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

由于大明介入日本社会,造成日本的战国历史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偏差。

六角高赖所代表的东军并没有被击溃,在利用自身资源从大明商人手里购得粮食和武器后,跟西军打得有来有回。

日野富子跟幕府三统管之一的细川正元谋画更换将军一事,亦是被将军足利义尚提前知悉,导致整个将军幕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裂缝。

最受影响其实还是大内家,大内政弘所率领的军队是东军的一股重要组成力量。

因大内军受后方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影响,他们面对西军只能选择退缩,最终主动选择脱离了战场。

战场的形势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内军不仅没能歼灭六角高赖的军队,甚至牵制作用都没有体现,直接拖累了整个东军的战力。

大内家现在不仅面临战事失利的结果,而且自家的粮食急切需要解决,更是出现丢失整个九州岛北部地盘的风险。

大内政弘端坐在椅子上,面容阴沉,目光如炬。

虽然已经大半年不相见,但他的眼中没有丝毫对儿子的温情,眼睛中只有严厉和失望。

自己领兵前去打仗,将偌大的家业交由他来打理,结果让到这个原本十分殷实的家业变得一团糟。

大内义兴跪在大内政弘的面前,在父亲的威严下,他的整个身子不由得颤抖起来。

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甚至在父亲回来前便找到了说辞,但此刻话语在喉咙里打转,最终只化作无声的叹息。

“龙童丸,你知道你都做了什么吗?”大内政弘的声音冷冽而威严,回荡在大厅之中。

大内义兴低下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内心却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父亲能够原谅他。

他之所以选择跟大明王朝决裂,那是大明皇帝竟然想要她姐姐,而且他大内家不能有损声誉,何况江南商号那边明显给得更多。

陶谦道、藏田正赖和石桥九郎等四位家臣跪在大内义兴的身后,此刻亦是低下了头,只希望这场风暴能够一些。

大内政弘走到大内义兴面前,扬起手上的竹棍,然后狠狠地打在大内义兴的背上。

这一棍的声音清脆响亮,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

“你跟大明叫板,这是自取其辱!江南商号既然一再失约,那就不该再心存侥幸,这叫知错不改!”大内政弘怒吼一声,又是不解气地说教:“龙童丸,为父本以为你会明白家族的期望,但你却如此不争气,让为父大失所望!”

大内义兴感受到背部火辣辣的疼,但跟自己身体上的疼痛相比,此刻他的内心更是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特别是自己屡番将希望寄托在江南商号身上,结果江南商号迟迟没有运来粮食,导致他们大内家的处境越来越糟糕。

“家主,一切皆因小人所起,跟少家主无关,还请家主责罚小人!”陶谦道鼓足勇气,便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道。

大内政弘已经知晓事情的始末,便是冷冷地望着跪在地上的陶谦道:“你即刻前往东海总督府求和,不论牺牲什么代价,务必让大明跟我们恢复贸易!若是完不成,你便切腹吧!”

在说出最后的时候,语气微微加重,更是带着一丝的怨念。

虽然他知道陶谦道的初衷是为了离间大明朝廷和大友家的关系,而且当初面临大明皇帝施压未必会嫁女儿,但现在事情到这一步总归要有一个来承受责任。

既然自己并不打算废掉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那么自己最好拿这个始作甬者的家臣开刀。

“臣领命!”陶谦道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生还的机会,亦是保住自己家族地位的最后希望,当即规规矩矩地道。

九月的阳光透过轻柔的云层,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一阵微风从海洋深处吹来,带着些许凉意和咸湿的海水气息,轻轻拂过码头上人们的脸颊,令人感到无比清爽。

由东边行驶而来的海船停泊在这座大明城边上的海港上,陆续有东瀛服饰的人员从那海船上下来。

朝仓家的使者身着一套庄重的和服,身后带着几名日本武士,然后踏着稳重的步伐从码头走进了大明城。

只是最受东海总督府重视的,还是身后出现的伊势家。

原本受邀的是伊势家的使者,但来人竟然是他们的家主伊势新九郎,这个战国开启后的第一位大名。

伊势新九郎跟那些世袭大名不同,他是桓武平氏伊势流十一代当主备中国高越山城城主伊势贞藤之子。

二十余岁时,获伊势氏同族的举荐,上京担任将军足利义视的专用引见人,自身仍然继承备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领。

