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心腹大患

在23日夜间,帝国空军发动了首轮进攻。

当时,丁镇南正在返回卡拉港的途中。因为需要绕行避开梵罗国本土,航程增加了数千千米,所以飞行时间延长到了近6个小时。跟以往一样,丁镇南上飞机之后就睡觉,充分利用了飞行时间。

首轮空中打击,分多个波次进行。

参战的作战飞机多达数百架,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投入战斗。

最先到达,并且负责开路的,并不是在波沙湾战争当中大杀四方的隐身攻击机,而是战略轰炸机。

显然,这体现出了帝国空军的战术灵活性。

关键就是,在扩大打击范围之前,必须干掉拦路虎,也就是部署在特里凡,得到严密保护的远程警戒雷达。

要说的话,这部由纽兰共和国生产的远程警戒雷达,一直都是帝国空军的心腹大患。

不说别的,超过600千米的探测距离就足够覆盖整个斯兰岛。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只要升空,还没爬升到巡航飞行高度,就会被这部雷达发现。

虽然帝国空军针锋相对的部署了干扰设备,还专门加强了电子战能力,但是只要那部雷达雷达仍然在工作,帝国空军在斯兰这边的部署与活动就没秘密可言,更别说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显然,就是那部雷达发现了飞往科伦城的民航客机,然后判断出帝国空军正在进行战略空运。

按理,这类高风险突击行动,更适合动用“攻-11A”这类隐身攻击机。

在波沙湾战争当中,帝国空军就动用“攻-11A”摧毁了伊军的指挥中心与通信结点,让伊军全面瘫痪,作战部队都只能各自为阵。在随后的战斗中,几乎所有高风险任务都是由隐身攻击机执行。

要说的话,“攻-11A”是帝国空军手里唯一能够突破现有防空系统的打击力量。

只是,“攻-11A”主要针对的其实是战术与战役级别的防空系统,在战区与战略级别的防空系统面前,反到没什么优势可言。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攻-11A”实现雷达隐身的基本原理。

虽然帝国空军宣称“攻-11A”能实现完全隐身,但是实际上,只是在几个主要方向,把反射的特定波长电磁波的强度降低到极低,让防空雷达无法从背景辐射中,辨别出攻击机反射的信号。

降低反射的电磁信号的强度,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吸收电磁波,二是改变电磁波反射方向。

前者,主要靠吸收电磁波的特殊涂料。

后者,则是在气动外形上下功夫。

因为任何一种特殊涂料多只针对部分波长的电磁波,外形隐身同样与波长有关,所以这也直接决定了,“攻-11A”只能在少数的雷达面前实现隐身。做为战术攻击机,肯定主要针对工作在厘米与毫米波段的火控雷达,对分米波段,以及波长更长的警戒雷达,隐身效果也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此外还有,在几个特定的方向上,“攻-11A”的RCS值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超过了常规作战飞机。

正是如此,“攻-11A”的作战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对付远程防空警戒雷达就不是“攻-11A”的强项,要不然的话,丁镇南也不会安排武装直升机对付伊军的远程警戒雷达,让陆军航空兵打响波沙湾战争的第一枪,却没动用隐身攻击机。

这次的情况也一样。

就算远程警戒雷达受工作波长的影响,哪怕探测到了隐身攻击机,也未必能够获得准确数据,比如飞行速度与飞行高度,无法直接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不过可以及时的发出防空警报,让承担要地防空的野战防空部队能部署到位,而且采取有效的战术,就能够对隐身攻击机构成威胁。

其实,在帝国空军组织的对抗演习中,野战防空部队早已经证明,提高防空系统的战场机动性能,特别是火控雷达的战术灵活性,能够把拦截隐身攻击机的作战效率提高数倍,大幅度削弱隐身攻击机的突防能力。

一台部署在飞行路线附近的火控雷达,就能够让“攻-11A”折戟沉沙。

显然,了解这套战术的,不止是帝国空军,还包括纽兰空军。

原因就是,代号“夜鹰”的F-117A在数年前就已正式入列,纽兰空军也由此成为了第二支获得隐身攻击机的空中力量。通过F-117A隐身战斗机,纽兰空军肯定掌握了对付隐身攻击机的战术。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特里凡的那部远程警戒雷达在3年前,也就是F-117A正式服役之后不久,进行了一次技术升级,而且由纽兰空军承担全部工程,在完成之后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甚至没有让梵罗空军承担相关费用。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消息,此次改进与探测隐身目标有关。

主要就是,这部雷达离帝国本土,以及主要的海外军事基地最近,也就最有可能探测到帝国空军的隐身攻击机。

换句话说,如果纽兰空军想要获取“攻-11A”的第一手性能数据,就得充分利用部署在特里凡的远程警戒雷达。要不然,纽兰空军没有任何理由自己掏腰包,为梵罗空军升级并不算落后的雷达。

