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十五章 战前

随着十一月的到来,转眼就入了冬,此时的复汉军上下都干的热火朝天,不断有新兵加入了进来,以致于军营的呼喝声一日比一日更加大。

大都督的银子更如同水一般流了出去,除了抓紧打造燧发枪和火炮,还临时打制了一批刺刀盾牌,这些所谓的盾牌其实都比较简陋,仅仅只是一块大木板削成,上面还带着毛刺,仅能作为临时所用。

刺刀是根据之前宁渝画下来的样式改进的,长一尺左右,平时可以放在腰间使用,战时则可以挂在枪口上,相对之前的刺刀而言,使用的材质更加坚韧,因此在战斗中更不易折断。

特别是随着冬天的到来,政事堂也派人去民间高价购买棉衣,还雇佣了整个武昌城的妇女为复汉军缝制军衣,在这段日子里,整个复汉军就像忙疯了一般,想办法动用一切力量,来增强哪怕一丝一毫的胜势。

无论是城里城外,到处都是进进出出的人群和推车,各类物资被抓紧往武昌城内运送,毕竟再过一段时间,这里恐怕会成为战争的最前线。无论是清军还是复汉军,都在跟时间进行赛跑。

宁忠源也没闲着,他带着宁忠景、崔万采等人一天天往军营跑,一来是为了查看如今的复汉军准备情况,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激励战心,别看此时的复汉军有两万多人,可相对之前几千人时的情况要复杂很多,许多人都是直接从绿营俘兵中转化过来的,这些人虽然都剪了辫子,可是忠诚度却很难保证。

宁渝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雏鹰营原来的士兵分配到各营当中,担任要职,并且还将原先雏鹰营当中的制度全盘挪用过来,设立了参谋处、教导处等部门,既能在平日里起到振奋士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监控各营的异动,防止他们心怀不轨。

除了在装备和制度方面,宁渝能够去引进一些新东西,可是在战争指挥却又抓了瞎,虽然说宁渝之前打过几仗。可是那几仗严格来说并不属正规的大军团作战,而都是以奇袭为主,若真的堂堂正正打上一场十八世纪的战争,宁渝目前的能力还不够。

宁渝所幸的一点是,宁家原本就是军武传家,在战争指挥方面其实有很丰富的经验,否则以他个人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去应对如今的战争模式,因为现在这种战争模式既有规模庞大的冷兵器战争,又夹杂了一些火器进来,别说宁渝这个后世人,就连这个时代许多熟读兵书的人,上战场照样是一团漆黑。

所幸的是宁渝有个好爸爸,本身就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将才,知道一开始要循序渐进,因此先让宁渝有机会去打桃花山练练手,而后打武昌城也好,打大冶也好,都尽可能让宁渝自己去练手,因此才让宁渝有机会从战场上学习出来。

武昌城校阅场中,宁忠源身披盔甲站在正中央,一旁分别站着宁忠景、崔万采、宁忠信,他们目前都是文职,因此穿了一身长褂,至于宁渝和宁忠义同样身披盔甲,站在了一旁,还有程家和郑家的一些长辈也站在了高台之上。

而在他们下方空地上的,是整编彻底完成以后的复汉军,一共一万五千人,阵前还摆放了足足一百二十门火炮,全都是最新式的雷式炮,堪称气势恢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的检阅既是出征前的一次准备,也是让其他大家族能够放心,宁家人办事靠谱,跟着复汉军走没错的。

这是一个奇迹,仅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初步整合出来了一支装备基本齐全的大军,这跟过去那些农民起义军可不一样,这支复汉军无论是从军纪军容上来看,都比清军绿营更像正规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宁、程以及郑家几乎是倾尽全力,因此这一次的展现也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一万五千人的复汉军人人身穿红色军衣,腰间系着皮带,两腿绑着宁渝创造出来的绑腿,在行军时极为方便,紧急情况下还能当做绷带使用,看上去如同一团火焰一般,不仅威风凛凛,更显得气势十足。

崔万采笑道:“我汉家原本就属火德,如今主公起兵于楚地,更是以火为天象,实在是天命所归。那清廷自北方而下中原,乃水之德也,如今天道循环,合该被我楚军所克。”

不管这话有没有道理,反正说得众人脸上一片喜色,宁忠源更是笑道:“如今有此雄军,这几万绿营兵又算的了什么?就凭那群老爷兵?还是那连马都快骑不了的荆州八旗?”

众人一听这话,不由得纷纷大笑,唯独台下的士兵们更加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紧张的气氛微微缓和了几分。

宁渝脸上也微微有几分得色,看着身旁的宁、程、郑等几家的长辈,笑道:“复汉军目前满编一万五千人,编为了三个师,装备了一百二十门火炮,等闲几万清军来攻,都能将他们消灭掉!”

“武德之盛,莫过于此啊!”程远芝也是笑出一脸褶子,这老头虽然心里是贼精贼精的,明白上了宁家的船,基本上是共生死了,可毕竟心里还是在打鼓,若是抵挡不住该如何?如今见到这威武之师,自然也放下一半的心了。至少在程老爷子心里,比起羸弱的绿营要强上无数了。

宁渝继续介绍,“如今三师之中,一师师长由我亲自担任,师参谋长程之恩,二师师长由四叔宁忠义担任,郑洪恩担任师参谋长,三师师长由程铭担任,参谋长由宁祖毅担任。”

当下便出来了几名汉子,一个个精神抖擞,目光如炬,都是军中打磨久了的汉子。其中郑洪恩、程铭以及宁祖毅都是这几家的中坚力量,至于原先的雏鹰营骨干和汉阳营的骨干,最高目前也只是一名团长。

这并非宁渝任人唯亲,而是当下迫于无奈之举。在还没有建立真正的职业军官制度之前,宁渝想要保证复汉军的绝对忠心,就只能如此。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四百四十六章 没时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辽东屯田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十八章 收徒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远东破局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归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来客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财政赋税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两百八十章 兵围江宁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三十章 欢欣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三章 庙算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十八章 收徒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块肉来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校始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问世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四百四十六章 没时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辽东屯田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十八章 收徒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远东破局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归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来客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财政赋税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两百八十章 兵围江宁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三十章 欢欣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三章 庙算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十八章 收徒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块肉来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校始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