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邺城换主下

三十三章邺城换主(下)

石青公开鲜卑人的威胁,趁机给追随者敲一敲警钟。其中有些人有所警惕,还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燕国乃边陲小国,并无单独进攻中原的能力。不过,无论内心作何感想,金明门外所有人等无不作出凛然之态。

借着这股肃杀之气,石青转向城楼,冲董皇后亢声说道:“皇后!此乃大动乱年代,礼仪不存,约束不再;人人是豺狼,个个为禽兽;胜者能成王,败者沦为贼。身居高位者,必是刀山血海中一步一步杀出来的;太子年幼力孤,若指望他人捧扬抬举,无异与虎谋皮;最终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结局,误人误己误国。若是太平时节,石青甘愿为周公,在太子年幼时尽心辅佐;此时却万万不行。为了抵抗鲜卑人,石某殚思竭虑,不能分半点心思,不能让兵围西苑之事再次出现。否则,便是自蹈死路,既对不起皇上的信任,也对不起追随石某的无数部属兄弟。”

石青硬起心肠,口气极为严厉,董皇后听后更是惊惧,哀哀缀泣一阵,转对董闰道:“兄长,我们不争了,你和太常卿说说,不要伤害我们性命就行。。。”

“妹子。都怪兄长无能,没能保住大魏江山社稷。”董闰非常伤感,却没再坚持抵抗。

董皇后摇了摇头,反过来安慰董闰道:“不怪兄长。这是命。太常卿说得挺对,这世道,没有本事就不要奢望太多,看看石世、石鉴、石祗这几个的下场就知道了。”

董闰默然,沉思一阵,他冲城下喊道:“石青。汝想要什么?无论是大魏江山还是帝位社稷尽管拿去,我家外甥不与相争,只是,汝需答应董某一个条件。”

董闰话音刚落,城楼上下一片哄响,城下的为轻易解决此事兴奋,城上的大多是惊诧;江山社稷这等东西,明知是死也没多少人愿意主动放弃啊。

石青平静地点点头,和声道:“大将军请说。”

董闰沉声说道:“放我们走!董家、冉家不愿呆在邺城,要去内黄隐居。请放我们离开。”一口气说出自己的请求,董闰双眼眨也不眨地盯着石青,紧张地等待着回答。他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份,但还是说了出来,冉、董这等敏感的姓氏留在邺城实在太危险。他希望石青欣喜之下能够答应这个要求。

董闰很快失望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石青直接摇头拒绝了。“对不住大将军。这个要求石某不能答应。石某会亲自照顾太子三兄弟的生活,会让他们读书学习,会让他们做文臣做武将,会让冉氏成为流传经年的荣耀世家。因此,石某不能答应大将军。”

“你你你。。。。。。”董闰戟指向下,气急败坏地指着石青,欲待喝骂,适才的刚勇之气却因妥协泄得一干二净,手指哆嗦半天,终究没有骂出来。至于石青后面的说辞,直接被董闰忽略了,这种托辞不仅不能让董闰相信,也不能让在场大部分人相信。

“罢了。兄长。。。。。。什么都别说了,听天由命就是了。”事到如今,董皇后反而坦然下来,她一抹眼泪,淡然道:“兄长在此和太常卿交涉吧,妹妹先走了。”说罢招呼了冉智三兄弟,下城楼向后宫去了。

董闰心灰如死,当下再不提什么要求,直接命令宿卫军开门投降,请石青进城接管。

石青毫不客气,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先调来张温部接管皇城,随即连夜将蒋干、张温、王宁、郎闿、刘群、郑系、韦伯阳等一众心腹召集到西苑会议。

会议之上,石青把“推举麻秋为尊并归降大晋”的打算说了出来。两个话题当即引起轩然大波。除了王宁、郎闿先前知道些风声没有表态,其余人等,包括刘群、张温无不极力反对。无数人戮力拼杀,好不容易打造出这等大好局面,怎能让麻秋来摘取果实?又怎能轻易归顺毫无作为的大晋?

这一晚的西苑灯火通明,争论不下。

石青将鲜卑人的威胁,关中的重要之处,邺城的各种困境一一道出,却依旧不能让众人满意。无奈之下,石青只得敞开胸臆,承认推举麻秋为尊和归降大晋皆是应急举措,一俟情势好转,他便挺身而出,登基称帝。

有了这番说辞,众人才略微满意。天交四更,会议结束,石青送别一众亲信离开之际,又一一反复交代,请众人回转后即刻利用本人和家族之影响,将“推举麻秋为尊和归顺大晋”的大政方针顺利地贯彻下去;为麻秋入邺做好准备。

三月十六晚,麻秋大军抵近安阳的消息传来,石青召集大魏全体朝臣,再次于西苑连夜会议,会议之上,他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公开宣布:邺城人士需推举麻秋为尊,并敦请麻秋归降大晋。麻秋未来之尊号应由晋室赐封。

