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98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更天,正是人身体最疲乏,睡眠最憨熟的时候。也就是此时,远在京城北边的一座闹鬼荒宅中,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大火瞬间席卷了整个木质建筑,火焰一烧起来就吞噬了半个宅子。

“走水了!”“走水了!”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继而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被猛然推开,接连不断有人喊叫,也接连不断有人拿着水桶和脸盆,端了水急慌慌的走出家门。

可火实在是太大了,这宅子又是老宅子,又因为经年无人打理修缮,房梁和椽木俱都朽坏了,如今火焰一烧就噼里啪啦的燃了个气势汹汹,那里是区区几盆水几桶水能扑灭的。

火焰熊熊燃烧,势如破竹,周边百姓全都被惊醒起来。

百姓们面上都带着惶恐和惊骇,不知道这火究竟是怎么起来的。

但也好在烧的是这座闹鬼的宅子,而这座宅子因为不吉利,如今已经有十多年没人居住了。且因为这宅子的主人当初算是这一方的有钱人,修建宅子时特意和四邻拉开了距离,在宅子四周都留了路,没有和任何人家打邻家,好像怕他们这些穷人玷污了他的门楣似的。

当初这操作可没少遭人骂,如今么,如今看着那能容两辆马车并行的宽胡同,众人都忍不住嘀咕起来:“有这胡同挡着,再大的火也烧不到旁人家。”

“当初觉得这家人心高气傲,不和四邻共墙能耐不死他。如今我倒是要说,幸好他家没和四邻共墙,不然大家都得倒霉。”

这话可不是虚的,那说的是实实在在的情况。

毕竟大宽胡同就像是一个隔火带,着再大的火也牵连不到旁人。而若是没有这宽胡同,两家直接共墙,那这边失火直接就能烧到隔壁,再从隔壁烧到隔壁的隔壁,最终烧半拉街都是小的,有的甚至能烧半拉城。

不过也好在这家人独,如今只可着他们自己祸害吧。他们这些邻家不受他的害,不过看在他们家也可怜,如今只剩下一个独苗苗的份儿上,给泼上两盆水灭个火,只当是尽了最后的情谊了。

这人正嘀嘀咕咕说着话,突然听到旁边有人说,“不对吧,我咋前几天听说,这宅子被卖出去了?”

婆子不信,指着说话的婶子说:“卖出去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咋没听说过?你不是开玩笑的吧?就这破宅子,风水不吉利,二三十年能把一家几十口人克死完,这边还闹鬼,要不是脑袋进浆糊了,谁买这破烂玩意?”

“哎呦喂我的大婶子,这事儿去衙门查查就知道了,那还能作假啊?哎呦,我这会儿想起来了,那天我在衙门口卖烧饼,好似隐隐约约听到一句,说是这宅子被卖出去了。新买家也是命硬的,说是一家子只剩下姐弟俩了。哎呦喂,那姐弟俩别是就住在这宅子里吧?要命了,可别烧死人!”

这婶子大嗓门,她一说周边人全听见了。当即众人就焦急起来,这可是人命啊,那能见死不救呢?

于是,原本已经坐等这宅子被烧尽的百姓,这时候也火急火燎的又端着盆提着桶忙活起来,一盆盆的水泼上去,可对于燎原大火根本无济于事。

就说巧不巧,也就是这时候,天上陡然炸响一个惊雷,然后说话不急倾盆大雨就泼洒下来。

真就是毫无预兆,说下就下,有的老丈活大几十年了,都说没见过这么邪门的雨。

等闲下雨总会刮点风吧,总会降个温,飞沙走石吧?再不行先来两道闪电,再来个惊雷预报一下,这雨可好,倒是也有雷声,但就只那么一道,雷声还没落雨水就落了下来,谁见过这么邪门的事情啊?

