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测试官驾到

明中信拿着记录演武场情况的纸张一阵推敲思索,渐渐想法成形。

随后,明中信从兵家空间中叫出了正在训练的一组学员。

三组学员齐聚,聆听明中信的训话。

旁边的明中远一脸的震憾,看着面前的学员,一脸的难以置信。

现在眼前这些身高马大的青年人是那些武堂学员?

这几日,武堂学员们尽皆利用十二个时辰进行训练挖掘潜力,继而明中信则不断用丹药对他们的身体进行洗炼,一番伐毛洗髓之后,居然令这些学员们身体迅猛发展,如今本来就魁梧的身体也长高了一大截。

如果被外人看到学员们之前与现在的对比,只怕会大吃一惊,皆因前后对比,虽然身形没什么变化但身高差距太过明显,尽数高了一大截。而那之前宽松的训练衣也被肌肉撑得暴起,显然是身体的股肉隆起所致,而肌肉中展现的爆发力令明中信极其满意。

之前,他还担心药效不明显,现在一看效果还真心不错。

要知道,武举内容中有一项才貌,要求身高必须在六尺以上,说话流利,应对清楚。

说话流利,应对清楚,这项他根本不担心。这一年来,经过学堂的训练,学员们基本上已经脱离了那种乡下人的土气,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根本无惧任何场合,说话必然流利,应对绝无问题。

但是,这身高必须在六尺以上,他就有些为难,毕竟,这些学员才年仅十二三岁,身体发育未曾完全,虽经他这一年来尽心训练,以营养助其生长,但学员们毕竟之前的底子太虚,无法立刻补充完全。这些也不算什么事!凭借他的手段,想要让这些学员短时间内长高,并非不可能,但却无法保证没有副作用、后遗症。

好在,之前在赏善殿中炼制出炼体丹药,这就解决了这项问题。

再加上兵家空间中的兵灵的压榨训练,几者相结合,训练效果俱佳,伐毛洗髓效果明显,才令得这些学员们力量飙升,而且,也无副作用的长高了一大截,达到了武举才貌标准。

现在,他自是极其满意。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再过两日,你们就将接受武举测试,这是一次武举之前的检验,也是对你们这段时间训练的检查,希望你们能够展现出应有的水准,让我看看训练的效果。当然,我也会及时发现你们的不足,之后进行补训,争取令你们完美通过武举,走上光明的前途。”

一番动员,令得学员们心潮澎湃。

“接下来,我将会传授你们一些技巧,这些技巧能够提升你们的战斗力,希望你们这两日尽情训练,争取掌握其中技巧,有没有信心?”

“有!”学员们齐声高呼。

随后,明中信将一些小技巧一样样传授,传得精细,学得认真,在和谐的气氛中,时间稳稳流逝。

将学员们打发去继续训练,明中信缓缓步出演武厅。

“中信,你的这些技巧真的有用?”明中远虽然在旁看得明白,也知晓明中信此番教授肯定有其用意,但心中却是无底。

毕竟,这批武堂学员是第一批集体展露于人前的明家学堂的学员,学堂效果呈现将决定着今后明家学堂的名誉,成则名声大躁,败则名声扫地,在京师的路也会更加困难!

“族兄放心吧,只要这些学员们掌握这些技巧,武举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刘老两日后究竟要出什么损招!”明中信说着说着,眉头皱了起来。

之前虽然他知晓刘大夏一定会令他的测试难上加难,但这损招又是何意?

明中远见明中信居然皱眉,也是心下一惊,毕竟,这么些时日,明中信皱眉的次数可是很少的!

“中信,有何难处,说出来,大家想办法。”明中远忍不住提醒道。

明中信冲他笑笑,“无妨,只是在担忧刘老的损招而已,不怕他有招,就怕他存心恶心我的话,我还真的没法与他较真,真是头痛啊!”

哦,原来如此!明中远一听明中信的解释,摇头笑叹,“是啊!来到京师,刘老虽然对明家帮助极大,但却也是不断地为难你啊!这得小心!”

说着,说着,他自己居然也笑了起来,想必,他是想到了刘老为难明中信的场面。

明中信摇头失笑,罢了,兵来将挡,刘老前来,自有招数对付他,现在杞人忧天,何必呢!

