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

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

当然,德国亏损那是政府投入,和开发喀麦隆本地的殖民团体实际上没有太大关系,而且早期殖民亏损也是正常情况,往前数年,黑兴根财团照样要往东非输入资金,从而滞缓了本身的发展,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德国大量市场份额被德国电气总公司吞并,沦落到第三的位置。

而且喀麦隆虽然气候和东非类似,但是热带草原区域位于内陆,沿海反而是不适宜开发的热带雨林气候,这和东非大为不同,东非龙兴之地也就是坦噶尼喀即便沿海也是热带草原气候,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

这一点在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处在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过渡地带,也就是前世地理上非洲赫赫有名“萨赫勒地带”。

萨赫勒地带放在古代也是适宜文明发展的区域,就比如非洲黑人的加纳帝国,桑海帝国,马里帝国都是在该区域孕育,在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实际上也有不少文明遗迹。

锡格马林根也就是缺乏一个天然出海口,要不然条件实际比喀麦隆强上不少。

对于热带雨林城市的开发,实际上相当困难,这一点东非深有体会,东非典型的热带雨林城市实际上只有金沙萨和卡宾达,但是两地人口(非黑人)都没有过万。

黑森省和省会基桑市(基桑加尼)虽然处在刚果盆地,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东部山地和南部高原区域实际上非常宜居,如果不宜居的话,前世基桑加尼也不可能短暂成为过刚果金的首都,成为人口接近七十万的大城市。

在基桑加尼往西直到金沙萨之间几乎没有多少人口存在,而金沙萨成为东非城市的原因在于其地理位置重要,是刚果河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前世比利时人将这里作为扎伊尔殖民地首府,就是从兵站发展起来,从金沙萨可以直接逆流而上。

可即便二十一世纪,金沙萨发展成为人口过百万的非洲大城市,其周边依旧是繁茂的热带雨林,这一点和卡宾达类似。

所以德国开发喀麦隆的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德国之前,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在喀麦隆进行过扩张,而德国能后来居上,占领该区域也说明喀麦隆的价值并不算特别重要。

当然,对于德国而言,尤其是威廉二世和卡普利维新一届政府而言,喀麦隆的地位非常突出。

首先就是两人都支持德国的海外殖民活动,而喀麦隆是如今德国在海外最大的一块领土。

而且喀麦隆往东就是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以及东非,这就使得喀麦隆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能打通三国之间的联络通道,对于德国开发喀麦隆有着巨大的好处,毕竟德国的出海口主要在大西洋,而喀麦隆在南大西洋海域,是德国能最快达到东非的区域,唯一可惜的一点在于东非的经济主体在中东部地区。

不过即便是这样,东非在喀麦隆周边的实力也不是德国能相比的,东非的北方铁路直达西部城市班吉距离喀麦隆沿海只有一千多公里距离。

实际上除开班吉这个东阿赞德省省会外,东非还控制着沙里河(注入乍得湖的主要河流)以及阿达马瓦山东部(沙里河和乌班吉河支流的分水岭)部分区域,所以在地理上东非其实已经和德国接壤。

只不过德国对喀麦隆的开发进度过于缓慢,就比如交通问题,无法有效连接东非和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所以德国想要开发喀麦隆和东非以及锡格马林根的合作必不可少,能够极大加速这一进程,相对于两国,德国在非洲的主体人口太少。

当然,德国自然也想过从远东帝国引入人口从而达到开发喀麦隆的情况,但是德国毕竟不是锡格马林根,锡格马林根对于乍得地区的开发,实际上完全复制了东非模式,以东非为蓝本。

反过来说,实际上东非对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的扶持,是有捆绑条件的。

而德国显然很难接受这些条件,就比如引入华人移民,在德国看来完全不如直接到内陆抓捕黑人土著,再对喀麦隆进行开发,毕竟即便是华人移民也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

而且德国对喀麦隆的殖民活动,本身就是通过对当地黑人势力的扶持实现的,这一点和东非以及锡格马林根大为不同。

东非和锡格马林根那是霸王硬上弓,每一寸土地都是打下来的,当然,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比较特殊,所以当时请了东非国防军作为代打。