雨越来越大,但却丝毫挡不住百姓们火热的八卦的心。

有雨水助阵,百姓们也不忙着救火了,他们结伴在四邻家避雨。一边躲雨一边议论,邪门是真邪门,这宅子里八成真有什么阴魂。

只可惜那买宅子的两个小年轻,你说你置办家业总该四处打听打听吧,结果就这么闷声不响的把这鬼宅买到手,被人狠狠的坑了一把。若只是如此也就算了,总归还能倒手,再把这宅子卖给不知情的外乡人,好歹能减免点损失。如今可好了,宅子在火焰中烧的轰轰烈烈,转眼就只剩下一片荒芜。

众人唏嘘不已,八卦这新房主指定命也不咋好。以后他们可不能和这户人家走的近了,住在这宅子里的人啊,都邪乎着呢。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柳树胡同的桑宅中,桑拧月看着南边天空上的红光逐渐黯淡,直至变成一片黢黑,提了一晚上的心,终于放了下去。

她和素锦说:“一会儿李骋他们回来,你问问他们,这火可有牵连到旁人家,可有惊了四邻八家的老人孩子?若有,明天一早让人送些东西过去,再道个歉,赔个不是。”

素锦应了一声:“姑娘您放心,等李骋回来我就把您的话转告给她。”

嘴上说着这些,素锦心里却忍不住叹气,李叔这嘴就跟开过光似的,他说今晚二更后会下雨,果不其然这雨就下下来了。而且是说来就来,一点磕巴都不打,神的就跟开玩笑似的。

“对啊,我也觉得这事儿神异的很。”桑拧月接话道。

原来是素锦不知不觉将自己的心声说了出来,桑拧月听见了,这就提醒了她,这件事能处理的这么完美,少不了李叔的功劳。

李叔那嘴啊,真就跟开了光似的。本来他们都不信的,因为这天也没闷,也没见变天,它怎么就会下雨呢?甚至就连下雨前一刻,桑拧月都在想,李叔神异了一辈子,可别在关键时候出岔子。

要知道,为了将此事处理干净,他们可是玩了一把大的。不仅要烧书,还要烧宅子。虽说那宅子破了,但地基是好的,只要房梁窗户啥的,好好修整修整,这房子还能住。

可这一把火下去,宅子就彻底烧成黑炭了。还有那么些书,不行,只要一想那些书,桑拧月就控制不住的心疼。

那火放的有点大,若是没点雨水浇灭,这次那宅子指定就被烧的寸草不生。可你就说奇不奇,这雨水说来就来,一点不给人反应时间。

而有了暴雨加持,雨水直接给浇灭了,想来就绝不会牵连到附近的百姓了。

桑拧月想七想八的时候,素锦已经给她铺好床了,催促她说:“姑娘赶紧睡吧,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解决了心头大患,姑娘这次应该能睡个好觉。”

桑拧月一边脱了衣裳只着里衣上了床,一边和素锦说:“事情虽说是解决了,可这场灾难真是来的莫名其妙。我到现在都想不通,到底是谁要故意为难我们姐弟。”

“想不通就不想了,到了该知道的时候,姑娘自然就知道了。”

“话是这么说,可只要一想到,背后还有人在算计我们姐弟俩,一计不成许是还有另一计,我又哪里能睡得着?”

素锦闻言也有些愁,但是,总不能因为未来的灾难,这日子就不过了。

素锦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碰见了事儿,咱们再想办法解决就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况且咱们手里这么多人,就是真碰上点事儿,想来也很容易就能解决。姑娘不想这些了,快些睡吧。”

桑拧月睡了,翌日又早早起来了。

而这次她从素锦嘴里得知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就是,鬼宅附近的人家,虽然在着火时有过惊慌,但在得知着火点是那座鬼宅时,众人心里就安稳下来。孩子们大多从始到终没醒过,老人们即便醒了也没被惊到。

第二个就是,事情进行的狠顺利,一切都按照预期发展,若不出意外,以后他们应该不会再为“藏宝”两个字所困了。

除了这两个好消息外,还有两个消息,说不上是坏是好,但素锦觉得姑娘应该知道一下,因而也三言两语就说了个清楚。

这两个消息中,头一个是,刚起火时,第一个从家里跑出来的百姓,看到有好几个人从鬼宅跳墙而出,他们怀里抱满了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宝贝。

