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登陆三马林达

而一但东非在海外站稳脚跟,英法等旧的秩序守护者,想要再让东非把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吐出来就困难了。

而且彼时东非还有美国这个难兄难弟可以分担英国和法国的压力,毕竟美国的动作比东非小不了多少。

可以预见,不管欧洲战争走向如何,不管是英法胜利,还是德奥胜利,欧洲作为一块政治板块,在战后的国际地位都将大大下降。

而这是现在同盟国和协约国所无法阻止的,毕竟只有欧洲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才有和未来东非,美国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判的机会。

至于俄国,已经注定成为输家,俄国革命势必会爆发,而未来的俄国政府自然不可能享受到战胜国的红利。

……

东加里曼丹。

1915年4月。

东加里曼丹的新征服者,东非正式开启了对当地土著势力的清剿,东加里曼丹实际上是东非的说法,是针对东非兰芳海外省的位置而言的,其实际上包括加里曼丹岛东部,以及南部和中部部分区域。

三马林达。

此时的三马林达只是一座未开发的海湾,只有一个人口几十人的小渔村分布在此地,而东非近卫师下属的第七步兵团在这里登陆。

“这里就是三马林达,为什么要将这里作为我们团的登陆地点?简直比我们父辈所描述的东非还要荒芜。”第七步兵团团长克拉维尔抱怨道。

作为东非人,克拉维尔作为新生代,对过去父辈口中艰苦的开荒之旅耳熟能详,不过克拉维尔出生的时候,东非发展的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到了三马林达,这个地图上标注的海湾后,克拉维尔终于体会到了当初父辈初到东非时的心情。

“这里不要说和本土相比,就是和坤甸相比都显得原始落后,不过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东非人的到来,本来就是带着改造当地的使命,毕竟以前东非没有得到开发的时候估计和东加里曼丹差不了多少。”团参谋亚里尔说道。

坤甸也就是兰芳海外省的省会,虽然和东非本土有一定差距,但放在整个南洋也算一座比较繁华的城市。

至于拿东加里曼丹和未开发时期的东非对比,实际上当初殖民时代的东非可比东加里曼丹条件好的多。

克拉维尔在亚里尔的劝说下也不纠结自己登陆地点的荒芜,现在事已成舟,还是先解决基础的生存问题。

他指着前方的小渔村说道:“那里应该就是附近唯一人类生活的据点,把村里人全部叫过来!”

很快,在第七步兵团人多势众和荷兰人积威日久的压力下,整个村子的人口都被带到了克拉维尔面前。

“克拉维尔团长,这个村子的男女老幼全部都在这里,总共三十七人,这个村子可以看做一个大型的家族,几乎很少和外部交流,不过据他们所说,沿着海岸线往西北二十公里有一个比较大的部落,他们村子就是从那个地方迁过来的。”来自兰芳海外省的翻译对克拉维尔说道。

东非在南洋混了这么久,自然储备了不少会土著或者马来语的人员,而兰芳海外省就是东非对南洋地区贸易的一个中心,所以翻译十分好找。

克拉维尔看着面前毫无威胁的村民,对翻译问道:“这周边的人口总共有多少?”

翻译摇摇头说道:“这一点他们自然也不清楚,毕竟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靠自给自足,和外界交流不多。”

“不过荷兰政府曾经做过粗略的人口统计,整个东加里曼丹地区总人口也就几十万,根本不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

对此,克拉维尔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实际上只靠我们团的兵力,就足够镇压整个东加里曼丹了,更何况这次到东加里曼丹的武装有一万多人。”

这次东非从全国抽调兵力,组建了一个混编师到东加里曼丹,可以说给足了当地土著势力面子。

正如克拉维尔所言,光是自己这个团就足以颠覆所有土著人的军队,但是东非对区域的殖民,从来都不会马虎,尤其是东加里曼丹这种环境。

亚里尔则说道:“对三马林达进行开发,肯定不能我们亲自动手,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要将当地人集中起来。”

“我们就先以这些村民所说的那个部落着手,既然是部落,他们显然和周边势力打交道的机会更多,然后把部队分散出去,将整个地区的资源集中到三马林达,建立城市的雏形。”

亚里尔并不担心将部队分散出去的风险,毕竟如今东加里曼丹大部分地区对东非士兵构不成威胁,整个东加里曼丹的人口和王国主要集中在北部,而三马林达这里一看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所以想要支撑后续的殖民活动,就必须到周边抓捕劳动力,而第七步兵团只要派出一部分小部队,就足以做到这一点。

