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大环套小环

在豪威尔终于做出决定的时候,施瓦尔已经带着人走出了森林,森林确实不适合行军,也就是葡萄牙人太磨蹭,不然施瓦尔感觉自己肯定会被人堵死在这里。

看着熟悉的草原,施瓦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过这个时候危机远远没有解除,毕竟是孤军深入,所以还是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为妙。

“团长,我们往哪个方向去?”

施瓦尔:“向西,不过我们今天必须找一个落脚点,现在没有时间在这里磨蹭,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踪迹,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先度过眼下的难关。”

这个时候也容不得施瓦尔多想,毕竟东非对这片区域也不是太熟,虽然有军情处提供的地图,但是并不是太细致。

而不管往南还是往北都有可能遇到联军的主力,所以只有西部在施瓦尔看来最安全。

当然,施瓦尔也有和这次迂回作战主力碰头的想法,这次东非总共有两支部队深入敌后,除了自己这个团还有一个旅从西部山地进入敌人后方。

只不过他们的速度肯定比走海陆的施瓦尔部要慢许多,所以这几天里施瓦尔还要想办法熬过去。

最重要的是搞定物资补给问题,这才是施瓦尔部生存的最大难题,孤军深入后的东非国防军就彻底失去了后勤,一切只能从敌人身上想想办法。

不过施瓦尔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不算太大,毕竟前线的英国人和葡萄牙人所需要的物资量肯定是巨大的,而且这些物资只能从马普托送往前线。

也就是说现在施瓦尔部所在的位置正是敌人的物资补给线,只要找好窝点,施瓦尔部就可以四面出击,打劫敌人的运输车队。

同时也要面临敌人围剿的风险,不过对于这一点施瓦尔反而有恃无恐,因为接下来东非前线主力应该能拖住敌人大部分兵力。

所以敌人能派出的部队,七成可能性会是马普托方向的驻军。

不过自己只需要等两三天,那情况就会发生极大变化,到时候敌人还要面对东非一个主力旅在西边的干扰,前线东非军队也会不断给联军施加压力。

这样一来,施瓦尔的压力会大大减小,腾挪空间也就更大了,当然,收拾敌人的物资补给线只是这次作战任务的次要部分。

更重要的是背刺前线的敌军,从而使得前线联军军心大乱,而主要作战任务肯定要其他部队来完成。

想到这里,施瓦尔说道:“我们在天黑前要往西急行军至少三十多公里,甩掉屁股后面的尾巴。”

眼下天已经快要黑了,夜晚行军更加安全,也更容易摆脱敌人的危机,这是东非军队的必修课。

而且依照施瓦尔多年经验,英国人和葡萄牙人肯定没有办法对施瓦尔部持续追击。

抵达东非登陆点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在追击东非军队那就要消耗更长的时间。

这一点从现在敌人大部队都没有出现就更能有直观体现,说明敌人最近的部队距离施瓦尔部登陆的地方也不算近,现在都已经过去两个小时,所以敌人就算时速达到四十公里,也应该走了八十公里。

当然,敌人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快,按照大部分葡萄牙军队的行军速度,一天能达到三四十公里,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了,像印度军队更是非常磨蹭,一天最多走一二十公里。

而联军中最正常的英国人,在这一点上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可英国现在抽不开兵力,罗伯茨伯爵秉持着好钢用在刀刃的办法。 把部队分成四大块使用,英军是绝对的战争主力,所以必然部署在战争烈度最大的地方,像前线或者马普托这种重要城市,据点,要塞等等。

其次是葡萄牙人,纯葡萄牙军队主要负责策应英军的军事行动,一般部署在英军的两翼,协从英军主力作战。

然后是黑人,黑人部队一般用来充当炮灰,这一点已经被联军发现非常好用,黑人部队比印度甚至部分葡萄牙军队还要勇武。

最后就是印度人,印度人主要负责后勤等工作,因为印度人打仗水平太次,很容易在前线造成恶劣结果,以至于出现更大漏洞。

在战争初期接受几次“教育”之后,罗伯茨伯爵和英军高层再也不敢挑战印度人的“底线”,事实证明他们根本没有底线。

这也意味着施瓦尔部如果打联军后勤的主意,恐怕会非常容易得手,因为是印度人负责这一块。

只不过联军没有想过东非会深入敌后,对他们的后勤线出手,其实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只不过东非已经和联军打了大半年的仗,但是几乎没有孤军深入敌后过,所以这就让联军放松了警惕。

