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老招数

入冬以来,京兆已下了好几次大雪,其中有两次,更是连续两天的鹅毛大雪。

道路越发的崎岖,不管是关中还是颍川,粮草输送都变得困难起来。

刘备的心情不甚好,情绪也开始低落起来。新城对面的陆浑关上,庞德在几次交锋后,见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也就停止了猛攻,而是采取袭扰的战术,不断派遣小股人马陆浑关杀出,断粮道,袭扰村庄,令刘备防范的非常难受。

这些小股人马,来去如风,一触即走,绝不会停留片刻。

刘备几次出兵围剿,但都未能获得成功。同时由于粮道受阻,往雒阳方面的粮草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为此,周瑜已经很不高兴,责令刘备尽快解决问题。

可怎么解决?

刘备手中有一万多兵马,还有守住新城,防御庞德的突然袭击,如何能分出兵马来?

这一场大战,持续的时间太长了!

长的让刘备已经不胜烦恼……从去年结盟,到现在,已经在这京兆待了一年了!

若非徐州有关羽和司马朗坐镇,刘备还真的是放不下心来。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关羽来信说,许攸和文丑已经抵达下邳,还带来了一个沮授。

刘备当年在袁绍手下时,就非常清楚沮授的手段。

如果能收服他的话……

当然,想要收服沮授很困难,以关羽和司马朗的手段,怕是很难让沮授归降。

所以刘备只能回信说:好好照顾沮授先生,莫要有懈怠。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一切都等我回徐州之后,再和沮授先生详细谈过。

原以为,只是几个月。

可不成想,一下子就拖了整整一年。

“绍先,今天对面有动静嘛?”

刘备坐在府衙中,堂上开了火塘,炭火熊熊,令屋子里温暖如春。一边编织着草鞋,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房间里还有一个人,正是那个曲阿来的小将,高宠。

“近来陆浑关方面很安静,也没有什么动静。不过长史大人很用心,每天都带着人去巡视。”

“仲达倒是有心了!”

刘备的手很巧,很快就编好了一只草鞋,脸上带着笑意,看了两眼,非常满意。

这时候,粗布门帘一挑,司马懿带着一股寒意,就走进了房间。

见刘备手中的草鞋,他不由得眉头一蹙。对于刘备整日做这种事情,他颇有不满。劝说时,刘备却用不敢忘怀昔日贫寒为名打发,可是在司马懿看来,这种贩夫走卒的事情,如今已经身为皇亲国戚,一方诸侯的刘备,实在不应该为之。

“仲达,情况如何?”

刘备见司马懿进来,忙收起了草鞋。

司马懿说:“陆浑关方面倒是没甚动静,可是大雪封路,怕是粮草运送,更加困难。我担心,这样子下去,雒阳方面会出什么波动,这场大战持续的时间太长了!”

都知道持续的时间有点长了,可谁又能有办法?

刘备说:“何止是雒阳,如今荥阳、青州方面,都不是很乐观。高览在青州,已经拿下了平原郡,听说曹纯将军和于禁将军都已经奉命前往青州支援了……延津的董贼军也迫的曹仁将军手忙脚乱,听说前些日子,张郃险些攻破了虎牢关。”

司马懿无奈的叹了口气。

“是啊,现在是处处不安宁……荆州刘表屯兵南阳,使得汝南颍川两边都不得安生。廖立在豫章也和孙伯符交手多次,整个江东如今是人心惶惶,难以稳定。益州刘璋,一方面要小心刘表的兵马,一边还要对付董贼的无难军,也不好过啊。”

刘备起身,“天晓得这董贼,什么时候才会退回关中呢?”

司马懿闻听,没有言语……

久战必似安宁。对于这持续了一年的雒阳大战而言,现在就要看谁的耐心更好。

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刘全走进来,拱手道:“主公,有伊阙关守将步骘派人押送粮草,在城外听候命令。”

“伊阙关的粮草?”刘备一怔,“不是应该直接送往雒阳,怎么送到这里?”

