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葛覃

南地的冬日,将山林的颜色冻得凝固。

阳光下,山是墨绿,雪是白。山阴处,山是浓黑,雪是蓝。

一架小小的马车在山路间穿行,左右摇摆的厉害,车帘轻薄,偶尔露出车里的一线景象。

南河本习惯跪坐在车中,可这里似乎没有楚国那样造车的技术,东倒西歪到让她也忍不住斜靠在软垫上捂着额头。

身边坐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在给一尊小铜香炉扇风,南河被熏的够呛,只觉得车里像是个烟熏火燎的厨房,忍不住挥了挥手,轻声道:“岁绒,把香灭了吧。”

岁绒倔得很,道:“南公送您出来的时候,可说了香不能断,您身子弱些,有这香也能祛风辟邪。”

南河:……再熏一会儿我都成腊肉了。

她头疼道:“那你往车门外拿一些。”

她往车内蜷了几分,心里唤了几声。

她已经醒来有一天多了,那平日早该蹦出来挖苦嘲讽的领导却不回答了。

南河本来想着自己第二个任务可能去一些类似于唐宋元明清的地方,可一睁眼,这马车远不如楚国的华美先进,她与那少女穿着皆是十分朴素的白色布衣,很可能到了比之前更远古的时代。

按理说都是越做任务,去的时代越先进,她本来都到了先秦,竟然还能往前倒退?

她是不是再做几次任务,就能到裴李岗文明去,穿着兽皮带着还没迈入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原住民打仗去了。

想到多年前刚刚被拖进“帝师任务”里的时候,她还因为被带到了一个类似春秋战国的时代而哀叹不已。

经历这么多年厕筹刮菊花的日子,她也不由的感慨,人类文明与科技水平的发展从对菊花的手段上就可见一斑啊。

只是南河一闭眼,就想起来辛翳通红的双眼,心头一滞。

无所谓了,无所谓了。

她要是现在到了更早的时代,说不定一会儿就发现自己是辛翳的太祖奶奶呢。

有想那死小子的功夫,不如关注一下眼前这个死倔的丫鬟。

岁绒把香炉放在车门口处,锲而不舍的边扇着风,熏得外头的车夫也直咳嗽。她毫无知觉,道:“先生。一会儿就要到关口,车队就要来接我们了,先生还不如梳镜打扮几分。我们穿的是不是太寒酸了,到了那里,是不是要被笑话的。”

南河也不是没被人嘲笑过。

她伸手:“我凭自己的本事穷成这样,旁人凭什么嘲笑。镜子拿来。”

岁绒从车厢一角拿出一套红漆七子奁盒来,将其中圆盒里的铜镜捧出来。南河望见这七子奁盒,也微微一愣。

这样的奁盒绝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这正主和丫鬟穿的虽然朴素,但身份未必低下。

铜镜磨的十分光滑,南河望着镜子里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女,暗吸了一口气。

她……居然是个女的?

不对不对,她居然穿女装?!

镜中的自己,与之前楚国荀君的身子,并不太相似。个子并不算娇小,五官是更年轻更女性化一些。眼角微垂,眉毛浅淡,唇薄薄的抿着,显得有些过分认真与沉默,只是现在更是白皙的如同放了些年份的白瓷,窄肩细颈,泛着微光,表情略温顺。

她穿着一身泛黄的白色深衣,脑后挽着女子发髻,发髻低垂,留了两缕搭在肩上,后头挂着长到腰的深红发带。

因为深衣是男女皆可穿着,南河之前只看到深衣和……略显平板的身材,就完全没想到自己是个女子。

若是女子打扮,如何做王师?

难道这次是要嫁进宫里?

上次做帝师顶多是被闹,难道这次还会被……

南河想了想,脸都有点绿了。

岁绒拿出油膏,给她略抹了抹,将前额的头发归拢。

车马颠簸的厉害,南河想起岁绒一直称呼她为“先生”,便端着沉重的铜镜,斟酌试探道:“到了那里,你还叫我先生?”

岁绒嘟囔道:“有何不可。大君请您去辅佐,却不许您在人前露面,我怕的是最后您不得不伪装成侍女随从。您随着南公游历学习多年,一身的本事,本应跟南公那般做一仙人,如今却要来趟这浑水。”

南公是谁?怎么说不许在人前露面?

