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拼上一拼

整个晚上,斯塔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要不要撤回去,或者让第52特混舰队跟上来?

让两支特混舰队靠近点,就算遭遇了不测,也能够一同应付,不至于在落单后,单独面对强大的梁夏舰队。

可惜的是,想了一整夜,斯塔克都没拿定主意。

关键就是,中转岛上的战斗还在进行,因此只能让第51特混舰队撤回去,暂时不能让第52特混舰队跟上来。

这样一来,就没法应付来自西边的威胁了。

前面已经提到,跟梁夏舰队相比,梁夏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更值得担心。

哪怕使用最大射程为250千米的C8C型反舰导弹,只要出动足够多的轰炸机,并且愿意承受巨大的战斗损失,梁夏空军的轰炸机就能干掉第51特混舰队,甚至能同时对付两支特混舰队。

此外,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梁夏空军不是很在乎损失。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

做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空中力量,梁夏空军的前身就是陆军的战略航空兵,也一直以战略航空兵为主。哪怕在和平时期,梁夏空军都维持了一支数量超过3000架的轰炸机群,还有大约相同数量的,进行了封存处理,并得到妥善保管的退役轰炸机。论战略打击能力,梁夏空军肯定是独步全球。

斯塔克掌握的最新情报,梁夏空军的轰炸机数量已经扩充到5000架。

除了启用封存的轰炸机之外,还增加了约500架新生产的轰炸机。

这个生产效率,可以说高得吓人!

不要忘了,哪怕是从波沙湾战争爆发算起,至今也才3个月,而梁夏帝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向空军交付了500架轰炸机,还全是最新信号,折算后的年产量高达2000架。

关键还有,这是完成动员之前的产能。

等到完成战争动员,哪怕按最低标准计算,产量至少得提高2倍,达到每年6000架的规模。

这可是战略轰炸机!

就斯塔克所知,纽兰共和国的飞机制造厂就算开足马力,以最快效率,一年也只能生产大约3000架。

可见,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梁夏空军在和平时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轰炸机部队,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能够培养与维持足够的精锐飞行员,确保在战争爆发之后,也就是在扩充机群规模的时候,不至于没飞行员可用。

要说的话,梁夏空军最不缺的就是飞行员,特别是包括轰炸机在内的各类大型飞机的飞行员。这就是,梁夏帝国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民用航空市场,国内有一千余座机场,数千条航线,以及约3万架支线与干线客机,还有1万多架民用运输机,从事民用航空的飞行员超过50万。

这还没包括大约10倍于此的航空爱好者。

全都算上的话,梁夏帝国的飞行员人数超过500万。

就算并非个个的身体素质都足够的好,能够驾驶战斗机,也有很多飞行员在进行必要的培训之后,能够驾驶轰炸机、运输机这些不需要做剧烈机动,操控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大型飞机。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梁夏空军不会太在乎损失。只要能干掉纽兰舰队,哪怕损失几十架、甚至上百架轰炸机那也是在所不辞。

在理论上,只需出动20架“轰-9D”这个级别的战略轰炸机,就能够对第51特混舰队发起饱和打击。

如果有战斗机护航,那就更加不得了。

这正是舰载航空兵,或者说航母战斗群在现代海战中扮演的角色。

通常情况,由航母战斗群出动战斗机,为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提供掩护,以提高轰炸机的作战效率。至于航母上的攻击机,更多的用于执行战术任务,比如在登陆作战当中为陆战队提供支援。

在由火力投送密度决定胜负的战斗中,舰载航空兵居于次要位置。

其实,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后,准确说是在反舰导弹诞生之后,舰载航空兵攻击力不足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受航母限制,舰载机始终都是战术飞机,没法跟战略级别的轰炸机相提并论。

只是,即便到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道理也很简单,对海军来说,舰载航空兵是主要的突击力量,哪怕不中用,也不能随便抛弃。

根据这些,也就不难推测出白华伟可能采取的战术。

在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之后,他会带两支特混舰队北上,且尽量保持隐蔽,尽可能的利用岸基航空兵搜寻纽兰舰队。在发现纽兰舰队之后,将由空军出动轰炸机,在舰载战斗机掩护下发起攻击。如果有需要,空军还会安排大型预警机、加油机与电子侦察机等支援飞机为行动提供支持。

要这么打,肯定需要在后勤保障上下功夫。

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在前沿基地部署足够多的作战飞机。

其实,这也是斯塔克最关心,或者说最担心的事情。

之前每天,斯塔克都会收到由后方发来的关于北马群岛、管岛与威岛的军事基地的卫星照片。

也就在这几天里面,梁夏空军加强了在这些地区的部署强度。

只是在管岛的李铭博航空站,就新增了至少120架大型作战飞机,其中肯定有空军的轰炸机。

威岛那边也在加紧准备,新增了很多临时搭建的停机棚。

如果把北马群岛的3座空军基地算上,梁夏空军最多能部署500架轰炸机,并且让其中五分之一执行对海任务。

在理论上,这些轰炸机都能参与对付第51特混舰队的战斗!

