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突击空运

战略空运,一直是帝国军队的杀手锏,而规模庞大的运输机群更是帝国空军的两大战略支柱之一。

论地位跟价值,运输航空兵其实超过了战术航空兵。

要说的话,正是因为拥有足够多的运输机,帝国陆军才能够左右开弓,在几个主要战场之间腾挪折冲。

当然,这也是丁镇南敢于临时调整作战计划的底气所在。

没有那几十架“运-15A”,就算丁镇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对作战部署做出如此大的调整。

别说深入敌后,以联军投入的后勤保障力量,即便在边境附近,也不敢如此折腾。

不过,到底要怎么打这一仗,还需要跟刘尊山商量。

没等多久,刘尊山就回来了。

“你也是,其实侯师长根本没有别的意思,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如此当然是再好不过。”丁镇南很无语,刘尊山本来是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也可以说是非常单纯。

“你真的没开玩笑?”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刘尊山还指了下沙盘上的那个标识,表示说的是丁镇南挑选的突击目标。

代奥格尔。

一座人口不到2万的小城镇,不过战略地位却非常重要,往南100千米就是梵军重兵把守的乌代布尔,东北大约150千米是阿杰梅尔,而第五陆战师先头部队所在的巴尔梅尔在其西边大约300千米之外。

关键还有,代奥格尔在阿拉瓦利岭正中间,西边是梵罗沙漠,而东边是马尔瓦高原。

部署在代奥格尔附近的远程炮兵,能够对方圆数十千米内的梵军构成威胁,而且东边的皮尔瓦拉就在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理论上,在占领代奥格尔之后,就能够用炮火切断斋普尔与乌代布尔的地面交通。如果在此部署一支突击航空兵,还能够对包括科塔在内的众多军事重镇构成威胁。要是能够把远程火箭炮送过去,甚至能朝斋普尔开火,让当地的中央军尝到苦头。

不过,代奥格尔的问题也很突出。

首先就是,这座城镇恰好就在一处山顶平原上,而且南北两侧的地势都很平坦,东西则是跨越阿拉瓦利岭的铁路与公路。在城镇的附近根本没有可以据守的高地,反到是东西远郊的坡地不适合修建野战机场。

从地形看,也就只能把机场修在近郊。

这样一来,不但得出兵占领城镇,还需要把防御范围扩大到远郊,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在理论上,防区的面积扩大1倍,需要的兵力就得增加3倍。

如果以东西远郊的坡地为主阵地,防区面积将超过100平方千米。哪怕采用依托据点的机动防御战术,至少都需要3个营的兵力,即在东边与西边各部署1个营,留1个营充当预备队。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五陆战师的先头部队还在巴尔梅尔,跟代奥格尔的直线距离都高达300千米。受通用直升机的航程限制,突击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一般都得限制在150千米以内,不然作战效率将直线下降。

可见,最好能够在巴尔梅尔与代奥格尔之间建立一处中转站。

只是,在刘尊山提出来之后,立即就被丁镇南否决掉了。

理由也很简单,这需要很多时间,而且会暴露作战意图,丧失战役突然性,让敌人提前做好防御部署。

其实,这也是在开始讨论的时候,侯晨晟着重提到借用重型直升机的原因。

帝国陆航与陆战队突击航空兵的主力装备,都是10吨级“直-15”通用直升机,在正常任务模式下的最大航程也就300千米出头,运载能力很有限,比如只能以吊挂的方式运送大尺寸货物。

在作战运用上,“直-15”主要运送兵员与弹药物资。

至于作战装备,得靠大型运输直升机。

正是因为“直-15”的运力不够,所以帝国陆军才投资研制与采购了尺寸更大,运输能力更强的“直-18”重型直升机,“直-19”专用起重直升机,还一度打算采购由海军投资研制的“直-17”重型直升机。

因为太过昂贵,维护保养也比较麻烦,所以这3种重型直升机都非常金贵。

比如,20吨级的“直-18”有十几种型号,在十多年前就装备帝国陆军航空兵,产量到现在都没超过1000架,而同时期的“直-15”的产量已经突破3000架,连“直-10”武装直升机的产量都接近1000架。

至于30吨级的“直-17”,更加是少得可怜,总共都还不到300架。

这也无可厚非。

“直-18”的价格是“直-15”的3倍,“直-17”的价格是“直-15”的5倍。“直-17”的最新改进型的出厂价格甚至超过了“战-9B”,为全球最贵的直升机,就连财大气粗的帝国海军都消受不起。

正是如此,不管是陆军,还是陆战队,重型直升机都是统一部署,按任务调配。

在陆战队,所有重型直升机都部署在登陆舰队里面,准确说是由舰队管辖,平时进驻海军航空站,战时随登陆舰队与航母战斗群活动,有需要的时候分派给作战部队,并参与作战行动。

