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四猛八大锤(三)

荀如今的确很难过。

若非曹操对许昌有过一番修缮,并采用了关中的模式,建造内瓮城,构建马面墙等一系列措施,许昌说不定就已经被攻破了。自雒阳大战结束以后,曹操加强了挖掘自身的力量。

学习关中的手段,吸纳能工巧匠,在军械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关中交易的数年时间里,曹操并没有在军械马匹方面投入太大的支出。他和董交易,主要是在民生民用方面。包括一些已经被关中淘汰下来的机械,于曹操而言,无疑很重要。

而这些设备,的确是促进了许昌的发展。

一场大战方歇,徐州军在许昌城下,丢下了千余具尸体,停止了攻击。

不过才十余天的光景,许昌已经变得是千疮百孔。荀早就不见了往日的儒雅和沉稳,一屁股坐在府衙大厅里,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十余天的时间,对于荀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

如果不是当年边让之乱,荀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只怕这神经已经崩溃了。

许昌城中,如今大约有四五万兵马,其中有一小部分还要留守皇宫,以防那位小皇帝跳出来搞风搞雨。相信刘协也听说了,刘备此次是要迎驾他前往徐州。在许昌做傀儡,和在徐州做傀儡没什么分别,但是有一点,刘备是沛国王的女婿,相对而言,和刘协会更亲近些。

想必那位小皇帝,一定很动心吧。

“父亲,吃点东西吧……您已经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正当荀在沉思的时候,脚步声传来。

一个弱冠青年捧着饭食。来到到了荀身旁。他轻声道:“父亲,如今许昌里里外外的人都在看着您呢。若您倒下了,许昌也就完了。先吃点东西,吃饱了,才能考虑事情更加周详。”

荀欣慰的笑了起来。

这青年。是荀的长子,名叫荀恽(欲n。是荀原配唐氏所生,马上就要二十二岁了。

荀示意荀恽把饭碗放下,“你母亲可好?”

“甚好!”荀恽说:“只是担心父亲,这两日头疼的厉害。几个弟弟都陪伴在母亲身边照顾,父亲不必担心。”

“城里现在如何?”

荀恽现在担任丞相府长史,负责城内地治安。听荀询问,荀恽连忙回答:“城中一切尚好,但是粮草消耗的非常快。箭支的原料,也不太充足了。百姓们虽然表现的很平静。可孩儿却不敢保证,这种平静能持续多久。如果丞相援兵在二十天内不能抵达,可就有危险了。”

荀很喜欢这个儿子。

办事很稳,很有他的风范。不管在什么时候,荀恽总是保持着平静,当然,这和他地经历有关。

荀一共有五个儿子!

其中唯有荀恽。在黄巾之乱爆发时,已经开始记事。颍川是当年黄巾之乱灾情最重的地方,荀恽和母亲有一次被堵在庄园中,险些被黄巾贼捉住。经过那件事,荀恽就变得沉默寡言。

“父亲,丞相……他真的能回来吗?”

荀恽在迟疑了片刻后,终于忍不住轻声的询问。

荀犹豫了一下,“当然!”

“可是……”

“可是什么?”

荀恽轻声道:“孩儿今天出门,在经过一个酒肆的时候,听人说丞相被袁绍打败。退到了巨野。”

许昌已经被封锁多时,荀恽的消息,也只是停留在十数日之前。荀倒是知道这个消息,但荀也清楚,那不过是曹操的计策。当时因为担心许昌出现波动,荀就强行压下了消息。

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许昌现在如同一个被封闭的世界,外面的消息穿不进来,里面地消息也送不出去。

“子倩,你放心好了。以袁绍的水平。怎么可能是丞相的对手?败退巨野,不过是丞相早就已经安排下的计策……呵呵,用不了多久,丞相就能打败袁绍,到时候援兵也就能抵达。”

荀恽轻轻的出了一口气。

但荀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袁绍不足为虑。可是关中那位。会老实吗?

这句话他没法说,也不能说。三口两口把饭食吃完。荀站起身来,配上软甲,抓起宝剑。

“父亲,这么晚,您要去哪

“丞相不在,府中只剩下几位夫人和公子。我需要去探望一下,然后巡视城防。子倩,你留在家里陪你的母亲,若是有什么事情,就去城上找我……哦,一会儿我会请太医前来为你母亲治疗。这些日子,你多辛苦一下,家里的事情多操心,莫要让你几个弟弟去惹出麻烦。

另外,你派人去你婶婶那里,把她们母子也接过来。这个时候,大家在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孩儿明白!”

