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书的速度,因为是小说,所以只能说是阅,也就是有些浏览的意思。所以看的速度还是快的,大约一周就能一本。看完之后,可以再去书屋换。看着那发黄的,边边角角都皱的不成样子的书本,这是有多少人看过了啊。为了怕防止散页,书本都是重新用粗线缝过了的。再怎么说,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大书也是书啊。

从书里他得出,人这一世,就算能够赚很多的钱,比如说成为首富,也只是一世。最重要的是,能流芳千古就好了。过完这一世,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能够写入史书里。可回过头来想想,好像也不完全符合划算的道理。人活着就一世,死了之后谁还知道呢。佳诚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如今的社会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慢慢的,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开始多元化,世界各个部分的细小变化接踵而来。他不知道佛家讲求现世报,哪有什么以后呢。

年轻人的乱想暂且抛却,过好当天的日子才是正头。看书看了,也要锻炼锻炼身体,做几个俯卧撑。或许,解放前的全国各地都有尚武的传统,不分地域。广东地区也不例外,这是让人差异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热啊,热谁愿意练武呢,此是后话。广东尚武,出过佛山黄飞鸿,湛江霍元甲,肇庆陈真,后来还有广州叶问什么的,至少不管因为什么途径,名气是出去了,对了,还有李小龙,他虽然是**人,但是离广东近。荷尔蒙分泌过度的小伙子,自然要锻炼身体,所以看书看烦了,无聊的时候,就活动活动。你如果要说,他白天扛大包已经算是体力劳动了,再锻炼营养不足咋办。这就有些操心了,一日三餐,都是日常生活,不那么计较身体没事。如果再不济的话,多吃一个馒头就是,虽然现在他吃米饭。

会了两句当地语言,慢慢跟周围的邻居也熟悉了起来。隔壁也是住着一户华人。抬头闭眼的也打声招呼,但仅限如此。当地还没有明显的种族压迫,不像有些到西海岸挖矿的猪仔,都被不做为人类。所以,华人也不需要抱团取暖。但总体来说的亲近感还是有的。然而,佳诚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傻白甜,也知晓有时候坑自己的正是熟悉的。隔壁邻居自己经营点小生意,来吉隆坡已经快十个年头了,通过某次的闲聊得知。其有一个女儿,跟佳诚年纪也差不多大。这两天,佳诚偶尔碰到,还对她笑笑。

一天休息的时候,他听见外面吆喝:“拐了,拐了,卖拐了,拐卖了。”他奇怪,卖啥的啊。贩卖人口也不至于这么大声吆喝的啊。出去一看,卖木拐的。类似行走江湖的赤脚郎中,到处卖拐啊。叹了一声,还怪真是自己神经。这年头,拐卖人口已经很少发生了,买回去还要添张嘴吃饭,越是经济萧条的时候,拐卖越少见,倒是不同于表面安稳的盛世。街头的一个大伯买了一副拐,一个立刻就用上了,一副的另一个放回去备用。唉,腿脚不灵便再正常不过,谁还一辈子没用到过拐呢,还有谁没一辈子都用拐呢。感慨了一番,佳诚就回到了屋里。

一天中午,邻家女孩忽然来敲门,好古怪。原来是她听见柜子后面有老鼠,让佳诚帮忙搬柜子打老鼠。佳诚纳闷了,她家里没人吗,再说老鼠可不容易大,顶多堵个老鼠洞。和她一起到了她家里,柜子的确够沉的。捣鼓好一会儿,弄完后,看到她害羞的样子。咦,难道对我有意思?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遗憾,遗憾。不过还是上了心,上心的证据就是知道了女孩的名字,荟娟。从此,荟娟就隔三岔五的,总是来叨扰他。他想,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不会是故意的吧。想到这,吓得一哆嗦。这妾有情,郎无意的,最是麻烦。好在荟娟的不正常只持续了一段时间。

转眼半年过去了。过年了,是不是要回家呢。这是个纠结的问题。这才刚刚出来没多久,而且违背祖训,回去还不定等着什么待遇。结论就是回也行,不回也行。少小离家老大回,两行眼泪泪两行。大年夜,荟娟父亲招呼去他家,一起吃了个饭。佳诚忽然感觉这样很好,都不想漂了。可也知道仅仅是一时的错觉。虽然人不能回去,可自己总算识字啊。写封家书吧,好歹有个信儿。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战场上倒在血泊里快要挂的士兵,也会拜托身边的战友成为临时邮差。佳诚拿起笔,写道:“勿念,安好。”写了四个字不知道写什么了。啰里啰唆的话,也可以唧唧歪歪一大堆,比如,写道:“这要从我离开家门的第一天说起……”,可条件不允许长篇大论,浪费纸。虽然就四个字,还是决定寄回去。要不要寄回去点钱再,唉,自己还不够用呢。那要不要写上要钱呢,佳诚说有想过,不过也懒得动弹。

日子还得照样过,虽说在外漂泊,也算不上日子。或许,能感觉到得,在家一天是一天,在外天天是年年,年年月月岁岁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