接下来的两天,明中信足不出户,尽全力培养这些学员,随时注意学员们的学习训练进度,并及时指点,令得学员们的技巧突飞猛进。

而外界,京师兵部突然发出公告,公布朝廷即将于十二月初一举行武举,而且快马加鞭通过驿站公告全天下,此次武举只要符合条件之人都可以直接在京师兵部报名参加武举试。

一时间,天下震动,毕竟,六年未曾举办过武举,如今突然举办武举,这是多少武人的福气啊!虽然在六年前,弘治帝已经公告过天下,今后,每六年举行一次武举。

但天下人可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皆因,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在建立大明帝国的同时,下诏,令设文、武科取士,以“广求天下之贤”。但是,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却一反常态,将武学、武举打入冷宫,废弃武举。

之后的建文帝虽复起武举,在京卫设立武学,但在位时间太短,也对武举无甚变革。

随后的明成祖更是心中敏感,深怕武举动摇了他的执政根基,以“徒有其名而无实效”为名,取缔了建文帝在京卫设立的武学。

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正式批准开设京卫武学,并决定在两京(北京、南京)各办一所,武学开禁,但武举却一直等到天顺八年(1464年)才确立。但却在当年,英宗病逝,此事又成悬念。随后继位的宪宗,听从朝臣的“武举之科不可不设”之言,批准颂了大明第一部《武举法》,自此,天顺八年成为了大明武举的起始年。

但因此前人们根本不重视武举,而且武官皆勋贵子弟承袭,根本就无百姓有本事能够参加武举,故而当年并无一人应试,武举处于尴尬境地。

随后,令兵部发布公文公告天下,教养数年之后,直至弘治六年(1493年),才正式定制,也举行了一科武举。

几经波折,百姓自是心下猜疑,如今在六年之后居然重开武举,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一时间,天下熙熙攘攘,一应有资格参加武举之人,更是惊喜非常,毕竟,这是一个极好的进入仕途的机会,于是他们纷纷打点行装,开出路引,乘船坐车,直奔京师。

明中信不被外界所干扰,只是静心训练学员。

刘大夏却是每日上窜下跳,与诸多人见面,也不知道密谋什么事?

此事被石文义上门一一告知明中信,明中信笑笑不言。

无论如何,天下皆看向武举,而京师关注明中信的诸位友人也看着明宅,心中思索着,如何帮衬明中信一把。

而此时的环采阁与满春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直道,迅猛无比地分别占领了京师的娱乐市场与青楼市场。而青楼联盟中的各座青楼也是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蓬勃发展。

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倚红楼居然在这种形势之下,悄然开业了,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奇服务,截留了一些客人。

令人奇怪的是,寿宁候得报之后,只是皱皱眉,并未有什么举措。明中信得报后,呆立片刻,也转头去继续训练学员,不再关心倚红楼之事。

环采阁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根本未曾与时俱进倚红楼。

唯一对倚红楼感兴趣的,就是满春院等青楼联盟,不时举办活动,针对倚红楼。

当然,这一切都与现在的明中信无关,他一心备考,哦,不,是一心让学员们备考。

当然,其间,明中信陪同刘大夏去寿宁候府验看了张延龄的布置准备工作,毕竟,张延龄纨绔之名响彻京师,他听说寿宁候虽然同意了让他们用演武场进行武举测试,但却让张延龄具体负责准备事宜,心下忐忑,深怕这小子将此事办办砸。故此,细心进行了检查。

好在,还有明中信说,有候府管家在旁提醒帮衬,倒是让他放下了一半心,但却深怕张延龄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在刘大夏检查之后,心中惊奇,这次张延龄这准备工作做得真是太好了,居然考虑到了很多自已都未曾考虑过的问题,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下他可放心了,回府静心等待测试的来临。

在一片吵杂琐事之中,终于,武举测试之日来临了。

这一日,明中信早早领着武堂学员们来到了寿宁候府。

张延龄在府门前将明中信等人迎了进府,直奔演武场。

而此时,刘大夏等人还未来,明中信令学员们各自先行在场上热身,熟悉场地。

刘大夏姗姗来迟,但他却不是一人前来,而是带着大队人马而来。

明中信迎上前去,同时细细打量来人,却只见陪同刘大夏前来的共计五人,两位是面带官威的儒士打扮,三位却是五大三粗的壮汉,但却也威风凛凛、面含杀气,显然是军中之士。

“给刘老见礼了!”明中信恭恭敬敬向刘大夏行礼道。

“刘大人!”张延龄向刘大夏拱拱手,表示见过礼。

“哦!”刘大夏冲他们点点头,冲明中信道,“走,先到演武厅!”

大步当先,前往演武厅。

演武厅内,大家坐定。

刘大夏一指明中信,“来,我为你引见几位大人!”

刘大夏指着二位儒生打扮之人为明中信介绍道。

“这位是兵部主事王崇献王大人!”

“这位是兵部主事李仁李大人!”

“见过王大人!”