南河:“不让露面?因为我是女子?那一会儿你不是说有车马队伍来接我,到时候下车,不还是会让人知道?”

岁绒挠了挠脸:“倒不是说不让别人知道您是女子,而是——南公应该跟您说了,您怎么能还来问我呢。这面具给你,都是南公让我给您的,说是不要把面容轻易露给别人看。”

她嘴里问不太出什么话,南河只能放弃。

说着,她从岁绒手中接过一块青铜面具。

实际上青铜生锈后才发青,平日里的新青铜器都是金灿灿的颜色。

然而这块面具却已经旧成了黑青色,上头有着繁复的花纹与雕刻,只是很多都被磨的锈蚀的看不清楚。

看起来厚重,实际上却并不太沉,她对着镜子稍微比了比,只露出了半个白皙的下巴,将这位少女温顺认真的气质给压住了不少。

巨眼高鼻的深青色面具本就有几分诡谲,配上她过分白皙的尖下巴与薄薄的嘴唇,更显得有几分神秘阴戾。

虽然多了个面具,但至少不用再小心翼翼的扮演男人,南河忍不住对着镜子略一莞尔,端着镜子的岁绒微微一抖,轻声道:“先生这样,才像南公的弟子了。”

她才刚刚将面具两侧的白色布条系在脑后,和发髻绑在一起,就听到了远远传来洪亮的声音:“南姬到。”

那语言她似乎是听得懂的,怎么有点像晋地的语言?

不过若她来的是数百年前诸侯还未强大时的周,倒也有可能,毕竟晋地与成周距离很近,应该语言很相似。那她便不用怕语言不通了。

她掀开车帘,只看到远处一排黑色大马,几十个将士身穿胡服皮甲,肃立在马边,马队后停驻着几辆低矮的马车。

岁绒让车夫停车,扶着南河走下车来。

她听刚刚那领队将军唤她“南姬”。

女子多夫氏、父氏在前,姓在后。她估计南是指她那个师父南公的氏,姬则该指周天子血脉的姬姓了。

她缓缓走下车去,两袖并拢,脊背笔直的站在原地。

白色深衣长裾垂地,布满皱褶的宽袖捏在手里,深红色腰带下垂坠着白色玉坠,旧衣配美玉,青面配女子,站在树荫下就让人有一种不似真人的畏惧与好奇。

对面的那些将士本对于如此阵仗来接一女子,有些怨言,但当看到她本人,也忍不住屏息,只觉得后脑勺有些隐隐发麻。

她早已学了一身滴水不漏的礼节,因不知自己到底在什么年代,她尽量行了旧周的仪礼。对方的将士猛然绷直脊背,略一低头,向她简单又肃穆的回了一礼。

南河心下一松。看对方的态度,南姬身份应该还算是高贵。

身份高就还算好些,不像她当年进楚宫去,身份极为尴尬,辛翳不听她管教也瞧不上她也就罢了,宫内外的王族大臣还想用她来控制辛翳,而后各方牵制。最终她被各方逼得没有办法,竟选择了跟辛翳这个小小年纪就孤家寡人的王联手,硬生生的闯出了一条路来。

她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都是任务,都结束了,她怎么还是总想起辛翳来。

难道这以后每一个任务,她都要惦记着这一个个熊孩子?

话虽这样说,南河却忍不住心想:或许以后就越来越敷衍了,她怕是以后再也不会像对辛翳那样掏心掏肺的去对待别的王了。

岁绒手里正拎着长柄香炉,看她扶额,以为她头痛,连忙道:“先生是不是又头痛了?快上车去,哎呀呀南公说让我一定照顾好您的,先生你要是再病倒了我可怎么办啊,就我们俩出来这么远……”

南河:……她到底是带了个丫鬟还是带了个妈出门。

走近了那些将士,她才发现这个国家的车马都有几分朴素铁血的风范,远不如楚国的华贵,马匹虽然高大,但鞍鞯都磨破了,辔头也都生了不少铁锈,将士们虽然看起来严肃且强壮,但皮甲也都有些老旧破损。