至于陆军,管得反到没有这么严。

通常,在主力师的突击航空兵或者运输航空旅里面,都有一个装备重型直升机的营,数量一般在20架到30架之间。在战区直属的航空旅里面,一般有2个这样的营,装备的重型直升机总共不会少于50架。

简单的说,在一个战区,至少有200架重型直升机。

关键就是,战区司令部可以根据情况,调配这些重型运输航空营,比如集中部署到某一个方向上。

当然,一般是分散部署。

这次,跟第十七装甲师来到巴铁的就有2个重型运输航空营,其中1个来自西部战区直属航空旅,总共有52架“直-18”。

几天之前,这些直升机就从基布要塞飞到瓜港。

要说的话,在挂上副油箱与装载内部油柜之后,能转场飞行数千千米,也就是重型直升机的一大优势。

“直-18”的转场航程高达3500千米。

在理论上,能够从帝国本土直飞管岛。

此外,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航程。只不过,一般不会这么做,因为只能由专用的战术加油机为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而战术加油机的航程本身就很有限,并不适合执行跨战区加油任务。

可问题是,52架根本就不够用!

按照刘尊山的分析,就算52架“直-18”全体出动,一次也就只能向300千米之外运送一个营的兵力。

这些“直-18”不可能全都处于完好状态,出动率肯定没有100%。

在波沙湾战争当中,“直-18”的出动率还不到80%,即便按80%计算,出动一次最多能够投送一个没有炮兵连的步兵营,而且只能送去一个基数的弹药。就这点兵力,恐怕连占领代奥格尔都办不到。

关键,还没有考虑战损。

要是在突击行动当中损失几架直升机,那就更加麻烦了。

其实,就算突击行动取得了成功,局面也很不乐观。

300千米,实在太远了。

因为一个任务周期超过3个小时,所以就算“直-18”能以最高强度出动,一天也就只能飞3次。

可惜的是,第十七装甲师的“直-18”肯定无法达到最高出动强度。

道理也很简单,这2个营是从波沙湾那边调过来的,之前一直在执行任务,大部分直升机的状态都不是很理想,比如需要更换或者翻修发动机,还有几架的机体在战斗中受损,得全面翻修。

如果按照一天出动2个架次计算,在至关重要的72小时内,运输量仅3000吨。

严格说来,还不到3000吨。

这个运量,在扣除了2个步兵营之后,只有几百吨余量,而搭建一座能让“运-15A”起降的野战机场,仅工程装备就多达800吨,此外还需要大约1200吨工程物资,运量缺口超过了1000吨。

用通用直升机补上这个缺口?

执行飞行半径为300千米的运输任务,因为得在目的地补充燃油,所以“直-15”的单次运输量不会超过1吨。

此外,代奥格尔还是在山上,海拔高度超过了1000米。

虽然“直-15”在设计的时候就针对高原环境做了优化,高原性能非常的强悍,其最新的改进型,即“直-15F”所配备的发动机,功率提高了30%,高原性能进一步加强,但是跟所有的直升机一样,随着飞行高度的提升,“直-15F”的各项性能会急剧降低,尤其是运载能力。

考虑到出动率,还有消耗的燃油,动用“直-15”明显得不偿失。

两人讨论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依然是重型直升机不够用。

为此,刘尊山提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前面几轮突袭全部动用步兵,而且通过空降的方式进行,准确的说是伞降,重型直升机用来运送无法空投的工程装备与物资。

当然,肯定需要动用运输机。

只是,关键并不在这里。

陆战队不是空降兵!

虽然陆战队的精锐,也就是几支“海”开头的特种部队,全都能执行伞降任务,但是常规部队并没有进行伞降训练,最多也就只能搭乘直升机进行机降作战,而且肯定不可能安排特种部队执行突击任务。

那么,就得把这个重任交给其他部队,比如第十七装甲师编内的第177步兵旅。

该旅的3个步兵营,全都接受过伞降作战训练,其前身就是空降部队,现在是帝国陆军仅有的几支轻步兵部队之一。

显然,就算刘尊山愿意,也没办法说服侯晨晟。

关键还有,空降部队全都是货真价实的轻步兵部队,几乎就没有重型装备可用,战斗力极为有限。

其实,这也是帝国陆军逐渐淘汰空降兵的关键原因。

虽然帝国空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大,运力最强的运输机队,但是帝国陆军始终都没有装备空降战车。即便搞过几次论证与评估,到最后还是无果而终,没有一次进入到工程,甚至是理论验证阶段。

道理也很简单,空降战车的性能太差,无法满足陆军的作战需求。

此外,空降兵主要用于进攻,而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陆军的主要使命,其实是战略防御。

正是如此,就算帝国陆军保留了这个兵种,也没有投入多少资源。

针对反装甲作战的需求,帝国陆军宁愿给空降兵配发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也没想过要采购装甲平台。