“见过李大人!”明中信一一上前行礼。

嗯!二位大人点点头,盯着明中信一阵打量,毕竟,这段时间,这明中信在京师可是太出名了,如今终于见到真人了,自是好奇不已。更何况,这明中信居然能够劳动刘大人请自己二人前来为其把关,这可不是一句有交情能够办到的。他们也很好奇明中信与刘大人究竟是何关系,刘大人居然如此尽心。

“这二位大人测试学员们的谋略!”刘大夏道。

“谢过二位大人!”明中信抱拳称谢道,虽然人家是冲着刘大夏的名头来的,但却也是为的自己,自是得称谢。

“无妨,我们也想看看今年是否有好的苗子!毕竟朝廷现在急需武举人才啊!”王崇献意味深长地望着明中信道。

而李仁却在旁沉默寡言,只是一味地打量明中信。

明中信心中一动,却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冲他们笑笑。

“来,我给你再介绍几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刘大夏一拉明中信,来到三位军中之士面前。

щшш •тt kán •c ○

“这几位是宣府镇的将军,这位是李赶将军,这位是马玉良将军,这位是霍思归将军。这次乃是回京述职,被我请来的,你可得抓住这次机会哟!”刘大夏意味深长地为明中信介绍道。

明中信向三位将军一一见礼,但心中却是深深震动。宣府镇的将军,这些可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啊!怪不得如此的威风凛凛、面含杀气,这是长年与边寇战斗所自然产生的杀气啊!这次可真的赚大了!

要知道,宣府镇,治所在今河北宣化,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大明建国以来,一直作为京师在面对蒙古军事威胁的屏障,宣府镇的大军乃是明朝最精锐的野战部队。在宣府镇的将军们,绝对是勇猛强悍的代名词,在长期与蒙古军作战中,得到了极其残酷的锻炼,如今刘老居然将他们请来,看来,这次这些小子有福了!不过,先得被狠狠操练一番,入得了人家的法眼中,才能得福啊!

第九百一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惨往事第九百零八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赶来第一百四十三章 碾压历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围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老评价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阳评文第五百二十七章 危机乍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六百一十章 强行胁迫第五百四十四章 真实对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景泽探底第四百三十六章 刘老讯息第五百四十章 测试官驾到第二百三十章 农庄安排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七百零五章 阴谋再现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九百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食筹齐第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五百零九章 应对之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九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唇枪舌剑第七百二十二章 情势危殆第九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谣言风传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归途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妆术现第九百零一章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章 孙宇就职第二十七章 学堂授课(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治疗小丫第七百九十六章 冤家见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筹谋反击第六百三十章 沁园接头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内情第九百七十七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客上门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会师第四百零二章 落脚京师第一百六十二章 等待发案第六百四十章 于千明悟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义请客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路皆回第八百三十章 血雾成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宴乡邻第一百八十章 拜谢县尊第八百八十章第十九章 再添“利器”第六百零三章 地动山摇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转轮殿成第一百章 县试在即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获信第七十五章 客栈怪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诉遭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宿醉之后第十七章 “疯子”账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老欲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四百一十九章 环采阁开张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平静第五百五十三章 环采阁退出第二百八十八章 书画齐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暗战将起第四百一十章 再遇故人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侧击第四百五十二章 拉刘老下水第六百八十六章 惨痛经历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 李玉乌龙第六百八十章 路遇灾民第九十四章 师爷吹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七十一章 处置后患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轮殿异变第七百五十九章 即将发动第八十五章 中信治伤第二百六十四章 萧飒宴请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家乡来信第七百九十二章 伏兵四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技惊四座第六百二十五章 中信现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会开始第六百七十二章 诡异消失第八百三十章 血雾成区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线天之役第二百六十八章 明萧论马第二百七十八章 唇枪舌剑
第九百一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惨往事第九百零八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赶来第一百四十三章 碾压历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围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老评价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阳评文第五百二十七章 危机乍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六百一十章 强行胁迫第五百四十四章 真实对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景泽探底第四百三十六章 刘老讯息第五百四十章 测试官驾到第二百三十章 农庄安排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七百零五章 阴谋再现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九百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食筹齐第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五百零九章 应对之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九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唇枪舌剑第七百二十二章 情势危殆第九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谣言风传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归途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妆术现第九百零一章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章 孙宇就职第二十七章 学堂授课(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治疗小丫第七百九十六章 冤家见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筹谋反击第六百三十章 沁园接头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内情第九百七十七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客上门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会师第四百零二章 落脚京师第一百六十二章 等待发案第六百四十章 于千明悟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义请客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路皆回第八百三十章 血雾成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宴乡邻第一百八十章 拜谢县尊第八百八十章第十九章 再添“利器”第六百零三章 地动山摇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转轮殿成第一百章 县试在即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获信第七十五章 客栈怪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诉遭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宿醉之后第十七章 “疯子”账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老欲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四百一十九章 环采阁开张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平静第五百五十三章 环采阁退出第二百八十八章 书画齐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暗战将起第四百一十章 再遇故人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侧击第四百五十二章 拉刘老下水第六百八十六章 惨痛经历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 李玉乌龙第六百八十章 路遇灾民第九十四章 师爷吹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七十一章 处置后患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轮殿异变第七百五十九章 即将发动第八十五章 中信治伤第二百六十四章 萧飒宴请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家乡来信第七百九十二章 伏兵四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技惊四座第六百二十五章 中信现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会开始第六百七十二章 诡异消失第八百三十章 血雾成区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线天之役第二百六十八章 明萧论马第二百七十八章 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