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

俷何时抵达中山?

这不仅仅是顾雍想要知道的答案,还有许多人,甚至包括毌丘俭也很想知道答案。

毌丘俭是闻喜大族,是高阳乡侯毌丘兴的次子。

按照古人的规矩,世家皆由长子继承,当然这个长子,还必须是正妻所出。毌丘俭很不幸是次子,而且还是庶出的次子。也就是说,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他注定了无缘去继承家族的事业。或是依附家族,或是在家族的支持下另起炉灶。

毌丘兴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在风起云涌,暗流激荡的桓帝、灵帝两代帝王中,保全了家族不衰。也许听上去,这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但仔细想想,在这两代帝王中,曾发生了多少事情?

党锢之禁,黄巾之乱……

无数北方世族在这动荡中灰飞烟灭。而毌丘一族,至今仍屹立在河东,也算了不得。

其时,早在李儒接手闇部的时候,就已经和毌丘兴扯上了关系。

随着董俷在西域风生水起,非但没有因为董卓的死而衰落,相反是越来越兴旺。毌丘兴就隐约的感觉出来,迟早有一日,董俷定然会杀出西域,坐镇于关中。

世家子,不像普通人。

他们先是忠于家族,而后才会忠于朝廷。

什么事情于家族而言最有利,那么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决断。毌丘兴虽然知道,董俷为关东士族千夫所指。可同样是武人出身的毌丘兴,又怎么会在意这些?

既然次子毌丘俭无法继承祖业,那么就让他去开创一番事业吧!

世族,也并非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大多数时候,他们看得远比普通人更透彻。

当时地毌丘俭,还没有弱冠。

于是借着求学的名义,毌丘兴秘密将毌丘俭送至汉安城,就学于太学士刘洪门下。

刘洪是什么人?

论辈分。是西汉王刘辨的叔公;论学识,也是博古通今,更是董俷名义上的老师。

只从这一点来说,毌丘俭身上就打下了董系的烙印。

此后。毌丘俭回家,一直负责与中山苏双张世平二人的联系。这两个人是怎么和董俷拉扯上关系的?说起来,却又要感谢罗老先生的那一部《三国演义》了。

在李儒开始向冀州撒网的时候,首先考虑地是中山甄氏。

不过董俷。对那中山甄氏的印象并不是非常的深刻,而且甄家的背景,着实复杂。

演义中开篇,曾提到过两个商人。

当时刘备在郡召集乡勇。曾得到过两个商人地资助。一个叫苏双,一个叫张世平。

张世平本名张宥(诱),字

这也是李儒后来打听到的情况。这两个人。背景都不算复杂。虽然张宥属于中山张氏的分支。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自从张宥祖上从商以后,张家人就已经把张宥这一系刨除出去。名义是虽是同族。可是彼此间早就没有来往。

相比之下,苏双和张宥,更符合董俷地要求。

当李儒派人和苏张二人秘密接洽的时候,苏双张宥当时就有点懵了。这是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虽然存在风险,可一旦成功,那么所获得的利益,将无法想像。

若说商人们最佩服谁?

不是商人地老祖宗陶朱公,也不是那圣人门下的学生子贡。谁的生意做地最好,非‘奇货可居’地吕不韦莫属。苏双和张宥在商议之下,立刻答应了李儒地邀请。

七月末时,董俷在集宁出事之后,长安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并且在不久之后,他们就得到了董俷的消息。前往长安送信地人,正是乌延。

乌延不是汉人,又精通鲜卑语。

所以很容易就穿过了塞外,抵达朔方。并且通过秘密的方式,把董俷的情况告之长安。

事实上,董俷的情况并不好。

塞外的一战,郭援战死,董俷受箭伤,元戎士死伤惨重,最后清点时只余八十余人。

薰俷这辈子,哪怕是在最狼狈的时候,都没有吃过这样的亏!

他进入云中之后,立刻就遁入山岭之中,不敢轻易出现。一方面派乌延报信,另一方面则暗中观察局势,等待长安的救援。毕竟,云中不是关中,这是袁绍的地盘,董俷不得不小心谨慎。好在,高览虽屯兵五原云中,却只封锁了各关卡。

而长安方面,在得到了董俷的消息之后,就立刻派出毌丘俭,抵达中山。

他们需要借用苏双和张世平的关系,把董俷从云中接到河东。不走云中五原,而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有并州纵穿,进入冀州之后,由中山国出发,走常山国,经上党而抵达河东闻喜。只要抵达闻喜,董俷等人的安全也就得到保障。

至于常山国和中山国,乃至上党……

自有苏双张宥负责打通环节。

毌丘俭抵达中山时,苏双和张宥已经出塞了。所以,毌丘俭留在了中山,而另一波人马,则是由董铁带队的三百技击士,在苏家人的带领下,前去联系苏双。

“顾先生不必担心,有媛容大哥出马,主公定能无忧。”

苦笑着安慰了一下顾雍,毌丘俭又对苏由和张遵说:“二位兄长,虽说那甄家所说的是事实,但是我等还需谨慎小心。当派人监视甄家的一举一动,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若我估算的不错,一切都顺利的话,主公也就是在这一两日抵达。”

苏由张遵领命而去。

既然已经揭开了秘密,那么就无需再做什么掩饰。从地位上而言。苏由张遵,都隶属于毌丘俭的麾下。而这个时候,顾雍一直忐忑地心,也一下子放回肚中。

从小师弟的作为来看,在他心里,还是有我这么一个师兄的!