而有人在今天早起循着那些人跑路的方向追过去,结果就从地上捡到了好几本书籍。初时他不确定这是“赃物”,只以为是哪个读书人粗心大意丢下了东西。

但是北城多“贱”人。

这边比之南城的百姓还不同。南城的百姓只是穷苦,但他们是良人。若是那有心气的人家,家里孩子也争气,那他们也能咬牙送孩子去读书。

可北城却多贱人,他们有贱籍。

贱籍指什么?就是指那些做下九流行当的人。如银匠、抬轿、接生、捕蛙、理发、做媒、捉鬼等。

可以说,北城的百姓,大多从事的都是这些说不到台面上去的职业。这边不能说一个读书人也没有,但是少之又少,好比是沧海遗珠。

而书籍又矜贵,是要怎样人家,才能将书籍落的满地都是,还能不回头来找的?

这事儿明显就不寻常啊。

再联想到有人从鬼宅中盗取了东西趁乱逃出,那这事情就很明显了,这书籍明显就是赃物么。

只是从来只听说过偷别人金银财宝的,更甚者是偷人的,可从来没听过偷书的,就问这事儿稀奇不稀奇?

因为这事儿太稀罕,很快闹得北城百姓众人皆知。

也不管这事儿是李骋等人操作的,亦或是别的什么,总归现在全北城的人都在议论,那鬼宅中藏了书,只是歹徒偷书都偷不好,无意中点燃了屋里的什么东西,大火直接就烧起来了。

那鬼宅中不知道多少书籍呢,指不定都给烧没了,这不作孽么?

再有一件事就是,因为知晓鬼宅是被人重新买下的,买主还是一对姐弟,有人担心姐弟俩已经遇害;或是被歹徒们点燃的迷烟放倒了,所以即便火焰熊熊,但依旧有个颇有善心的男子不顾众人阻拦,硬是闯进了宅子中去看了究竟。

结果可好,人没见到,倒是看见了几大箱子书烧起来了。

好几大箱子书啊,上边的箱子被打开,书都烧一半了。那男子想着许是下边的箱子中装的也是书,就顶着满屋子浓烟,硬是踹开了上边的箱子,然后冒着被烧伤的危险,把下边那一箱子书籍奇迹般的抢救了出来。

桑拧月听到这里,忍不住惊异一声:“抢救出一箱子书?那书是有字的,还是些空白的新书?”桑拧月一颗心完全被提起来了,整个人惊的恨不能跳起来。

怎么就出这种纰漏了呢,可真是要命了!

“姑娘放心,虚惊一场,那书不是新书,上边有字的。”素锦说起这件事,也心有余悸,“好在李骋他们办事靠谱,把那些空白书籍,全都堆在角落里。靠角落的上边那一排,装的是那些不堪入目的俗语小说,倒是最外边这一排箱子,里边全是精心准备的书籍,里边装的就是那些姑娘舍不得烧的。就说这安排精心不精心?若不是李骋将事情做的尽心完美,那等众人打开那箱子,结果里边都是空白书籍,就问这事儿炸裂不炸裂?”

到那时,想必那些歹人也意识到这是个“局”,那家里不得重新不安生起来。

不过好在李骋做事仔细,考虑的也非常周到,将每个环节都顾虑到了。也因此,北城的百姓翻过那一箱子书籍后,就更确信,鬼宅中放置的都是书,且都是好书,上边有批注的那种,谁要是能有几本这样的书,怕是考中状元都不是问题。

桑拧月嘴唇蠕动几下,问素锦:“这谣言是谁传出去的?”

“反正不是我们的人。听说是衙门的人过去了,然后看了那些书,就说那些批注都了不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传着,听说不少读书人闻信已经跑去北城看书了。”

桑拧月闻言面色更扭曲了,“怎么就出了这种事儿呢?对了,那书是咱们家的,不该归还咱们么?”

