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

卫营辕门外,两颗高悬的人头,触目惊心。

何进算是看出来了,这个董俷,还真他妈的是一个走到哪儿,都不让人安生的主儿。

那可是两个美人!

就被他这么给一刀砍了脑袋,还炫耀似的挂在辕门外,生怕人不知道吗?

相比较起来,董俷花费一百万大钱购买生活物资和分发军饷,倒不是值得费心的事情。

军饷,是从董俷的口袋里出,与何进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如果这支人马是羽林军或者北军,何进肯定会心生疑窦,认为董俷是在收买人心。

鸾卫营……

哈,一群娘们儿,收买了又能如何?

难不成那董西平还真的指望这帮娘们儿能派上大用场?女人,就是用来睡的!

其实不仅仅何进是这种想法,几乎大半个阳城的人,都是这么认为。

那凉州董家子十有八九脑袋坏掉了!

与此同时,那一首木兰诗也随之传扬开来。

薰俷说那是从古书上看到的。可这阳城里,看书多的人犹如江河之鲫,却没人能说的出出处来。这民谣格调雄劲,热烈、朴质……与当下所流传的那些歌赋辞藻华丽全不相同,带着一种很粗野的美感。而且琅琅上口,很快的就传递开来。

找不到出处,那十有八九是出自于董俷之手笔。

名士文人们开始正视这个看似粗狂的武夫,并仔细体味那民谣之中的词句。

有褒之,说这民谣用词简约,甚好;有贬之。认为词句粗俗。特别是那开头的唧唧复唧唧,更是不知所云,不足以上大雅之堂,只能是市井小调,且不够华美。

反正不管是褒是贬,董俷再一次出名了!

这《木兰诗》甚至传入了大内深宫,本一心扑在太子之争上地何皇后,也是赞赏连连。

谁说女子不如男?

且看那木兰,不也曾做出丰功伟绩来?

连带着,从未过问过地鸾卫营。也一下子入了何皇后的眼。不管怎么说,那鸾卫营名义上是护卫皇后的禁卫军。可却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何皇后也不禁感到羞怒。

这可是关系皇家体面的大事情啊!

连夜招何进入宫,当着汉帝刘宏的面,好一番哭闹。

就连一向与何皇后对着干的董皇后,这一次也和何皇后站在了一起。要重振鸾卫营。

薰皇后,是汉帝刘宏的母亲。

说起来这件事很怪异。她本来应该是太后的头衔,可因为刘宏并非桓帝刘志的子嗣,而刘志死了,可他地皇后还在。刘志的皇后成了太后,刘宏的母亲也就没了资格。无奈之下。只好封母亲为皇后。享受太后的资格……只是,这就成了笔烂账。

薰皇后喜欢次子刘协,汉帝刘宏也是一样。

但何皇后的儿子刘辨呢。却是长子。自古都有立长不立幼的说法,再加上何进身为大将军,总掌天下兵马。黄巾之后以后呢,这兵权更集中于何进地手中。外戚的权势越来越大,汉帝刘宏也很担心。所以只好用张让来平衡权势,徐徐图之。

听到何皇后诉说鸾卫营地事情,刘宏很迷茫。

说实话,他根本就不清楚有鸾卫营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这鸾卫营究竟归属于谁。

“爱卿,那董俷既然有心整治鸾卫营,就让他去做吧……好歹这件事也关系着皇家的体面,你应尽力配合。若董俷有什么需要的话,就从你那里调取吧……恩,总之这件事要做好,莫要再起什么波澜……还有,告诉那董家子,别再招惹是非了。”

何进一听,就是一阵心疼。

任由董俷调取,那岂不是要从他的手心里拔钱?

“皇上,非是臣不愿,只是鸾卫营素来属于宗室编制,并非归属于我地麾下啊。”

刘宏不高兴了:合算着,你是打算从我手里拔钱?

“恩,既然这样,那明天朕就下一道旨意,把鸾卫营正是归纳为爱卿地麾下就是。何卿,这鸾卫营是护卫皇后的人马,而皇后又是你妹妹,由你掌管,天经地义。”

何进嘴巴张的老大,心道:这样也行吗?

可人家是皇上,屁大地事情,也是金口玉言。你不同意?那就叫抗命,要砍头的。

何进只好领旨谢恩,垂头丧气的走了。

而董皇后带着皇子协回了宫中,越想就越觉得,这鸾卫营最好还是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好歹也是一支人马,说不定就能起作用。

是不是应该让人去拉拢一下董俷呢?自己姓董,那董家子也姓懂,说起来是本家,应该是有希望。如果能拉拢过来的话,那么今后对付何皇后,就多了一点手段。

毕竟,鸾卫营的职责,就是维护后宫不是?

想到这里,董皇后又找来了汉帝刘宏。

把想法说了一遍,刘宏的眼睛一亮,频频点头。

早就想立次子刘协为太子,如果后宫之中能有一支人马支持,可是能起到大用处。

“母亲此言甚好……只是朕听人说,那董家子与何进走的很近,而且为人粗鄙不堪。我实在担心,如果走漏了风声,那何进会有什么异常举动。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这前车之鉴,指的是以前那些擅权的外戚行废立之事。

薰皇后说:“皇上可是担心那屠家子的兵马?”

