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

两人盘马窝弓到现在,总算渐渐入了正题。范进的行文公事郑洛显然已经看见了,同时他的态度显然也和范进期待中的合作态度南辕北辙。

“梅氏到察院鸣冤的事老夫其实几天前就知道了,说句良心话,山西地面的风吹草动还很少能逃出老夫的耳目。这女子本来就是在大同开赌档的,那等女子是什么人,不说退思也明白。纯粹是个女光棍,素无廉耻可言,滚热堂告冤状,是她们的拿手好戏,最会撒泼打滚放刁,不必理会。薛如龙是老夫标营里有名的勇士,不久之前还和薛长策带标营百骑与鞑虏游骑厮杀,斩了七颗首级回来,堪称一场大捷。如果可能,老夫自然也会保下如此的勇士,可是这次他犯的事情太大,谁也包不住他。梅氏跑到察院,老夫可以当做不知道,大同的衙门想来也不敢招惹察院,到里面去抓人。念着那女子也是军户子弟,祖上为朝廷立过些战功,老夫这次就装一次聋子,当做什么都没看到。退思把她带出山西,放她一条生路就是了。”

范进并没感激郑洛的人情,而是反问道:“不知薛如龙犯的什么罪名,居然到了事无可解的地步?”

郑洛看看范进,目光里显然带了几分责备以及失望。对于郑洛这种自己一步步走上来的封疆大吏而言,范进年纪轻轻就成了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巡按,心里本来就不痛快。而且范进的提升显然离不开张居正的护持,在郑洛这种人眼里,这更是罪大恶极的原罪,心里自然不会欢喜,看范进的眼神能好看才怪。

总算郑洛涵养功夫到家,没有当场发作或是说出难听的话来,只是一字一顿地为范进科普道:

“薛如龙与萧长策两人间银宗室,污了一位天家苗裔的玉体。这件事被代王府的人捉住把柄,当场扭送到总督衙门。若不是代王府顾忌脸面,不想闹得满城风雨,掉的怕不是薛如龙、萧长策两人的脑袋,而是要全家抄斩的!总算他们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要杀了这两人就好,老夫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保下两家家眷。谁都喜欢做青天,被老百姓恭维,可是也要讲个是非曲直,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先认为喊冤的人一定有道理,就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于评断是非曲直并无好处。”

他看看范进,只差点着鼻子告诉范进,下次再替人做主先搞清楚状况再说,不要不知天高地厚一头撞上来,自己碰到铁板尤不自知。不管他对范进的实际看法如何,就这件事而言,他现在的处理还是站在范进一边,属于“为了你好”这个范畴。

宗室不管日子多潦倒行为又如何不堪,总归是天家苗裔凤子龙孙,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容侵犯。军队是纪律单位,尤其是边军,因为自身武力强大,是明朝最有战斗力的单位,对他们的管理和防范就格外严格。军中要安排监军太监,并有巡按御史以及各级文官负责监督边军动态,防止边军出现军阀化或是目无君上的倾向,以免五代之祸重演。

按军中律条,即便是玷污民女也是死罪,何况是宗室子弟。这种行为不但本身触犯军法,更重要的是,它算是碰到了高压线,触及了朝廷一根敏感神经:边军是否受控。

如果把边军侮辱宗室的行为联系到目无君上,骄兵不驯这个方向上,那事情的性质就严重异常,掉的怕不是十颗八颗的脑袋。从这个层面上,郑洛只杀这两人,已经算是极大的优待,用这两人的命平息王府怒火,保住更多人的命以及大局,在郑洛看来或许正是一桩极合算的生意。

与之相比,不知事情前因后果就一头撞上来的范进,显得有些二愣子,也不怪郑洛拿话敲打。但是范进并未因此就表现出情绪上的波动,只是反问道:“他们两人是百战精兵,就那么容易抓?当然,我承认男人在那种时候,不能按照平时考虑。但是军门治军严格,以兵法部勒士卒,作奸犯科之徒难逃军门如炬慧眼。萧、薛两人能在标营效力,连军门都知道他们的名字,自然是极得器重之人,若是他们当真是为非作歹之徒,又怎会得军门如此看重?人看素常,晚辈不认为一个速来忠厚善良之人,会突然作奸犯科,更不认为军门会看错人。再者,两人对宗室女子起心不良,事发于何处?何人所知?若是事发为王府,门禁森严,两人如何逾越?若是事发于城内,又是如何被人所知,动手擒拿?晚辈曾行文到此讨取这一案的案卷以及有关人员,准备在大同复勘,大抵军门事忙未曾看见……”

郑洛打断范进的话,“你不必说这种话给我留台阶,你的公文我看到了,只是没给你回应。因为不管给任何一种回应,都不是老夫的真心。在老夫看来,对此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当没发生过,把梅氏送回乐户让她接克。这也是代王府的意思,她是薛如龙的未婚妻,薛如龙污了宗室,就以他的娘子入乐户为惩罚,也算是公道。单是保下梅氏就已经非常麻烦,薛如龙的事就不必问了。老夫也曾做过巡按,自然明白你的想法,也知你代天巡按,有权查阅复勘地方案卷。当年老夫做巡按时,也没少为人翻案,理解你的心思,但是这一案的案卷真的没什么好看的。”

