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

常言道:沉默是金!

董俷是自家事自家知,他有多少本事,心里清楚的很。

黄劭的身体慢慢的好转起来,这是一个连马真都没有想到的奇迹。虽然还是会经常性的感到腹痛,而且痛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是穿肠破肚一样,可还是活过来了。

原因?

马真说不清楚。

也许是那三学之事,让黄劭生了牵挂吧。

不过在好的时候,黄劭就拉着马峤董俷,讨论三学的细节问题。

怎么编教材,那教材改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董俷是一个头两个大。大多数时候,他都保持沉默。不是矜持,却是因为他实在不知答案。

上一世,老人们曾教导过: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你就保持沉默。

董俷就是这么做的!

有趣的是,即便是他保持沉默,可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却会让黄劭马峤生出许多的灵感来。这也就越发的让马峤感到:自家主公,实在是高人行事,高深莫测啊!

董俷,是哭笑不得……

黄劭的病情好转一些之后,随着董俷出发了。

马峤继续留在氐池,打理屯田事宜之外,还担负了一个重任。那就是将他们所讨论出来的成果,尽快的系统归纳,以公文的形式,城堡戍县都护府,以进行商讨。

反正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董俷是忙不迭的带着黄劭,赶赴汉安。

此次去汉安城,一方面是为了让黄劭好好休息,另一方面还要向刘辨做个述职。

当然了,这不是刘辨要求。

相反,让董俷去汉安城,还是贾诩和李儒的建议。

说穿了,就是面子问题。不管怎么说,董俷现在还是汉臣,面子上就要顾及圆满。

汉安城,高六丈,面积丝毫不逊色于雒阳。

作为刘辨的王治,自然不能等闲对待。虽然这个城市的人口目前还不足十万,可董俷相信,总有一天,这将会成为西域最繁华的王城,丝毫不逊色于雒阳的大城市。

对于这一点,不仅仅是董俷相信,包括刘辨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信。

汉安城完全是依照着雒阳的形式来兴建。

马面围墙,青石大道。共有十二个城门,而其中最大的城门,就叫做戍门。连接戍门的街道,名叫玉大道。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却是为了纪念董俷的大姐,董玉。

说起来这条玉大道,是有一番争论的。

当初命名的时候,羊续是想要依照长安的主街,朱雀大街而命名,而蔡邕却是想要用雒阳的街道名称。反正一个人一个主意,老先生们都想要在这条街道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争论不休时,刘辨请教了母亲。

何太后却拉着刘辨的手,“大王,其实街道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这恢宏巨城是谁为我们打下来,谁为我们兴建起来的呢?”

刘辨马上反应过来,“母后是说,要以董卿之名?”

何太后摇头道:“不可……如此一来,董卿定然会推辞不说,甚至还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大王,你马上就要成人了,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琢磨。要让董卿感恩,还不能把他推倒风头浪尖上。毕竟,有董卿在,你才有重回中原的可能啊!”

刘辨没有发现,何太后用的是‘你’,而不是‘我们’。

“我记得,董卿最敬重他的姐姐,不如就用他姐姐的名字?”

“这个,大王自己决断就好。”

于是,这街道就叫做玉大道,至于其中的含义,刘辨也不是小孩子,自然能掰出大道理。

董俷在安门外,为黄劭要了一座足以容纳千人的豪宅。

这原本是刘辨留给董俷的宅院,可是董俷觉得,他也不常在汉安城,不如送给黄劭。

封黄劭为太常,享两千石俸禄。

又让人买来了百余名大月氏奴隶,充当黄劭的奴仆。

黄劭这心里……端的是感激万分。

董俷自己的住所,则安排在了西汉王府的旁边。只是习惯性的举动,在董俷心里,刘辨还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小孩子。住的近些,说不定会让刘辨感到很开心呢。

