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忘了写标题

非主流清穿

淑嘉跟胤礽说这话,是树洞吐槽,因为一部《红楼梦》她对曹家多少生出些同情感慨,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用完就扔没良心啊。上回南巡看到曹家的场面,心里还有点为他们不值,为人作嫁真可怜。今天一看这几乎要成型了的郡王福晋,前后一想,太子妃的玻璃心就碎了一地。不吐不快。

胤礽对曹家,没有康熙那么深的感情,也没有妻子那么复杂的执念,他只是就事论事地一看。满朝官员是越来越[哔-],这一点大家都有所察觉的,在某个范围之内,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就是东宫,也会收到门人的孝敬。经历过自家财政危机的皇太子颇知其中门道。

织造本就是肥缺,曹寅等与皇帝关系又颇为密切,还有些秘密任务,过得富足一点,在胤礽看来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曹家不惹到他,这些事情看在康熙的面子上、看到曹家对他尚算恭敬的态度上,他也就当不知道了。

经淑嘉一说,胤礽才注意到曹家有些出格了。不怕你贪,贪点是常态,这没关系——就怕你出格!这一出格就不好办了。由此胤礽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曹家似乎还没有醒悟?这可麻烦了。

国家财政是个什么样子、吏治又是个什么样子,胤礽还是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这个国家就没有哪一年是全国无饥荒的,这个国家的官员清官不是没有、贪官却在大面积滋生。

隔阵子必有一处边民或者别的什么人作乱一下,今年红苗的事儿才刚有眉目,这红苗都修理了两三年了!为平叛花了多少银子了都。为什么会这样乱?吏治不清、税赋渐重,人家受不了了,不想在沉默中死亡只好在沉默中暴发。

清吏治、开财源、查亏空,这是胤礽心中定下的几项政治任务。眼下却没有条件去做,康熙的目标是维稳,老人家上了年纪了,喜欢天下太平,而且……又有一点想平稳交接政权的意思,他不能允许有不和谐音符发出。胤礽只能窝着。

此事只能留在以后来办。然而曹家被太子妃提了出来,无疑使胤礽看到了另一道障碍。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不假。还有一句话,叫做“三年无改父道”。

你可以不用你爹的旧人,让他们回家抱孩子。但是你要翻旧账、让人家连孩子都抱不成,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不处置,就由着他们侵蚀国家肌体?那都是自己的钱啊!处置,那就是天性凉薄,不顾老臣对你父亲的贡献。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名声与实惠难两全,愁煞鱼与熊掌想兼得之人。

胤礽把后槽牙磨得咯咯响。TMD!他还不能“提醒”,他一“提醒”呢,就有“警告”的意思。潜台词:你小子老实点,再不老实,等我上台收拾你……在这节骨眼儿上,这不是找仇家、逼人跟康熙诉苦么?

不行,他得去查一查这样的“老臣”还有多少!我不想赶尽杀绝,你们也别把事情做绝啊!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行么。事情实在棘手,就只好……借刀杀人了。他不能做的事情,交给他汗阿玛去做,就容易得多。

只是,汗阿玛估计不愿意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声……

胤礽思忖半晌,觉得有必须跟二舅子庆德聊上一聊。由御史上本参一参曹家的亏空、生活奢侈,给康熙提个醒儿才好。胤礽相信,这种事情康熙大约是有办法把它控制在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的。只要进了圈儿,胤礽也就计较了。

去年庆德没好意思抢一个随驾的名额,今年却是在名单内的,大好的条件。

所以说,都察院是个好地方。

打定了主意,胤礽才把心思放到即将到来的出行上。

康熙本次出行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决定皇太子一家一直随驾,令其余皇子轮流驻京办事。头一拨随驾走的有皇太子、皇四子、皇十三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而皇太后则携部分宫妃移居畅春园避暑。