衣着装饰皆是深色,黑铁旧铜饰物为主,几乎见不到什么金银玉石。看得出来并不富有,审美也偏向素硬厚重。

与楚国截然相反的国风啊。

南河觉得有点眼熟,不过周代早期的时候生产力不太发达,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风格吧。

南河对为首的将领略一行礼,登上车去。

车马摇摆,南姬的身子似乎又体虚,她斜靠了不一会儿,便又睡着了。

等她再度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南河掀开车帘,向外望去。

星河横亘,宽阔的荒草原野上略有起伏,偶尔有几棵黑色的树影,像守夜的哨兵孤零零的站立着。月亮黯淡,灰蓝色的微光照亮了面朝星空的草叶,几只小虫绕着马灯打转,他们已经偏离了大路,驶向一条凹凸不平的小路。

岁绒也探头出去,面对如此美景,万千抱怨憋成了一句:“星星好看。”

他们的车马队伍行驶到了一处缓坡的坡顶,微风拂来,眼前骤然出现一座灯火通明的军营,黑色轮廓像是一座小城伫立在荒野中。

军营与他们之间横亘了一条宽且浅的大河,河里倒满星光,成了深蓝色草地上的一条银缎带,南河轻轻呼了一口气。

车马从缓坡下行,横渡浅河,车轮搅起一片水花,湿漉漉的车身上岸直奔军营。

眼看就要到了军营前,南河正想将那在夜风中飘扬的大旗看个清楚,就看到带队的军官骑马掉头过来,到马车边弯下腰低声道:“请南姬放下车帘,不要让军中看到您,否则会引来猜疑。”

南河只好放下了车帘,听着车轮辘轳。进了军营后四周有不少拿着火把的行队擦着马车经过,还有些马蹄声和议论声。

她正这样想着,马车停了下来,有人似乎在外头急急忙忙的喊叫:“人呢!南公人到了么!大君刚刚昏厥过去了!”

护送的军官在车外道:“来的不是南公,而是南公的女儿。”

南河正想着,岁绒掀开车帘,一手拎着随身的行囊,一边扶她下来。

眼前一座主帐,帐内灯火明亮,几个士兵看见她的女子发型与面具都愣了愣,但也赶紧掀开了帐帘,簇拥着她急急忙忙往内走:“让开,都让开,南公之女到了,让她来为大君诊治!”

帐内挤满了人,无数双眼睛投射在了南河身上,那军官连忙对帐内站着的一位将军模样的人道:“将军,南姬带到。”

那将军肥壮粗犷,站在十几位胡服皮甲的军人之中,望了南河一眼,对那面具肃然起敬,躬身作揖行了大礼,道:“南公不能亲自来了么?”

南河也不知道状况,斟酌了一下,道:“南公年事已高,不便出山。”

将军了然:“南公若是将这面具给了女公子,也是说明女公子继承了他的一生绝学,此后就可以替代他出山了。你们都出去,让南姬为大君诊治!”

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向南河介绍自己,就将其他人都轰出了这药味弥漫的大帐,这才掀开内里的帐帘,轻声道:“南姬这边请。”

南河:……这上来就要治病救人?!

她也就懂点药材常识,离治病的本事差得远了。别的事情用嘴炮还能忽悠过去,但治病这大事——她总不能念念叨叨的给这个快病死的王乱插针吧!

但她也没多说什么。

越到场面上越不能露怯,不到刀砍在脖子上,绝对不能松口透底。

这可是她多年做事准则。

岁绒挽起帐帘,她略一低头走入内帐。内帐里有一张矮床,罩着帏幔,床边有一人跪坐在脚踏上,他听到动静回过头来,是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

他一身满是血污的胡服短打,头发略有散乱,脸上还有几道血痂,皮肤微黑,瘦脸星目,神情坚毅,似乎有点面熟。他看到将军和南河,连忙站起身来:“将军。这位是……”

将军点头:“这位是南公的女儿,你年纪小,或许没见过这面具。若是她来了还不能医治好大君,那就真的是天帝神灵也救不回了。”

南河:……你再吹我真就下不来台了喂。

青年面上显露几分感激之情,又连忙向南河行大礼,弓身退却几步,拉开了榻前的帷幔,请南河上前诊治。

南河走上前去,她忍不住又看了那青年一眼,拼命回想自己是否真的见过这样的人,也低头看向了榻上。

就在她看清榻上那人的面容时,脑子里的弦断了三秒,才猛地反应过来!