一切事情处理完毕之后,董俷每天都会和刘辨呆在一起。

他用西域特产的白蜡杆,为刘辨做了一杆大枪。当然,这玩意儿也就是玩儿个花活,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可是在刘辨而言,这么一个礼物,却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雒阳时的样子。

刘辨每天都会带着夏侯兰,到董俷的家中舞剑练枪。

有时候董俷的一句夸奖,就会让刘辨很开心。而董俷也会时常和他说些西域风俗。

在外人的眼中,董俷和刘辨,俨然是最佳的组合。

即便是早先对董俷看不顺眼的羊续,如今也开始对董俷露出了笑脸。他甚至出面,说服了臧洪,为董俷来做事。不管臧洪是看羊续的面子,还是看刘辨的面子,反正是正式承认了董俷的主导地位,并且开始全心全意的,为董俷分担不少烦恼。

臧洪担任汉安尹,秩比两千石。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不错。

只是……

这一日,刘辨刚走,董俷正准备收拾行装,回转戍县。

已经离开戍县差不多四个月了,西域之外,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

袁绍,对幽州展开了进攻。

占据了并州冀州两地之后,袁绍开始把目光放在了青州之上。

而在夺取青州之前,他必须要先解决幽州的吕布。用田丰的话说:“吕布,世之恶虎,睡榻之侧,岂能容恶虎安睡?取青州,就意味着和曹操正式的撕破面皮。所以,欲取青州,必先得幽州。幽州不定,主公这后方,始终是存有一个隐患。”

的确,相比曹操而言,刚得了幽州一年的吕布,显然弱了许多。

袁绍这一次,听从了田丰的劝告,兵分五路,自班氏、五阮关等地,向幽州发动了攻击。

不过,他却拒绝了田丰的另一个建议:迎奉长安天子。

与此同时,曹操突然停止了对徐州的进攻,青兖豫三州兵马调动极为频繁。

董俷暗自思忖:这恐怕是为了迎奉天子而做准备吧。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但是他忘记了,汉室威严荡然无存,谁得汉帝,谁占大统。曹操看出这是机会,而袁绍,只怕是把汉帝,当成了烫手的山芋,不愿接手。

有时候就在胡思乱想:如果袁绍迎奉天子,会是什么结果?

就在董俷胡思乱想的时候,何仪突然前来禀报:“启禀主公,卢公在府外求见!”

卢公,自然指的是卢植!

董俷收起思绪,连忙道:“快快大开仪门,随我迎接!”

“不用了!”

话音未落,卢植已经走进了大厅。

身边跟着一个少年,生的齿白唇红,极为俊美,正是卢植的儿子,卢毓。

“听说西平明天要回戍县了,所以就来看望一下……毓儿,你且去找你董冀兄弟说话,我有事情,要与大都督商议。”

董俷一怔!

他听得出来,卢植这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命人带着卢毓去找董冀和董节,又让王戎越兮在大厅外守护,不许闲杂人靠近。

“老师,有甚事,竟亲跑一趟?”

卢植表现的,好像有些为难。

沉吟了一下之后,他抬起头,正视董俷的双眸:“西平,你实话告诉我,可有将西汉王取而代之的心思?”

这一句话,恰如一声霹雳,在董俷的耳边炸响。

“老师,这话是从何说起?俷何时又有过这样的心思呢?”

卢植笑了,“你没有这想法,却不代表别人会相信你没有这样的想法。西平,你打下了西域,开疆三千里,却是我大汉朝以来,从未有过的显赫功勋。可你知道不知道,如此一来,你也成了众矢之的。西汉王对你无比信任,但你要明白一件事!”

“什么事?”

“西汉王已经成人了!”

这一句话,却包含了许多意思。

董俷蓦地发现,昔日那个总是躲在自己身后,性格怯懦的辨王子,业已到了弱冠。

“老师,您……有话不妨直言。”

卢植叹了口气,“常言道,功高震主。西汉王现在信你,可你征战在外,却……孔夫子门下有一学生,名曾参。道德文章,天下无双……后来,有一和他同名的人因犯罪被抓,结果被人误会,三次告知曾母。一次,两次,曾母不信,可第三次……”

董俷依稀记得这个故事,脸色微微一变。

他明白卢植的意思了!

