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

“大明幅员万里,十里不同雨百里不同风,不存在能同行天下的正策。同样一个命令,在这里是善政,在另一处地方可能就是恶政。小侄去过的地方有限,任亲民官的就只这一处,是以眼下所言多是从江宁出发,但也未必不能覆盖整个东南。世伯行新法,上为朝廷,下为百姓,本该是皆大欢喜,朝廷有了银两,百姓免去杂役,是一举两得之事。以东南民田为论,一家有限之田,口粮尚且不足,还要广种杂项完课,这于百姓而言,就是极大拖累,乃至田地都成了负担。再比如过去一家按丁派役,不考虑一家人的生计,同样也是衙门自己省事,让百姓遭殃。现在的新法,改变这些,对百姓都是有实在好处。”

张居正哼了一声,“过段时间你便是我张家女婿,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了。要想听恭维,老夫只要去见上元那些文武就可以了,哪还用你?我让你到地方上,就是看看下面这些人,把老夫的新法搞成什么样子。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胥吏勾结劣绅,会让老夫的新法面目全非,让百姓人人切齿,以为我是误国害民的奸贼,才遂他们心愿。老夫派监临官下去,就是为了要搞清楚,下面的人胆子究竟有多大,行为又有多恶劣。”

范进一笑,“世伯料事如神,小侄佩服。不过这种事业不能单纯怪吏员和地方上的士绅衙役,有的时候,他们也是没办法。以江宁这种陪都为例,奴变之前,大批青壮都在士绅家里为奴仆,派役又重。朝廷如果雇人服役,会发现根本找不到人。县衙门里的户籍严重缺失,根本不能拿来收税或是派役,真正的权力,被那些吏员拿捏着,胥吏反倒挟持了上官。但是朝廷的考成法是只考核官员的,最后上下一起挤兑,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张居正看了一眼范进,“你这是说,老夫的考成法不对了?”

“小侄不敢,小侄只是觉得单纯以钱粮考核,不够准确。尤其是一些糊涂官单纯为了考成催逼地方,敲骨吸髓,不顾民间疾苦,搞不好就会引发民变,那时所用花销就不是那个县一两年赋税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的地方,一方面收免役钱,一方面还要百姓服役,固然有吏员衙役中饱的原因,也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们雇不到人。如果不摊派,就完不成役。所以小侄认为,治国先治吏,行法先治人。如果急功近利,只怕适得其反。以丈量土地为例,世伯想要为国家开垦田地的用心是好的,但是下面官吏为了完成考成,多报数字,乃至把荒坟古墓以及不能开垦的荒地都丈量进去,这便与世伯初衷相违背了。道时候那些无法耕种土地的钱粮加征,还是要派到百姓头上,这救民就成了害民。”

当今天下够胆子在张居正面前说这些话的大臣怕是超不过十个,有一些反对新法的,也未必有范进看的那么透彻。更何况张居正与他们先有了成见,于对方的话也未必往心里去。范进这个准女婿又是自己门下急先锋,为了帮助自己夺情各种阴险手段齐出,可以确定是自己门下铁杆忠臣王牌打手。这样的人说话肯定是为了自己好,连他都说出来这些,可见问题确实存在。

张居正沉吟片刻,“你是说,老夫派去的监临官报喜不报忧?为了推行新法,甚至联合了下面的大臣骗我?”

“大家只是心太急而已。”范进道:“一个要通行全国的新法,肯定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形做出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可是现在大家的心太急,总想在老人家面前立个头功,都以丈量田产,或是征收钱粮为荣,甚至以此为得官不二法门,百姓就要遭难了。”

张居正其实心里也知,自己的做法过于激进。但是眼下天子年龄渐涨,他日一旦亲政,是否还会按着自己的路走下去,他心里也拿不准。至少要在天子亲政时,给他看到一个成绩,他才能继续支持新法,不至于反复。

这种心思能对人言的部分不多,在自己女婿面前,张居正也不能完全透露。如果让下面人觉得自己这个首辅不是万能,他们又怎么敢冲锋陷阵,披荆斩棘?他叹息口气道:“退思博学多闻,应知前朝王荆公故事。彼时新法未成,便为旧党尽数废除,乃至为了与其相反,连到手的土地都要送出去。其危害远比新法之前更坏,我大明如今一样有旧党。如果不快一点,只怕他们也会如前朝奸佞一般,为了新旧之争,坏了国家大事。”

“世伯,小侄认为前朝新法之败非败于旧党,乃败于自身。王荆公新法,本就是只重法,而不重人。结果看上去很好的法度,到下面就是害民的恶政,乃至为了新法而新法的事更是层出不穷。比如青苗法,本心确实是好的,小侄在上元也搞青苗贷。但是这等事的前提一定是自愿,结果当时的官吏强迫百姓借贷,把青苗法当成盘剥百姓乃至自己中饱的利器,这简直岂有此理!免役钱也是一样,交过了钱还要服役,谁能欢喜?日久天长,新法成了众矢之的,本就摇摇欲坠,旧党做的不过是在上面推了一把,就大功告成。如果新党自己不出问题,旧党想要掀翻新法,也没那么容易。”

张居正沉吟片刻,“那假若以你为新党,彼时如何行事?”