“现在还不了,因为这被当做是证物给拉到衙门里去了。”

桑拧月闻言有些无语,不过仔细考虑之后,又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火灾,而且这是入室抢劫,受损的还是这么庞大的财富,衙门里重视,暂时保存证物,这合情合理。

说完这些,桑拧月忍不住问起那个在火宅中抢救出一箱书籍的汉子,确认他真的没烧伤,桑拧月就和素锦说:“还是应该给些谢礼才是。这是宅子中没人,若有人,想必这男人会救人性命。他品性好,咱们不能寒了好人的心。”再说了,就单凭那些书,也值不少钱,别人辛辛苦苦给你救出来了——虽然对他们来说没多大用处,但别人救了,心意他们得领,总该再给些金银酬谢才是。

素锦闻言就应了一声,“这事情我记下了,不过我估计少爷若是知情了,应该会当面对人道谢,少爷天不亮就出门了。”

“去北城了不是?”

“对。”

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主家那能不出面?

若说之前藏书得“偷偷摸摸”,可如今书都被偷了,被烧了,那主家藏书的行为还有什么瞒着众人的意义么?

所以,清儿不仅去北城了,听说还是痛哭流涕、面色如山崩地裂一样从马车上滚下来的。然后,北城的百姓们又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原来买下这鬼宅的,就是那对在南城将书肆开的风风火火的桑家姐弟。只是不知得罪了谁,也或许是有人单纯看他们不顺眼,于是,就莫名传出桑家书籍有藏宝的消息。

然后这姐弟俩备受困扰,即便在自家宅子住着,也日夜不得安宁。没办法,他们就想出重新买了个宅子,然后将书籍藏到这里,他们也准备秘密搬到这边住。谁料,这书籍才刚从家里搬出来,就被人盯上了。过了没几天,就有歹徒登门盗书了。

就说这对姐弟俩可怜不可怜?

他们做尽了好事儿,被南城的百姓们感恩戴德,可却被歹人烧毁了祖宗传下来的藏家宝。这若是以后下了地狱,不得被祖宗们拍成肉泥啊。

素锦说的绘声绘色,桑拧月听得有滋有味。不过再想想那些被烧毁的书,桑拧月又心疼起来。

她太心疼了,就连早膳都没吃,最后还是清儿从北城回来,听说姐姐没用膳,就硬避着她吃了一碗燕窝羹,然后才和桑拧月说了后续的事情。

后续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毕竟书烧了,宅子也被烧了,直接报官就行。

可报官也不用他亲自往衙门去,毕竟差役们早就在鬼宅处等着了。

于是,清儿把“藏宝”的事情,以及歹徒屡次登门的事情,不得不买个宅子重新安置书籍的苦衷都说了。

他说的真切,让人感同身受。

再来因为事情发酵,北城百姓们都在这么传,于是,连差役们都先入为主的觉得,事情就是这么回事儿。

报官的事情很好办,只是后续追拿歹徒的事儿,这多少有些麻烦。毕竟当时着火时已经宵禁了,北城又多是小胡同,歹徒随便找个胡同一钻,谁还能知道他往哪里跑了?

捉拿歹徒的难度比较大,这事儿得慢慢来。

好在清儿也不着急,如今他“急”的是书。

但是那些书籍得作为证物,被保存在衙门。而又有许多读书人闻讯而来,想要看看桑家祖传下来的书籍,清儿“抹不开脸”,和衙门里的人商量过后,书籍便对读书人开放了。

于是,如今就有许多读书人,走了个各种门道,去衙门看桑家藏书了。

而那些书籍都不俗,批注更是能让人惊为天人。于是,读了桑家传书能中状元的消息不胫而走,如今传的满城皆知。

桑拧月听完弟弟的讲述,怎么说呢,整个人都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所以,就这么简单的,他们姐弟俩成了满京城的风云人物了?

就这么简单的,他们的祖上书籍,成为备受推崇的科考必读读物了?