岁绒只看到南河身子一歪,似乎受到了极大震动,差点摔倒,她连忙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南姬。

南河正死死盯着榻上。

那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面上有几道藏满艰辛风霜的皱纹,箭与大腿各中一箭,箭伤极深,虽然做过了简单地处理,却仍然血肉模糊十分惨烈。

但这都不是让南城耳边如千钹万鼓齐响的理由。

南河认识眼前这个半死不活的老东西!

正是这几年与楚国多次纷争不断的晋王,淳任余!

晋与楚的争端早已持续很久,几年前,荀南河出使晋国,到晋国云台与晋王和谈,最终决意休战和解,却没想到才过了几年,晋国就破坏和谈的结果,南下亲征,想要扩大黄河南部的领地。

辛翳的脾气怎能受得了欺负,他也决定亲征北上,弄死晋王这个老匹夫,不但要把黄河南岸打下来,还要收复河间重地,把上阳这座重城拿到手。

荀南河病重期间,听说晋楚之间打的很艰难,但总体还是楚国胜利的希望更大一些。

后来战报还未传到,辛翳就先赶了回来。

这会儿看到晋王在这儿身负重伤昏厥着,辛翳还能返回郢都抱着她威胁她,显然楚胜了。

她也立即反应过来——她不是换了个时代,而是换了个国家!

而就在千里之外,辛翳应该还在给她入殓办丧!

她耳边响起了戏谑的声音:“第二次帝师任务开启。欢迎来到晋国。”

南河:“……敲里妈!”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春秋战国的姓氏。如果懂这方面的就不用往下看了,实在对此很糊涂的可以往下看看,下文很长,但也算科普了。早讲明白,省的大家看后文迷糊。

————————————

先秦时,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姓、氏与名。当他或她成人后,就会再拥有字。

姓与氏都继承自父亲的家族。比如鲁氏姬姓男子与熊氏妫姓女子成婚,生下来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鲁氏姬姓。

但在平日的称呼里,男子的称呼由【氏+名】构成,他的姓是不作为称呼的。但男子的氏一般不只有一个。除了出生时候就继承自父亲的氏,还可能因为封地、出身地、先人谥号和瞎TM胡编乱造等等原因而有多个氏。

比如最简单的嬴政,秦国是赵氏赢姓。所以在比较考究的电视剧中,会听到有人喊他【赵政】,而嬴政这个叫法,基本等于戏谑的称呼。因为只有女子才称姓。

再比如商鞅,鞅是他的名,但他一共有三个氏,分别是继承于父族的【公孙氏】,因为是卫国贵族后代而得来的【卫氏】,以及因获封地于商而得来的【商氏】。所以这三个氏,叫他哪个都没问题。

但你要是用商鞅的姬姓叫他姬鞅,那就是要挨揍了……

*

名大多是根据出生的情况而定,比如辛翳的翳是因为日蚀。比如晋成公,名黑臀,就能想象他出生的时候屁股有多黑了……本文中也会出现一个叫黑臀的角色,大家到时候不要吐槽他就好23333。

就是因为名会不太好听,所以为了君子出世,他们会在弱冠后取一个优雅的字。绝大多数取字要与名相近或相反的意思。如辛翳,字无光,翳和无光就是相近的意思。比如郑国大夫公孙黑,名黑,字皙……这也是很想变白了。

弱冠之后,用字用名都可以,所以男子的称呼就有了四种组合:

【氏+字】或【氏+排行+字】。【氏+名】或【氏+排行+名】

而且在君主面前,所有的大臣不能用敬语或字,都要互称名。比如儿子和爹一起上朝,如果爹名“小子”,那儿子也要喊爹叫“小子”。

别笑,晋国就有一位王名“小子”,连封号都是晋小子侯。

*

至于女子,称呼中用【姓】,不公开她的【氏】。出生之后也是有小名,及笄之后也是有字的,但名只在出嫁前被家人叫;字会在出嫁后由夫家人叫,但并不对外公开。

一般有几种叫法。

比如出嫁前【排行+姓】,也就是伯、孟、仲、叔、季+姓。比如孟嬴,叔隗等等。

出嫁后以【出身地+姓】或【母国国名+姓】,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齐姜的原因,齐国王室都是姜姓,所以嫁出来的公主都是齐姜。