刘辨是信任他,可他常年不在刘辨身边,难保会有人进谗言中伤。

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这再拙劣的流言,如果听得多了,也难免会动摇。

知子莫过于母,连曾母都会误信流言,更何况是刘辨?

董俷抬起头,轻声道:“老师,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了吧……”

卢植心里,此刻也极为复杂。

他轻声道:“西平,如今整个西域,只知大都护,却不知西汉王。成大事,当识进退,有些时候,你退一步,却是进两步……该何去何从,你必须要做个决断。”

董俷瞪大了眼睛,看着卢植,久久说不出话。

————

第222章 大文章第461章 宫孙乎?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269章 杀胡令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436章 僧与帝(二)第69章 转战青徐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483章 长安(二)第412章 老招数第6章 伏波遗宝(1)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367章 双虎斗第486章 长安(五)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458章 乱局(二)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60章 双丑会第299章 鏖战(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427章 长坂坡第331章 凉州词第447章 覆没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334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二)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199章 卢子干赴河西第391章 十年(一)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136章 未雨绸缪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394章 十年(四)第5章 欲学万人敌(1)第392章 十年(二)第33章 进退维谷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84章 董卓不立危墙下第176章 西园立八校(一)第9章 擂鼓翁金锤(2)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325章 辽西起风云第318章 大决战(一)第17章 求官(2)第197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二)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199章 卢子干赴河西第396章 十年(六)第379章 颜面存几何第466章 温侯(四)第82章 三丑结义第462章 没落陆家第457章 乱局(一)第447章 覆没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163章 韩与马(完)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300章 鏖战(三)第324章 大决战第487章 长安(六)第413章 杀虎第400章 狮虎第280章 雒阳烽火纪(四)第282章 请主公上坐第437章 僧与帝(三)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161章 韩与马(三)第465章 温侯(三)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297章 凉州乱第73章 火烧盘龙谷(二)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492章 无题第76章 五溪蛮人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40章 董卓丧女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366章 弹汗山(四)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104章 日趋严重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465章 温侯(三)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457章 乱局(一)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228章 狼烟四起
第222章 大文章第461章 宫孙乎?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269章 杀胡令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436章 僧与帝(二)第69章 转战青徐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483章 长安(二)第412章 老招数第6章 伏波遗宝(1)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367章 双虎斗第486章 长安(五)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458章 乱局(二)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60章 双丑会第299章 鏖战(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427章 长坂坡第331章 凉州词第447章 覆没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334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二)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199章 卢子干赴河西第391章 十年(一)第469章 大野泽(二)第136章 未雨绸缪第143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一)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394章 十年(四)第5章 欲学万人敌(1)第392章 十年(二)第33章 进退维谷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84章 董卓不立危墙下第176章 西园立八校(一)第9章 擂鼓翁金锤(2)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325章 辽西起风云第318章 大决战(一)第17章 求官(2)第197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二)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199章 卢子干赴河西第396章 十年(六)第379章 颜面存几何第466章 温侯(四)第82章 三丑结义第462章 没落陆家第457章 乱局(一)第447章 覆没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163章 韩与马(完)第158章 天人感应第300章 鏖战(三)第324章 大决战第487章 长安(六)第413章 杀虎第400章 狮虎第280章 雒阳烽火纪(四)第282章 请主公上坐第437章 僧与帝(三)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161章 韩与马(三)第465章 温侯(三)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297章 凉州乱第73章 火烧盘龙谷(二)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492章 无题第76章 五溪蛮人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40章 董卓丧女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366章 弹汗山(四)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104章 日趋严重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465章 温侯(三)第336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四)第457章 乱局(一)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228章 狼烟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