这事情怎么这么荒唐呢?

可更荒唐的还在后边呢。

中午左右,正是用膳的时候,就见哑叔火急火燎的带着小厮来了府里。

桑拧月闻声赶到外院时,还以为是崇文书斋出了什么事情。

结果问了之后才知,确实是出事了,但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因为北城闹得那些事情传到了南城,他们崇文书斋的书籍被众人疯抢了。

尽管哑叔一再让小厮扯着喉咙喊,“桑家的书籍没有让人必中状元的魔力”“买书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风”“理性购物,后续不退不换”“书斋中的书和桑家藏书略有不同”。

可任凭小厮喊破了喉咙,也没人听他的。

那些读书人就跟疯了似的,进了书肆后就蜂拥而上往书架上扑去。

有那财大气粗的,才不管你书架上摆的究竟是什么书,对他来说又是否有用,他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不仅自己抢,还喊着自己的好兄弟们、贴身的小厮们,跟着他一道抢。就唯恐抢的少了他吃亏,到时候考不上状元。

这些人不计较金钱,抢书都是一摞一摞的。然后一边有人往外搬书,一边有人直接给哑叔丢金花生、金元宝。

金花生就不说了,毕竟个头小,一个顶多也就换二、三十两银子,买个十余本书籍。可那金元宝好大一个,那是十量净重的,换成银子得有百余两。然后那金元宝就是一荷包一荷包的丢,看的哑叔头皮发麻,生恐那金元宝把他的桌子砸出一个坑。

能把买书弄成跟进货一样,这样的场景哑叔活了半辈子了,也是第一次见。

这样的买主都是家里不缺钱的,至于那些穷苦学子,或是家资不丰的,看到这一幕你说眼红不眼红?

可这会儿根本不是眼红的时候,他们银钱少,但是他们借了钱来了。买不了百余本,他们还不能买下五六本么?总归他们能买的少,可以好好挑选一下。就不信他们精挑细选的书,还比不上那些人啥都不堪就往外搬的书。

但你要精挑细选?

呵呵,怕是第一行字都没看完,书籍就被人兜头抢走了。

就说这事儿多荒唐啊,可他就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于是,不过短短的一个时辰时间,原本还秩序井然、书籍排放规矩妥帖的崇文书肆,就像是刚经历过一场盗匪过境一样,被人抢的精光。

甚至就连书肆中贩卖的笔墨纸砚等物,都跟着卖了许多许多,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听人说是,桑家的书能让人考状元,那用了桑家卖的笔墨纸砚,岂不是有了加持,考状元更加有把握?

于是,就在这样非常不靠谱的谣言下,店里的东西几乎要售罄了,哑叔这时候急吼吼的过来,是来补货的。

不过桑拧月听了哑叔如此一说,却断然拒绝道:“哑叔,您是不是忘了,桑家的书都藏到鬼宅那边去了,如今都在大火中付之一炬,被烧成灰了。”

清儿附和着姐姐说:“对对对,哑叔,您可不能从桑宅运书出去,要不然我们之前做的局,不是就露馅了么?”

哑叔闻言,被烧热的脑袋陡然冷却下来。

脑子冷了,哑叔也清醒了。此时他就忍不住在自己脑门上拍了一下,老了老了,真是糊涂了。也是被这么快进账的速度迷昏了眼,以至于他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

现在哪里是赚钱的时候,现在要把那些歹徒糊弄住,把“藏宝”的事情压下去,这才是最急迫的。

姑娘和少爷为此忙了不少天了,人都消瘦不少。好不容易成功了,差点因为他今天的不清醒而毁于一旦。

不过,眼瞅着这挣钱的机会就这么随风飘走,哑叔也心疼得很。

人这一生能头脑发热的时候没几次,错过这一回,以后不知何时书肆中才有今天这样的盛况。

想想还是很心疼,但哑叔知道轻重。只是叹口气,比划了一个“我听姑娘的”手势。

等哑叔离开后,清儿问桑拧月:“姐姐,我们的书肆真要这么空着么?”