荀所说地婶婶,是指郭嘉的老婆孩子。郭嘉已经死去了多年,膝下还有一个儿子,名叫郭奕,现年十五岁。曹操对这母子很照顾,平常荀也时常过去看望。在这个时候,正如荀所说的那样,大家在一起,相互照应起来比较容易。天晓得……呵呵,会发生什么事情?

荀恽的确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把父亲送出府门外。

荀带着人,先往丞相府拜望了卞夫人,刘夫人,环夫人。曹操有十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曹昂在夏侯渊身边效力,次子曹丕如今在长安。长女曹节贵为皇后,其他子女皆在府中。

其中,三儿子曹彰十五岁。四儿子曹植十一岁。其他孩子的年纪,都还小,不过曹操的七儿子曹冲,非常聪明。在众多子嗣当中,算是出类拔萃。在荀登门时。都表现的很平静。

三位夫人询问了一下目前许昌的情况,就没有再说什么。

卞夫人说:“丞相离开的时候,曾说过凡事听从文若。该怎么办,你决定就是,无需和我们商量。如果城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母子出面帮忙地,就来说一声,我们定当听从文若地吩咐。”

荀说:“主母放心,我在一日,定保主母一家周详。”

“叔父,叔父!”

曹彰跳出来。大声道:“如今贼人兵临城下,我父远征濮阳,我当为父排忧解难。请准许我随同叔父杀贼。”

这曹彰,生的魁梧过人。

才十五岁,个头就足有七尺多高,膀大腰圆。他射术惊人,臂力雄浑。曾徒手斗过猛虎。能吃苦耐劳,勇猛刚烈。曹操有一次曾经询问几个孩子各自的兴趣,唯有曹彰说:“我愿为将。”

当时曹操就问:“如何为将?”

曹彰的回答很简单,“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一番话引得曹操大笑:“黄须儿竟大奇也!”

意思是说:没想到我家这小毛孩子竟有如此本事,将来成就一定不凡。可惜,曹彰至今,未能有机会一展伸手。现在刘备兵马围困许昌。曹彰已经忍了很久,终于忍耐不住跳了出来。

荀闻听,不禁一蹙眉头。

正要开口拒绝,却听卞夫人道:“我儿愿为父分忧,实乃好事。他空有一身本领,自诩勇武过人,凡事总是向那轵侯效仿。我看文若就带他登上城头,也好让他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

董如今贵为凉王,之前曾为武功侯。

但早在董卓入京的时候,董地爵位是轵侯。曹操对外人称董为鄙夫。可是在家里却称董为轵侯。毕竟,当初董把他打得跃马汜水时,就是轵侯。曹操并不承认董其他的爵位。

听卞夫人这么一说,荀想了想,就答应下来。

如今城上也的确是需要人手。曹彰勇武过人。若能出现在城上,于士卒们无疑是一种鼓舞。

于是。荀离开丞相府的时候,身后又跟上了一个全身披挂地小将军。

已经快到了子夜,许昌城中冷冷清清,看上去很萧条。除了往来的巡逻军,几乎看不到一人。

那冷冷清清的气息,让荀也感到寂寥。

突然,一阵鼓声传来,紧跟着铜锣声响,远处城头上一阵喧嚣。

“叔父,出了什么事情?”

“有敌情,我们速速前去观看!”

荀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催马朝着那鼓声传来的方向急驰而去。曹彰也不敢迟疑,带着士卒亲随,跟在荀身后,很快的就来到了许昌光华门。一行人从驰道登上城头,荀厉声喝问:“何事鸣金?”

“大人,城下有敌将叫阵。”

荀闻听,心中奇怪。

这都什么时候了,跑来叫阵?他走上城门楼,手扶垛口向城下观瞧。

只见城下方火光通明,一员大将,赤面美髯,金甲绿袍,胯下浑红马,掌中一杆青龙偃月

他走马盘旋,厉声喝道:“某乃关羽,城中何人主事,速来答话!”

荀说:“我乃司空荀,贼将,有话就说!”