“正是!”

“皇上不是有打算组建新军吗?”

刘宏苦笑道:“母亲,这新军组建说起来容易,可要做起来……要寻找好机会,然后找个好借口,让那些人没机会进行反驳。就好像当初我兴立州牧的事情一样。必须要有万全之策才行。否则何进定然会联络朝中大臣。对这件事进行打压吧。”

薰皇后笑道:“皇上真是太小心了……难不成袁隗那些人,真的会依附于那屠家子?给他们些好处,这同盟不就被拆散了吗?可选一心腹之人,主掌新军,而后分设军职,表面上是把军权给了袁隗他们,可实际上……至于借口,我有一计。”

刘宏连忙道:“还请母亲指点。”

“皇上,每年秋收不都要有大典嘛……去年因反贼之事耽误了,今年肯定会举行。到时候就以重现汉军威武之说大演兵。然后不管他们演的好坏,一律否定。再以此为借口设立新军。等何进反应过来,新军也已经设立完整,还怕他作甚呢……至于那董家子,我准备以本家之说拉拢他过来。皇帝和大将军,想必他能有选择。”

刘宏闻听。喜出望外。

“母亲之计果然高明,就这么办!”

鸾卫营归纳进了大将军府地序列。一应军备

送了过来。

这里面,多亏了何皇后。

在汉帝发出旨意后,何皇后就不停地催促何进,把个何进给扰的是焦头烂额。

既是妹妹,又是皇后!

一千二百人的编制也不高。薰俷也没有提出特殊的要求。何进一狠心,也就应承下来。

不过整个阳城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话。

昔日的军妓营,如何能重现威武之师的姿态呢?

何进是忧虑重重。但薰俷却格外的有信心。

这不,一大早,天还没亮,西园就喊杀声震天响,鸾卫营的士兵们开始了一天地训练。

如今的鸾卫营和当初大不相同。

门口有巨魔士看守,寻常人休想靠近。

而大营之中,一顶顶崭新的帐篷依照着九宫八卦的方位排列。营帐门口刀枪竖立,寒光闪闪。

一定赭色的牛皮中军大帐,矗立于营地之内。

门口有虎女守护,全副武装,杀气腾腾。

校场上,刀枪林立,阵型整齐。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不断响起,令旗飘摆,身着筩袖铠地姑娘们不断发出喊杀声,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队形,但始终保持整齐一致。

人道是:知耻而后勇!

薰俷那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她们的心。

若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就要先尊重自己。

如今,衣食无忧,粮饷也都补上了。虽然不可能全部补齐,可这毕竟是有了改变。

对于点将台上那个凶神恶煞般的主将,姑娘们又惧又爱。

但至少,他把她们,看作了士兵。

“杀!杀!杀!”

士兵们不停发出口令声,队形整齐一致的进行各种演练。

薰俷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这些面目焕然一心的女子们,心中多少也感到非常满足。

“红昌,干地不错!”

他赞赏道:“短短十数日地时间,就能有如此出色的成绩,实应该嘉奖于你才是。”

看不见任红昌的表情,但从那面具后透出地眸光里,有一丝丝欣喜。

“主公,还差的远呢……这些人只不过是刚开始训练,表面上看着威武,却是不堪一击。修要看她们一千多人,只我虎女营出马,一炷香之内就能将她们全部击溃。”

薰俷知道,任红昌这话并不是吹牛。

虎女营全都是骑兵,早年曾被胡人袭扰,后来更经历过战阵,其战斗力自然不同。

而鸾卫营……

薰俷笑道:“红昌,饭要一口口吃,谁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慢慢来,咱们有的是时间。先让她们能从早先的麻木中走出来,然后再说其他……呵呵,我倒是没想到,我们家红昌还有这样的本领呢。将来,说不定真的能成为了不起的将军。”

薰俷是随口一说,可任红昌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主公刚才说,我是他家的吗?

眼中有一丝羞涩,好在脸上带着面具,看不到她的表情。

对于这个主公,任红昌一开始也是怀有敌意,甚至是非常的反感。也难怪,董俷的长相,怎么看怎么不是个好人。长得丑,而且还是个官宦子弟,总是容易让人想到别的方面去。

可时间长了,任红昌对董俷的感官似乎有点变了。

特别是董俷和薰绿成亲后,恩爱的样子让人羡慕的要死。

只要不去招惹他,在大多数时候,董俷还是很能让人亲近。在任红昌看来,董俷思考问题的时候最让人心动。有的时候,她甚至会忘记了,薰俷只不过十五岁。

这样一个男人,或者用大男孩儿来形容更妥帖些。

看上去粗鲁不堪,丑陋难看,却偏偏能做出美人卷珠帘的婉约诗词,还能高歌敕勒歌的豪迈民谣。他杀人不眨眼,但有的时候却显得格外忧郁。在牧场的时候,任红昌好几次远远的看见董俷坐在那山岗上的坟旁边,喃喃自语。

那种感觉,真的是……

姐妹们说,坟茔中是主公的大姐,一个非常好,非常漂亮的女人。当年薰俷转战西北的故事,如今成了虎女营的姑娘们时常谈论的话题,大姐,姐夫,还有那一匹被主公亲手所杀的斑点兽,每一个细节,任红昌都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红昌……”

“啊,主公有何吩咐?”