此外还有,该雷达一直是由纽兰空军提供维护服务。

关键还有,特里凡有3座由纽兰军队控制,或者是与梵罗军队共用的军事基地,都有可能部署了野战防空系统。

正是如此,在首轮突击行动当中,帝国空军才没出动隐身攻击机。

安排战略轰炸机打头阵,至少能够保证作战平台的安全。

为了摧毁那座远程警戒雷达,帝国空军出动了一个大队的20架“轰-9D”,用了240枚巡航导弹。

当然,打击目标还包括指挥中心,以及附近的几处防空阵地。

为了增强打击效果,第二波突击行动依然由轰炸机承担,也使用巡航导弹,只不过重点轰炸空军基地。

此外,就是同步发起了夺取制空权的空中进攻行动。

因为战斗已经打响,防空战斗机早已升空,所以帝国空军也倾巢而出,只是制空战斗机就出动了100多架。

在梵炎洋这边,跟纽兰空军的第一场战斗就此打响。

虽然在战略层面上,在梵罗国部署作战部队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毕竟在后勤保障无从谈起的情况下,驻外军队的作战能力根本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出于政治的原因,在跟梵罗国结盟之后,纽兰共和国就向梵罗国派驻了一支规模相当可观,还颇具战斗力的部队,而且以空军为主。

这支部队的主力是纽兰空军的“远征航空队”。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远征航空队的作战飞机都不少于200架,而且以最先进的战术飞机为主。比如早在10多年前,在F-15A/B正式交付的第二年,就提供给远征航空队,高峰时期的装备数量达到了180架,而且远征航空队还是第一支装备F-16C/D的驻外部队,优先权甚至超过了本土防空军。

当然,这么安排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向梵罗国推销先进战斗机。

只是,在根本上还是为了强化与梵罗国的同盟关系,确保梵罗当局能够秉承跟纽兰共和国结盟的战略方针。

此外就是,抵消来自梁夏帝国的威胁。

到了战争时期,那就更加不可小觑了。

虽然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纽兰驻军大多部署在梵罗国的南部地区,但是在开战之后,特别是在纽兰共和国正式参战之后,这些驻扎在梵罗国的作战部队,对战局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帝国空军之前一直没有对梵罗国南部地区发起战略轰炸,就与纽兰航空兵有关。

要说的话,纽兰远征航空队一直是帝国空军的心腹大患。

在大战爆发的时候,纽兰远征航空队的兵力为:80架F-15C/D,120架F-16C/D,60架A-10,12架RF-4C,8架C-130,8架RC-135,4架E-3B,12架CH-47,20架MH-60与数十架各种类型的勤务飞机。

这个规模,超过了绝大部分二流空军!

虽然战斗机的数量有所减少,尤其是F-15C/D这样的重型制空战斗机,但是支援飞机的数量明显增加,综合作战能力反到提高了不少。关键是,那几十架攻击机,拥有非常强悍的战场支援能力。

其实,在梵罗国正式参战后,60架A-10就被派往西北地区,为进攻巴铁的梵军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只不过,因为梵军没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所以纽兰航空队也没全力以赴。

此外就是,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在9月份,也就是正式参战之前,利用提供人到主义援助的名义,向梵罗国输送了一批作战飞机,以及维持战斗力需要的零部件,提高了远征航空队的作战能力。

只是,具体有多少,就说不准了。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只是送到特里凡的零部件,就能够组装数十架战斗机,不过大部分都储存了起来。

道理也很简单,作战飞机会受损,也就需要零部件进行维修。

此外,还需要很多耗材。

关键还有,因为飞行员数量有限,所以就算有更多的战斗机,也未必能够派上用场,还不如储存起来。

要说的话,纽兰远征航空队才是梵罗国南部地区的主要空中力量。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帝国空军就把纽兰远征航空队当成头号劲敌,第一阶段的作战目的就是将其彻底消灭。

当然,纽兰远征航空队也是早有准备。

纽兰共和国已正式参战,特里凡离纽兰本土十万八千里,就算是离得最近,由盟友控制的军事基地都在数千千米外,纽兰远征航空对只能背水一战,也只有拼死奋战,才有一线的希望。

23日夜间的这场战斗,就足以证明纽兰远征航空兵的斗志。

在来势汹汹的帝国空军面前,纽兰远征航空队非但没有退缩,还主动出击,而且投入了主力部队。

按照科伦城发来的战报,纽兰远征航空队在当晚出动了数百架次。

只是第一次交战就出动了40多架F-15战斗机。

所幸的是,帝国空军投入的兵力更多。

关键还有,帝国空军打了一个时间差。

前面已经提到,由轰炸机发起第一波攻击,而且全部使用的空射巡航导弹。

虽然打击效果不算理想,主要是目标太过分散,根据后来的侦查报告,并没达到彻底摧毁远程防空警戒雷达的目的,但是这一波远程攻击,不但让警戒雷达关机,还逼迫部署在附近的防空部队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这就是说,梵罗空军与纽兰空军的防空部队全都暴露了。

