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尸谏

清晨,范进被一阵敲门声吵醒,钱采茵蜷缩在范进怀里,发丝在范进的胸前轻轻蹭着。虽然她貌不及才,又是走文艺诗伎这一路线,不是以色娱人的,但是毕竟出身清楼,讨男人欢喜撩拨男子的手段并不缺乏。尤其是眼下家里不但有个郑婵,外面似乎还有个所不知道的女人总把范进拽住不回家,她就更要多用些手段笼络着男人,即便这种时候也不介意放出手段。

刚说了声进来,郑婵便已经推门而入,初夏时节,范进身上只盖了薄被,赤着上身。望着范进的上身和钱采茵香肩,郑婵的心里微微打了个突,脑海里不知想了些什么,脸微微一红。咳嗽一声道:“范老爷,外面来了个孩子,说是姓花。进了院子就跪在那哭,看那模样像哭丧的。是不是给几个钱,打发走啊?”

孩子?姓花?范进连忙道:“那多半是我友人之子,郑姑娘你先出去好生招待他,采茵伺候我穿衣服。”

郑婵道:“我和钱姑娘两人伺候你就好了,外面有小婉还有志高他们呢。”说着话挽起袖子,主动上前与钱采茵合作帮范进穿戴衣衫,借着这当口,她的手在范进腰上轻轻一捏,见范进看过来,只微微一笑,丢了个眼神过去并不说话。

这种良家妇人撩男子的样子,虽然不及钱采茵专业手段高明,倒是也别有番韵味。只是眼下正事在前,却没心思欣赏这家居风景,等到穿戴好了推门而出,就看到满面泪痕的花继荫跪在院里。

只看他身上那一身麻衣,就知道是花正芳出了意外。范进来到他面前,花继荫将头朝地上用力磕,边磕边道:

“范叔叔,我家天伦昨天晚上……在杨忠愍庙中悬梁……侯叔叔让我一定要来找范叔叔,求你帮我爹做主!”

杨继盛平反之后,于达智桥被封为城隍,立有城隍庙。这间庙属于民间自立祭奠性质,并没有官方人员管理,庙里香火有一些,但也就是那么回事,养不起庙祝。平日的维护,都是由坊里集资出钱,由坊正来负责,有人在庙里过夜也极随便没人在意。谁也想不到在杨继盛死去的几十年后,有人会选在他的庙里悬梁。

范进赶到时,死尸已经被送到家里,停放在一爿门板上。沙氏呆呆地站在那,人傻傻的,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她是个很善良的女人,但是并没有什么智慧,也没有应急处置手段,遇到事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来的路上,范进已经对情形有了初步了解。花正芳身体一直不好,这段时间朝廷里夺情守制之争,便没有他参与。直到昨天,一名刑部的同事上门来请他附署上疏,营救邹元标与伍惟忠,他才知道居然朝中居然出了这样的大事。

等到同僚走后,本来病入膏肓的老人,竟奇迹般起身下地,把妻子沙氏打了一顿,又狠骂了一通。大抵就是怪她为什么不把这么重要的事告诉自己,害自己不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持公道,有辱言官身份。沙氏又在无意中说走了嘴,把花继荫监生身份来自张居正的关照说了出来,就更让花正芳怒不可遏。在教训了妻子和孩子一顿之后,老人怒而离家,妻子儿子都拉不住,连继荫都险些挨打。

花正芳是个严肃而刻板的老人,对于这个幼子,虽然疼爱,却从不放松管教。以往也发过脾气,就是没有这次发这么大,家里两个人被他吓住不敢去找,直到四更天人还没回来,才不放心,请侯守用去寻,找回的就是这么一具尸体。

地保已经来看过,兵马司的人也来过,确定是自尽。人不能总在上面吊着,解下来送到家里。花继荫已经知道自己父亲病至不治,但是病死和自尽,终归是有很大区别,心情可想而知。

他的眼睛通红,身体剧烈颤抖着,紧咬着嘴唇一语不发。从小受的严格教育,让他在举止间,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来。范进拍着他肩膀道:

“继荫我知道你很想哭,也知道你不敢哭。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母亲应付不了这种场面,所以想要替母亲把家撑起来,这个时候自己就不能哭。你一哭,你娘就更没主意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傻小子,你还有叔叔伯伯,大家都会关照你,不会让你和娘亲的日子过不下去。在娘面前坚强点是对的,但是在叔叔面前,没必要苦撑。眼泪闷在心里,人会出毛病,花老在天之灵,自然希望你们母子平安健康,无病无痛,再说,如果你这个时候病倒,你娘不是更没办法了?你不在你娘面前哭是对的,但是在叔叔这里哭没关系,叔叔会为你保密,不会告诉其他人。”

于是,当范进到花家时,手帕都已经湿透,花继荫的眼睛也已经哭得又红又肿。家里进出的人还不多,一些街坊来看了两眼,但知道花正芳是横死,或是出于迷信或是出于其他的顾虑都不多待。只有侯守用忙里忙外,如同男主人一般应酬。

直到看见范进,他才抢步而出,将范进拉到一边道:“就只等你了。为师应酬这等事也不擅长,何况衙门里事情多的很,主要还是得靠你。嫂夫人,一会有事你只管吩咐退思,用钱用人都只问他要,不必客气。”

说话间他将范进拉到里间屋,小声道:“退思,你可知花老为何自尽?”