任红昌想的走了神儿,董俷连叫她几声,她都没听见。

还是身边的虎女轻推了一下任红昌,这才算是反应了过来。

那脸,一下子羞臊的通红。幸好有面具遮掩,否则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薰俷也不清楚任红昌在想什么事。不过见她回过神来,笑呵呵的问道:“前两天宫里派人,好像还给你了一个女官,是不是?”

“恩,是何皇后派人来赐封的。”

“呵呵,没想到,咱们的红昌,如今也是堂堂的皇家女官了……对了,是什么官?”

任红昌倒不甚在意。

在她看来,也许汉帝刘宏亲自给她封官,都比不得自己主公的一句夸奖。

“唔,好像是要配合军司马的女官……是什么,什么貂蝉……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貂蝉啊,不错的名字!”

薰俷随口一问,任红昌随口那么一回答,本来都不甚在意。

可等转过了身子,一股寒意突然从后脊梁上蔓延开来,汗毛孔一下子张开,令董俷刷的打了个哆嗦。

“你说什么?貂蝉?”

任红昌奇怪的看着董俷,不明白主公为何如此大的反应。她点点头:“是啊,貂蝉。”

日他罗贯中先人板板!

薰俷恨不得破口大骂一顿才好。

一直以为,那貂蝉是个人名,没想到居然会是个皇宫里的女官。

难道说……

薰俷看任红昌的目光有点不一样了,带着一股森森的寒意,拳头不由自主的紧握起来。

如果真是这个女人,在历史上,她将会祸害的我家破人亡。

如果任红昌真的是那连环计中的貂蝉……

薰俷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任红昌也感觉到了董俷情绪上的变化,不明白董俷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杀意腾腾。

“主公,您怎么了?可是不开心红昌做这貂蝉吗?要是如此的话,红昌回头就辞了……”

薰俷没有回答,表面上虽竭力保持平静,可心里面,却是波澜起伏。

貂蝉!

杀,还是不杀?

第489章 西行第46章 武夫无名第298章 鏖战(一)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175章 惊州来人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7章 金城破羌(2)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437章 僧与帝(三)第39章 中原无战事(二)第89章 绞肉机(一)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87章 以汉之名(一)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108章 群英会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312章 战徐州第362章 于不经意间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426章 当阳(二)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82章 长安(一)第266章 金银决(一)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461章 宫孙乎?第491章 蔡美人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76章 五溪蛮人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234章 一个小人物第58章 刘门血案第43章 父子一诺(2)第89章 绞肉机(一)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242章 雒阳一夜(三)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97章 桃园三英第10章 狮鬃兽(2)第303章 大迁徙第324章 大决战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39章 中原无战事(二)第445章 庞统走阴平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421章 短歌行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28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76章 五溪蛮人第106章 将军威武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8章 大姐(2)第32 名驹象龙第235章 荥阳大战(一)第75章 伤寒症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415章 偃师第297章 凉州乱第70章 诸葛一家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95章 俷公子突围第18章 放长线第474章 四猛八大锤(二)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441章 千里草第266章 金银决(一)第6章 伏波遗宝(2)第6章 伏波遗宝(1)第109章 奉孝出马第246章 气节壮士第337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五)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422章 五蛮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302章 陇西大会师(二)第298章 鏖战(一)
第489章 西行第46章 武夫无名第298章 鏖战(一)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175章 惊州来人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7章 金城破羌(2)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437章 僧与帝(三)第39章 中原无战事(二)第89章 绞肉机(一)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87章 以汉之名(一)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108章 群英会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312章 战徐州第362章 于不经意间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426章 当阳(二)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482章 长安(一)第266章 金银决(一)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461章 宫孙乎?第491章 蔡美人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76章 五溪蛮人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234章 一个小人物第58章 刘门血案第43章 父子一诺(2)第89章 绞肉机(一)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242章 雒阳一夜(三)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97章 桃园三英第10章 狮鬃兽(2)第303章 大迁徙第324章 大决战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39章 中原无战事(二)第445章 庞统走阴平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421章 短歌行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28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76章 五溪蛮人第106章 将军威武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8章 大姐(2)第32 名驹象龙第235章 荥阳大战(一)第75章 伤寒症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415章 偃师第297章 凉州乱第70章 诸葛一家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95章 俷公子突围第18章 放长线第474章 四猛八大锤(二)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441章 千里草第266章 金银决(一)第6章 伏波遗宝(2)第6章 伏波遗宝(1)第109章 奉孝出马第246章 气节壮士第337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五)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422章 五蛮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302章 陇西大会师(二)第298章 鏖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