加上联军在海岸线部署了“重兵”,在罗伯茨看来应该“万无一失”,只不过罗伯茨伯爵又失算了。

负责海岸线的部队主要是“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虽然不像印度士兵那样时常打破“常规”,但是也绝对会给大家带来“惊吓”。

就像施瓦尔部能进去莫桑比克后方,完全倚仗葡萄牙军队的松懈,不过葡萄牙军队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至少日常巡逻他们还维持着,要是放印度人来守海岸线,恐怕他们大概率都发现不了东非人的踪迹。

毕竟巡逻海岸线这种事,完全可以“虚报”,就像签到一样,只要长官看不到,出了军营谁知道有没有认真完成任务,怎么说还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

在施瓦尔部登陆成功并且成功打入敌人后方的时候,在印度洋面上一支规模更加浩大的船队也正乘着夜色向着马普托方向而来。

这支联合部队就是东非海军和近卫师,近卫师也有自己的小海军,同时作为陆地上主力,这次他们的目标是马普托北部。

这样一来,东非对马普托周边敌人的分割包围正在完成,现在小包围圈已经出现雏形。

而大包围圈就由近卫师配合西部和南部军区来完成,近卫师携带了大量重型武器,同时海军和近卫师的小海军也会配合对马普托开展新一轮的攻击。

这样马普托及周边兵力就会被分割为两部分,形成大环套小环的战略格局。

这样一来,马普托就真有可能变成一座孤城,从而中断联军和其余地区部队的联络和指挥。

只不过东非方面没有想到的是在半个月前,英军总司令罗伯茨伯爵和莫桑比克总督布吉瓦尔就已经把联军指挥部转移到了北面林波波河流域的绍奎,算是提前跑路了。

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2章 恩斯特的改变第206章 “收破烂”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60章 向达累斯萨拉港进军第511章 输血第211章 “口袋”计划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619章 缴获第369章 送别第699章 兵役登记第781章 大环套小环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752章 软柿子第594章 矛盾第624章 要人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694章 讹诈第653章 省会选择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71章 海底电缆第122章 北境开发第189章 占领第622章 索马里渔业前景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77章 “货物”到港第555章 羞辱第487章 太特城第379章 黄金叶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183章 到达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29章 艰苦行军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507章 两头通吃第612章 美食节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论第276章 “老朋友”第284章 连环计第558章 祸水东引第767章 占领安哥拉第194章 迎接第380章 夜谈第473章 新总督的烦恼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587章 东美“西进运动”第774章 搬迁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57章 插旗占地第9章 接触战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77章 放牧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619章 缴获第606章 后悔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47章 开饭第769章 筹码第703章 有轨电车和东非电力发展机遇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10章 小丑第272章 亚得里亚海海战第742章 大捷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斐迪南大公第785章 难上加难第72章 烟草种植第467章 观察第369章 送别第108章 历史课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215章 交涉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103章 “大杀器”第36章 滨海区第151章 在法国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388章 换师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55章 五五开第46章 船队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39章 利萨海战第466章 各国态度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304章 调停第236章 “罗马”之谋。
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2章 恩斯特的改变第206章 “收破烂”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60章 向达累斯萨拉港进军第511章 输血第211章 “口袋”计划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619章 缴获第369章 送别第699章 兵役登记第781章 大环套小环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752章 软柿子第594章 矛盾第624章 要人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694章 讹诈第653章 省会选择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71章 海底电缆第122章 北境开发第189章 占领第622章 索马里渔业前景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77章 “货物”到港第555章 羞辱第487章 太特城第379章 黄金叶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183章 到达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29章 艰苦行军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507章 两头通吃第612章 美食节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论第276章 “老朋友”第284章 连环计第558章 祸水东引第767章 占领安哥拉第194章 迎接第380章 夜谈第473章 新总督的烦恼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587章 东美“西进运动”第774章 搬迁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57章 插旗占地第9章 接触战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77章 放牧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619章 缴获第606章 后悔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47章 开饭第769章 筹码第703章 有轨电车和东非电力发展机遇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10章 小丑第272章 亚得里亚海海战第742章 大捷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斐迪南大公第785章 难上加难第72章 烟草种植第467章 观察第369章 送别第108章 历史课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215章 交涉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103章 “大杀器”第36章 滨海区第151章 在法国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388章 换师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55章 五五开第46章 船队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39章 利萨海战第466章 各国态度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304章 调停第236章 “罗马”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