再者三国对非洲的定位完全不同,东非是把非洲土地作为国土看待,而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不遑多让,毕竟利奥波德没了西班牙王位继承,能在非洲获得一片基业也算不错,而德国对喀麦隆的定位就是殖民地,开发大于掠夺,只不过现在掠夺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收益不及投入。

黑人用来挖挖矿,搞搞种植园自然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要进一步开发非洲光靠黑人肯定是不现实的,再教育成本显然不及华人移民来的方便。

当然,如果能引入德意志人,那肯定最好,问题是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德国已经结束了人口大规模外迁的历史,毕竟锡格马林根在德国都招不到人。

这样一来,喀麦隆自然就处在不上不下的水平,和其他国家的西非殖民地没有太大区别。

而作为德国“新路线”的推动者,卡普利维认为破局关键就是东非,而搞定了东非也就搞定了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

这也是卡普利维前来东非的目的之一,他本人是想把喀麦隆打造成为一个殖民地样本,而这就需要喀麦隆殖民地做出成绩,当然,喀麦隆问题是小事,和东非的合作才是大头。

接下来两国政府就双方的经济合作展开了激烈讨论,无外乎东非放开市场以换取德国对东非的技术,资金以及人才上的支持。

东非重点要获取的是化工领域上的技术支持,因为当前德国在化学领域独步天下,在德国土地没有大规模变化的情况下,德国农业飞速发展,甚至产量和沙俄相当,化学工业功不可没,而这是东非最欠缺的。

其次德国在钢铁和铁路等工业领域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而东非在传统工业领域还有很多工厂沿用着德国七十年代的技术。

最后也就是恩斯特最为看重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德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爆发阶段,这是恩斯特最垂涎的部分。

而作为代价,东非主要放开部分德国工业品进入东非,以及向德国出口部分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尤其是有色金属以及稀有金属。

1891年12月13日,东非正式和德国签署了《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在经济领域进行有限度的合作。

而之所以是有限度的合作,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分歧也不小,首先是东非在政治领域比较保守,其次是东非和德国在部分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农产品领域,要知道容克贵族是德国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反对东非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无限制进入德国市场,就和他们反对沙俄同德国的合作一样。

不过两国合作还是取得了巨大成绩,毕竟东非的可选项比较多,在粮食领域东非确实和容克贵族群体冲突,但是东非同样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国,橡胶,棉花,咖啡,茶叶等等(亚)热带经济作物是德国的短板。

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945章 空军第925章 造船业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914章 他乡故知第715章 短暂团聚第559章 诬陷第434章 遥遥领先第552章 过往第1157章 “0”号文件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1章 穿越第30章 多多马第1111章 布局远东第522章 列强守门员第45章 罗恩罗达第973章 筹备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1018章 磋商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865章 高原省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1075章 肉类消费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77章 “货物”到港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146章 农业研究所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794章 英国议会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498章 和谈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202章 收拢军权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43章 南琉球群岛第502章 兰芳海外省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71章 “莱茵”市第810章 海岸线第302章 考察团续还在审核……第721章 1885型重机枪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673章 象牙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368章 插曲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830章 蓄水池第206章 “收破烂”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199章 结款第230章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926章 机耕路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277章 腾笼换鸟之计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936章 军售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890章 铁路建设第80章 农业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1140章 塞尔维亚战场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265章 战前准备
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945章 空军第925章 造船业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914章 他乡故知第715章 短暂团聚第559章 诬陷第434章 遥遥领先第552章 过往第1157章 “0”号文件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1章 穿越第30章 多多马第1111章 布局远东第522章 列强守门员第45章 罗恩罗达第973章 筹备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1018章 磋商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865章 高原省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1075章 肉类消费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77章 “货物”到港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146章 农业研究所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794章 英国议会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498章 和谈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202章 收拢军权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43章 南琉球群岛第502章 兰芳海外省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71章 “莱茵”市第810章 海岸线第302章 考察团续还在审核……第721章 1885型重机枪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673章 象牙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368章 插曲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830章 蓄水池第206章 “收破烂”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199章 结款第230章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926章 机耕路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277章 腾笼换鸟之计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936章 军售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890章 铁路建设第80章 农业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1140章 塞尔维亚战场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265章 战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