其实,梁夏空军一直在用部署在北马群岛的轰炸机执行远程奔袭任务,包括用巡航导弹攻击纽兰本土的西海岸地区。虽然强度不太高,也没造成多大的破坏,但是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键还有,梁夏空军还没有大打出手,很有可能是库存导弹已经用光,还得优先保证大陆战场的需求。

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多久,在年底,等到几家生产巡航导弹的军火公司完成动员,就能够得到解决。

到时,有了足够的导弹,梁夏空军首先就会增强打击纽兰本土的力度。

这正是梁夏空军一直在积极搜寻第51特混舰队的关键所在。

等到战略轰炸全面开始,在进攻受挫之后,撤回去的第51特混舰队就将成为横在梁夏空军面前的拦路虎。

可见,梁夏空军肯定做好了准备。

这么一来,让第52特混舰队顶上来,其实是于事无补。

唯一的选择就是让第51特混舰队撤回去。

只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舰队这里。

打到现在,哪怕没有人愿意承认,就连斯塔克也不例外,可是在内心,斯塔克早就有了清楚认识。

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已经失败。

按照最初计划,是在3到5天之内打下中转岛。就算从登陆那天算起,到12日也已经有5天了。只可惜,登陆部队依然没有能够歼灭中转岛上的守军,甚至没有完全控制至关重要的机场。

双方到现在都还在机场附近鏖战!

当初订下3到5天,并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这个时间,其实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返回所需的时间。

如果不能在此期间完成攻占中转岛的行动,那么在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返回之后,必然会进退两难。

为此,斯塔克还专门拟定了一份备用计划。

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返回,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就转为制海作战,并同时结束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在战胜梁夏舰队之后,再重新发动进攻。如果打输了,就得把登陆部队撤走。

现在的问题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没有返回中转岛!

要说的话,斯塔克已经在打退堂鼓了。

不要忘了,在对部署做出调整的时候,他就让登陆部队暂停进攻,并着手巩固登陆场的防御部署。

只是,他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显然,这就是问题。

哪怕明明知道,继续在中转岛熬下去,只会变得更加的被动,错失所有的机会,甚至会遭受惨败,可是在内心,斯塔克不想放弃占领中转岛的机会,哪怕要为此承受有可能全军覆灭的风险。

这里,关系到纽兰共和国的总体战略。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首轮进攻就遭受挫败,纽兰共和国在战略上将变得很被动,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在东望洋这边,不止是由攻转守,其实是全面溃退。

到时,只能退到本土西海岸附近,动用重兵死守至关重要的望夕运河,依托本土与孤大陆对付远征的帝国海军。

简单的说,也就是用空间换时间。

所幸的是,就算东望洋战场具有最高的优先权,梁夏帝国也需要用2到3年的时间才能够获得跨越东望洋,攻打纽兰本土的能力。哪怕是进军望夕运河,也需要花2年时间增强舰队的作战能力。

在此之前,最多也就是封锁望夕运河,切断纽兰东西海岸的海运航线。

对纽兰共和国来说,这2到3年是缓冲期。

在此期间,除了建造更多的航母,增强海军战斗力之外,还必须在其他方向上牵制梁夏帝国。

最直接的,也就是出兵参与巨大陆的战斗。

不管怎样,依靠还算强大的空军,以及大洋两岸的军事基地,北夕落洋的制海权暂时还没有危险。

这意味着,会有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纽兰官兵战死在异国他乡。

此外,这样的牺牲有多大的意义?

要说的话,斯塔克一直都看不起陆军,对陆军战斗力持怀疑态度。

道理也很简单,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后,纽兰共和国缩回了孤大陆,此后几十年都是埋头发展。哪怕需要教训那些不太听话的小国,也无需大动干戈,动用听从灰宫指挥的陆战队就够了。

关键还有,纽兰陆军早就沦落成一支“岸防”部队。

几十年来,陆军的头号任务,都是阻止敌人在本土,以及孤大陆关键地带登陆,守卫望夕运河这类的战略要地。

在装备建设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比如,纽兰陆军的M1主战坦克,战斗全重超过60吨,而且采用的油耗非常高的燃气轮机,配的却是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如此笨重的坦克,其实就是用来部署在海岸防线的浅纵深地带,在敌人登陆后立即发起反冲击。因为作战范围很有限,无需太大的行驶里程,反到对机动性能,特别是复杂地形下的机动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采用了功率密度更高,启动性能非常突出的燃气轮机。再说了,在激烈的登陆作战中,坦克肯定会遭到重点照顾,需要更好的防护。相反的,登陆部队一般没有重装甲,通常也就是两栖战车,用105毫米坦克炮足能够解决。