应仁之乱起,伊势新九郎随义视避居伊势国,后义视回京时伊势新九郎不愿同去,便放弃领地与引见人身份隐居于伊势山中,成为浪人。

此时与荒木兵库、山中才四郎、多目权兵卫、荒川又次郎、大导寺太郎与在竹兵卫等六人结义,扬言:“现在正是立身扬名的好机会。关八州古来便是群雄割据之地,只要掌控此处,定能夺取天下。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开创新天地吧!”。

七人于前往骏河国途中特地到伊势神宫参拜,喝了神水,并在神前立誓:“无论发生何事,七人绝不能反目不和。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军功,砥行立名。如果有人幸运当上大名,其他六人必俯首称臣,协助该人治理国家。”

1468年,七人循东海道东进,到达骏河国今川馆城投靠骏河守护今川义忠。

伊势新九郎原先于京都担任引见人时,曾把胞妹北川殿许配给赴京拜见将军的义忠为侍妾,北川殿深得义忠的宠爱,为他生下了独子龙王丸。

伊势新九郎为首的七武士早期一直是客卿身份,只是偶尔参加小战役,没有什么作为。

1476年,今川义忠受幕府之命,向属于斯波氏的领地远江国扩展势力,讨伐在骏河靠远江边境一向一揆获胜回今川馆城时,遭到尾随而来的残馀一揆众袭击当场战死,馀众大溃而回。

今川义忠正室无后代,只有北川殿生有一个年仅六岁的庶子龙王丸。今川氏众臣大为惊慌,在忙乱中分立成两派,互相支持以义忠独子龙王丸或义忠之弟小鹿新五郎范满为新主。骏河是室町幕府通向关东地区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内讧也引起幕府方面的关注。

今川家为了后继问题而闹得天翻地覆时,伊势新九郎身边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终日,轮流向北条早云建议,要他出面解决问题,但伊势新九郎却从容自在地答道:“时间尚早”。

当两派爆发严重冲突险些以刀兵相见之时,伊势新九郎提出:“龙王丸是今川家的继承者,但是目前先由范满充任龙王丸的监护人,范满可以在龙王丸尚未元服之前先暂时代理今川家的政事”。

1479年,伊势新九郎离开了骏河回到残破不堪的京都,再次的担任幕府的“申次众”一职。

1487年,龙王丸已经十七岁,准备要进行元服式好来正式继承今川家家督,但小鹿范满与其党羽不肯交出家督权,而北川殿见情况不对便立即写密函派遣使者快马前往京都通知伊势新九郎。

同年九月,伊势新九郎与荒木等六人在接到密函时连夜离开京都前往骏河,与支持龙王丸的今川家臣联络并且秘密的聚集了众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

伊势新九郎认为大义在他们这边,当晚组织突击军由他亲自领队前往小鹿一党所盘踞的今川馆城进行袭击。经过一场激战后,小鹿范满以下的家臣都全员战死,而范满本人也被当场诛杀。

范满一死,骏河国内的反龙王丸势力不久就完全瓦解了。

伊势新九郎继续帮助龙王丸四处奔走,最后终于取得了两公方的正式承认使外甥龙王丸成为今川家之正统家督,同年龙王丸就元服改名为今川氏亲。

因累积以上数功,今川氏亲便与其母北川殿还有诸重臣商议要对早云进行赏赐。商议的结果是让伊势新九郎自行选择骏河国内最富庶的一个郡作为酬谢。

伊势新九郎此时却向氏亲提出了以今川馆城东方骏河与伊豆交界的兴国寺城与周边十二个乡为赏赐。

此一要求让氏亲与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兴国寺城与周边的十二乡是骏河国内最贫瘠荒凉的土地,不是沼泽,就是湿地,整体收入顶多可养二百至二百五十个手下。兴国寺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性的山寨还比较适合。