不过……

顾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轻声询问道:“毌丘公子。不知长安,先在如何了呢?”

长安?

毌丘俭先是一怔,旋即笑道:“顾先生放心,长安虽乱。却依旧在掌控中!”

建安元年十一月,纠缠了三个月的塞外战事,随着贺齐不断调动乞活军,终于结束了!

这一战。可以说是乞活军独立完成。

贺齐贾访二人联手,将阙居鲜卑等部打得大败,杀敌三万有余

虏十余万鲜卑人。按照乞活军的规矩。这些俘虏应活军中,但是这一次……

贺齐再次祭起了屠刀,尽斩十三万鲜卑俘虏。

十三万颗血淋淋的人头。在塞外叠摞起了十三座京观。鲜血染红了大半个草原。

贺阎王!

这是贺齐如今的绰号。与当年的董杀神一样,成为鲜卑人的梦魇。

只不过。乞活军虽然大获全胜,同样也是损失惨重,屯兵于塞外,再无力攻取弹汗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或者说,只是一个开始……

但即便是如此,乞活军在塞外屯兵,依旧对并州和幽州,造成了巨大地威胁。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

长安霸上,已经是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今年的雪非常大,在个别地区已经造成了不小的灾害。特别是关中战事不断,加之流民涌入,昔日八百里秦川,竟然出现了粮食的短缺,并且还出现了骚乱。

十一月十一日,阳城、番须口、回城以及陇县,发生了暴动!

而这些地方,正是汉安军兵力最为薄弱之处,陈到不得已领踏白军出征平乱。

位于长安城东南方地覆盎g)门,已经修

盎,按照解释,是一种承载粮食的容器。覆盎,意思是不被重视和理解。

而事实上,覆盎门在长安十二门中,的确算不得什么。

如果做一个比喻,长安城是一个大宅院,那么就有四个大仪门。其余城门,结束角门,覆盎门更是如此,比之南城正门的安门而言,它还真是个微不足道地存在。

不过如今,这覆盎门内,却住了一位大人物。

长安令臧洪,若只是论较官职的话,这算不上什么显赫的官位。如今长安,是西汉王所定下的王都,更是董俷开府所在。长安城内地大小官员,可谓多如牛毛。

但臧洪却不一样。

他是当年关东诸侯第一次联盟讨董时的司仪,也是闻名天下的名士。

薰俷曾给以他‘气节壮士’之赞誉,虽将其捉拿,却没有杀掉,而是流放到了西域。

同时,他给了臧洪一道题目:如何让士子和武人和平共处?

转眼间,已经快十年了……

+.洪从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他能从西域出来。虽然不是回家,可依旧感觉亲切。

薰俷看重他,卢植看重他,蔡看重他,羊续也看重他!

不仅仅是如此,包括西汉王在内,很多人都看重臧洪。以至于当初薰俷推荐费沃担任长安令地时候,居然没有通过,而是由臧洪出任。只此,可见臧洪之声名。

但是臧洪很清楚,这该死地长安令,并不是一个容易担当地角色。

长安城内,派系很多。有忠于薰俷的一系,也有忠诚于西汉王地一系。虽然薰俷和西汉王刘辨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可是属臣之间的争斗,从刘辨进入长安的那一天起……或者更长远一些,还早在西域的时候,双方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西域时,西汉王刘辨的势力并不大。

可是在长安……

房间里,火塘炭火熊熊。

屋外虽然是天寒地冻,但屋子里面,却是温暖如春。

+.洪斜倚榻上,却是愁眉不展,看上去心事重重。门帘挑起,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个身材高挑,气质端庄,带着明显异族特征的女子。手捧托盘,走到了榻旁,把托盘中的饭菜摆上,然后又给臧洪斟了一觞葡萄酒,奉到了臧洪的面前。

“啊,有劳夫人!”

+.洪这才惊醒过来,连忙端过了酒杯,轻声说道。

这女子,是臧洪在西域娶回的妻子,是精绝人,而且还有王室血统,来头不

当初,精绝女王举国投奔董俷。

何太后感其对汉室的归属,所以就赐精绝王室以汉姓:席。

+.洪的家小,早已不知所踪。一个人在西域孤苦,何太后就指定了女王的妹妹,嫁给了臧洪,名曰席氏。

这席氏也颇为体贴,而且知书达理。

由于是何太后所赐的婚事,臧洪对席氏,也非常的敬重。

席氏道:“夫君,这些日子来,你总是愁眉不展,莫非是有什么心烦的事情嘛?”