“最起码最近几天要空着。要知道,就是现在去周边书坊买书,也是需要时间的。况且,既然把名声打了出去,咱们为何不尽量挑选些好的书,做实了崇文书肆的能耐,让咱们桑家的书肆生意更上一层楼呢?”

“姐姐的意思是?”清儿忍不住凑过来问。

桑拧月摸摸他的脑袋,笑着说:“这是个好机会,能够让咱们的书肆乘风而上的机会。”

虽然“藏宝”的事情一开始很荒谬,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和苦恼,但这么一通操作下来,事情总算解决了,而且他们还有了意外之喜。

那就是桑家藏书的名声被传了出去,甚至因此带动了崇文书肆的生意。

虽然这事情的进展有些魔幻,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但也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平常努力运营操作,都不一定能给书肆带来这么大的曝光度,可如今这些全都来了,且来势汹汹,声势如潮,若不能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她会后悔余生的。

桑拧月将之后该如何经营书肆,又和弟弟好生说了说。

她一直觉得自己没多少做生意的天赋,就连经营书肆,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全靠之前看来的听来的,以及哑叔的帮衬,书肆才能顺顺利利的经营到如今。

但是,清儿看着眼前整个人都在发光的姐姐,忍不住在心里叹说,他是不知道父亲有多少经商的天赋,他也不知道祖上又有多少能人,他只知道,崇文书肆会在姐姐手中发扬光大,甚至有一天,许是会盖过京城这些老牌书肆的名声,独占鳌头。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以前他不敢想,可以后么,有这样嗅觉灵敏的姐姐,还有这莫名其妙的运道,还用愁何事不成呢?

如今是南城,是北城,许是之后就有东城和西城。这就如同将军在攻城略地,如今南城和北城的人都认可崇文书肆,那有一天,整个京城的人都认可崇文书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会认可崇文书肆。

清儿从姐姐哪里离开回后院歇息时,还忍不住心中慨叹连连。

他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和李骋说了几句,然后李骋心里忙活开了。

他虽然看着憨憨傻傻的,人也实诚的厉害,给人一种非常可靠,非常忠诚的感觉,但李骋本人却是个内秀的人,更是个机灵活泛的人。

他听清儿提起那些书籍,提起多亏了侯爷帮忙,又听清儿询问,那些书籍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他想再买一批,李骋心里就忍不住嘀咕,这那里是银钱能买来的东西?

你以为那批注真就是随随便便一个读书人就能写出来的?

那是正儿八经的,侯爷自己读书时的批注好么?

当然,书籍肯定不是侯爷用过的书籍,而是专门让人誊抄过后运过来的。但侯爷可是中过大三元的,他的学问水平是要青史留名的。侯爷普通的一句指点就能让人受益匪浅,看了他的批注后,读书人觉得受没受益,他自己心里清楚。

所以,也无怪乎如今北城和南城的人,把残存的那一箱子书籍的捧到了神坛上,那书籍毕竟是有资本在的。

不是说大话,若真有人读完了所有侯爷批注的书籍,不说考状元的大话了,最起码中个进士绝对是小事一桩。

可侯爷的书籍有些可以拿出来,有些却绝对不能露面。做的越多,露馅的几率越大。

所以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更多的书籍是别想从侯爷的书房弄出来了,不过侯爷对清儿公子很是喜欢,若是清儿公子提出来要去侯爷的藏书楼看看,亦或是让侯爷提点教导几句,想来侯爷是乐意的。

