,有望在新历152年正式装备海军航空兵。

到那时候,由两种第四代隐身舰载机充当核心的帝国海军航空兵,必然是所向披靡。

只是,白华伟现在关心的并不是明年才能得到的新式舰载机。

在来到珍宝港之后,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东望洋舰队,特别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并没有预料的那么精干。

要说,也不用奇怪。

帝国海军六大舰队,即东望洋这边的第二、第四与第六舰队,以及部署在梵炎洋与夕落洋的第三、第五与第七舰队,只有第四舰队以海外军事基地,也就是珍宝港为母港,其他舰队的母港都在本土。

此外,珍宝港还是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的第二司令部所在地。

这下,产生了一个问题。第四舰队的战舰,尤其是频繁参与部署的主力舰,很难获得返回本土的机会。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增强东望洋舰队的战斗力,也是为了增强对霍瓦依群岛的控制力度,帝国海军一直在加强珍宝港的基础设施,甚至在此建设了本土之外,最完善的舰队司令部,但是这些努力并没能改变珍宝港的本质,或者说没能让珍宝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港口。

关键不是帝国海军的投入不够多,而是霍瓦依群岛的人口实在太少了。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当局不能大张旗鼓的鼓励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时至今日,霍瓦依群岛依然属于纽兰联邦,而珍宝港所在的霍努岛上的霍努市是纽兰联邦的首都。

在法理上,珍宝港,以及群岛上的其他军事基地均属于纽兰联邦。

虽然帝国已经跟纽兰联邦断绝了外交关系,而且国际社会也只承认纽兰共和国,但是霍瓦依群岛属于纽兰联邦是获得公认的事实,因此就算有十几座军事基地由帝国军队控制,帝国当局也无权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发展至今,霍瓦依群岛的人口还不到1000万!

最大的霍努市,只有大约200万居民。

关键还有,霍瓦依群岛严重缺乏资源,没有发展工业的必须条件,甚至连充当中转港口的资格都没有。在航程超过12000千米的民航客机诞生之后,连跨东望洋航班都不再需要经停霍努市。

数十年来,霍瓦依群岛的经济支柱始终都是旅游业。

此外,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比例还不到50%,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到5%。

可见,就算帝国在此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也无法把霍瓦依群岛打造成帝国海军在前进基地。

要说的话,在珍宝港造船厂,三分之一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其实都是由帝国的造船厂委派。因为一直没有办法招募到足够多的技术工人,由军方出面的成本又过高,所以在先前的20多年里,即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海军没再增强在珍宝港的投入,并且逐渐削减第四舰队的规模。

到周涌涛出任首辅,珍宝港已经沦为二级港口。

虽然在此后的几年里面,海军开始重返珍宝港,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短短的几年,很多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珍宝港唯一的10万吨干船坞,也就是唯一能为大型航母提供维修服务的干船坞,在去年的年底才修复。在此前,第四舰队的大型航母只能返回帝国本土进行入坞维修。

受此影响,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当中,只有旗舰“刘长勋”号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入坞维修,而另外两艘,即“周宽德”号与“贺永兴”号原计划在今年与明年进行入坞维修。

因为大战已经爆发,所以2艘航母的维修工作只能推迟。

如果珍宝港的10万吨干船坞一直能正常工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都能保持理想状态。

对另外2艘航母的状态,白华伟确实毫无把握,尤其是“周宽德”号。

该舰是“陈炳勋”级第三艘,也是第一批最后一艘,技术状态本来就不是很好,还因为长期部署在珍宝港,原本应该在中期大修进行的现代化改进,也被推迟到第三次入坞维修中进行。

哪里想到,第三次入坞维修还没开始,全球大战就来了。

因为“陈炳勋”号与二号舰“唐祖德”号,均在中期大修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第二批的3艘在建造期间已经采用新式电子设备,所以“周宽德”号算是现役航母中,状态最差的一艘。

要说的话,连3艘舰龄更老的“帝国”级都比不上。

按照白华伟掌握的资料,“周宽德”号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功率,只能达到设计最大功率的85%。4部蒸汽弹射器,有3部的使用次数已经达到大修周期的60%,状态最好的那部也有40%。搭载的自卫武器系统,仍然是建成交付时的状态,比如对付反舰导弹的末段拦截系统,还是3座730B“火旋风”速射炮。

不过,白华伟最担心的其实是官兵的状态。

按照计划,“周宽德”号应该在7月入坞维修,该舰官兵将获得半年长假,很多官兵提前预定了回国机票。

随着战争爆发,休假变成了梦想。

要命的是,就在今年的年初,“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去了梵炎洋,参与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6月底才回到珍宝港。因为要为入坞维修做准备,所以在部署期间,该舰没进港停靠。

5000多名在回到珍宝港后,只上岸休整了不到半个月,就再次登上航母,开始了持续到现在的战备部署。

持续9个月的部署,该舰的官兵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吗?

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48章 大战爆发第248章 忍耐第236章 决心赴死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162章 暴露行踪第29章 大局已定第231章 陆航军官造反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36章 大败亏输第25章 淡化处理第262章 皇室的别宫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01章 负重前行第357章 如法炮制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308章 替身第31章 铺天盖地第245章 明争暗斗第221章 群策群力第52章 地面反击第27章 年终岁末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376章 感悟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244章 顽强奋战第245章 明争暗斗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80章 失之东隅第556章 一帆风顺第393章 层层加码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588章 新时代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130章 紧急呼叫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63章 妙招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73章 举棋不定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229章 运乎命乎第96章 战略收缩第102章 地面战争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591章 王室礼节第606章 反复犹豫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500章 轮番攻击第385章 凑热闹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23章 灭顶之灾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53章 全线溃退第46章 四人同框第166章 一语成谶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446章 狮泉城捷报第373章 墙头草第9章 导弹投手第272章 赐婚第66章 预想落空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171章 捣乱分子第97章 全新视角第95章 危机关头第219章 满目疮痍第176章 尴尬处境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365章 宣告结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39章 内忧外困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150章 疏漏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
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48章 大战爆发第248章 忍耐第236章 决心赴死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162章 暴露行踪第29章 大局已定第231章 陆航军官造反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36章 大败亏输第25章 淡化处理第262章 皇室的别宫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01章 负重前行第357章 如法炮制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308章 替身第31章 铺天盖地第245章 明争暗斗第221章 群策群力第52章 地面反击第27章 年终岁末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376章 感悟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244章 顽强奋战第245章 明争暗斗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80章 失之东隅第556章 一帆风顺第393章 层层加码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588章 新时代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130章 紧急呼叫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63章 妙招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73章 举棋不定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229章 运乎命乎第96章 战略收缩第102章 地面战争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591章 王室礼节第606章 反复犹豫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500章 轮番攻击第385章 凑热闹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23章 灭顶之灾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53章 全线溃退第46章 四人同框第166章 一语成谶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446章 狮泉城捷报第373章 墙头草第9章 导弹投手第272章 赐婚第66章 预想落空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171章 捣乱分子第97章 全新视角第95章 危机关头第219章 满目疮痍第176章 尴尬处境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365章 宣告结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39章 内忧外困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150章 疏漏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