强硬地将未来方略公示出来之后,会议气氛一变,转入喜庆阶段。以功论、以才论,石青大肆封赏,拔擢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大有将邺城才俊一网打尽的架势。

襄国之战中,大魏损折的不仅是武将士卒,还有许多文官朝臣,如尚书令徐机、尚书左仆射刘琦、中书监卢偡等等。这些人的逝去为大魏朝廷留出无数空缺,也为石青安置亲信提供了诸多便利。

当三司、尚书台、中书监、九卿以及未来的征北大将军府人事确定下来之后,一个崭新的权利架构隐然成形。

石青此举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志得到完整的体现,并非刻意针对麻秋;他可以不在乎中原之主的荣耀,却必须要确保中原各部力量为己所用。事实上,麻秋一直在边关为督帅,影响力限于屠军内部。虽然这半年在关中积累了一些人脉,却因行程匆忙,此番没带多少关中士人随行。这种情形下,邺城新的权利架构,只能由石青来完成。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石青唤来何三娃,吩咐道:“三娃子。你回一趟肥子。向军帅府传石某将令。命令周成任徐州将军,命令贾坚任青州将军,命令魏统任司州将军,命令司扬任兖州将军。命令刘征任青州刺史,命令陈然任司州刺史,命令刘启任兖州刺史,任命刘复任徐州刺史。自本帅将令传到之日始,青、兖、徐、司四州军、政分开;四州将军成立将军府,依新义军惯例负责本州武备军事,四州刺史成立刺史府,依军帅府旧制负责民事政务。夏收之后,肥子军帅府解散,没有职司官吏尽皆赶赴邺城,朝廷另有任命。另外,本帅有一道密令传给刘征、刘启大人;请两位大人居中调度,将王羲之、荀蕤、郗愔等南方士人尽皆调到邺城任用,不要让他们再呆在青兖。”

何三娃点头应承。石青瞟了眼营房外黑蒙蒙的夜色,声音忽地一低,肃然说道:“三娃子,此番回转青兖,你顺便给我办一件事。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一定要小心在意,万不可有失。”

何三娃一凛,亢声道:“石帅放心,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三娃子也不敢误事。”

“哼!此事若有失误,害得不是你的性命,而是数百无辜人的性命,还要给本帅加上千秋骂名。”

石青警告地盯了三娃子一眼,沉声叮嘱道:“你带四百信得过的亲卫去皇宫,将董皇后、冉智兄弟还有董大将军一家带上,连夜出东门,将他们秘密护送到广固,请刘征大人妥善照料。告诉刘大人和护送的兄弟,不可走漏了太子、皇后的行踪,否则后患无穷。”

历史证明,改朝换代之际,失败者从来没有好的下场。石青有心保全冉氏兄弟,但他对自己的岳丈一点都不放心。

麻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怎会容许前朝旧主这种潜在威胁继续存在;不定哪一天石青不在,他就会将冉智、太后等斩杀殆尽。这就是石青不让董闰带冉智兄弟离开邺城的真正缘由,他们若脱出石青庇护,不会有几天的活路。要杀他们的不仅是麻秋,王猛、司扬、周成等若是知道,也会瞒着石青将这个后患毫不犹豫地拨出。

石青考虑很久,最终决定将冉智兄弟秘密托付给刘征这个善良的老人代为照料,而且广固偏僻,不易引人注意。

这里面的关窍何三娃不懂,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因为以往石青从来没有这般慎重一再叮咛某件差事。他不敢大意,从石青那接过令符,点了四百亲卫,趁夜色掩护悄悄出了西苑。

何三娃走后,石青歪靠在墙角闭眼假寐,脑子里翻来覆去,尽是如何劝谏麻秋降晋的说辞。“嗯,多哄一哄,给个希望,也许应该能成。。。”想着想着,石青眼皮一沉,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亲卫进来把石青叫醒了:“禀石帅。探马来报,麻帅前部人马抵达清漳水南岸,麻帅所在中军距离邺城不到二十里。”

石青揉揉眼,迈步出了营房,抬头看看东边斜斜的日头,估摸眼下大约是辰末时分。

“嗬——麻姑,你父亲心可真够热乎,一大早就赶了三十来里路,急着到邺城来称王呢。”石青来到麻姑居住的营房,一边从侍女手中接过湿巾擦脸,一边唧唧咕咕地打趣麻姑。

麻姑白了他一眼,嗔道:“我爹爹就是一实在人,平日再怎么装扮,心里终究藏不住事。哪像你,年龄不大,城府恁深,真是个又奸又滑的小鬼头。”

石青面上一热,强辩道:“有吗?我是那样吗?麻姑,论眼光你可不及你父亲。在他老人家看来,我这个未过门的傻女婿稀缺得天上地下都难找,试问,天下还有另一个肯以一国为聘礼的傻瓜?”