+.洪叹了口气,把酒水一饮而尽。

“当初在西域的时候,我一心想要离开。可是现在想想,西域的数年生活,却是我生平最为悠闲舒心的日子……夫人有所不知,我现在真的是想辞官不做,回西域逍遥去。”

席氏奇道:“夫君为何有此感慨?”

“夫人难道没有发现,近来这长安城内的气氛,不太正常吗?”

“你是说哪些谣言?”

席氏嗤之以鼻,“大都督勇武过人,武艺高强。天下间能杀大都督的人,怕是还没有出生呢。”

席氏生于西域,而董俷在过往年月中,对西域的治理还算是相当不错。

故而,西域人对董俷,除了哪些怀有敌意的人之外,大都是相当的感激。席氏也不例外。

+.洪苦笑道:“我也知道是谣言,可大都督一日不出现,这谣言就不会断绝。我所担心的,并不是谣言的本身,而是在这谣言背后,所隐藏的阴谋。”

“阴谋?”

“是啊,大都督在,则可震慑宵可如今大都督不在,长安城内群龙无首。今年雪患,陇县那边又出现了叛乱。陈将军领军平乱,这长安城内,未免会出现空虚。若是有人趁此机会作乱的话,我担心大都督和大王苦心经营的基业,将会……你也知道,乞活军元气大伤,解烦军和选锋军被缠住,一时难以脱身。”

席氏啊的一声惊叫,捂住了嘴巴。

“夫君的意思是说,有人会造反?”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造反,但我却知道,有一些人,并不希望居于大都督之下。”

席氏刚要开口,门外有家人前来禀报:“大人,脂大夫和金大人求见。”

+.洪闻听,一蹙眉头。

他犹豫了一下,猛地站起身来,“快快有请,我随后就到。”

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118章 回河东(三)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370章 长安之乱(二)第17章 求官(2)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347章 破长安第339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8章 大姐(2)第240章 雒阳一夜(一)第368章 各方云动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491章 蔡美人第269章 杀胡令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352章 大麻烦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496章 决战之奇兵第478章 四猛八大锤(完)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400章 狮虎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97章 桃园三英第254章 三韩献宝,中药变韩药第337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五)第86章 雒阳喋血第324章 大决战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8章 大姐(2)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31章 野牛奔走烧当第67章 斩雷公第8章 大姐(1)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38章 中原无战事(一)第339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第202章 泰山贼(二)第261章 鸡鹿塞(一)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458章 乱局(二)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415章 偃师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来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49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第415章 偃师第18章 放长线第92章 绞肉机(四)第209章 大宅门之四小虎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417章 议和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396章 十年(六)第355章 孙刘联盟第258章 公孙瓒之死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163章 韩与马(完)第431章 夏侯兰(三)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312章 战徐州第378章 请君移驾长门宫第1章 重生(1)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28章 走马震金城(二)第179章 恶来逞威第374章 长安之乱(六)第294章 并非那么简单(一)第431章 夏侯兰(三)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35章 破羌之难第475章 四猛八大锤(三)第407章 大军天降第281章 雒阳烽火纪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467章 温侯(五)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26章 当阳(二)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
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118章 回河东(三)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370章 长安之乱(二)第17章 求官(2)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347章 破长安第339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8章 大姐(2)第240章 雒阳一夜(一)第368章 各方云动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491章 蔡美人第269章 杀胡令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352章 大麻烦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496章 决战之奇兵第478章 四猛八大锤(完)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470章 大野泽(三)第400章 狮虎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97章 桃园三英第254章 三韩献宝,中药变韩药第337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五)第86章 雒阳喋血第324章 大决战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8章 大姐(2)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31章 野牛奔走烧当第67章 斩雷公第8章 大姐(1)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38章 中原无战事(一)第339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第202章 泰山贼(二)第261章 鸡鹿塞(一)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458章 乱局(二)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415章 偃师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来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23章 阿丑相随(1)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49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第415章 偃师第18章 放长线第92章 绞肉机(四)第209章 大宅门之四小虎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417章 议和第248章 董卓亦有远虑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396章 十年(六)第355章 孙刘联盟第258章 公孙瓒之死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163章 韩与马(完)第431章 夏侯兰(三)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312章 战徐州第378章 请君移驾长门宫第1章 重生(1)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28章 走马震金城(二)第179章 恶来逞威第374章 长安之乱(六)第294章 并非那么简单(一)第431章 夏侯兰(三)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35章 破羌之难第475章 四猛八大锤(三)第407章 大军天降第281章 雒阳烽火纪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467章 温侯(五)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26章 当阳(二)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