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 汉中之张卫

颜良、文丑、徐荣、李傕、董璜、张绣六人齐聚一堂,他们都是刚刚接到主公将令。

张绣一想起汉中的地形,眉头紧皱,直叹道:“此战恐怕不易也。”

文丑疑惑道:“怎么,汉中的将士很强?可以与我等大军相比?”

徐荣摇头道:“那倒不是,就凭五斗米教那些人马焉是我军的对手?只是汉中之地乃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四面环山不说,光是通往汉中的道路就让人望而生畏。”

“从散关南下过斜谷直抵汉中是官道,却有阳平关阻隔;往东是子午谷小路,山路蜿蜒、崎岖难行,需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八百余里,才可从长安直抵汉中,历来只有猎户、樵夫敢走;往西是陈仓古道,同样险峻难行。”

颜良文丑虽然不通军事,但是还是知道此战的不易,忙问道:“如此,我军该如何行事也?”

张绣道:“不如我大军分成三拨,东路五千将士由董璜率领,从长安出发经子午谷小路直插汉中,西路一万五千将士由本将率领,从凉州武都郡出发,经陈仓古道直逼阳,包抄南郑(汉中郡治)侧后,中路大军两万将士,由徐荣率领经斜谷南下,直逼阳平关。”

徐荣皱眉道:“不可,时值六月盛夏,山中蚊蝇滋生、蛇虫横走,将士日受叮咬、必然苦不堪言。又因山中酷暑,不如北方干爽,亦会出现大量患疾(中暑)者。若此大军行动迟缓,日行不及三十里,如何进攻也?”

“相比较斜谷道,子午小道和陈仓道更为险峻难行。尤其是子午小道蜿蜒长达八百余里,途中深谷断崖、幽溪绝涧纵横交叠,诚可谓千险万阻,时有栈道年久失修,定然有失足深渊、尸骨无存者。大军十之二、三会葬身山谷。”

众人皆是大惊失色。徐荣说道:“不如焚毁山中所有林木,铺平道路,再缓缓图之。”

“如此,主公那边······”张绣担忧道。

“主公处,自有徐某前去相谈。众将尽可放心也。”

“徐荣将军言之有理。此乃是我等封将的第一战,决不可有失也!”张绣说道。

其余五人皆是重重的点头。

众将各是领兵前往汉中。张绣将自己成为主将消息派人送到了张济的手中。

张济乃是官居凉州牧,但是却只管凉州军事,而凉州却是平和的很,完全没有什么战事可言。

平时,张济只需在家中练练武艺,和自己的夫人刍氏“谈谈话”,生活惬意的很。最让他担心的还是张绣的状况。

突然一纸书信从天而降,让张济兴奋的连声大吼,引来了众人的奇怪的眼神。夫人刍氏亦是婀娜多姿的漫步过来,问道:“夫君,什么事情让夫君如此欣喜焉?”

张济一把拉过刍氏,说道:“快看,这是绣儿传过来的书信,言其已经成为六员大将之中的一员,且还是军团之中的一员主将,对军团有足够的掌控之力。”

刍氏虽然不懂这些事情,但还是在一旁赔笑,并未显示任何的疑惑。这是她做张济的女人开始,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是同样的表情。

张济一把横抱过刍氏,大喜道:“今日本将要大肆的征伐一番。”yu望的双眼中直盯着刍氏。刍氏娇哼一声躺在张济宽大的胸怀之中。

张济大笑着抱着刍氏步入他们的卧室之中。

南郑,太守府。

张卫、阎圃、杨松、杨昂、杨任、杨柏等汉中张鲁的文武亲信齐聚一堂。

大厅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董卓大军的大举南下。汉中危在旦夕。是战是降。张鲁麾下的文武亲信分裂成了意见截然相左地两派。

张卫、阎圃、杨任、杨昂等人认为汉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只要谴上将守住阳平关,就算董卓亲提十万大军来攻也不足为虑,而杨松、杨柏则认为凉军势大,董卓地声势更是如日中天,负隅顽抗只能玉石俱焚,只有献地投降才能保全家小。

张卫出列,神色激动地说道:“兄长,汉中虽小也还有二十万百姓。能战之兵也有两万之众。仓中地粮食更是足以维持三年而有富余。此正是南下益州、据西川而争天下之时,又岂有将基业拱手让于他人之理?且董卓为人凶狠毒辣,司隶、雍州之士族就是前车之鉴,我等若是投降,可还有生还的道理!”

张卫是张鲁地胞弟,此人虽然能力一般。野心却是极大。张鲁有五子,却没有一子才堪大用,都不足以继承张鲁的基业,所以张卫正眼巴巴地盼着从张鲁手中接过汉中的统治权呢,自然不愿意张鲁投降董卓。

“敢问二将军自比董卓如何?”张卫话音方落,杨松已经出列反驳道,“汉中虽有百姓二十余万。带甲两万,可董卓治下却拥有百姓千万(杨松故意夸大了董卓治下的人口数量,不过也有七百万有余了。),带甲之士亦可百万许。若董卓裹携百万虎狼之师南向争锋。二将军又该如何抵挡?且董卓并不是嗜杀之人,司隶就有大量的士族迁出,前往虎牢关外。若是我等真心投靠董卓,必定能保住家小也。”

长史阎圃反唇相饥道:“董卓残暴不仁、嗜血如命、妄图篡汉,乃是乱臣贼子,虽有百万之众,亦是不义之师。师不义则无力,师无力则不济,师君(张鲁自称师君,也喜欢麾下文武叫他师君)只需谴一员上将领一支精兵守住阳平险要,汉中自可高枕无忧也。”

张鲁首先是五斗米教地教主,然后才是汉中太守。张鲁身为五斗米教的教主,身负救世济民地枷锁,凡事必先考虑五斗米教的生死存亡。张鲁高声问道:“若是我等投降,可保全五斗米教否?”