克拉维尔对手下的一个连长说道:“安东,你带着一个连去哪个部落,将他们连人带物资,全部转移到这里,如果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虽然克拉维尔的团有东非船只定期提供补给,但是想要把当地土著集中起来,形成城镇,乃至城市,所需要的粮食自然不可能由东非支出,毕竟这是殖民,而不是给土著扶贫。

东非在南洋的殖民活动,终究是和曾经在非洲有所不同,在非洲黑人土著太有辨识度,所以东非根本不可能吸纳黑人成为本国人。

而南洋地区的人种只能说勉强可以接受,当然,如果是宗教分子和有国家认同的抵抗分子那就不一样了。

东加里曼丹岛上的绿色教徒和印度教徒可不少,而不愿意接受东非改造的都将被东非人送下地狱。

也就是三马林达地区的土著太过落后,连文明都没有,如果是北部文明比较集中的地区,恐怕已经被其他东非部队杀的血流成河了。

而三马林达周边文明落后到连荷兰人都没有在这里建立秩序,毕竟这么点人,还分散的那么广,设立征税机构都是赔钱买卖,恐怕一年的税收都不够员工支出的。

当然,东非人来了以后就不一样了,东非是要彻底掌握整个东加里曼丹,根本不可能允许任何人游离东非统治之外,既然人口分散,那就集中起来。

东非政府并不怕土著抵抗,就怕他们往山林里一躲,那时候光是排查就要费不少功夫。

就比如东非对刚果雨林里非洲土著的排查,就十分困难,至今都有大量区域未被东非政府探索,谁也不知道里面还有多少黑人存在,甚至可能不仅仅是黑人,桑人也有可能。

当然,能在刚果雨林腹地生存的土著那都是狠人,也不可能发展壮大,所以目前东非对刚果雨林,西南非洲等地区的土著人口筛查手段,主要是发现一批算一批。

而东加里曼丹腹地,虽然环境不至于像刚果雨林那样恶劣,但是也好不了多少,至少东非军队是不会贸然进入的。

等未来安排移民人口,对东加里曼丹进行开发,终究有一天能完成对这里的彻底掌控。

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698章 鱼饵第37章 战争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10章 祸水东引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库第183章 到达第1278章 英国的悔恨第722章 人员再培训第1117章 舆论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1155章 震怖第268章 “爱国者”牛肉土豆罐头第1015章 市场第103章 “大杀器”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873章 农业结构调整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191章 青柠第1216章 企业出海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640章 工地第600章 尝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91章 说明:请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953章 新家第70章 蒙巴萨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1023章 俄国海军靠岸第98章 游历第1374章 波斯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387章 初交手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1106章 开放市场第953章 新家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1179章 鹰击号航母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861章 分赃第732章 双输第1063章 推力第837章 台风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53章 印太路桥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1199章 讨论第1324章 预谋第47章 联姻事宜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1120章 巴尔干战争爆发第606章 后悔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31章 部落冲突第577章 收尾第765章 南非战争下面目全非的历史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1353章 博尔纳局长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04章 饮食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1012章 萌芽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367章 经济寒冬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902章 帝国大厦第64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93章 姆特瓦拉第968章 分歧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833章 拖拉机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119章 农忙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杂交水稻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607章 迂回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913章 外国资本
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698章 鱼饵第37章 战争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10章 祸水东引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库第183章 到达第1278章 英国的悔恨第722章 人员再培训第1117章 舆论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1155章 震怖第268章 “爱国者”牛肉土豆罐头第1015章 市场第103章 “大杀器”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873章 农业结构调整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191章 青柠第1216章 企业出海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640章 工地第600章 尝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91章 说明:请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953章 新家第70章 蒙巴萨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1023章 俄国海军靠岸第98章 游历第1374章 波斯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387章 初交手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1106章 开放市场第953章 新家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1179章 鹰击号航母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861章 分赃第732章 双输第1063章 推力第837章 台风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53章 印太路桥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1199章 讨论第1324章 预谋第47章 联姻事宜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1120章 巴尔干战争爆发第606章 后悔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31章 部落冲突第577章 收尾第765章 南非战争下面目全非的历史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1353章 博尔纳局长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04章 饮食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1012章 萌芽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367章 经济寒冬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902章 帝国大厦第64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93章 姆特瓦拉第968章 分歧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833章 拖拉机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119章 农忙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杂交水稻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607章 迂回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913章 外国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