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

bookmark

这初春的暖阳刚刚起来,照在人身上还有几分热,宁忠源等人也在巡视中逐渐中走累了腿脚,瞧见道前有一处茶馆,便一同坐了进去。

此时的茶馆里也是人来人往,不少百姓都已经剪了辫子,蓬乱着头发,还有人就这么把头发剃了个干净,锃光瓦亮倒像个和尚。虽然还要许多人是留着辫子,可是能感受到这股风气正在越演越烈。

大堂正中央摆着一条书案,书案后边是一个说书人,此时正在眉飞色舞地说着岳爷爷,这放在往日里那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可这个说书人此时却丝毫没有半分担忧。

“嚯,要说这武昌城,如今还真有一岳爷爷!谁呢?那就是咱大都督,襄阳一战打得鞑子那是屁滚尿流!可巧了嘿,这岳爷爷的长子可谓英雄少年,咱宁少将军也不遑多让呐!”

下面便有人问了,“这宁少将军今年也不过十七八岁,能有啥威名啊?”

说书先生一脸鄙夷地望着这人,“你连宁少将军都没听过?那可是天上的将星下凡!打大冶平黄州,仙桃镇更是以一营挡一万!还一炮轰死了那满鞑将军呢!”

众人这么一听,顿时肃然起敬,可是宁忠源等人听着却浑然不是那么回事,这打大冶和平黄州府倒还说得过去,可是在仙桃镇一战成名的可不是宁渝,而是董策,至于一炮轰死满大将军更是子虚乌有。

那说书先生见气氛越发高涨,当即又将手中的醒木“啪”地一声拍在了桌案上,发出了一声响,却是将所有的人目光再次聚焦了过来。

“要说这宁将军也着实是泼天的胆子,这如今的大清国可不比前明乱世,鞑酋康熙皇帝有兵丁数十万,可为啥宁将军要起兵呢?”

台下众人纷纷摇头,若是把宁忠源换成他们,可还真不会起兵,纵使家破人亡了,恐怕也难以兴起这一念头。

“想要知道这一点,今日便要听老朽讲一讲那扬州十日。”说书先生的语气陡然变得沉重了起来。

“七十五年前,满洲入关之后,于我神州之地屡屡大肆杀戮,扬州更是被清兵纵兵屠掠十日,城内百姓或是力战而亡,或是死于刀下,这满城的军民,仅剩下数十人罢了。”

“当日全城上下的清兵驱赶妇孺如驱如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挞,或立即杀掉....这些血泪,浸透了整整一座扬州城!”

说书人终于忍不住,悲愤道:“家祖家父便是自扬州城逃出来的,他老人家临时前都忘不了那一幕,如今大都督起兵反清,正是替天行道之举!”

茶馆里聚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听闻这一幕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那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腥味。

宁忠源没有打断说书先生,只是带着一行人悄悄退了出去,这个在战场上什么都见过的汉子,今日眼睛却有些红。

“伐清之举,正在当下。”

这八个字沉甸甸的,仿佛在众人心间压了一块大石头。

整个正月里,复汉军难得享受了一番清净,虽然说是因为天气的缘故,无法正常用兵,只好先停一停脚步,可也是复汉军内部的一次梳理的机会。

此时的大都督府中,政事堂与枢密院所有要员都已经到齐,连宁渝也临时将荆州行营托付给了程之恩,主要是因为这一次的会议,将关系到宁家的下一步方向。

目前的政事堂在人员的调整规划上,有了新的动作,特别是随着管辖面积的扩大,如今的都督府对于官员的缺口还是非常大的,至于湖北的一些传统士子,还抱着忠君爱国的想法,不肯为复汉军为官,无奈之下,复汉军版本的大学和讲武堂也被宁渝给搬了出来。

“根据新的规划,我军将与未来改变目前的官员任用之法,将会建立一座复汉政务大学,专门用来培养办事的官员,另外针对官与吏的划分也将会作出新的调整。”

宁渝在政事堂里侃侃而谈,他可不能将自己的影响力局限于军方,对于政事进行插手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权威。

不过此时政事堂一些要员,却对这个新的措施表示不解,当下便有人问道:“还请少将军明示。”

“所谓的复汉政务大学,不学习所谓的儒家圣言,只学办事之法,学制为一年,可以自行报考也可以推荐就读,年中和年尾将会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直接授正八品编纂。”

这却是惊呆了所有人,虽然说如今造反了,也确实应该弄一套自己的台子,可这也太离经叛道了吧?不学儒家圣言?只学办事之法?岂有此理。

当下便有人出言反驳,此人正是监察院院长程远芝,他虽然平日里不怎么干预政事,也是当好了这个监察院院长的身份,可是此时却不得不开口了。

“少将军,如今我复汉军初定就做此大动作,会不会有些过于着急?”这话虽然说得比较委婉,可是大家伙也能听懂潜台词,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开始改制度是不是太不把天下人当回事了?更何况这满天下人都是孔孟学徒,你不让教孔孟,还指望别人支持你?

宁渝苦笑道:“程院长,此番绝非我一时意气用事,不教孔孟也并非要大肆宣扬,只是如今我复汉军急需实干之才,那么这所政务大学,自然也应该以实干为主,至于考核成功所授予的八品编纂也并非实职。”

“等到这批八品编纂在中央及地方各州县观政一年,才会根据考核成绩下放至诸县乡,从一县丞或者主簿开始做起,分掌一县的粮马、税征、户籍、巡捕诸务,待到熟悉政务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选拔考举。”

所谓的县丞,那都是正牌子出身的士子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简单来说就是事多钱少被黑锅,根本就不为人所看重,甚至在很多县里根本就不设县丞一职。

众人一听,这劳什子的政务大学出来的学生,观政一年也不过只能做一介小小的县丞,想要升上去恐怕难如登天,也不会影响大家的利益,顿时心就放了下来。

唯有崔万采的脸上却带着笑,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这个好学生此举的关键之处。

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八十二章 波澜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战桐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师大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八十九章 初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战争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五百八十一章 颠覆俄罗斯帝国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飞速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两百八十章 兵围江宁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军星星峡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风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三百六十章 咱们中计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六十五章 排对排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八十章 劝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庆暗战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四百四十章 花钱买命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占西安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漠北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万斤铁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二十章 汇通钱庄第五百三十章 东北开发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五十八章 危局
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八十二章 波澜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战桐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师大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八十九章 初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战争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五百八十一章 颠覆俄罗斯帝国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飞速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两百八十章 兵围江宁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军星星峡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风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三百六十章 咱们中计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六十五章 排对排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八十章 劝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庆暗战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四百四十章 花钱买命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占西安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漠北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万斤铁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二十章 汇通钱庄第五百三十章 东北开发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五十八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