此后,就是第二波空中突击,担纲的仍然是轰炸机。

从当时的交战情况来看,纽兰远征航空队出动的40多架F-15C/D战斗机,其实是被派去截击轰炸机。

为此,协同作战的预警机并没有前出,而是留在特里凡附近。

结果就是,在与帝国空军出动的“战-11B”机群遭遇的时候,F-15C/D机群与E-3B的距离超过了350千米。相对的,帝国空军出动的“指-8C”仅滞后150千米,还有大型电子侦察机伴随行动。

这个态势,足以决定空战的胜负。

等到E-3B探测到“战-11B”机群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快速突击的F-15C/D机群直接冲进“战-11B”的伏击圈。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就算纽兰飞行员表现出惊人的斗志,以及高超的战术水准,依然没办法扭转乾坤。

最终,仅区区数架F-15C/D逃脱。

虽然也在战斗中击落了十多架“战-11B”,但是与惨烈的损失比起来,取得的战果根本不值一提。

此外,交战空域在公海上空,距离特里凡超过300千米,距离科伦城不到200千米。

这意味着,那些被击落的纽兰飞行员,就算成功的跳伞逃生,也未必能在战争结束之前归队。

关键还有,这场空战打乱了纽兰远征航空队的作战部署。

因为截击行动遭受惨败,再加上帝国空军大兵压境,所以纽兰远征航空队在加强制空力量的同时,还得疏散与转移支援飞机,不然在遭到轰炸之后,这些停在战区机场的支援飞机都得完蛋。

从指挥的层面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何况,还有梵罗空军这个搅屎棍。

在根本上,这仍然是指挥层面的问题。

从波沙湾战争开始,此后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无一例外的证明,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滞后是各国军队的通病,跨军兵种协同作战更是重灾区,即便是帝国军队,也没有彻底的解决指挥层面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纽兰军队与梵罗军对在联合作战方面存在的问题,肯定更加的严重。

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247章 变化万千第241章 提心吊胆第387章 全面爆发第142章 来自北面第139章 前出掩护第504章 潜艇的发现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145章 超远距离炮击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502章 纽兰军队的反击第359章 果断出击第36章 别人买单第272章 赐婚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43章 讨教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53章 全线溃退第225章 重战称雄第88章 野心勃勃第76章 煎熬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章 空中霸王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467章 取舍第483章 欺骗第365章 宣告结束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11章 围追堵截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83章 三驾马车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100章 正式宣战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350章 替死鬼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116章 急也没用第474章 交付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25章 两头兼顾第4章 一发入魂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60章 双子星第142章 来自北面第317章 决战姿势第64章 冲锋在前第51章 变与不变第300章 哥斯拉第448章 撤退的信号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176章 这是幻觉吗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3章 风云际会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592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352章 超级说客第28章 煽风点火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315章 重编的航空兵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324章 苦肉计第394章 三步走第201章 峰回路转第54章 南环计划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485章 万事俱备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515章 举棋不定第225章 重战称雄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62章 低空之虎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523章 蒙混过关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44章 重点栽培第198章 投桃报李第71章 虎虎虎第205章 宿醉醒来
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247章 变化万千第241章 提心吊胆第387章 全面爆发第142章 来自北面第139章 前出掩护第504章 潜艇的发现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145章 超远距离炮击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247章 被抢走的主功第502章 纽兰军队的反击第359章 果断出击第36章 别人买单第272章 赐婚第547章 突发事件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43章 讨教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53章 全线溃退第225章 重战称雄第88章 野心勃勃第76章 煎熬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章 空中霸王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467章 取舍第483章 欺骗第365章 宣告结束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68章 疑虑重重第11章 围追堵截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83章 三驾马车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100章 正式宣战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350章 替死鬼第207章 最佳人选第116章 急也没用第474章 交付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25章 两头兼顾第4章 一发入魂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60章 双子星第142章 来自北面第317章 决战姿势第64章 冲锋在前第51章 变与不变第300章 哥斯拉第448章 撤退的信号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176章 这是幻觉吗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3章 风云际会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592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352章 超级说客第28章 煽风点火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315章 重编的航空兵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324章 苦肉计第394章 三步走第201章 峰回路转第54章 南环计划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485章 万事俱备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515章 举棋不定第225章 重战称雄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62章 低空之虎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523章 蒙混过关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44章 重点栽培第198章 投桃报李第71章 虎虎虎第205章 宿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