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作战平台

围绕霍瓦依群岛进行的战斗,足以证明相对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由作战半径与载弹量决定的进攻能力,搭载平台的机动行能处于次要地位,远远没有以往认识的那么重要。

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机动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于跟机动性能挂钩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机动能力影响的战术灵活性,能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准确及时的情报,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加以弥补。

要说的话,搭载作战半径更远的作战飞机,就能让作战平台靠后部署,等于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结束之后不久,帝国海军就启动了“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该项目并非“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的简单延续。

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面的作战需求。

比如,要求具备不低于防空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把“武库舰”的作战能力纳入战术指标。

虽然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过增加对应分段来获得,不会对主要功能,也就是运作航空兵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过于全面的要求,必然会让系统变得更复杂,并且增加技术风险与建造成本。

关键还有,自卫性质的作战能力没法完全取代护航战舰,进攻性质的作战能力也无法超越航空兵。

换句话说,哪怕拥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与大型攻击潜艇为作战平台提供掩护。就算载有数百枚巡航导弹,同样主要依靠搭载的作战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既然如此,这些额外需求还有必要吗?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在战时,帝国海军才会提出这种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为目的的设计指标。

可惜的是,就是太过全面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迟迟没进入到建造阶段。

当然,帝国海军内部的纷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设计阶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实是主张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以“技术风险”为由,提出把推迟启动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难看出,“多用途”其实就是“航母派”为该项目设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战结束,只要战略局面出现了调转,掌握战略主动权之后,帝国海军自然就会取消该项目。

所幸的是,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样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战平台的改革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华伟。

要说的话,也就是获得白华伟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项目才获得了重视,并且上升到了装备建造的级别。关键是,在项目发展受到质疑之后,也是白华伟出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初期”与“完备”两个阶段,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初期型”其实是简化版。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初期型”只要求航空作战能力达到军方提出的指标,多用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进度决定要不要采纳,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单独的作战模块提供。

也就是说,作战平台只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初期型”跟战前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非常相似,并无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工程建造设计,并且赶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大战的第二年开工建造。

当然,与“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个作战平台由5个核心段构成,核心段的长度均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动力与推进系统。设计的最高航速为30节,续航力不低于12000潜力,各配备有数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状态下能够跟随特混舰队行动。

不过,真正的变化在各个分段的内部。

虽然5个主分段有一些区别,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设备通用率高达95%,包括舰体在内的系统通用率也达到90%。关键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接驳方式,能根据需要调整各分段的前后顺序。

这意味着,在组合状态下有着非常突出的抗损性能。

比如5个分段都能充当推进模块,因此只要有一个分段的动力与推进系统还在工作,整个平台就正常航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战斗当中,可以通过拆除受损分段的方式,让平台保持作战能力。

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分段都能够单独运行现役的舰载机,战斗力相当于“薛远征”级超级航母的50%。

此外,只需要2个分段,就能够把航空作战能力提高到B级,为80吨级战术运输机提供起飞与降落所必须的场地,并且为空军战术航空兵的全部作战飞机,提供执行作战任务必须的后勤保障。

即便是“战-11B”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的起飞距离也不到500米。

如果5个分段全部正常运作,就能够提供1250米长的跑道,足以让空军的重型攻击机满载起飞,甚至能够让“运-15”这种最大载重量达到75吨的重型运输机起降,从而获得完备的持续作战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解决分段的定位问题,还可以把更多分段拼凑到一起,从而获得更长的跑道。理论上,10个分段就能提供运作“运-10A”与“轰-10A”所需的空间,成为货真价实的浮动机场。

关键还有,能通过增强横向保障舱段来提高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

其实,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精华所在。

在标准任务模式下,除了5个主舱段,还有3个横向连接的保障舱段,分别是跟二号主舱段连接的“航空器保障舱段”,跟四号主舱段连接的“作战维护保障舱段”与跟五号主舱段连接的“人员勤务保障舱段”。

这3个舱段的长度都只有150米,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配备的动力与推进系统也只达到辅助舰船的水准。

在作战行动中,保障舱段跟随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主的辅助舰船编队活动。只有在到达作战海域,并且需要进入战斗状态的时候,才跟主舱段结合,并且为主舱段搭载的作战力量提供支援。

因为采用统一接口,所以保障舱段在理论上能跟任一主舱段对接。

关键还有,可以非常方便的扩展其他保障模块。

比如,要想获得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可以在三号主舱段上对接运载能力达到了3万吨的“弹药与燃油储运舱段”。如果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可以在一号主舱段上对接“地面平台转运舱段”。

要是放弃航行能力,甚至能够通过串联接驳更多的保障舱段。

当然,首要任务是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由图纸转变成实物,因此海军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即便如此,“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工作依然是步履维艰。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造成本太过高昂。

一套由5个主舱段与3个保障舱段组成的作战平台,在计划阶段的建造成本就达到“薛远征”级6倍。

可相对的,作战能力未必能够达到“薛远征”级的6倍。

6艘“薛远征”级,能搭载大约600架舰载机,并且一次出动250架舰载机对1500千米范围之内的目标发起攻击。“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最多只能搭载400架舰载机,在一次攻击中出动120架。看上去,后者的作战能力还不到前者的一半。哪怕把作战半径算上,以单位距离弹药投掷量为对比标准,后者的作战能力也只有前者的75%。很明显,“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效费比非常糟糕。

其实,这也是保守派主张建造航母的主要依据。

不过,也就是保守派主张的作战效率,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获得帝国高层的全力支持。