“听那押运粮草的人说,伊水附近出现了贼人踪迹,连番袭击粮道。前些日子,就有大谷关的粮草被劫,步骘大人也不敢再往雒阳押送,只能先送至这里。”

刘备看了一眼司马懿。

粮道不稳,这件事他们也是知道的。至于那所谓的截粮盗匪,多半是小股关中军。看样子,大谷关上次被劫的粮草还挺严重,否则绝不会这样子的小心谨慎。

“仲达,我们过去看看?”

刘备说着,站起身来。

司马懿点头道:“正好我还要巡视城防,就随同主公一同前往吧。”

两人在刘全的带领下,出了府衙,径直来到了新城东南门外,就见一行车辆,足有数百辆粮车,依次排开,见首不见尾。押送粮草的,是一个魁梧壮硕的汉子。

身高八尺开外,膀阔腰圆。

马鞍上挂着一柄沉甸甸的双刃斧,刃口上血光流转,看样子曾饱饮鲜血。

“尔乃何人?”

司马懿沉声喝问。

那员将连忙上前,拱手道:“末将牛五,在步大人麾下担当牙门将,奉命运粮。”

“唔,这许多粮草,你们送到这里,那雒阳方面岂不是……”

“回大人的话,往雒阳方面的粮草,如今只走轩辕关鲍大人那里。鲍大人命令,大谷关和伊阙关都暂时停止运送粮草,一俟道路畅通,匪患消除再行运送。”

从轩辕关送粮,走的是偃师至北邙一线,相对而言还算通畅。

司马懿却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别样的东西。

“牛五,你是说,你们已经发现了贼人的巢穴?”

牛五迟疑了一下,轻声道:“不瞒大人说,吕大人那边已经有了线索,据说就隐藏于万安山中。这不,末将自伊阙关出发的时候,步大人正准备和吕大人汇合。”

刘备突然问道,“可知贼人头领是谁?”

牛五挠头苦笑:“末将是个粗人,不过区区牙门将,哪有资格知道这些事情?”

他若是说知道,刘备和司马懿肯定会怀疑。

正如牛五所说的那样,一个牙门将,大谷令和伊阙令绝不会通报于他。

“也罢,你且送粮入城。但需守我这里的规矩。一俟你家大人那边有消息,再准备送粮至雒阳吧。”

“喏!”

牛五拱手应命,赶粮车往城里走。

走了两步,却又停下来,对刘备和司马懿道:“二位大人,步大人说,过些日子可能还会有粮草暂时存放于新城。到时候还要麻烦二位大人,负责接收一下。”

刘备烦恼的摆手,“知道了,你且存放粮草。”

牛五应声,带着人就走了。司马懿还仔细的看了看牛五的马匹,确是曹军的坐骑。

“仲达,你在怀疑什么?”

“呵呵,也不是……我只是在想,伊阙关步骘和我们没有半点交情,怎么会把粮草送到这里存放?”

“这个嘛……”刘备想了想,“如今大家是一个阵营,想必是他那伊阙关,实在装不下了吧。仲达莫要担心,颍川外三关皆是曹矮子的人马,不会有什么差池。”

“可是……”

司马懿想了想,“我想去伊阙关看一看。那些贼人居然在伊水附近活动,弄不好还会波及咱们这里。这样吧,我与绍先走一趟,看看能不能给步骘一些帮助?”

刘备倒是没有考虑太多,当下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司马懿的要求。

于是,司马懿和高宠点齐了三千兵马,径自往伊阙关出发。刘备呢,则留在新城,先是和刘全巡查城防,而后又命人检视一番城内的情况。最后,他专门到了粮仓查看了一下,见牛五和押送粮草的士卒都已经被安排妥当,这才回了府衙。

忙了一天,刘备也有些乏了。

吃晚饭的时候,喝了两杯温酒,而后倒在榻上,蒙头就睡!