第232章 if线(三)239.第239章 if线(十)第43章 “争抢”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52章 相看116.第116章 姑嫂相见70.第70章 没缘分第8章 儿孙绕膝第11章 11香饽饽106.第106章 忆君心似西江水105.第105章 台风第34章 搬弄口舌(二)241.第241章 241if线(十二)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169章 169鹤儿第154章 意定第209章 大结局(三)第222章 前世番外(六)第178章 到京第175章 和离246.第246章 if线(十七)第169章 169鹤儿第4章 重病137.第137章 发大财了第221章 前世番外(五)第234章 if线(五)第40章 磨刀霍霍136.第136章 宣判119.第119章 119打算68.第68章 添妆88.第88章 科举落幕第212章 正文完,之后更番外84.第84章 打架82.第82章 误会第232章 if线(三)第60章 杀人诛心134.第134章 闻信第193章 合八字第237章 if线(八)第40章 磨刀霍霍251.第251章 if线(二十二)第188章 分头行动第203章 杀心起第24章 往事第233章 if线(四)第20章 团圆宴64.第64章 情人节快乐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第53章 被绑第3章 人事119.第119章 119打算第164章 宫宴第149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29章 姑太太248.第248章 if线(十九)第50章 主动出击第155章 劝说第159章 两个选择第237章 if线(八)250.第250章 if线(二十一)第174章 我们和离133.第133章 拜访第161章 周宝璐第154章 意定第215章 现世番外(三)第163章 163肃亲王82.第82章 误会第236章 if线(七)第204章 回门239.第239章 if线(十)第194章 拜师礼与百日宴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35章 施家第146章 上族谱第39章 西山冷夜256.第256章 if线(二十七)97.第97章 万事俱备第199章 洞房花烛90.第90章 长荣到来255.第255章 if线(二十六)第234章 if线(五)第235章 if线(六)第206章 太天真74.第74章 难眠第151章 151妥协130.第130章 鬼啊83.第83章 赔罪第156章 156拿捏239.第239章 if线(十)88.第88章 科举落幕第187章 难堪第237章 if线(八)第236章 if线(七)第53章 被绑97.第97章 万事俱备第186章 泼脏水第184章 夫妻决裂
第232章 if线(三)239.第239章 if线(十)第43章 “争抢”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52章 相看116.第116章 姑嫂相见70.第70章 没缘分第8章 儿孙绕膝第11章 11香饽饽106.第106章 忆君心似西江水105.第105章 台风第34章 搬弄口舌(二)241.第241章 241if线(十二)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169章 169鹤儿第154章 意定第209章 大结局(三)第222章 前世番外(六)第178章 到京第175章 和离246.第246章 if线(十七)第169章 169鹤儿第4章 重病137.第137章 发大财了第221章 前世番外(五)第234章 if线(五)第40章 磨刀霍霍136.第136章 宣判119.第119章 119打算68.第68章 添妆88.第88章 科举落幕第212章 正文完,之后更番外84.第84章 打架82.第82章 误会第232章 if线(三)第60章 杀人诛心134.第134章 闻信第193章 合八字第237章 if线(八)第40章 磨刀霍霍251.第251章 if线(二十二)第188章 分头行动第203章 杀心起第24章 往事第233章 if线(四)第20章 团圆宴64.第64章 情人节快乐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第53章 被绑第3章 人事119.第119章 119打算第164章 宫宴第149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29章 姑太太248.第248章 if线(十九)第50章 主动出击第155章 劝说第159章 两个选择第237章 if线(八)250.第250章 if线(二十一)第174章 我们和离133.第133章 拜访第161章 周宝璐第154章 意定第215章 现世番外(三)第163章 163肃亲王82.第82章 误会第236章 if线(七)第204章 回门239.第239章 if线(十)第194章 拜师礼与百日宴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35章 施家第146章 上族谱第39章 西山冷夜256.第256章 if线(二十七)97.第97章 万事俱备第199章 洞房花烛90.第90章 长荣到来255.第255章 if线(二十六)第234章 if线(五)第235章 if线(六)第206章 太天真74.第74章 难眠第151章 151妥协130.第130章 鬼啊83.第83章 赔罪第156章 156拿捏239.第239章 if线(十)88.第88章 科举落幕第187章 难堪第237章 if线(八)第236章 if线(七)第53章 被绑97.第97章 万事俱备第186章 泼脏水第184章 夫妻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