道理非常简单,“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获得适当加强后,能够为包括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所有作战飞机提供支持,从而大幅度的增强海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并且成为实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基础。

相对而言,在战略打击能力方面,超级航母的作战效率为零。

跟建造成本比,技术产生的影响其实更加严重。

第一个必须得解决,根本绕不过去的技术难题就是“全电推进系统”,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

电力推进,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第一次全球大战前,帝国海军与纽兰海军就尝试过使用电动机来推进战舰,也取得了一定的实用经验。

真正难的,其实就是基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的“全电推进系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让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等传统的动力系统只带动发电机,而且产生的电能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给推进电机,火控雷达等耗电设备,以此获得最为理想的能效。

因为不再通过传动轴驱动螺旋桨,所以在布置动力系统的时候能主要考虑防护,比如把燃气轮机分散安装在前后两端的舱室里面,确保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不会一次损失所有的动力设备。

此外,还能够灵活的利用所有舱段的动力系统,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之下,让动力与电能的分配达到最优。

毫无疑问,“综合电力管理系统”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燃气轮机诞生之后,最为重要的动力革命。

只是,技术难度也非常巨大。

其实,即便是最基本的全电推进系统,在当时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最有挑战性的,也就是基于大功率电机的无轴推进系统。

在某种意义上,无轴推进系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基础技术。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推进系统,就必须设置一个单独的推进舱,也就无法让主舱段均具备自主航行能力,更别说跟大型战舰旗鼓相当的机动性能。关键是,主舱段通用是实现战术功能的必备条件。

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推进吊舱。

其实,也就是这些技术问题,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周期一再延长。最初计划用18个月建成8个舱段,然后用6个月进行验收与测试,确保在24个月之内就能形成战斗力。可实际却是,只是5 个主舱段的建造工作就用了42个月,此后用20个月建造3个保障舱段。等到完成全部的测试,已经是第66个月了。结果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才交付给帝国海军。

至于达到作战状态,还要再等上几年。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帝国海军的这次大胆尝试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收获。

关键就是,“航空作战平台”的军事价值没有得到战火检验。

因为耗费巨大,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其他战舰的建造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航空作战平台”还饱受指责,就连白华伟等支持该项目的海军将领都受到非议,感情应该由他们承担责任。

当然,保守派也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努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白华伟父亲的名字为第三种超级航母命名,仿佛用上了这个名字就能让白华伟回心转意。

以当时的情况,“白止战”级在设计与建造中做了减法,就是在向白华伟施压。

总而言之,“航空作战平台”在大战期间不是很受欢迎。

只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也就是白华伟等人的坚持,才让帝国海军在战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航空作战平台”对海军的影响,绝不在航母之下。

在某种意义上,“航空作战平台”其实是航母的完整体。

跟航母比,“航空作战平台”不但强化了进攻能力,还增强了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成为集进攻、防御、保障支援、兵力整备、物资转运调配、指挥通信于一身的全能型海上作战平台。

一座完善的“航空作战平台”其实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综合军事基地。

在影响上,“航空作战平台”不但让海军迎来了第二春,还彻底的改变了战争面貌,让新军事学说提倡的基本战略拥有了具体事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从此开始,通过军事斗争描绘出来的国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全球大战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军事思想,就此成为了历史。

第488章 关键所在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242章 胆战心惊第25章 淡化处理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187章 诛心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317章 决战姿势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638章 善后安排第151章 孤注一掷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84章 无解之局第139章 牛犊之勇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39章 内忧外困第103章 发挥余热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134章 亦师亦友的对手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187章 诛心第448章 撤退的信号第182章 噩耗连连第205章 前后夹击第87章 挨炸第80章 飞蛾扑火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71章 改变打法第183章 鸣金收兵第69章 战术反击第255章 三杯茶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218章 豁出去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287章 来自远方的消息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390章 小心眼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434章 战略冒险第632章 老王出马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474章 交付第540章 第二战场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49章 奔赴前沿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462章 凯旋而归第280章 披挂出征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569章 进军窄海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483章 欺骗第36章 大败亏输第610章 一席之谈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639章 新的威胁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19章 龙的天空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结束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497章 备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399章 登陆塞岛第102章 地面战争第272章 赐婚第255章 三杯茶第168章 鲸吞蚕食第26章 怪人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160章 大胆前出
第488章 关键所在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242章 胆战心惊第25章 淡化处理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187章 诛心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317章 决战姿势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638章 善后安排第151章 孤注一掷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84章 无解之局第139章 牛犊之勇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39章 内忧外困第103章 发挥余热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134章 亦师亦友的对手第321章 破交与护航第187章 诛心第448章 撤退的信号第182章 噩耗连连第205章 前后夹击第87章 挨炸第80章 飞蛾扑火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71章 改变打法第183章 鸣金收兵第69章 战术反击第255章 三杯茶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218章 豁出去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287章 来自远方的消息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390章 小心眼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434章 战略冒险第632章 老王出马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474章 交付第540章 第二战场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49章 奔赴前沿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462章 凯旋而归第280章 披挂出征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569章 进军窄海第259章 能者多劳第483章 欺骗第36章 大败亏输第610章 一席之谈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639章 新的威胁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19章 龙的天空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结束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497章 备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399章 登陆塞岛第102章 地面战争第272章 赐婚第255章 三杯茶第168章 鲸吞蚕食第26章 怪人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160章 大胆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