阎圃谏道:“师君,某敢以项上人头作保,董卓定然会让师君解散五斗米教的。”

其余众人也都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董卓是绝对不允许他的治下,还有其他的势力存在,单凭董卓对士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张鲁冷哼道:“那便战!教董卓知道,汉中不是那么好攻进的!”

张鲁向阎圃问道:“董卓的大军到达汉中,还需多久的时间?”

“师君,董卓的大军正在焚烧山中林木,欲在散关与汉中之间铺平一条道路,不过却要耗时半年的时间。”

“哼!董卓果然是残暴不仁之徒,竟然随意杀害山中的鸟兽!我意已决,大战董卓,汝等无需多言!”

张卫大喜,若是能在汉中击败董卓的大军,必然能千古留名!到时振臂一呼,即使不能称霸天下,也能自领一方!

第216节 张燕!!!第三九十二节 拜将第132节 毒计三第203节 绞杀第306节 不要恋战第39节 征战西域(五)第240节 你那“能力”不行第332节 黄忠!第81节 抄家第462节 故意的第96节 吓吓曹操第329节 现实让人无奈第231节 夏侯“独眼”,历史照旧第192节 袁绍崛起第403节 说谎第224节 蹂躏小乔第325节 吕布的危机第246节 孙坚的实力第137节 我之悲兮矣第429节 发信号第478节 刺杀第305节 阵前斩将第159节 袁术到来第452节 激战第7节 临场换将第279节 他,一无所有第199节 遏制曹操第347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一)第50节 征战西域(十四)第279节 他,一无所有第86节 高顺反第329节 现实让人无奈第228节 第一个死的曹将第370节 孙权第10节 思索第3节 授计第78节 朝中显威第208节 任务第65节 王匡和桥瑁第258节 周仓叙述第442节 李儒决心第355节 蔡邕大寿第41节 征战西域(七)第297节 任务完成!第60节 皇帝的哀伤第373节 五五之数罢了?第286节 黑山贼搅混水第206节 破关第462节 故意的第291节 博望坡第376节 毁在其手第128节 千年人参第214节 征战异族第405节 匈奴有未来?第137节 我之悲兮矣第149节 招贤令风波第68节 夜“袭”敌营第55节 各方动静第62章 丞相第469节 枭雄本色第456节 城池依仗第411节 左慈第415节 我王万岁第271节 主公驾到第356节 庞德公和司马徽第450节 各出良谋第12节 抉择第394节 草原,他们的家第117节 传国玉玺第220节 张扬的无奈!第362节 绵竹关已下第169节 斗将之初第75节 唯一战胜我的机会第315节 记住这个人吧第59节 武艺有成第415节 我王万岁第193节 宿敌!第258节 周仓叙述第112节 战局第74节 筹钱第435节 恶行第122节 无可奈何第288节 他叫司马懿!第337节 益州战刀挥起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58节 张宁同宿第264节 杀的前奏第355节 蔡邕大寿第55节 各方动静第242节 第二个战国时期第113节 相斗第140节 逃出洛阳第92节 掳掠貂蝉第36节 征战西域(二)第39节 征战西域(五)第388节 祝融夫人第321节 这样的董卓?第158节 孙坚,死里逃生第229节 悲情~~第183节 封将之举措
第216节 张燕!!!第三九十二节 拜将第132节 毒计三第203节 绞杀第306节 不要恋战第39节 征战西域(五)第240节 你那“能力”不行第332节 黄忠!第81节 抄家第462节 故意的第96节 吓吓曹操第329节 现实让人无奈第231节 夏侯“独眼”,历史照旧第192节 袁绍崛起第403节 说谎第224节 蹂躏小乔第325节 吕布的危机第246节 孙坚的实力第137节 我之悲兮矣第429节 发信号第478节 刺杀第305节 阵前斩将第159节 袁术到来第452节 激战第7节 临场换将第279节 他,一无所有第199节 遏制曹操第347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一)第50节 征战西域(十四)第279节 他,一无所有第86节 高顺反第329节 现实让人无奈第228节 第一个死的曹将第370节 孙权第10节 思索第3节 授计第78节 朝中显威第208节 任务第65节 王匡和桥瑁第258节 周仓叙述第442节 李儒决心第355节 蔡邕大寿第41节 征战西域(七)第297节 任务完成!第60节 皇帝的哀伤第373节 五五之数罢了?第286节 黑山贼搅混水第206节 破关第462节 故意的第291节 博望坡第376节 毁在其手第128节 千年人参第214节 征战异族第405节 匈奴有未来?第137节 我之悲兮矣第149节 招贤令风波第68节 夜“袭”敌营第55节 各方动静第62章 丞相第469节 枭雄本色第456节 城池依仗第411节 左慈第415节 我王万岁第271节 主公驾到第356节 庞德公和司马徽第450节 各出良谋第12节 抉择第394节 草原,他们的家第117节 传国玉玺第220节 张扬的无奈!第362节 绵竹关已下第169节 斗将之初第75节 唯一战胜我的机会第315节 记住这个人吧第59节 武艺有成第415节 我王万岁第193节 宿敌!第258节 周仓叙述第112节 战局第74节 筹钱第435节 恶行第122节 无可奈何第288节 他叫司马懿!第337节 益州战刀挥起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58节 张宁同宿第264节 杀的前奏第355节 蔡邕大寿第55节 各方动静第242节 第二个战国时期第113节 相斗第140节 逃出洛阳第92节 掳掠貂蝉第36节 征战西域(二)第39节 征战西域(五)第388节 祝融夫人第321节 这样的董卓?第158节 孙坚,死里逃生第229节 悲情~~第183节 封将之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