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左右夹击

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里,支撑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其实是海运。

关键就是,连接帝国与巴铁的公路与铁路,不但运输能力很有限,还要承担西北战场的保障重任,无法为西南战场提供支持。再说了,巴铁境内的交通很难保证畅通无阻,向南方运送物资并非容易之事。

为此,他在10月17日,返回前线的第二天就带着几名参谋去了斯兰,找到了在此为进攻行动做准备的刘尊山。

现在,他已经是陆战队上校,也是少数几个由丁镇南亲自点名留下的高级军官之一。

在8月底,他就来到科伦城,而丁镇南给他的任务,就是掌握第一手情况,特别是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并且设法将这些装备送往几个主要港口,确保在开战之后,能立即用来武装轻装简行的陆战队。

说得直接一点,丁镇南打算利用这些“窖藏”的重型武器来组建几支主力部队。

至于人员,骨干为开战后紧急征召的退役官兵,其他来自预备役部队,个人素质不亚于正规部队。

主力,就是陆战队。

必须得说,在用兵方面,丁镇南没有门户之见。

安排陆战队的预备役部队去斯兰,而不是陆军的预备役部队,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为了保密,即南方次大陆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因此在开战之后,帝国陆军的动向肯定备受关注,就算预备役部队,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敌人的警惕。相对的,陆战队就没有这么招摇了。哪怕南方战区以海军为主,陆战队主要配合海军作战,也主要面向以岛屿为主的东南地区与西南东望洋。在南方次大陆方这边,受装备体系影响,陆战队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不上陆军。

二是便于协同作战,降低指挥协调方面的麻烦。虽然帝国一直在推进军事改革,并且建立了联合指挥体系,但是军兵种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协同作战依然是一大难题。比如在波沙湾战争中,就多次出现因为敌我标识不同,导致误伤友军的恶性事件。至于跨军种协同作战,在很多时候需要上升到战区司令部一级,才能够确保作战命令得到执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

不管攻打哪里,只要从斯兰出发,就是以两栖登陆为主,主要在沿海平原地区作战,自然得以陆战队为主。

别看陆军组建了几支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轻装步兵部队,可是要进行两栖作战,依然得靠陆战队,或者说需要海军提供登陆舰队。很明显,海军没有任何理由丢下陆战队,去跟陆军的轻装步兵部队协同作战。

在实战中,陆军的两栖部队,也主要在登陆之后负责向内陆推进,以减轻陆战队的作战负担。

不过,丁镇南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道理也很简单,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实在太多了。

就拿主战坦克来说,足足有3500辆!

虽然只有200多辆是ZT-99A,另外的全都是ZT-80,而且大约三分之一是初期型号,没有达到ZT-80DG的水准,比如没有配备125毫米坦克炮,但是这么多主战坦克,陆战队根本就用不完。

在理论上,3500辆主战坦克能够武装10个机步师,或者8个装甲师。

按照丁镇南的计划,也就组建3个陆战师。

不是没有那么多预备队,之前就提到,帝国陆战队总共有5个预备师,而且都在开战之后进行了动员。

关键,其实是缺少投送力量,以及支持作战的保障力量。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那么多登陆舰与运输船。

此外,后勤保障能力也是大问题,即以帝国当前的海运能力,决定了能在南方次大陆南部地区投入的兵力总量。

其实,这对整体作战计划产生了影响。

如果兵力充足,而且后勤保障足够的给力,丁镇南更愿意攻打孟卖这类大城市,通过一次或者几次大规模战斗就能击败对手,而不是分散使用已有兵力,更别说存在演变成为消耗战的风险。

可惜的是,现在就只能通过规模有限的登陆作战行动来达到作战目的。

为此,就必须避开孟卖这样的大城市。

不是说攻打孟卖的难度更大,而是在占领之后,需要耗费更多资源来维持秩序,也就会增加后勤保障负担。

就拿孟卖来说,只是城区的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为南方次大陆最大的城市,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问题是,在这2000万居民中,至少都有1500万住在贫民窟里面,而且大部分属于日均生活开支还不到0.5金元的赤贫。很明显,出兵攻占孟买就要面对这1500万贫民,至少需要解决其生存问题,比如每个月都需要为其提供60万吨粮食。

哪怕不算其他生存必须物资,比如发电需要的燃料,只是每月60万吨的粮食,就足够让帝国当局打退堂鼓了。就算帝国不缺粮,战略储备多达上亿吨,也不可能毫无缘由的增加这份消耗。更何况,从帝国本土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意味着在不增加运输船只的情况下,运往前线的作战物资就得减少60万吨。