范进道:“弟子也在纳闷。花老纵然气他娘子瞒他消息,让他错过夺情之争,也犯不上寻死啊。难道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想受病痛折磨,所以一死了之?”

“若是这样,为师就不必这么急着找你了。快看看这个。”

说话间,侯守用将一份奏章递到范进手中,“幸亏花老平素朋友不多,为师与他甚为相得,住的又近,所以沙娘子先来找我。这东西一旦落到他人手里,就麻烦了。”

范进展开奏章,见是花正芳上的一道遗章。他就是在写完这道奏章之后,悬梁自尽的。奏章上的字迹略嫌潦草,与老人平日里工整的书法大不相同,显然其在写奏章时,身体不似平日那么灵便。到奏章最后部分,更是字迹潦草,有些地方还写了别字。看的出,他在书写最后一部分文字时,身体其实已经到了非常痛苦的地步,完全是强撑着,把奏章的最后一部分完成。

范进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先是和妻子发了一通脾气,又不知走了多久,早已被病痛折磨而濒临崩溃的身体,无法支撑他长时间的行动。等他来到城隍庙,看着杨继盛神像时,身体想必已是难以维持。人在那种时候,精神是很容易出现幻觉的,看着杨继盛神像,说不定就会产生与忠臣魂魄交谈的幻象。

本来花正芳就是一个严苛又有些偏执的人,做了多年言官,对于工作以及信念的维护,已经超过他对生命的重视。平素里便不是很受欢迎的人,在被疾病折磨的时刻,更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孤独的侠士。在那间庙里,他肯定是把自己当成了不畏权奸的杨继盛,所以写下这份奏疏之后,以最为壮烈的方式,向着不可能战胜的目标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死谏天子,尸劾张居正!

这份遗章,是对张居正的弹劾。其中既包括对张居正不肯丁忧的大力抨击,也有对他上任以来,任用私人,起居奢靡,独霸朝纲目无君上的弹劾。老人在平日里就有不少对张居正的不满,但是总归是考虑到朝政需要张居正维持,很多事没有说出来。或许在他看来,张居正虽然不好,但是眼下是最不坏的那个,除了他就没有更好选择,只好忍下来。

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尤其是得知邹元标、伍惟忠因为反对夺情即将面临廷杖时,老人选择了爆发。大概是接受了错误的消息,以至于在花正芳的认知里,邹元标被捕要吃廷杖的原因是触怒权相而不是太后,所以对张居正最后的耐心也失去了,把所有的不满一发说了出来。

文死谏,武死战。

这话说说可以,真能做到的大臣凤毛麟角,花正芳这份奏章一上,无疑要开大明一个先河。自己千防万防,好不容易把焦点分散掉,又会马上被他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前功尽弃。

不管他说的是否有道理,以自杀的形式弹劾,张居正的日子只怕是好过不了。再者他上面说的都有理有据,证据详实,张居正的不检点处,基本都被曝光个干净。这些问题,有些是小问题,比如张嗣修中榜眼。但有些则是大问题,或者说未来会成为大问题的隐患。比如张居正的奢靡,张居正家里使费无度,歌舞宴会通宵。再比如张居正任用之人私德多有不检,贪墨之风盛行等等。

这些事很多属于看破不说破,以眼下大明官场的客观实际,大家比拼的就是下限而非上限。既要完美无缺,又要肯对张居正俯首听令,还能有用的人本就不多。何况张居正搞的新政严格说,有些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用的人就难免手段有瑕疵。单纯意义上的好人,未必肯为张居正服务,再者也未必有用。要用人,就得接受他们有污点,否则就会无人可用。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拿不到台面上说。

这些东西拿到皇帝面前,当下或许不算什么,但是皇帝会长大,一如人心会变。等到未来会怎么想,就很难说。以当下而言,这份奏章一上去,张居正再怎么想回朝也办不到,丁忧之后是否能回阁办差,都在两可之间,这对范进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之事。

他当下把奏章一合,“这份奏章不能递上去。”

“为师也知道这奏章不能递,但是该怎么交代?这事瞒不了多久,一会就会有本地的巡城御史过来。言路上用不了多久也能知道消息,一个言官吊死在杨忠愍庙里,必有缘故,那些言官可不会放着这事不问。这份奏章内容虽然没人看过,但是确实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份奏章,你要光想把它淹了,可不容易。为师的谋略不及你,这事只能你来办。”