也有一小部分是【夫家/父家的氏+姓】、【先人谥号+姓】亦或是【你管我叫什么老娘愿意+姓】。

但这种称呼大多是尊称或指代,私底下亲近的话,都是叫字或者名。

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46章 烝民第137章 墓门第124章 驷驖第50章 相鼠第70章 采葛第190章 斯干第166章 鱼丽第225章 何草不黄第135章 东门之池第13章 采蘩第104章 汾沮洳第175章 蓼萧第190章 斯干第95章 东方之日第134章 衡门第49章 蝃蝀第131章 权舆第226章 文王第112章 白石凿凿第189章 我行其野第187章 祈父第228章 绵第165章 杕第91章 溱洧第235章 文王有声第207章 頍弁第32章 雄雉第179章 六月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147章 鳲鸠第153章 伐柯第81章 山有扶苏第213章 采菽第157章 四牡第232章 皇矣第147章 鳲鸠第7章 兔罝第53章 淇奥第49章 蝃蝀第223章 渐渐之石第35章 谷风第229章 棫朴第218章 隰桑第111章 山有枢第147章 鳲鸠第21章 小星第140章 月出第44章 墙有茨第170章 南有嘉鱼第75章 叔于田第160章 伐木第167章 南陔第235章 文王有声第204章 裳裳者华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53章 时迈第134章 衡门第192章 节南山第66章 扬之水第103章 葛屦第117章 鸨羽第155章 狼跋第39章 北门第70章 采葛第121章 蒙楚第222章 瓠叶第199章 巧言第27章 燕燕第222章 瓠叶第190章 斯干第253章 时迈第184章 庭燎第118章 无衣第115章 杕杜第195章 雨无正第199章 巧言第255章 思文第252章 烈文第157章 四牡第110章 蟋蟀第240章 泂酌第211章 宾之初筵第92章 鸡既鸣矣第245章 崧高第54章 考槃第251章 维天之命第229章 棫朴第189章 我行其野第224章 苕之华第32章 雄雉第93章 子之还兮第199章 巧言第154章 九罭第76章 清人第202章 大田第23章 何彼襛矣第106章 陟岵第29章 终风第17章 行露
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46章 烝民第137章 墓门第124章 驷驖第50章 相鼠第70章 采葛第190章 斯干第166章 鱼丽第225章 何草不黄第135章 东门之池第13章 采蘩第104章 汾沮洳第175章 蓼萧第190章 斯干第95章 东方之日第134章 衡门第49章 蝃蝀第131章 权舆第226章 文王第112章 白石凿凿第189章 我行其野第187章 祈父第228章 绵第165章 杕第91章 溱洧第235章 文王有声第207章 頍弁第32章 雄雉第179章 六月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147章 鳲鸠第153章 伐柯第81章 山有扶苏第213章 采菽第157章 四牡第232章 皇矣第147章 鳲鸠第7章 兔罝第53章 淇奥第49章 蝃蝀第223章 渐渐之石第35章 谷风第229章 棫朴第218章 隰桑第111章 山有枢第147章 鳲鸠第21章 小星第140章 月出第44章 墙有茨第170章 南有嘉鱼第75章 叔于田第160章 伐木第167章 南陔第235章 文王有声第204章 裳裳者华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53章 时迈第134章 衡门第192章 节南山第66章 扬之水第103章 葛屦第117章 鸨羽第155章 狼跋第39章 北门第70章 采葛第121章 蒙楚第222章 瓠叶第199章 巧言第27章 燕燕第222章 瓠叶第190章 斯干第253章 时迈第184章 庭燎第118章 无衣第115章 杕杜第195章 雨无正第199章 巧言第255章 思文第252章 烈文第157章 四牡第110章 蟋蟀第240章 泂酌第211章 宾之初筵第92章 鸡既鸣矣第245章 崧高第54章 考槃第251章 维天之命第229章 棫朴第189章 我行其野第224章 苕之华第32章 雄雉第93章 子之还兮第199章 巧言第154章 九罭第76章 清人第202章 大田第23章 何彼襛矣第106章 陟岵第29章 终风第17章 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