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张金 (2)

白洁神情憔悴,嘴角还带着淤青,这是昨晚刚刚被冯奇志给打的。冯奇志更是愁眉紧锁,满脸乌云,昔日明亮的眼神变的阴沉可怕,似乎有着很重的心事。自从冯奇志中了刘涌的诡计后,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心理压力极大。可是,他的压力又无法对别人倾诉,就连白洁和胡雪英他也没敢告诉。原本白洁和胡雪英之间的矛盾全指望冯奇志给调和的,可当冯奇志自身的压力都难以承受时,这个任务他就没法胜任了,而他整个家庭也陷入了无休止的混战。这一个多月以来,白洁和胡雪英吵,也和冯奇志吵,胡雪英和冯奇志之间也吵,三个人打成了一锅粥。

因为白洁结婚后一直没能怀孕,就在昨天吃晚饭时,胡雪英还骂白洁是不会下蛋的鸡。白洁当时还是忍耐着,并没立即发作,但她辩解说自己已经去医院检查过了,没有问题,同时还建议冯奇志也去医院查一查。若在平时,这不是什么大事,可冯奇志那天喝了点酒,有点醉,本已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他,一听这话暴怒了,当时就把桌子掀翻,还把白洁暴打一顿。冯奇志打白洁的时候,胡雪英还在一边给鼓劲,说是早就该这么收拾白洁了。

这是冯奇志第一次动手打白洁。在东三省,男人喝醉酒打老婆不是啥稀奇事儿,甚至可以说是东北的一个风俗了吧。我这么说,东北的爷们别不愿意,因为这种事在东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白东方已经死了,白洁又已辞了工作,挨了打她也没地儿可去,只能把委屈憋在心里。这天早上还是白洁首先央告了冯奇志,冯奇志才开车带着白洁来了大北窑接魏巍。本来前一天约好还要带上魏巍父母的,可是因为吵架耽误了许多时间,俩人就没去接魏巍父母,而是直接来了大北窑。

看到大志和白洁,魏巍笑着招呼道:“冯哥,白姐,你们来了。我爸妈呢?”

冯奇志只点了点头,没说话。白洁勉强笑笑,说道:“今早上起来我摔了一跤,耽误了点时间,怕你等得急,所以没去接你爸妈,直接就过来了。”

魏巍看见白洁脸上的淤青,再看看大志的表情,便猜到他们一定是干仗了,于是也不再多问,直接上了车。往回走的路上,大志开着车始终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地抽烟。白洁和魏巍也只偶尔交谈两句,大部分时间三个人都是沉默着,气氛有点尴尬。

在监狱中的三年,除了父母,魏巍想念最多的人就是白洁了。无论男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初恋,当年魏巍和白洁同处一室,像一家人那样生活在一起,情窦初开时,美丽的白洁自然而然就成了魏巍心目中的女神。只是,那时的魏巍自己并不清楚罢了。三年的监狱生活,魏巍学到了太多太多,了解了社会,也明白了自己。可惜的是,白洁已嫁为人妇,魏巍也只能把这份感情深埋心底。在看到白洁嘴角的淤青后,其实魏巍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可是他明白那是人家夫妻自己的事情,他无权过问。

шωш¤ tt kan¤ ¢○ 大志把车开得风驰电掣,不到一个小时,来到了位于太原街上一家叫做“振山百货”的百货批发门市部,这也是魏巍的新家所在。

“振山百货”是魏巍的母亲沈桂兰在白东方的资助下,于1989年初开办的,主要经营烟酒百货的批发业务。沈桂兰不过一介农妇,字都认不得几个,但却是个天生的经商奇才,一年多的时间,已把生意做得非常红火。有一个王永庆卖米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过,沈桂兰虽然不知王永庆是何许人,但她的营销策略却与王永庆如出一辙。她把所有固定客户的进货品种、规律都记录下来,估计客户快要进货时,她就主动给客户送货上门,单是这一招就为她赢得了许多生意。后来沈桂兰自己忙不过来,便又把魏巍的父亲魏振山也叫到了城里帮忙。至魏巍出狱时,“振山百货”的经营已颇具规模,魏巍家的收入也大大超越了当时的普通老百姓。

一家人经过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而未来的生活,这时看上去似乎也是一片光明。

1990年初,由沈阳市和平区经贸委挑头,联合了另外几个单位,把位于和平区胜利大街中段的一座废弃办公楼,改建成了服装批发市场,取名为“沈阳国际服装城”。1990年9月中旬,刘涌在国际服装城租赁了一个摊位,又做起了他的皮衣生意。

皮衣生意的季节性很强,跟羽绒服差不多吧。一般来说,经营皮衣都是夏天订货、进货,秋冬季节销售。如果到了秋冬季节再去进货,往往就不赶趟了,因为到了那时厂家的库存多半是一些残次品,或者是款式老旧的滞销货。要是这时下新订单,等到交货,差不多春节期间的销售旺季已经过了。到了刘涌生意开张的9月中下旬,已经错过了订货进货的时机,也就是说刘涌的生意一开张就面临着无货可卖的难题。

