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十年(七)

山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

风吹来,那覆盖在古松上的积雪扑簌簌飞扬,化作一片蒙蒙的晶雾,随风散去。

董缓步在王屋山的山道之中,晶莹的雪花飘落在他发梢,在阳光下闪亮。

在他身后,庞统和箕关守将武安国无声的随着董的脚步,似是沉浸在这王屋山的雪景之中。二人之后,还有越兮和淳于琼紧紧跟随,数十名技击士走在最后。

这里是王屋山!

因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而命名,又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

王屋山的历史很久远,说起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轩辕黄帝。

据说当年轩辕黄帝曾在此祭告天地,感动了九天玄女,西王母遂降授《九鼎神丹经》和《阴符策》,轩辕黄帝这才降伏了蚩尤的九黎部众,从此有祭祀天地的说法。

故而,王屋山又称天坛山。

董在山梁上的一座古亭中坐了下来,眺望着山峦迭起的壮观风景。

有技击士抬火炉走进亭中,在上面放上了一个瓦盆,里面乘着水,不一会儿,那水就开了,咕嘟咕嘟的泛着水泡,蒸腾的热气冲起,旋即消失在清冷的空气中。

越兮把几个酒壶放在陶盆中,在石桌上摆上了酒菜。武安国恭敬的为董斟了一杯酒,“主公,长安一别两年,安国真想煞主公了。”

董却笑了,“别文绉绉的,当了几天的主将,居然开始咬文嚼字了。”

武安国一听这话,黑脸顿时通红。不过却带着一点自得的语气说:“史大郎听说主公要游王屋山,还和我争了许久。我说主公肯定会让我做向导。嘿嘿,果然……”

“怎地,你不愿意?”

“愿意,愿意……不愿意的是孙子。史大郎当时羡慕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

这史大郎,就是史涣。

当年和武安国同时追随了董,不过后来他去了徐晃的麾下。直到一年前才调至箕关和武安国做搭档。史涣如今官拜盐池校尉,论品级要比武安国高一些。

这盐池就在安邑旁边,是河东的一个重地。

不过若论亲近,史涣怎么也不可能比武安国这等追随了董几年地护卫要来得亲近。所以武安国很开心。虽然离开长安两年,可是主公依旧是很看重他。

庞统也坐下来,和董一起喝酒看风景。

武安国也不说话,专心的烫起酒来。当了这么多年护卫,他很清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别看武艺他不如越兮,智谋也比不得淳于导。可是眼力却是很高明。

庞统道:“董大哥,张任在无难军多年,如今无难军能起来,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他。这次把他从主帅的位子上拿下来。会不会让张任的心里感觉到不快呢?”

董深吸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难不成让他夹在里面为难吗……张任这个人你不了解。很重情义。也很忠心。如果他太抢眼,就好像当初子龙那般的状况。童渊定然会找他。一边是我,一边是老师,以张任的性子,十有八九会自尽。

如今虽然免去了他主帅地位子,可贾龙也是他的老师,并且张任也很尊重贾龙。

他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明白我的苦心。有贾龙在,童渊就休想从无难军下手,而张任官位不显,童渊也不会让他为难。在这一点上,张任和子龙的情况不同。”

地确是不一样啊!

赵云是个将兵的人,而且因为和吕布交锋,在还没有投靠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名气。加上田豫当时掌无难军,使得赵云在里面也很为难,只能黯然北上。

但张任却不一样,他上面还有一个贾龙,而且无难军一直在康居,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童渊虽然传受过张任武艺,可是有贾龙的存在,就注定他对张任地影响力不会太大。所以,董把张任将为行军长史,从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他。

攻打汉中,有贾龙地老辣,有甘贲的勇武,再加上张任的谋略,当不成问题。

不过即便是董自己,也没有想到汉中会这么快的败亡。

“董大哥,那张鲁……您打算怎么处置?”

