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短歌行

虽然已是仲春,大山的风,却依旧带着彻骨的寒意。

山顶上,有一棵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槐树,需数人方能抱拢的树干上,写满岁月年轮。

董非常随意的穿着一件大袍,随风猎猎。

跪坐古槐树下,身边放一小火炉,陶盆里面的水已经沸腾,四溢的酒香弥散天际。

似乎周遭事物都已经不在重要,董看着翻滚在山间的云雾。

有脚步声传来,董也没有回头。只是自顾自的斟上一盅青梅酒,饮一口,颇有滋味。这山间的景色,的确是美不胜收。春的气息已经覆盖在山中,那绿油油,青翠的植被,透着一股子盎然的生趣。都忘记了,有多久未曾如此的惬意。

“西平倒是会享受啊!”

曹操倒履走上竹席,也非常随意的坐下来,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了一杯。

“咦,是青梅酒?”

董扭头,“孟德也是知情趣的人,一口就品出这酒中的滋味……前些时日,我在偃师府衙中觅得数枚青梅。正好孟德来信相邀,我就想好东西,当与知交共享。”

“知交?”

曹操一怔,叹了口气道:“你围我十余万人马,挑唆袁绍攻我青州,操有你这样的知交,倒也是幸运。”话语中,不免带着讥讽之意。

“打仗归打仗,知交归知交,两码子事情,何必掺杂一起?你为那薄情寡义之辈,我为我当年的承诺而战。孟德,凭心而论,你我之间可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恨?”

有!

曹操很想斩钉截铁的回答:你杀了我那么多人,还不是仇恨吗?

可是偏偏却说不出口。两军交锋,那又不死人的道理。不是董杀我,就是我杀董。仔细想想,从当年关东盟誓。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开始。董并没有主动的和他作对。反倒是自己,一个劲儿的与董交锋。最终走到如今的田地。

扪心自问,曹操还是把董当作朋友。

“你这鄙夫,如今也学得牙尖嘴利,某不与你做口舌之争。”

这鄙夫二字,本来是带着贬义。可现在从曹操嘴里说出来,却透着一股子亲热。

董笑了,曹操也笑了……

举起了酒杯,“你这黑厮。还是嘴巴不肯饶人啊,满饮此酒。”

曹操也不推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两人同饮过后,相视一眼,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笑声,在山间回荡,诉说着数不尽地豪情。

董一直觉得。自己的到来。让三国失色了许多。且不说三国鼎立的局面至今未曾出现,甚至连许多在后世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因为他地到来,而消失无踪。

那千古流传地桃园结义,如今已经无人提起。

反倒是那长沙梅园中,梅花盛开时的三丑结义,却琅琅上口,为天下人所知。

关公千里走单骑,刘玄德三让徐州……还有官渡之战,还有关中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等等这些很令人缅怀地故事,在他出现以后,都未曾发生过。

吕布戏貂蝉戏码,也许不会出现。

董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前些日子陈容奉来十余枚青梅,却让他心中一动。

如今的曹操,怕是没可能再有心思去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刘玄德退回徐州,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得那皇叔的称号。既然如此,自己何不效仿曹操,来一次青梅煮酒呢?这大山景致不错,倒也是一个谈天说地的好场所。

“孟德,你说我身后这棵古槐,可是当年大禹王所栽种?”

曹操一怔,不解其意,笑道:“也许吧,这种事那可能考校的清楚?西平,今日……”

“今日莫谈公事,你我只把酒谈天。如此良辰美景,谈论那些俗事未免太煞风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自有其他人去操心。你我整日操劳,今日正当偷得浮生半日闲才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

曹操一怔,不由得笑了起来,“西平此言,倒是颇为贴切,当浮一大白。”

山风唳,树儿摇。

那云朵被风吹得聚了散,散了又聚,组成千奇百怪的形状,隐隐约约又透着禅意。

“天下大势,当如这云朵一般,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董取一壶酒,投一枚青梅,“可是人终究不过百年,有时候我就再想,我等在厉害,死了也不过一掬黄土罢了。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曹操不解的看着董,“西平可有答案?”

“孟德,观天下人,谁能入尔法眼?”

董并不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在无形中掌握着主动。

若说性情,曹操也是强势的人。

可不知为什么,在董面前却不自觉地总是处于下风,这让他心里好生不自在。

索性不回答,看着董。

董也不再开口,为自己满上一盅青梅酒。

曹操说:“操不过凡夫俗子,又有何德何能,点评天下人?不过,袁绍雄霸冀州,手中猛将谋士如云,兵精粮足,当算得上一号人物吧。”

“当真?”

曹操一笑,却不开口。

董说:“那袁绍终不过纨绔子,总有百万雄兵,又怎入得你曹阿瞒的法眼?孟德欺我,当罚一杯。”

“荆州刘表,温文尔雅,气度宏远。据荆襄九郡,又是汉室宗亲,当为人杰。”

“刘表徒有虚名。非英雄也……孟德当再罚一杯。”

曹操连饮两盅,不觉酒劲上头。面带酒色,诸多烦恼俱抛在了脑后,突然引颈高歌。

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刚开始放歌的一刹那,董并没有在意。可是渐渐的,却不禁呆愣住了。

何故?

这首歌,董极为熟悉。虽不能背的琅琅上口。可是印象却是非常地深刻。

短歌行。居然是短歌行!