刘涌回沈阳时带了三十八万现金,给了刘凯峰两万,冯奇志两万,摆平官司又花了十四万,再加上租赁铺面等乱七八糟的开销,到生意开张时,他手上的流动资金仅仅剩下了十六万。这点资金做零售业务还勉强可以,搞批发是绝对不够的。只是铺面已经租赁了,一切的准备工作也都做了,所以无论如何,硬着头皮也要把生意干起来。于是刘涌带上全部资金,南下去了河北辛集。

当年中国有两大皮制品集散地,都在河北,一个是张家口,另一个便是辛集。张家口是传统的裘皮贸易中心,而辛集则是新兴的皮革及皮革制成品生产、销售基地。当时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皮革,百分之四十的皮革制品,都产自辛集。在广州做生意时,刘涌的大部分供货商也都来自辛集。

到了辛集后,刘涌在几个熟识的供货商那儿兜了一圈,情况果然不妙,家家都把库存卖光了,就算马上下订单,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年才能交货。刘涌没辙,便又走访了另外几家企业,情况也都差不多,都没货,只有一家乡镇企业有现货,但是那批货却比较特殊。这家乡镇企业1990年年初的时候,接了河北省外贸公司的一笔大单,按照外贸公司提供的样品,生产了五万件小牛皮西装。但等到了交货的日子,外贸公司却反悔了,宁愿损失五百万的定金也不再要这批西装。原因是这批西装本是准备外销苏联的,而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社会巨变,早先订货的苏联一方已经找不到了,或者说是不存在了。乡镇企业没办法,只能认倒霉,自己寻找销路。

服装这门生意,那是必须牢牢把握市场趋势的,皮衣也不例外。比如现在你弄一批毛呢料子的中山装去市场上卖,必然赔个血本无归。你就是白送,我都不会要的,因为穿这种衣服的成本太高了,干洗太费钱。而且现在穿这种衣服上街,会被人当成傻瓜。与此同理,当年,皮西装也不被国人所认可,一说起皮衣,人们心目中只有皮夹克和皮大衣。所以,尽管这批西装都是选用最上等的小牛皮精工缝制,可还是成为了滞销货。当时一件中档的羊皮夹克零售价在一千元左右,而厂家为了处理这批西装,把批发价降到了二百元一件,可是依然卖不动。

当刘涌亲自考察了这批西装的成色,他动心了,决定冒险一试。刘涌认为眼下皮西装虽然不流行,可不等于未来也不流行,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到如此高档的皮衣,无疑是非常超值的。假若第二年流行皮西装的话,以这批货的质量来说,最少他也能赚到三四倍的利润。即使第二年销路仍然不畅,那么以低于皮夹克一半以上的价格零售,相信至少也不会赔钱。考虑成熟后,刘涌毫不犹豫砸下全部资金,购买了八百件皮西装,运回了沈阳。

单就这一笔生意来说,刘涌的帐算得很精,眼光放得也远,可以说算无遗策,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纷繁复杂的世事,又岂是人力可以窥测?正是这批物美价廉、让刘涌大赚了一笔的皮衣,指引着刘涌一步一步走上了黑道。

当年沈阳国际服装城总共有大概四五百家商户,全部都是做服装生意,卖皮衣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卖皮西装的就只刘涌一人。虽然刘涌做的是独家生意,等到了十月份的皮衣销售旺季,相比其他商户刘涌的生意却仍然不见起色。比如别人家一千块一件的皮夹克,平均每天能卖出一件,而刘涌的皮西装只卖五百,却平均三天才能卖一件。经过仔细考虑后,刘涌狠狠心又冒了一次险,他把皮西装的销售价格提到了一千二百块。

价格提上去后,皮衣的销量竟然并没有变化,仍然是三天左右就能卖出去一件。这样一来,刘涌的利润总额就翻了两倍,所以零售的数量虽然少,但刘涌赚的利润总额比其他皮衣销售商还要略多一点。可是刘涌的生意光靠零售不行啊,八百件皮衣,以这样的销售速度那得卖好几年才能卖完。为了加快出货速度,刘涌便想了许多办法要把批发业务也做起来。只是费尽周折后,却收效甚微,绝大部分的零售商只愿意给刘涌代销、代卖,却不同意直接进货,因为都嫌皮西装卖的太慢,怕把货砸在手里。

按说零售商愿意给代销也算不错了,只是刘涌没法接受这样的条件,原因是刘涌的资金已经见底了,让零售商代销就等于是刘涌掏钱给零售商铺货,这时的刘涌既没这么多资金,也不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他担心货卖了后钱收不回来。

后来经过刘涌不屈不挠的努力,说动了五爱市场的几家服装店,试探性地购进了他几件皮西装,可惜一段时间后,反馈的销售情况也不怎么样,比起皮夹克的销量确实差很远。好在五爱市场人流量巨大,远远不是国际服装城所能比,再怎么着零售商也比刘涌自己卖得快。刘涌给这几家服装店的批发价只有三百块一件,看在高额利润的份上,这几家服装店终于成为了刘涌的固定渠道,答应与刘涌长期合作。