麻姑嘻嘻一笑,眉飞色舞道:“你精明着呢,知道麻姑值得一国,这聘礼实在算不得什么。”

“不害臊——”

石青笑一笑,瞅着侍女不注意,倏地伸出手指,飞快在麻姑鼻梁上刮了一下,瞧见麻姑有反扑的意思,他连忙退后两步出了营房,在门口轻笑道:“给你一刻钟时间收拾打扮,然后一道去接你父亲。过时不候哦——”

三十七章 杀道正道十一章 雏形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严五十三章 襄国之战三四十四章 进入幽州三十章 邺城二三事二十三章 狩猎下三十二章 邺城换主上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七章 跳河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二章 屠夫父亲的一面五十七章 先生请回吧二十四章 杀恩十五章 监察部采风司四十九将忽悠进行到底三十四章 杀胡令四十章五十三章 襄国之战三第2章 博彩第1章 智与勇的选择题六十九章 张遇的真实意五十七章 先生请回吧五十五章 临战前的军议十八章 搁置争议十八章 战争节奏难掌握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祷十九章 新生第2章 小耗子历险记(中)五十八章 横江之策一百零五章 突围血战上第2章 三个杂号将军七十二章 舆论战心理战六十一章 襄国之战十一第1章 智与勇的选择题六十章 襄国之战十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四十七章 脚不沾地十七章 密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殇第5章 杀威棒?七十章 奉诏北上八十七章 传说是怎样诞生的四十三胜利来得如此简单第6章 初来乍到 没人关照六十八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9章 反复三十五亚圣后裔二十五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长七十八章 梳理行动九十四章 可怕的谣言八十六章 逼近对垒五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第5章 韩氏入宫十五章 接战三十四章 邺城的阴影第3章 无法选择七十二章 挺进豫州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七章 依靠第8章 如何选择这是个问题十九章 武术与杀法二十章 想决战没门八十七章 传说是怎样诞生的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笼五十四章 一手硬还要一手软七十章 夜袭旱寨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十五章 传国玉玺的僵局三十章 不一样的承担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三十九章 各有盘算三十章 邺城二三事六十七战事十三章 论兵第4章 桓冲北上四十七章 夜战六十二章 赔偿损失第3章 无法选择六十章 襄国之战十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转折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军第9章 燕使皇甫真全面开战中八十八章 顺风顺水四十七章 夜战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全面开战中十九章 胜利的顶峰五十八章 横江之策四十六章十二章 出巡七十三章 兵不厌诈第4章 第一步十七章 来了
三十七章 杀道正道十一章 雏形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严五十三章 襄国之战三四十四章 进入幽州三十章 邺城二三事二十三章 狩猎下三十二章 邺城换主上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七章 跳河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二章 屠夫父亲的一面五十七章 先生请回吧二十四章 杀恩十五章 监察部采风司四十九将忽悠进行到底三十四章 杀胡令四十章五十三章 襄国之战三第2章 博彩第1章 智与勇的选择题六十九章 张遇的真实意五十七章 先生请回吧五十五章 临战前的军议十八章 搁置争议十八章 战争节奏难掌握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祷十九章 新生第2章 小耗子历险记(中)五十八章 横江之策一百零五章 突围血战上第2章 三个杂号将军七十二章 舆论战心理战六十一章 襄国之战十一第1章 智与勇的选择题六十章 襄国之战十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四十七章 脚不沾地十七章 密谋六十二章 英雄之殇第5章 杀威棒?七十章 奉诏北上八十七章 传说是怎样诞生的四十三胜利来得如此简单第6章 初来乍到 没人关照六十八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9章 反复三十五亚圣后裔二十五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长七十八章 梳理行动九十四章 可怕的谣言八十六章 逼近对垒五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第5章 韩氏入宫十五章 接战三十四章 邺城的阴影第3章 无法选择七十二章 挺进豫州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七章 依靠第8章 如何选择这是个问题十九章 武术与杀法二十章 想决战没门八十七章 传说是怎样诞生的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笼五十四章 一手硬还要一手软七十章 夜袭旱寨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十五章 传国玉玺的僵局三十章 不一样的承担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三十九章 各有盘算三十章 邺城二三事六十七战事十三章 论兵第4章 桓冲北上四十七章 夜战六十二章 赔偿损失第3章 无法选择六十章 襄国之战十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转折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军第9章 燕使皇甫真全面开战中八十八章 顺风顺水四十七章 夜战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全面开战中十九章 胜利的顶峰五十八章 横江之策四十六章十二章 出巡七十三章 兵不厌诈第4章 第一步十七章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