正是如此,丁镇南选择的都是中小规模的沿海城市,而且附近要么有港口,要么有能够让舰船锚泊的深水海湾。

最初选了5个目标,都在梵罗国的西海岸,由南到北分别是:纳盖科伊尔、乌迪比、达波尔、塔纳与达曼。除塔纳之外,另外4个都是小城镇,不过都在大城市附近,而且都比较适合登陆。

其实,这也是刘尊山的另外一个任务。

搞清楚梵军在这5处地点的防御部署情况,特别是后方预备队的状况,为制订作战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其实是地面侦查。

虽然在梵罗国参战之后,帝国空军就不再束手束脚,出动了包括“暗夜凤凰”在内的战略侦察机,频繁进入梵罗国领空,获取第一手情报,但是侦察机并非无所不能,也不可能获得完整详尽的战场情报。

比如,侦察机就很难辨别出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

落实到战役与战术层面,就得依靠其他的侦查手段,比如派遣侦察兵去前线搜集敌人的情报。

正是如此,在侦察机与侦查卫星满天飞的时代,帝国军队依然保留了侦查部队,还发展成了特种部队。

在帝国陆战队,就有专门的特种部队,即“海龙侦察分队”。

该部队在波伊战争时期成立,最初的主要任务只是守卫军港。

其实,也就是波伊战争期间,因为港口警卫部队的疏忽大意,停在军港里的舰船遭到反抗组织的蛙人袭击,导致上百名官兵丧生,3艘驱逐舰报废,帝国海军才下定决心,组建一支专业的特种部队。

在此之前,特种部队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专利”。

有趣的是,该分队隶属于海军司令部,由海军司令部下的特勤处管理,在编制与人事上跟陆战队无关。

严格的说,只比陆战队司令部低半级。

只是,“海龙分队”一直是由陆战队代管,在陆战队的内部进行选拔,还由陆战队直接指挥。

当然,其主要使命早已演变成两栖渗透与战术侦查。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海龙分队”的规模已经扩大数十倍,任务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

在科伦城就有一支大队,以及专门的驻地。

其实,在过去几十年里,科伦城一直是“海龙分队”在梵炎洋的总部,有很多官兵在此安家。

为此,在科伦城的郊外的“军事城”里面,还有“海龙分队”的专属小区。

原因也很简单,大城市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也更加舒适。

此外,科伦城拥有斯兰唯一的一条长度超过3000米的跑道,因此支援特种部队的大型运输机就部署在此。

在整个9月份,驻科伦城的第3大队都在频繁出动。

除了依靠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还借助潜艇执行渗透侦查任务。

“就总体而言,乌迪比的条件最理想。”

在刘尊山强调这一点的时候,丁镇南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意见。

乌迪比在门戈洛尔北面,西高止山脉西边,往北三百多千米就是果阿。因为恰好在西部沿海平原最狭窄的地方,所以只要控制了此地,就能切断沿海交通线,让北面的梵军主力部队无法从沿海平原南下。由内陆南下的话,除了需要绕过西高止山脉,还必须得面对复杂的山区地形。

此外,离得较劲的门戈洛尔,其实只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人口100万出头。

也就是说,在乌迪比附近没有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

正是如此,梵军才没有在这附近部署太多兵力。

不过,问题也不可忽视。

地处偏僻,也意味着在登陆成功之后,依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扩大进攻面,而且向内陆推进还是得面对西高止山脉。如果在沿海平原用兵,那么不管是向北,还是向南都要强攻梵军的防线。

此外,乌迪比在拉克沙群岛东北。

也就是说,登陆舰队必须经过拉克沙群岛。

出于安全考虑,得提前攻打一座能够部署航空兵的岛屿,并且让其他岛屿上的梵军丧失作战能力。

显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保护孟卖,梵军高度重视拉克沙群岛,在此苦心经营数十年,哪怕受到岛屿面积的限制,没办法驻守重兵,也不等于会拱手相让。关键是,拉克沙群岛距离梵罗本土很近,在战术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

在群岛东南就是特里凡。

此地是梵罗国南部军事重镇,更是梵军为了抵抗来自斯兰的军事威胁,精心打造的头号堡垒。

要攻打拉克沙群岛,就肯定得打击特里凡。

毫无疑问,丁镇南一直在避免强攻特里凡。

不说别的,因为位于南方次大陆的最南端,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海洋,所以就算打下特里凡,也没啥意义。

有了斯兰,帝国并不需要在附近获得另外一座军事堡垒。

“现在看,在西线只能进行佯攻。”

“啥!?”刘尊山大概是觉得自己听错了。

“在西线发起佯攻,把主攻放到东边。”

“这……”刘尊岭微微一愣,才说道:“你是不是早想好了,之前的安排,全都是为了欺骗敌人?”