等到了11月末,寒潮涌动的时节,批发加上零售,刘涌的皮西装平均每天走货量达到了十件左右。按照这样的销售势头,在1991年春节到来之前,八百件皮衣卖完已经不成问题,而且计算账目,这批皮西装最少也能为刘涌带来十万元以上的纯利润。至此,刘涌在沈阳的创业,取得了初步成功,在当时那个年代算是难能可贵了。不过,这仅仅是牛刀小试,以刘涌的雄心和胆略,他想要的远不止此。

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10章 宋建飞第9章 志铮第3章 伏击第36章 分赃第51章 吴瘸子 (2)第41章 绝处逢生 (2)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3章 伏击第3章 伏击第27章 亡命徒第31章 张金 (2)第14章 胯下辱 (2)第31章 张金 (2)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43章 宋鹏飞 (2)第40章 绝处逢生 (1)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31章 张金 (2)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0章 宋建飞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0章 宋建飞第36章 分赃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20章 舒卫红 (1)第37章 传讯第20章 舒卫红 (1)第3章 伏击第6章 白东方第36章 分赃第9章 志铮第46章 自卑的人 (1)第31章 张金 (2)第17章 生产事故 (1)第33章 暴富的机遇 (2)第6章 白东方第3章 伏击第23章 春雪融 (2)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24章 泪水晶莹 (1)第37章 传讯第16章 葛守富 (2)第21章 舒卫红 (2)第26章 完美谢幕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30章 张金 (1)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5章 葛守富 (1)第26章 完美谢幕第16章 葛守富 (2)第50章 吴瘸子 (1)第21章 舒卫红 (2)第26章 完美谢幕第33章 暴富的机遇 (2)第30章 张金 (1)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26章 完美谢幕第8章 刘涌的亡命江湖生涯 (2)第19章 傍领导第38章 江湖势力的奠定 (1)第6章 白东方第37章 传讯第23章 春雪融 (2)第42章 宋鹏飞 (1)第15章 葛守富 (1)第50章 吴瘸子 (1)第6章 白东方第8章 刘涌的亡命江湖生涯 (2)第27章 亡命徒第45章 以退为进 (2)第16章 葛守富 (2)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22章 春雪融 (1)第40章 绝处逢生 (1)第44章 以退为进 (1)第45章 以退为进 (2)第3章 伏击第23章 春雪融 (2)第6章 白东方第16章 葛守富 (2)第49章 再续前缘 (2)第50章 吴瘸子 (1)第50章 吴瘸子 (1)第10章 宋建飞第21章 舒卫红 (2)第24章 泪水晶莹 (1)第48章 再续前缘 (1)第37章 传讯第10章 宋建飞第5章 冤案第35章 杀人越货 (2)第9章 志铮第4章 魏巍第3章 伏击
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10章 宋建飞第9章 志铮第3章 伏击第36章 分赃第51章 吴瘸子 (2)第41章 绝处逢生 (2)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3章 伏击第3章 伏击第27章 亡命徒第31章 张金 (2)第14章 胯下辱 (2)第31章 张金 (2)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43章 宋鹏飞 (2)第40章 绝处逢生 (1)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31章 张金 (2)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0章 宋建飞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0章 宋建飞第36章 分赃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20章 舒卫红 (1)第37章 传讯第20章 舒卫红 (1)第3章 伏击第6章 白东方第36章 分赃第9章 志铮第46章 自卑的人 (1)第31章 张金 (2)第17章 生产事故 (1)第33章 暴富的机遇 (2)第6章 白东方第3章 伏击第23章 春雪融 (2)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28章 重返沈阳 (1)第24章 泪水晶莹 (1)第37章 传讯第16章 葛守富 (2)第21章 舒卫红 (2)第26章 完美谢幕第25章 泪水晶莹 (2)第30章 张金 (1)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15章 葛守富 (1)第26章 完美谢幕第16章 葛守富 (2)第50章 吴瘸子 (1)第21章 舒卫红 (2)第26章 完美谢幕第33章 暴富的机遇 (2)第30章 张金 (1)第11章 栽赃借刀 (1)第26章 完美谢幕第8章 刘涌的亡命江湖生涯 (2)第19章 傍领导第38章 江湖势力的奠定 (1)第6章 白东方第37章 传讯第23章 春雪融 (2)第42章 宋鹏飞 (1)第15章 葛守富 (1)第50章 吴瘸子 (1)第6章 白东方第8章 刘涌的亡命江湖生涯 (2)第27章 亡命徒第45章 以退为进 (2)第16章 葛守富 (2)第34章 杀人越货 (1)第22章 春雪融 (1)第40章 绝处逢生 (1)第44章 以退为进 (1)第45章 以退为进 (2)第3章 伏击第23章 春雪融 (2)第6章 白东方第16章 葛守富 (2)第49章 再续前缘 (2)第50章 吴瘸子 (1)第50章 吴瘸子 (1)第10章 宋建飞第21章 舒卫红 (2)第24章 泪水晶莹 (1)第48章 再续前缘 (1)第37章 传讯第10章 宋建飞第5章 冤案第35章 杀人越货 (2)第9章 志铮第4章 魏巍第3章 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