董却没有回答,而是笑眯眯地看着庞统,“阿丑,若是你,又该怎样处置此人?”

庞统想了想,“张鲁这个人,也算不上有多大的野心。要我看,他对弘扬他祖父所创立地教义,比对打天下还要来劲儿。只看他在汉中所行地政法,无一不和宗教有关。董大哥你既然反感佛教,何不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让他来对付佛教?”

董点头,“我确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攻打汉中之前,就已经通过阎家把那《太平清领道》交给了张鲁。那玩意儿放在我手里,没甚用途。但放在张鲁地手中……呵呵,只是我没有想到,张鲁这么不经打……还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武安国这时候插嘴道:“主公,那张鲁得了汉中,根本就没有安生过。先是和苏固他们斗,而后又和仲业他们斗。王戎说,这两年文聘将军把张鲁折腾的不轻。”

董不由得大笑起来。

关于文聘坐镇武都,对付张鲁的事情,他也有所知。

历史上,汉中之所以难打,是因为他一来地形复杂,二来呢,有下辨天险为屏。

可是现在,张鲁从未占领过下辨,汉中就等同于门户大开。

地形虽说复杂,可是对于在康居打出来的无难军而言,汉中的地形算不得什么。

再加上一个勇武丝毫不弱于董的甘贲,用兵略逊色于卢植的贾龙。谋略出众的张任……以阎家在汉中的威信,还有文聘等人打下的基础,汉中还真不难破。

庞统轻声道:“不过董大哥你把玉玺交出去……”

“这件事不要再说了!玉玺在皇上的手中,作用远远比在我地手中要来得大。再说了,我拿着这玉玺,又有什么用?呵呵……有些时候,退一步的话。也不错。”

退一步,也不错?

庞统不愧是凤雏先生,虽然如今才二十一,和演义中历史上的凤雏先生相比。还有些稚嫩。可是这脑筋转的,却比谁都要快。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

不错,董大哥拿着玉玺还真没有用处!

如今汉室的颜面虽然没有了,可是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气运存在。董大哥拿在手中。难不成去当皇帝?现在当皇帝显然还不是时候,至少目前地时机并不成熟。

而刘辨掌握玉玺。对于关东的打击……

董大哥这一步退的很不错!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看出的问题,只是要看你,能不能退这一步。

庞统不知道,在三国原本地历史上。可不止一个人退不得这一步。

孙坚,袁术……

只不过由于董的出现。他们并没有走原有的路。早早的就死在了荥阳城下。

远处,淳于导急匆匆的赶来。

“主公。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

“刘表在会盟之前撤走了,当天曹操地会盟本来并不顺利,可因为无难军的缘故,吓得他们还是结盟成功……嘿嘿,不过他们前脚结盟,后脚就传来了灞桥异象。”

庞统得意地说:“还是我出的那个注意好,那些硝石还真的起作用了!”

淳于导连连点头,“不错,如今整个关中都流传说主公就是重振汉室的伊尹在世。”

董闻听这话,不由得微微一怔。

扭头向庞统看了过去,细目眯成了一条线。

“阿丑,你搞地鬼?”

“嘿嘿嘿,我就知道,是瞒不住董大哥的!”

“你搞这种谶语做什么?”董很无奈地摇摇头,而后很好奇地问:“不过,为什么是伊尹,而不是姜子牙?”

“姜尚有甚好?最后也只落得个分封诸侯的下场,我不喜欢。伊尹才是真正地大贤,太甲做的不好时,伊尹就把他废了。我觉得,伊尹比姜尚相比更有魄力。”

这太甲的故事,已经是一千七百年的故事了。

按照史书上记载,太甲是商朝开国皇帝商汤的长孙,太丁的儿子。姓子,名曰至,是商朝的第四个国王。

太甲在位初年,有辅佐商汤的贤相伊尹主持朝政,商朝很强盛。可是在太甲三年时,这个太甲开始按照自己的性子办事,以残暴的手段对付百姓。于是,伊尹就把他放逐到了桐宫,废了他的王位。