到波沙湾战争之后,随着直升机的大规模应用,空降兵的地位更加是一落千丈。

相对于传统的空降作战,由直升机承担的空中突击作战,因为能向前线运送迫击炮与轻型火炮等重型武器,所以拥有更高的作战效率。结果是,帝国陆军的几支空降部队全都改编成了空中突击部队。

如果不是直升机的航程太短,帝国陆军很可能会撤销空降兵。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保留下来的3个空降旅全都改编成了步兵旅,成为了帝国陆军仅有的3个轻装步兵旅。

显然,对轻装步兵的战斗力,不要抱太大希望。

就拿第177步兵旅来说,该旅没去波沙湾,是在大战爆发后,准确说是决定派遣第十七装甲师去巴铁之后,才被派往卡拉港。等到第五陆战队到达,该旅北上去了苏库尔,负责扩建那边的军事基地。

说得直接一点,第177步兵旅一直在打杂,就没有做过正事。

其实,在丁镇南制订的作战计划当中,第177步兵旅的任务,也是跟在大部队后面,守卫后勤补给线。

虽然会进行必要的加强,比如装备一些装甲车,以增强战场机动能力,在遇到袭击的时候也能够从容应对,但是就整体部署而言,第177步兵旅依然是“杂牌部队”,没计划让其担当主力。

丁镇南做这个安排,也跟第177步兵旅的官兵素质有关。

该旅,一直是乙级部队。

虽然是少数几支满编的乙级步兵部队之一,平时的在编官兵高达80%,但是该旅的战备率一直都不高,基层官兵的能力更加堪忧,比如超过7成官兵的役龄不到2年,军官的平均役龄也才4年。

不要忘了,这可是空降部队。

一名合格的空降兵,只是基础训练就需要1年以上,获得必要的战斗技能,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

也就是说,该旅的绝大部分官兵,特别是基层士兵,其实都是入伍不久的新兵。

这样的队伍有多强的战斗力?

当然,丁镇南知道,刘尊岭故意提到进行空降作战,其实是让他打消派第177步兵旅参战的念头。

那么,就得想办法搞到更多的重型直升机。

第87章 挨炸第197章 真实目的第262章 无可救药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129章 前后矛盾第34章 蜂拥而入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156章 故意刁难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72章 斯文野兽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376章 感悟第40章 九天雷霆第34章 蜂拥而入第52章 祸根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17章 攻心之战第100章 正式宣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56章 大萧条之祸第95章 危机关头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50章 破甲连弩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26章 三分天下第634章 陌生的总统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274章 盖世英雄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11章 利害攸关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267章 三方战略计划第41章 动员机制第70章 突突突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134章 亦师亦友的对手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261章 两场谈判第147章 伪装欺骗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600章 斯班王国参战第111章 开幕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11章 围追堵截第138章 败军之将第214章 惨兮兮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324章 苦肉计第10章 鬼使神差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5章 帝国首辅第122章 运气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54章 事与愿违第5章 拳拳到肉第81章 擒贼擒王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138章 官兵状态第62章 低空之虎第36章 别人买单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139章 前出掩护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308章 替身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437章 不成功则成仁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54章 高歌猛进第223章 一报还一报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11章 快马加鞭第108章 再接再厉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64章 冲锋在前第528章 果断出手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56章 幻想破灭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47章 伪装欺骗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18章 论功行赏第329章 疑兵计第243章 突击开始第220章 左右夹击
第87章 挨炸第197章 真实目的第262章 无可救药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129章 前后矛盾第34章 蜂拥而入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156章 故意刁难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72章 斯文野兽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376章 感悟第40章 九天雷霆第34章 蜂拥而入第52章 祸根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17章 攻心之战第100章 正式宣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56章 大萧条之祸第95章 危机关头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50章 破甲连弩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26章 三分天下第634章 陌生的总统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274章 盖世英雄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11章 利害攸关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267章 三方战略计划第41章 动员机制第70章 突突突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134章 亦师亦友的对手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261章 两场谈判第147章 伪装欺骗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600章 斯班王国参战第111章 开幕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11章 围追堵截第138章 败军之将第214章 惨兮兮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324章 苦肉计第10章 鬼使神差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5章 帝国首辅第122章 运气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54章 事与愿违第5章 拳拳到肉第81章 擒贼擒王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138章 官兵状态第62章 低空之虎第36章 别人买单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139章 前出掩护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第308章 替身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437章 不成功则成仁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54章 高歌猛进第223章 一报还一报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20章 棋逢对手第11章 快马加鞭第108章 再接再厉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64章 冲锋在前第528章 果断出手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56章 幻想破灭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47章 伪装欺骗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18章 论功行赏第329章 疑兵计第243章 突击开始第220章 左右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