他停了片刻道:“这里是阳和堡,不是京师刑部,你别拿庆云侯的案子想这里的事。薛如龙一共只过了一堂,口供没有几句。只问他是否与受害女子有苟且之事,他已经亲口承认,这便足够了,接下来就是发落的事。不管受害女子是民女还是宗室,总归都是清白蒙污,眼下大战在即,老夫不斩这两颗人头,又如何让三军听令?如果人人都自恃战功,不把军法放在眼里,这仗不需打,自己便败了。”

范进一拱手道:“听老军门所言,过堂只有一句话,何以定罪?”

“军中不比民间,尤其边军更是如此,一句话就足以定人生死,有何不妥?”

“这样的审问,对于薛如龙不公平。老军门既然知道学生曾翻过庆云侯案,何以认为此事学生会不闻不问?这一案学生定要复勘,还请老军门行个方便,出一道公事学生好提人犯。”

郑洛看看范进,“退思看来,老朽是个草菅人命的老糊涂?不知这一案里有蹊跷,胡乱判断坏人性命?”

“晚辈并无此意。”

“有没有此意,你心里清楚就好了。老夫当年身为巡按平反冤狱之时,与宗室斗,与士林前辈斗,与士绅乡宦斗。最为危险之时,前程几乎不保,老夫亦不曾退让半步。虽然比不得包待制,但自问无愧于心,亦对得起黎民父老,不会让人背后戳脊梁骨。如今老夫年级大了些,可是要论硬骨头,也未必就输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你当老夫看不出这里有蹊跷?可是老夫又能怎么办?”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阳和堡额军九千七百余人,实有兵额不足七成,骡马只得三千一百有奇,内中又以骡为主,马匹为辅。一旦鞑虏大举入寇,老夫便要靠手上这些兵马,去守住这座城池,保住一方平安,也保证京师歌舞升平,不闻金鼓之声。那些藩王宗室的品行,我不说退思自己也清楚。这些人鼠目寸光,只有自己而无大局。他们不会管这些事,只知道找个机会寻官府晦气,给自己闹一份米粮回家。平日无事还要找事,眼下这等事如果不尽快处理,必然趁机鼓噪围攻衙门讨要说法。老夫现在全副心思用在设法防范鞑虏上尚嫌不足,又哪来的精力去应酬他们?是以,薛如龙或许冤枉,但是他自己也有失检点之处,并非无辜之人。杀他一颗人头,能让那些宗室不再闹事,老夫又有什么选择。”

“军门说的晚辈明白,只是梅氏与薛如龙、萧长策何辜?”

“何辜?梅氏经营赌档骗人钱财,薛如龙、萧长策借巡逻机会跑到大同去,又做下这种事,乃是自取其咎与人无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下大敌当前,如果只盯着一个梅氏,阳和堡内丁口数万,女眷也有万人,一旦城池有失,这些女子的安危又有谁来负责?”

范进的声音也渐渐高了起来,“老军门说的的确是大道理,但是范某认为,不能因为这个大道理,就让无辜乖乖悲砍头。军务紧急分身无术,这些都不是随便牺牲无辜的理由。老军门怕那些宗室闹事,劳心劳神以致误了军机,晚辈不怕。范某既奉皇命巡按山西,又接了状纸,就不能对这件事置若罔闻。否则上负皇恩,下负苍生,范某心中难安。这件事范某一定查个清楚,还当事人一个公道!”

郑洛的眉毛一挑,“老夫方才说了这么多,退思依旧不改初衷?此事关系重大牵扯到天家苗裔,其中利害退思可要想清楚。”

“人命关天,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最大的利害!不管案子牵扯到谁,范某都有把握查个水落石出!”

“既然如此,老夫也无话可说,山西这边也早就流传着白面包公的大名,这回也好让百姓看看你的手段。”

正事谈妥,范进就没了继续交谈下去的心思,说了几句闲话就拱手告辞。了空送范进离开庙宇,回到禅房之内,面上多了几许忧色。郑洛看看他,“和尚方外之人,也有烦恼心思?”

“军门,贫僧并非为自己烦恼,而是为你担心。少年得志,背后有显贵为奥援,才具或许不差,但是气量只怕有限。这等人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军门如此招待,于他面皮大有妨害,贫僧只怕其怀恨在心,寻机报复。薛如龙之事,大家都看得出有蹊跷,老军门也想着明杀暗保,先关到军营中加以保护,等到鞑虏来犯,再放他出去戴罪立功。此等良苦用心为何不当面说个明白?平白让自己担个污名。”

郑洛举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香茗,“若是张居正在此,我自然是要分说明白,他……不配。后生晚辈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为民请命,说到底也不过是自己邀功贪名的手段罢了。他带着尚方宝剑前来,不会这么回去,肯定要在边关搞风搞雨成全自己的功业。现在大敌当前,哪能容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胡闹?与其让他把手伸到军中乱我法度,不如给他找点事做,让他分不出心来捣乱。薛如龙这一案难得不在案情,而在于宗室。那群人什么德行,和尚你心里有数。让两下鬼打鬼,自己斗一斗,老夫正好落个耳根清净,何乐不为?”