关羽丹凤眼一眯,傲然道:“荀?倒是听说过你地名字。我今日前来,是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说着话,关羽一挥手。

只见城下士卒门旗一分,一根三丈长短地竹竿上,挑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出现在荀面前。

“荀,可看清楚,这是何人首级?”

荀就着火光,仔细一看……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忍不住呼喊一声:“夏侯将军!”

曹彰地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关羽得意的说道:“荀,颍川如今已尽落我兄长之手,夏侯渊被我所杀,你如今再无外援……嘿嘿,另外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家那曹丞相,已经在大野泽战败了袁绍大

城头上,一阵欢呼。

可是荀却是心里一阵阵的发冷。

他知道,关羽不可能这么好心,想必下面还有什么话要说。

果不其然,关羽待城头上的声音减弱,冷笑道:“不过,你家丞相虽胜了,却平白便宜了董。”

“什么?”

“董已经杀出关中,强夺荥阳和新郑,并在数日前,火烧荥阳,击杀了许褚和鲁肃。”

荀的脑袋嗡地一声响,手扶城垛,身子却是轻轻的颤动,“你胡说!”

“胡说吗?你就当作是我胡说吧!”关羽大笑,“还有,董已经占领了陈留,在薄县一带,和曹操的兵马对峙。还有啊……长平也被董夺取,你许昌现在是没有半个援兵。荀,我兄长爱惜你的才华,若你现在投降,我可以在兄长面前为你美言……”

“红脸贼,胡说八道,吃我一箭!”

曹彰眼见着城头上的士卒士气低落,忍不住站出来,弯弓搭箭,对准了关羽就是一箭。

“儿郎们,莫要听这红脸贼胡说八道。董和我父亲签下了协议,十年之内互不交锋,又怎么可能出兵呢?”

这一箭,快如闪电,恰似流星。

关羽没有任何防备,被曹彰一箭射中,啊的一声,载落马下。

荀不失时机,厉声喝道:“儿郎们,开弓放箭,莫要放走了贼将!”

第379章 颜面存几何第2章 董卓幼子第349章 南荣彧第416章 空城第43章 父子一诺(2)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270章 董卓筹谋未来(一)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82章 三丑结义第34章 巨魔儿第346章 昔日重现第347章 破长安第247章 一动不如一静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88章 以汉之名(二)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460章 科举第123章 白衣丽人第441章 千里草第286章 一念恶汉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312章 战徐州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132章 庞家有子名令明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417章 议和第160章 韩与马(二)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281章 雒阳烽火纪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460章 科举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5章 欲学万人敌(1)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二)第10章 狮鬃兽(1)第446章 无题第66章 巨魔袭来(二)第201章 泰山贼(一)第82章 三丑结义第54章 分道扬镳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202章 泰山贼(二)第5章 欲学万人敌(2)第331章 凉州词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7章 金城破羌(1)第436章 僧与帝(二)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267章 金银决(二)第450章 阳谋(一)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48章 缘深缘浅第20章 董卫联姻(2)第425章 当阳(一)第93章 绞肉机(五)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第85章 南宫巨变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10章 狮鬃兽(2)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490章 野望第1章 重生(1)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9章 擂鼓翁金锤(2)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318章 大决战(一)
第379章 颜面存几何第2章 董卓幼子第349章 南荣彧第416章 空城第43章 父子一诺(2)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270章 董卓筹谋未来(一)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82章 三丑结义第34章 巨魔儿第346章 昔日重现第347章 破长安第247章 一动不如一静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88章 以汉之名(二)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460章 科举第123章 白衣丽人第441章 千里草第286章 一念恶汉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312章 战徐州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132章 庞家有子名令明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417章 议和第160章 韩与马(二)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281章 雒阳烽火纪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460章 科举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5章 欲学万人敌(1)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二)第10章 狮鬃兽(1)第446章 无题第66章 巨魔袭来(二)第201章 泰山贼(一)第82章 三丑结义第54章 分道扬镳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202章 泰山贼(二)第5章 欲学万人敌(2)第331章 凉州词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7章 金城破羌(1)第436章 僧与帝(二)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267章 金银决(二)第450章 阳谋(一)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48章 缘深缘浅第20章 董卫联姻(2)第425章 当阳(一)第93章 绞肉机(五)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第85章 南宫巨变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10章 狮鬃兽(2)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490章 野望第1章 重生(1)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9章 擂鼓翁金锤(2)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318章 大决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