“行法先治人!先选拔绝对可靠的官员,以一两州为示范,在那里推行新法,他处不变。将新旧比较给皇帝看明白,也让自己看清楚。新法究竟有何不足,可以及时改进,旧法有何可参考处,也不能放弃。船下好调头,有问题查漏补缺也很容易。只要新法确实是善政,民众自有选择,到时推行新法,就是顺理成章。而在试点之时,再另外栽培一批官员,保证他们一可靠二可用,等到新法推行,再把他们派下去,以此类推循序渐进。这样推行新法的速度会很慢,也许几十年都不能遍布全国,但是会很稳。要告诉官员,让他们去行新法的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多交钱粮不如百姓安居,以民心为考量基准。监临官要视察民间,如果有民变自然革职,如果民众切齿,称其为酷吏,也一样要罢黜。”

“慢!新法有利国家,有时难免不能照顾黎民。”

“那也要让百姓觉得自己被照顾了。有些命令不一定非要执行,如果要执行不可,也要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父母官是豁出去命去为他们争,但是没有争过。并且尽量为百姓争取了宽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这样百姓的怨气就不会发散在官员和朝廷身上,即使有人煽动作乱,也不至于真成大祸。小侄听说,就在世伯桑梓,都险些出了反贼。”

张居正面色略有些沉重,摆手道:“你不必遮掩,就是卿卿对你说的。老夫也不曾想到,江陵那里的官如此颟顸无用,民怨沸腾,几成不可挽回的局势。若不是老夫处置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范进心知江陵当地的问题,张家人自己要承担起码七成责任。已死的张文明为非作歹是地方一害,张居正的小舅子连江陵本地知县都敢打,张家人的行事作风不问可知,百姓没有怨气才怪。不过这话不能说,只好道:

“那些官吏不一定比别处的官吏差,他们只是懒。习惯了做官老爷,在衙门里享福,外面的事交给吏员衙役,到时候只要完成钱粮课税,自己就算功德圆满,于牧民之道相去甚远。百姓不再相信官府,有了委屈不愿意讼官,只在心里压着。日久天长压不住,就想着发谢。再有人煽动蛊惑,就可能导致民变。之所以大家没闹事,还是相爷名声在外,人们不相信地方官,但是相信相爷会为他们主持公道,所以世伯一声令下,才能那么容易就把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张居正回忆家乡之事,局面并非那么容易处置,以自己的才干,外加湖广精兵正好驻扎于江陵,也是很废了一番手脚,才把那伙人消灭。以战斗力算,那帮人绝对算得上悍贼。不过范进所说的话确实也有道理,正是靠着自己的名望,很多人不肯附逆,真正抵抗官兵的人并不多,不少团练乡约还出兵助剿,才保证那些人没一个逃脱。如果当时的局面变成百姓都起来对抗官兵,那胜负就难说了。

他看着范进,“那你说该当如何,才叫合格的牧民官?”

“牧民如牧羊。如果只用牧羊犬,那当然轻松了,自己找个地方一躺就是了。可是日久天长,羊只认牧羊犬,认不得牧羊人,因为两下离得太远了。乃至把牧羊犬做的坏事欺负自己的仇恨,也记到牧羊人头上,牧羊人没有惩罚牧羊犬,背这个锅也应该。照这么发展下去,官就很难管住民。要想让百姓认同官府,首先就是要让他们离得足够近。百姓能看到自己的父母官,能让父母官为自己做主争利益,自然就会认同他。哪怕最后真吃了亏,也就认了。毕竟百姓还是好哄的,只要肯用心,就能哄住。这次冯邦宁在江宁的行为,按说千刀万剐百姓才能解恨,可是只打了几板子,不疼不痒,老百姓也就满意了,原因就在于此。”

“退思,所以你你这次要求罢内织染局,改为官督商办,就是为了让百姓满意?我承认,这样确实于商贾及百姓有利,于万岁而言也未必是坏事。可是这样一来,可知要得罪多少宦官?毕竟他们都指望着内织染局发财。你又能给他们什么好处,让这些人不记恨你?为了一二商贾,就得罪中官内侍,你这样做于国确实有益,但对你自己,只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闯祸精,要想让我支持你的主张,就给我一个过得去的理由。”

范进点点头,随即答道:“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公道。老百姓要公道,商人也要公道!这次查抄黄恩厚,不算报效朝廷,他自己这些年积累私财达六十八万两有奇,这还没算上他在老家盖的房子,以及在家乡追赃的进一步结果。这些钱不管是河工还是漕运款,说到底都是民脂民膏。江宁的商贾被他迫害的事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心里如何不怨?万岁花了钱,百姓不高兴,这样的衙门,还有什么设立的意义?至于宦官能得到什么利益,小侄说不好,但是小侄可以给天子带来利益,宦官为天子家奴,主人家有了利益,做奴婢的就吃点亏也是应当。”

张居正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就以你说的官督商办,做主的就成了商人。商人重利而轻国法,如何保证这些人用心?官督其实是督不住的,未来势必变成商贾尾大不掉要挟官员,这一点退思可曾想过?”