演义当中,曹操与赤壁时。于长江之上横槊赋诗。言辞之间,尽显其文才风度。董依稀记得,曹操此生最大地愿望,就是效仿冠军侯,学那周公。

时至今日,黑厮的依旧未变,曹操……始终是曹操。

要说讲起来地话,曹操这些年做了不少的诗词,其中不泛董耳熟能详的词句。比如当年曹操平定青州,于东莱郡和孔融饮酒之余,曾登阳丘山。

在山上做赋一首,就叫做《阳丘山》。

可是董却听出来,那是后世流传已久的《观沧海》。只不过首句东临碣石,改作了东临阳丘。余者地意思,大致相同。至少在董看,是差不多。

可没想到……

《短歌行》是乐府旧体,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在后世中,曾有评论说短歌行之中,常常以人生夭寿为主题,来抒发感怀。

前世记忆里面,山村里地大学生似乎也时常因怀才不遇而产生许多的感怀。每每醉酒,总是会疯疯癫癫地跑到山上吼叫……当然,那只是吼叫,而不是歌。因为在后世,祖宗流传下来的许多好东西都已经失传,而人们早已不敬鬼神,不敬祖先……

那位大学生曾对董说过,他所吼的,就是短歌行。

董忍不住随曹操的短歌行而唱和道:“白日何短短,百年苦亦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我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殇。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曹操所歌,为古体诗。而董所唱,却是新体五言句。

不过当年董盗《情思》之后,就有人开始不断丰富诗词的韵律。加上董身边有蔡邕蔡琰父女这种音律大家,所以这五言句,已经渐渐的成熟了。

曹操和董歌罢,相视大笑不停。

“西平,适才你问我天下人谁可入我法眼?”

“正是!”

“西平,可知龙之变化否?”

董心里咯噔一下,强作笑颜道:“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藏芥隐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仲春,龙乘时而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天下英雄,唯操与鄙夫。想当年,董听评书时,袁大师讲这一段,总是令人热血沸腾。

可是如今从曹操口中说出这些话语来,却比那袁大师更强数百倍。任后人如何模仿,即便是一字不差,声音相和。可黑厮终归是黑厮,凡俗之辈,岂能模仿?

董可不会像刘备那样,闻惊雷而恐惧。

大笑着,举杯道:“黑厮与我,所见略同。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哉!”

酒不知不觉中,已尽。

董和曹操并肩向山下走去,一路谈笑风生。

山口处,许褚曹彭已经等的不耐烦。可是看二人模样,却不由得目瞪口呆。

自有裴元绍牵马过来,董翻身上马。

“孟德,已荥阳为界,自新郑至旋门关,不兴兵戈之事。若同意,十万兵马尽数还与你。若不同意,你我就再兴刀兵,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负今日美酒。”

曹操也已经跨上绝影,闻听大笑点头。

“就依西平所言,新郑至旋门关,不兴兵戈之事,你我之间,来年再论输赢。”

“告辞!”

曹操在马上一拱手,也不赘言,催马向远方而去。

看着曹操的背影,董突然大声道:“此生能与孟德为敌,足矣,足矣远方,传来了笑声。

董也不觉放声大笑,那苍劲地,雄浑的,完全不同地笑声,和在一起,回荡苍穹。

第四卷终

第441章 千里草第305章 大生意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364章 弹汗山(二)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415章 偃师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280章 雒阳烽火纪(四)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69章 杀胡令第222章 大文章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60章 双丑会第203章 谁为虎狼将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370章 长安之乱(二)第162章 韩与马(四)第319章 大决战(二)第427章 长坂坡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78章 请君移驾长门宫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127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二)第485章 长安(四)第58章 刘门血案第466章 温侯(四)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2章 董卓幼子第178章 武夫争雄第260章 江东起风波第229章 大战将临第447章 覆没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19章 绿漪心思(2)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77章 骑牛童子第433章 活字第303章 大迁徙第85章 南宫巨变第228章 狼烟四起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237章 戏志才之死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375章 长安之乱(七)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第54章 分道扬镳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32 名驹象龙第17章 求官(2)第8章 大姐(2)第6章 伏波遗宝(1)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9章 太平教徒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4章 杀人歌(2)第3章 天生力王(1)第33章 进退维谷第210章 雪鬼追踪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39章 封国第10章 狮鬃兽(2)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264章 鸡鹿塞(四)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389章 沙门护法第413章 杀虎第80章 庞德公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154章 老实人发怒(二)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55章 孙刘联盟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265章 鸡鹿塞(完)第475章 四猛八大锤(三)
第441章 千里草第305章 大生意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364章 弹汗山(二)第30章 身处险境(1)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415章 偃师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280章 雒阳烽火纪(四)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69章 杀胡令第222章 大文章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65章 弹汗山(三)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60章 双丑会第203章 谁为虎狼将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370章 长安之乱(二)第162章 韩与马(四)第319章 大决战(二)第427章 长坂坡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78章 请君移驾长门宫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127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二)第485章 长安(四)第58章 刘门血案第466章 温侯(四)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2章 董卓幼子第178章 武夫争雄第260章 江东起风波第229章 大战将临第447章 覆没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19章 绿漪心思(2)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77章 骑牛童子第433章 活字第303章 大迁徙第85章 南宫巨变第228章 狼烟四起第164章 尘埃落定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237章 戏志才之死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375章 长安之乱(七)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第54章 分道扬镳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32 名驹象龙第17章 求官(2)第8章 大姐(2)第6章 伏波遗宝(1)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9章 太平教徒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4章 杀人歌(2)第3章 天生力王(1)第33章 进退维谷第210章 雪鬼追踪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39章 封国第10章 狮鬃兽(2)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264章 鸡鹿塞(四)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389章 沙门护法第413章 杀虎第80章 庞德公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154章 老实人发怒(二)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55章 孙刘联盟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265章 鸡鹿塞(完)第475章 四猛八大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