丁镇南笑了笑,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主要是时间有限。”

“要这样,我就更加想不明白了。”

“有哪点想不明白?”

“既然时间不够用,那就更应该直捣黄龙。”

“你说的‘黄龙’又是什么?”

刘尊山又一愣,明显被丁镇南问住了。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梵罗当局决定投降之前,完成最为重要的战略使命,彻底消除来自西南方向的威胁,至少得控制在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之内,因此你所说的‘黄龙’肯定不是指某城某地。”

刘尊山点点头,不过没接话。

“把主攻方向放在东边,确实远了点,不过只要能打成,那么结合我们在西南战场做的部署,就有把握在半年之内达成作战目的。严格说,这也是在半年之内彻底击败梵罗国,确保达到战略目的的唯一办法。”

“没别的办法?”

丁镇南只是笑了笑,而刘尊山也没有多问。

其实,就在几个月之前,刘尊山对丁镇南都有那么一点点的成见,觉得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根本没有资格获得施授良的重用,更别说充当李天凌的情敌。只是在打赢了波沙湾战争之后,准确说是在第一场战斗结束后,刘尊山对丁镇南的看法就来了个大转弯,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刘尊山本身就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人,而且特别佩服有才华的指挥官。

“行,我们怎么打?”

“先按照最初的计划打,在西边发动进攻,重点打击特里凡,如果有必要还得在拉克沙群岛夺取前进基地。西南战场那边将同步采取行动,投入足够的兵力,至少得牵制住那边的梵军。”

“陆军作战部队已经部署到位了?”

丁镇南点点头,接着开始的话说道:“不管怎么样,先在西边打起来。等到海军完成了部署调整之后,再发起主攻。”

这下,刘尊山猛然明白过来。

就算他的脑子不够灵光,反应速度总比别人慢一些,也听出了此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丁镇南把重点放在东边,准备在梵罗国东海岸发起强攻,来一次左右夹击,还跟白华伟有关!

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55章 战火重燃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7章 无知无畏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253章 攻坚利器第45章 主动撤离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78章 护航作战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342章 前后矛盾第52章 地面反击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47章 空中防线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05章 宿醉醒来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254章 授衔与表彰第28章 煽风点火第116章 急也没用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38章 战机出逃第52章 地面反击第30章 系统之战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574章 难题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137章 现实难题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380章 鬓角生白发第34章 蜂拥而入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32章 停战协议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434章 战略冒险第387章 全面爆发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251章 横冲直撞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166章 一语成谶第3章 风云际会第573章 防空作战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118章 战术调整第109章 合围到位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152章 屠龙的勇士与刺客第5章 帝国首辅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124章 最后的“飞隆”第93章 百密一疏第127章 独当一面第34章 即兴发挥第31章 临危受命第37章 地面部队第242章 死神镰刀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65章 无可奈何的选择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41章 动员机制第75章 刺破苍穹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137章 拣来的大便宜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12章 不再等第246章 覆灭第165章 独木难支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145章 舍本逐末第564章 底气所在第117章 加强防空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154章 大获全胜第130章 紧急呼叫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488章 关键所在第410章 帝都风云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242章 胆战心惊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217章 半夜来电第184章 曾经心动第495章 大局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37章 地面部队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第78章 护航作战第80章 失之东隅
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55章 战火重燃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7章 无知无畏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253章 攻坚利器第45章 主动撤离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78章 护航作战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342章 前后矛盾第52章 地面反击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47章 空中防线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05章 宿醉醒来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254章 授衔与表彰第28章 煽风点火第116章 急也没用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38章 战机出逃第52章 地面反击第30章 系统之战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574章 难题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137章 现实难题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380章 鬓角生白发第34章 蜂拥而入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32章 停战协议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434章 战略冒险第387章 全面爆发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251章 横冲直撞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166章 一语成谶第3章 风云际会第573章 防空作战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118章 战术调整第109章 合围到位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152章 屠龙的勇士与刺客第5章 帝国首辅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124章 最后的“飞隆”第93章 百密一疏第127章 独当一面第34章 即兴发挥第31章 临危受命第37章 地面部队第242章 死神镰刀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65章 无可奈何的选择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41章 动员机制第75章 刺破苍穹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137章 拣来的大便宜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12章 不再等第246章 覆灭第165章 独木难支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145章 舍本逐末第564章 底气所在第117章 加强防空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154章 大获全胜第130章 紧急呼叫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488章 关键所在第410章 帝都风云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242章 胆战心惊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173章 自找没趣第217章 半夜来电第184章 曾经心动第495章 大局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37章 地面部队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第78章 护航作战第80章 失之东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