“商贾求财,并不至于尾大不掉,只要在总商上想想办法,势不可能要挟官府。国初百业凋敝,国无积粟,所以才要重农抑商,以求粮食丰盈。如今国泰民安,粮食的情形已经比国初改善许多,无粮不稳无商不富,也是时候该考虑商道了。”

范进心里暗自嘀咕着,大明朝自己是个什么作风,难道心里没数?把富翁巨商当肥鹅杀的事干了多少,自己心里清楚着。搞得现在东南地区有钱人都以存钱为愚蠢象征,商人怎么可能尾大不掉?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商人自己能对抗官府的错觉,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然后懂得存钱,才是对整个国家最有利的事。不过这些话只好闷在心里,嘴上不提。

“商道兴旺,物资便可流通,南北杂货互通有无,将整个大明国土做成一盘活棋。边关上的粮食,由商人运输,缺米的地方也可以让商人把粮食贩卖过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一些地方没有米吃,一些地方却要把粮食烧掉。当然,朝廷在里面也要控制,这就是小侄说的官督。要督就要有本钱,小侄提议官收粮食,就是保证藏粮于国,藏富于民。国库当然需要钱,但是官府的风格世伯是知道的,钱存的一多,就有无数人眼热想把他们花掉。前朝的封桩钱,也没逃脱这种厄运。如今国用不足,积累些钱财自是应该,为了国库充盈之后,想要保住这笔钱,只怕花的心思气力更多。”

张居正点头道:“那事我想过了。不过那时候费心费力,总好过为了没钱发愁。这就是我要问你的下一件事,官督总要有钱,想要藏粮于国,也要有钱买米,这部分钱财从哪里来?诚然,黄恩厚的赃款我可以做主留在江宁,修水利买粮食都够了,可是将来怎样?你的后任总不能光指望杀肥鹅,你得给他们想条路,也得给东南官场想条路。”

“这一点小侄想过了,不过开源节流四字。世伯管理官吏,节流上已经做到极致,下一步就是开源。”

张居正摇头道:“开海?你该不会也和那狂徒一样,想要大明水师去攻打诸夷,搞什么殖民?”

“无知妄语不值一提。海外封国难以遥制,云南一个黔国公,朝廷办起来都如履薄冰,若是海外之地,怎么保证为朝廷所用,二三锦衣携中旨一封,即可擒拿十万边军之主将。这种事在海外万不可得,我们不能给任何人造反的机会,海外封疆势必不可。但是除了海外封疆裂土,还有一个办法开源:做生意!”

第五百五十章 表态(上)第三百七十章 细思往事心犹恨(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围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别第二百零二章 狰狞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实(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罗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思断肠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压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变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上)第二十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窥天颜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五十八章 砸摊子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郎心如铁(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郁闷的朱琏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陵到来(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胆大包天范退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别第三百六十八章 荣升第七十七章 户籍第四百零九章 湘兰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二百零八章 白门凤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个殿试不寻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造势第二百三十章 幕后黑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应第二十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节妇清官(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寻亲(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会(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二章 甜美果实(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儿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试(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义伸援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为饵(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线与退让第三百五十七章 红粉兵团(下)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胆丹心范退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来(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开局面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张四维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本一利第二百零八章 白门凤四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发解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卖破绽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六十五章 好风借力(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员的传家宝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第四百零一章 杨家遭难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怀异志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上)第三百零五章 背后推手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线索第四十五章 师徒合作(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温馨时光(上)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四百七十章 千金赏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寻亲(下)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睁眼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盘(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二百三十章 幕后黑手
第五百五十章 表态(上)第三百七十章 细思往事心犹恨(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围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别第二百零二章 狰狞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实(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罗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思断肠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压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变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上)第二十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窥天颜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五十八章 砸摊子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郎心如铁(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郁闷的朱琏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陵到来(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胆大包天范退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别第三百六十八章 荣升第七十七章 户籍第四百零九章 湘兰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二百零八章 白门凤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个殿试不寻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造势第二百三十章 幕后黑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应第二十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节妇清官(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寻亲(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会(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梭时空的降维打击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二章 甜美果实(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儿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试(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义伸援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为饵(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线与退让第三百五十七章 红粉兵团(下)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胆丹心范退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来(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开局面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张四维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本一利第二百零八章 白门凤四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发解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卖破绽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六十五章 好风借力(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员的传家宝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第四百零一章 杨家遭难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怀异志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面包公范退思(上)第三百零五章 背后推手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线索第四十五章 师徒合作(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温馨时光(上)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四百七十章 千金赏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五寻亲(下)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睁眼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盘(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二百三十章 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