哪怕是改进后的M1A1,也只是换是了一门120毫米滑膛炮。

其他主战装备也差不多。

这种思想,还影响到了军队编制。

比如,为了获得更好的战术机动能力,特别是在退守第二道防线之后,对向本土腹地发起突击的敌军发动反击,陆军非常重视航空兵,不但保留了第82空降师,还把第101师改编成空中突击部队,也就是第101空中突击师。按计划,今后要在所有师级部队增加1个空中突击旅。

结果就是,陆军在过去20多年里面,耗费巨资采购了几千架直升机!

巨大陆那边的实战证明,坦克依然是地面战场上的绝对霸主,像空中突击部队这类轻装步兵部队,战斗力非常有限。就算有一些价值,作战使用也受到严格限制,不像过去吹嘘的那么厉害。

在斯塔克看来,就算陆军去了巨大陆,也只能承担防御任务。

可惜的是,西陆集团现在欠缺是,其实是进攻力量!

北半球的冬季即将到来,而且巨大陆腹地的气温已经降到了冰点以下,留给西陆集团的时间也不多了。

这也是斯塔克不愿意放弃的关键所在。

现在调整战略,已经太晚了。

就算纽兰陆军能打,也愿意付出,等主力部队赶到,巨大陆那边已经尘埃落定,最多也就是过去帮助西陆集团巩固防线,等到梁夏陆军发动反击的时候,能够多坚持一阵,而不是直接溃败。

只是,到最后依然免不了惨败的下场。

西陆集团惨败,纽兰共和国也别想坚持到最后。

可见,关键还是保持进攻的势头,拿下中转岛,攻打霍瓦依群岛,让梁夏帝国在东望洋发力。

既然现在放弃,最后必然会战败,为什么不拼上一拼呢!?

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505章 登陆中转岛第307章 携手合作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603章 回家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49章 重启的舰队演习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97章 全新视角第466章 方向之争第78章 护航作战第568章 围困战第493章 各持己见第111章 开幕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44章 进退两难第511章 要害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316章 大战局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28章 厉害角色第204章 鱼雷袭击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88章 新时代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97章 全新视角第441章 雄心壮志第171章 捣乱分子第41章 动员机制第53章 自作自受第485章 万事俱备第31章 铺天盖地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276章 艰巨考验第63章 妙招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399章 登陆塞岛第118章 天助帝国第505章 登陆中转岛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37章 基本盘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447章 开始第104章 长途奔袭第198章 投桃报李第94章 铁血首辅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85章 简宴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31章 铺天盖地第46章 战略要地第6章 伤亡惨重第99章 战略欺骗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573章 防空作战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169章 东方东方第57章 进退失据第4章 太空猫眼第8章 试探虚实第87章 防空中坚第57章 进退失据第122章 王子参战第581章 多管齐下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98章 初来乍到第59章 迎难而上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146章 主炮开火第570章 坏消息第58章 方向之争第568章 围困战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255章 三杯茶第131章 敢想敢说第431章 心结解开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26章 敌人反击第226章 长途奔袭第144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632章 老王出马
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505章 登陆中转岛第307章 携手合作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603章 回家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49章 重启的舰队演习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97章 全新视角第466章 方向之争第78章 护航作战第568章 围困战第493章 各持己见第111章 开幕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44章 进退两难第511章 要害第172章 积极主动第316章 大战局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28章 厉害角色第204章 鱼雷袭击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88章 新时代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97章 全新视角第441章 雄心壮志第171章 捣乱分子第41章 动员机制第53章 自作自受第485章 万事俱备第31章 铺天盖地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276章 艰巨考验第63章 妙招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399章 登陆塞岛第118章 天助帝国第505章 登陆中转岛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37章 基本盘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447章 开始第104章 长途奔袭第198章 投桃报李第94章 铁血首辅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85章 简宴第186章 可耻行为第31章 铺天盖地第46章 战略要地第6章 伤亡惨重第99章 战略欺骗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573章 防空作战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169章 东方东方第57章 进退失据第4章 太空猫眼第8章 试探虚实第87章 防空中坚第57章 进退失据第122章 王子参战第581章 多管齐下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98章 初来乍到第59章 迎难而上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158章 狂龙入海第146章 主炮开火第570章 坏消息第58章 方向之争第568章 围困战第177章 主次有别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255章 三杯茶第131章 敢想敢说第431章 心结解开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26章 敌人反击第226章 长途奔袭第144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632章 老王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