却是有些老了啊……

如果是在以前,这些许事情,怎么可能让他感到疲乏?而现在,身体着实有点顶不住。

昏昏沉沉,刘备睡的并不是非常安生。

隐约听到一阵呼喊声,刘备呼的翻身坐起,“绍先,发生了什么事?”

叫完了,刘备才想起来,高宠随着司马懿去了伊阙关。他站起身来,从兵器架上抽出马槊,配上宝剑往屋外走去。刚走出放箭,就见半个新城的天空,一片残红。

“啊!”

刘备吃了一惊,大声喊道:“来人,这是那里走水?”

有白耳精兵上前拱手道:“启禀主公,似乎是粮仓方向着了火,刘将军已过去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刘备心里咯噔一下。

“不好,速速备马!”

说着话,他就往府衙外走,“立刻通知刘全,看好那些送粮兵,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喏!”

亲兵忙匆匆离去,刘备在府外上了马,就看见沿街到处是百姓奔走呼喊,准备前去救火。他带着一队白耳精兵,纵马疾驰,朝着粮仓方向奔去。才走了一半路,突然间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紧跟着有人高声的呼喊起来:“破城了,破城了!”

刘备的脸色,顿时大变……

第131章 野牛奔走烧当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356章 诸侯乱,何去何从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8章 缘深缘浅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58章 刘门血案第22章 杀人者‘公子’(1)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83章 一进雒阳第61章 惺惺相惜第74章 飞燕南行第98章 杀牛角(一)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376章 长安之乱(八)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32章 贾诩毒谋第110章 党人忧患第78章 少年行第104章 日趋严重第422章 五蛮第474章 四猛八大锤(二)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72章 火烧盘龙谷(一)第206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三)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14章 明主条件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33章 活字第492章 无题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441章 千里草第16章 所为何来(2)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257章 董俷离京第255章 求贤令第259章 纷乱开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一)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33章 进退维谷第425章 当阳(一)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04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一)第297章 凉州乱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348章 一场风花雪月事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9章 擂鼓翁金锤(1)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91章 绞肉机(三)第17章 求官(2)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303章 大迁徙第31章 再见,姐姐第56章 李儒之谋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418章 相邀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482章 长安(一)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223章 那是谁?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312章 战徐州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413章 杀虎第367章 双虎斗第298章 鏖战(一)第38章 中原无战事(一)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157章 建春门血案(二)第144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二)第392章 十年(二)第258章 公孙瓒之死第181章 汉帝出巡第68章 断头沟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
第131章 野牛奔走烧当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356章 诸侯乱,何去何从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8章 缘深缘浅第165章 北宫校尉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第58章 刘门血案第22章 杀人者‘公子’(1)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83章 一进雒阳第61章 惺惺相惜第74章 飞燕南行第98章 杀牛角(一)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376章 长安之乱(八)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32章 贾诩毒谋第110章 党人忧患第78章 少年行第104章 日趋严重第422章 五蛮第474章 四猛八大锤(二)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279章 雒阳烽火纪(三)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01章 义真之死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72章 火烧盘龙谷(一)第206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三)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114章 明主条件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33章 活字第492章 无题第20章 董卫联姻(1)第441章 千里草第16章 所为何来(2)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257章 董俷离京第255章 求贤令第259章 纷乱开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一)第477章 四猛八大锤(五)第33章 进退维谷第425章 当阳(一)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04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一)第297章 凉州乱第411章 吕蒙献三关第348章 一场风花雪月事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9章 擂鼓翁金锤(1)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335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三)第91章 绞肉机(三)第17章 求官(2)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303章 大迁徙第31章 再见,姐姐第56章 李儒之谋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418章 相邀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313章 兖州巨变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482章 长安(一)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223章 那是谁?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312章 战徐州第468章 大野泽(一)第413章 杀虎第367章 双虎斗第298章 鏖战(一)第38章 中原无战事(一)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157章 建春门血案(二)第144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二)第392章 十年(二)第258章 公孙瓒之死第181章 汉帝出巡第68章 断头沟第333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