庞统说这件事的时候,还少说了一件事。

那就是太甲后来变好了,伊尹就把王位还给了太甲。

他可不是忘记了,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告诉董:董大哥,其实你还可以这么做,不过别再把王位还给人家就行。

董好像没听明白,只是拿起卓玉,在庞统的脑袋上敲了一下。当然,只是用刀鞘,否则以卓玉的锋利程度,怕是一下子就能把庞统的小脑瓜子劈成两半。

可是在庞统的眼中,这种亲切的举动却是董在警告他。

小子,少说话,多做事……有些事看明白了就行,话若是说的太多,会出人命。

当下,庞统闭上了嘴巴。

“曹操他们现在怎么样?”董问道。

“乱了,据说是全都乱了……”

董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

不无留恋的看了一眼山中的风景,淡定笑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风景看完了,我们也该做正事了……淳于导,你立刻下山命史涣放出斥候,监视雒阳的动静!”

“喏!”

“诸位,我们看过了雪景,也该下山了。听说这王屋山春季的景色更迷人,希望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再登王屋山,欣赏一下这仙山之中的春色。走,干活去!”

天冷了,容易感冒,请书友们多多注意保暖。

我已经中招了……

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278章 雒阳烽火纪(二)第438章 另有蹊跷第403章 袁绍亦踌躇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141章 三丑战三英(二)第492章 无题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1章 重生(2)第448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第75章 伤寒症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2章 心思(1)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221章 死亡刺杀第420章 煮酒(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66章 兴盛不过三代第467章 温侯(五)第136章 未雨绸缪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让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230章 飞将雄风第121章 虎女营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上)第368章 各方云动第393章 十年(三)第140章 三丑战三英(一)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223章 那是谁?第243章 雒阳一夜(四)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146章 月旦评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428章 谁可横刀立马,唯我锦帆将军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486章 长安(五)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36章 一气韩九曲第490章 野望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214章 昭宁大事记(一)第332章 曹吕联姻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305章 大生意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326章 卢龙塞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89章 西行第426章 当阳(二)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61章 宫孙乎?第367章 双虎斗第69章 转战青徐第49章 太平教徒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28章 狼烟四起第480章 家与国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478章 四猛八大锤(完)第264章 鸡鹿塞(四)第65章 巨魔袭来(一)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46章 武夫无名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146章 月旦评第445章 庞统走阴平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3章 杀戮一(下)第397章 十年(七)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87章 以汉之名(一)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6章 伏波遗宝(1)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488章 长安(完)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
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278章 雒阳烽火纪(二)第438章 另有蹊跷第403章 袁绍亦踌躇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141章 三丑战三英(二)第492章 无题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1章 重生(2)第448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第75章 伤寒症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2章 心思(1)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221章 死亡刺杀第420章 煮酒(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66章 兴盛不过三代第467章 温侯(五)第136章 未雨绸缪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让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230章 飞将雄风第121章 虎女营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上)第368章 各方云动第393章 十年(三)第140章 三丑战三英(一)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223章 那是谁?第243章 雒阳一夜(四)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146章 月旦评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428章 谁可横刀立马,唯我锦帆将军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486章 长安(五)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36章 一气韩九曲第490章 野望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214章 昭宁大事记(一)第332章 曹吕联姻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305章 大生意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326章 卢龙塞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89章 西行第426章 当阳(二)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61章 宫孙乎?第367章 双虎斗第69章 转战青徐第49章 太平教徒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28章 狼烟四起第480章 家与国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478章 四猛八大锤(完)第264章 鸡鹿塞(四)第65章 巨魔袭来(一)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46章 武夫无名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146章 月旦评第445章 庞统走阴平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3章 杀戮一(下)第397章 十年(七)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87章 以汉之名(一)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6章 伏波遗宝(1)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488章 长安(完)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