“那一开始范进行文到此?”

“若是我一开始就交人,他怎么会到阳和堡来?他不来,这里的一些事他又怎么看得见?百闻不如一见,总要他亲眼看看,才知道事态严重。阳和眼下的危局,老夫几次写本进京,都如泥牛入海没有下文,可知朝廷里有人作梗,不想让事情解决。范退思既然想做包公,老夫就给他这个机会,看看他有没有胆量,把阳和的事向天子奏明。”

“可是贫僧担心,范进不知老军门用心良苦,到时候把军门牵扯其中。”

郑洛一摆手,“怕什么?不过就是个才不配位,丢官罢职而已。老夫都快忘了自己的孙儿长什么样子,如果能回乡含饴弄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你也是边军出身,知道宣大积弊到了何等地步,张居正翁婿自以为想了些办法,就能解决边地的难处,如果不让他们亲眼目睹,只怕还被蒙在鼓里。如今的局面一天坏过一天,如果再不做个处置,老夫只怕积重难返,他日将不可收拾。只要能让天子知道这里的真相,老夫做恶人或是丢官,又有什么关系?”

了空叹了口气:“军门实乃朝廷忠良,贫僧佩服。只是军门这些用心不说出来,贫僧总是为军门感觉不值。”

“老夫的事就不用你这大和尚操心了。好好念你的经文,做你的法事。这段时间,我军民死伤不下几千人,超度他们亡灵,让他们早升极乐世界的事就交到你手上,你要是怠惰敷衍,老夫也不会答应。超度死人的事你来做,保卫生者的事老夫来做,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说完这话,郑洛重又闭上眼睛,口内默念经文,为阵亡的标营将士超度。只有了空知道,之前他不去迎接范进便是在做这件事,于边关督抚之中,如此重视兵将性命者,郑洛也是个异数。

范进这边离开云林寺,一路返回察院,刚到门口,范志高就将一份拜帖递过来:“九叔,来了个什么监军太监拜见,九婶亲自接待他,好像很威风的样子。”

范进笑而不语,心里有数:给郑洛上眼药的人来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上)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变革(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议(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疮百孔的卷宗第三百九十五章 愿做冰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再给一个机会(上)第七十章 上人见喜(下)第六十三章 锦衣来访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来(上)第三十三章 阅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兰花开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六十七章 围棋第五百七十章 脱钩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风高(中)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背叛的滋味(上)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变革(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四十五章 师徒合作(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三百六十八章 荣升第二百三十八章 捉拿范进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盘(下)第十九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上)第二百六十章 相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儿心(上)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六百零一章 范进的奇耻大辱第一百六十八章 诛心(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盗第六十五章 好风借力(上)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元县的考成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四百零一章 杨家遭难第五百七十章 脱钩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谊和利益(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扬镳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设罗网(上)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红粉兵团(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报冤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进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上)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第三百零八章 张居正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与燎原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观政(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罗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会(上)第十章 刁民第四百零六章 无心合作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别(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仪仗2017年终总结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三百零六章 张国维上门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四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五百一十九章 仪仗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龙遇虎第三十一章 加试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定策第九十四章 花烛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三百五十八章 继荫求援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于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一百七十章 取舍难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二十八章 考前(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操控清议(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书信,两样心思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进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气一盏灯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手猎物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
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上)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变革(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议(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疮百孔的卷宗第三百九十五章 愿做冰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再给一个机会(上)第七十章 上人见喜(下)第六十三章 锦衣来访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来(上)第三十三章 阅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兰花开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六十七章 围棋第五百七十章 脱钩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风高(中)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背叛的滋味(上)第三章 远大志向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变革(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四十五章 师徒合作(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三百六十八章 荣升第二百三十八章 捉拿范进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积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盘(下)第十九章 依稀往梦似曾见(上)第二百六十章 相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儿心(上)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八十八章 分功第六百零一章 范进的奇耻大辱第一百六十八章 诛心(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盗第六十五章 好风借力(上)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元县的考成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四百零一章 杨家遭难第五百七十章 脱钩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谊和利益(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扬镳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设罗网(上)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红粉兵团(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报冤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进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上)第十三章 初阵告捷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第三百零八章 张居正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与燎原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观政(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罗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会(上)第十章 刁民第四百零六章 无心合作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别(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仪仗2017年终总结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三百零六章 张国维上门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四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五百一十九章 仪仗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龙遇虎第三十一章 加试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定策第九十四章 花烛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三百五十八章 继荫求援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于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一百七十章 取舍难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二十八章 考前(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操控清议(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书信,两样心思第八十三章 海王请贤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进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凶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气一盏灯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手猎物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