由于伊势新九郎的坚持,所以他终于以56岁的高龄当上了兴国寺城的城主。

伊势新九郎之所以放弃肥沃的土地,选择跟伊豆国相邻的贫瘠之地,其实是看准了伊豆国的内乱。

在得到大明的暗自支助下,伊势新九郎将夺取伊豆国的计划提前一年。

他先是煽动扇谷上杉定正跟上杉显定的冲突,促使茶茶丸派遣大部分的部队前去支援显定,让堀越御所的驻守兵力大减。

伊势新九郎兴国寺城仅仅只有两百名的军势,为求计划周全而遣使向骏河的外甥氏亲调借了三百名的兵力使用。

伊势新九郎亲自指挥这五百名的部队借助大明的提供的船只从骏河清水港出发,越过骏河湾抵达伊豆半岛,仅两个时辰就顺利的攻下了堀越御所,并且当场斩杀了足利茶茶丸。

在攻下了堀越御所的时候,伊势新九郎就在御所旁的天岳山上开始兴建了韭山城,作为他统治伊豆的根据城。

至此,他成为了日本伊豆国的新大名。且不说大明对他有恩,而且他区区几百手下的领主压根没有嚣张的资本,所以十分乐意抱住大明王朝的粗大腿。

在宽敞的东海总督府邸内,气氛庄重而紧张。

徐世英看着到来的一位大名及三位使者,彰显着东海总督的霸气,代表大明皇帝接受他们的见礼。

“外臣恭贺大明皇帝喜得皇长女,愿海霄公主殿下凤体安康,福寿绵长!”伊势新九郎等人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上,显得十分的郑重。

正是这个弘治五年,二十二岁的朱祐樘终于有了后代,但可惜并不是大家所猜测的嫡长子,而是得到了一位嫡长女。

或许是受到后世的影响,即便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儿子,但能够得到一个女儿,还是让朱祐樘十分的高兴。

为了庆祝自己女儿的降生,朱祐樘早早给女儿赐海霄公主,亦是普天同庆。

首先,朱祐樘参照吕宋岛的模式,以东极岛的金矿为标的物,通过联合钱庄再次发行了足足二百万两的海霄国债。

其次是皇长女满月的当天,街道两旁会搭建彩楼、彩棚,上面挂满了各种灯笼、彩旗和装饰品,让整个京城充满喜庆的氛围。

接着,皇家斥资在午门前建了鳖山灯,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戏曲演出、杂技表演等,城北的鼓楼当晚会燃放大型的烟花。

同时,朱祐樘在皇宫内还会照办元旦宴那般举办盛大的百官宴,让海霄公主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

不仅仅是在国内,此事亦是通过文书诏告四海,同时邀请一些使节前来,而伊势新九郎等势力的代表名义上是为了祝贺大明皇帝喜得皇长女而来。

徐世英在接受了这些贺礼后,声音洪亮而威严:“传陛下恩典,你们四家虽为外家,然与我大明通商能秉行公平通商,又有归我大明之心!特赐汝四家子弟可往大明都城学习和居住,今组建东海共同贸易体,凡此成员无法可享受大明商品优惠价,大明科技武器优先购得!”

“谢陛下隆恩!”伊势新九郎等人暗自一喜,当即规规矩矩地见礼道。

虽然他们并不明白东海共同贸易体,但却知道加入这个共同体后,便可以跟大明的关系更加密切。

不仅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商品价格,而且还可以购得大明的武器。

伊势新九郎此次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伊豆国,虽然跟他们的战略部署有关,但离不开大明的军粮和武器的支持。

一旦持续得到大明的支持,那么他需要仅限于小小的伊豆国,完全可以向四周进行扩张,从而成为东边实力最强的大名。

四位代表依次上前,看着早已经拟好的协议。

这份协议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好处,由于这里确定弘治银元的货币体系地位,弘治银元跟黄金挂勾,所以他们一旦发掘黄金便可通过东海总督府更换为弘治银元。

他们的笔触有力而流畅,仿佛在书写着一段新的历史。

第2章 何以治国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临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389章 控制全人类的秘诀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179章 江西张,凤阳朱和我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49章 六宫粉黛多姿色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现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253章 怀璧其罪,帝曰奸臣第210章 东海新督,有刑凌迟(求保底月票)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74章 余波6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01章 旧事西厂,助越惩贪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269章 能臣归位,线生祸端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52章 黑化就会变强?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206章 赐号平反,佳丽三百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第75章 余波7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86章 科道营救,王相独支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274章 华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271章 帝出难题,京势渐显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335章 首辅已老,国债有阻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69章 余波1
第2章 何以治国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临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389章 控制全人类的秘诀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179章 江西张,凤阳朱和我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49章 六宫粉黛多姿色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现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253章 怀璧其罪,帝曰奸臣第210章 东海新督,有刑凌迟(求保底月票)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74章 余波6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01章 旧事西厂,助越惩贪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269章 能臣归位,线生祸端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52章 黑化就会变强?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206章 赐号平反,佳丽三百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第75章 余波7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86章 科道营救,王相独支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274章 华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271章 帝出难题,京势渐显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335章 首辅已老,国债有阻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69章 余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