范进心知,恩师如今也是江陵船上人,自然不希望这船翻掉,也未必真是无计可施。但是这么大的事办下来,与张居正牵扯太深,未来一旦事败,也会成为仕林公敌。侯守用和张居正的交情还没到这个地步,换句话说,就是犯不上为张居正拼这么大的命,把自己拉来,实际是希望自己顶锅而已。

虽然看出其用心,但是范进并不想推辞。这么大的事,张居正肯定要知道,更会知道是谁替他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在顾实上本参奏张居正的前提下,自己为他做这么大的事,不信他没有触动。

他略一思忖,“恩师,这事还是得请沙家娘子过来。”

侯守用愣了下,正色道:“退思,花兄是个难得的好官,你……还是该考虑下他的名声。再说靠引诱一女子失节来办成此事,太伤阴功。”

范进一愣,随即一脸黑线道:“恩师说的哪里话来,弟子找她来,只是要与她商量丧事的事,几时想过那些。”

“你不这么想,那便好了。”

侯守用出去,时间不长,沙氏便怯生生地走进来,她与儿子一样,也哭的眼睛红肿,脸上还有几个很清晰的巴掌印,显然是花正芳留给她的最后遗物。严格意义上讲,这女人相貌不差,年纪也不是太大,如果找相公,怎么也会找个比花正芳好的。只是这年月穷人命运不能自主,遇到什么样的男子,就都是运气。

花正芳为官清廉,又加上久病,宦囊如洗,连这房子也是租的。眼下人一死,房子住不了,沙氏去哪里,后事怎么办,乃至于花继荫的将来,她都没有什么主意。

范进道:“沙娘子,我请你来,是想说两件事。第一,花老的后事我来负责,天大难处,我一力承担。第二,我想问问你怎么想,是想自己走一步,还是……”

“妾身愿给老爷守节。把继荫送到老爷的家乡去,与他的兄长团聚,让他好好读书应举,将来像老爷一样做个好官。妾身要给老爷守一辈子贞节,不做他想。”沙氏一向羞涩,此时却回答得异样干脆,范进愣了愣,随即点头道:

“那好,既然你这么想,我就尊重你的意见。这场丧事我来负责,你什么都不要管,只和继荫招待客人就好。我看了看,花老没留下什么,就连幅象样的画都没有,将来继荫如果想爹了,想看个模样都看不着。范某不才,于丹青上有些手段,请沙娘子赐下纸张笔,我在这为老爷子画份遗容,将来也好让继荫睹画思严。”

这个要求沙氏自没有拒绝道理,时间不长,便把笔墨纸张送来。范进以做画为名把人都打发出去,提起笔却没忙着做画,而是将奏章取出来看了几遍,随即又找了花家一份空白的奏章纸铺开,提笔写道:“臣花正芳久病缠身,身乏神倦……”

第三百五十一章 铁娘子(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胜心魔第二百七十四章 阴招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六十九章 诛心(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一百三十章 衣冠遍羊城第九十一章 离乡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爱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胆告白第一百零九章 风雨飘摇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说的做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一百八十章 背叛的滋味(下)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盘(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风高(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饶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七十六章 胜券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三十章 县试(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银烛第四百零五章 奉献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然选择原谅他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访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爱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换功夫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题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国公案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双收(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绞索(上)第六百零三章 山西变革(中)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十二章 国事家事考事事必关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温馨时光(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缓兵计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会郑洛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辅第二百四十六章 讨债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马湘兰的心魔第一百二十六章 贵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扫地出门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欢而散(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三十章 县试(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双收(下)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夺情的代价第一百二十五章 绞索(下)第四百零三章 浪子回头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线与退让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八十二章 死而复生第十七章 打蛇随棍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疮百孔的卷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局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上)第九十五章 良辰美景入画来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团聚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九十三章 暗影第二百九十二章 月黑风高(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闹崇文(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传胪大典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维志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与好兄长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惊雷(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义伸援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
第三百五十一章 铁娘子(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胜心魔第二百七十四章 阴招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六十九章 诛心(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一百三十章 衣冠遍羊城第九十一章 离乡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爱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胆告白第一百零九章 风雨飘摇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说的做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一百八十章 背叛的滋味(下)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盘(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风高(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饶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七十六章 胜券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三十章 县试(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银烛第四百零五章 奉献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然选择原谅他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访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爱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换功夫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题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国公案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双收(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绞索(上)第六百零三章 山西变革(中)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十二章 国事家事考事事必关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温馨时光(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缓兵计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会郑洛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辅第二百四十六章 讨债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马湘兰的心魔第一百二十六章 贵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扫地出门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欢而散(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三十章 县试(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双收(下)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夺情的代价第一百二十五章 绞索(下)第四百零三章 浪子回头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线与退让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八十二章 死而复生第十七章 打蛇随棍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疮百孔的卷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局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上)第九十五章 良辰美景入画来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团聚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九十三章 暗影第二百九十二章 月黑风高(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闹崇文(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传胪大典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维志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与好兄长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惊雷(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义伸援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