与此同时,诸皇孙在年龄线上的,也都要随驾而行。这样除了太子家的三个儿子弘晰、弘旦、弘曈,胤禔家的弘昱、胤祉家的弘晟、胤祺家的弘昇、胤胤祐家的弘曙也都要随驾。共是七个皇孙,人数还不算多,还能都跟着去,要是再过几年,皇孙们都长成了,只怕轮班都轮不过来。

弘晟、弘昇、弘曙的父母要等两个月后才能过来,康熙便令太子妃代为照管。比较棘手的是弘昱,他也得了康熙的允许随驾,也被康熙派给太子妃照看。

淑嘉身上的压力倍增。

胤礽于出行前给淑嘉做思想工作:“你对弘昱也要如对旁的侄儿一般,甚至要更好。这几个月,弘晰、弘旦什么例,他就是什么例。”絮絮叨叨说了不少。

淑嘉心说,这个似乎是我之前提醒过你的啊。还是点头道:“他还是个孩子,我就是心里不痛快,也不用跟个孩子过意不去。我一向都嘱咐弘旦弟兄几个,弘昱是他们的堂兄弟,不迁怒的。”

胤礽出了一口气:“这样我就放心了。”

淑嘉笑笑,不接这个话茬,看胤礽的脸色似是不愉,心道胤禔已圈,当不至于使胤礽如此,该是有旁的事情?“放心了还是这副没睡醒的脸?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断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头给人没面弄得自己也没脸的。”

胤礽唔了一声,他担心的不是这个好不好?刚刚想出了旁敲侧击的法子,老臣的问题算是有了眉目,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江苏巡抚宋荦等上言,苏、松、常、镇、四府,赋税繁,俱有积欠,州县官员就没有能够完成税收任务的,所以这四地的州县官员就没有考评合格的,一不合格就要换,令上司十分之头疼,宋荦不得已出面求情了:收税收到一定比例的咱就算他们合格,留着接着用吧。

苏浙一带向来是富庶之地,这百姓已经交不上税了么?

愁死了。汗阿玛,您这摊子事儿是越来越难收拾了。

这些现在是康熙的工作,以后就是胤礽的难题。胤礽揉了揉脸:“我去前头办点儿事儿,我怕弘昱的东西不齐,你多备他一份子的。”

“好。”好奇怪,他今天的样子不太对劲哦。

胤礽奔到书房,打开他的小本本,再次记录。他不记得南方的情况有这么遭啊?如果说旁的可以做假,这地里的庄稼是作不得假的,无逸斋后有田有地,庄稼长什么样儿他是知道的。回程的时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怎么也不像没钱没粮。

查一查吧,写信给了在南方的门人:低调地告诉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同一时间,康熙的脸色也不太好看,苏浙向来富庶,东南从来都是财税重地,税重,他认。然而近年苏浙并未有大灾,且,圣驾南巡过后,多半是有免税的恩典的,怎么还收不齐税?情况还严重到了要让巡抚出面求情?

据曹寅、李煦等人的折子来看,那里的人还能生活得下去,物价也挺稳定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查!

提笔就写了命令给曹寅、李煦:南方的税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至尊父子向各自心腹发了命令没两天,圣驾启程了。

这一回,因队伍里添了好几个皇孙,显得活泼了许多。皇孙们随驾的条件是:骑得了马、控得了弓。是以,他们虽有配置的车,还是要每日骑一阵儿的马。除了弘旦,大部分的人都是头一回出京,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因为有了盼头,连冗长的送别都显得没那么无聊了。

弘曈骑在马上,牢记着嘱咐,不去乱跑。哪有可能呢?这不,走着走着,呀!走偏了!弘晰很无奈,他也很想四下看看的,亏得有个弟弟要照顾,他的责任心被迫放大,一伸手:“你往哪儿走呢!”

同样的经历在不少皇孙那里重复着,只苦了跟随的人。弘曙等人有旨令太子妃照看,太子妃何敢怠慢?更别提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出发前还都过来拜托她。太子妃时不时就打发人去看一看皇孙们,把他们的名字写成小纸条都能攥一把,工作难度实在不小。

太子妃只是辛苦些,却也知道这大概是康熙的又一道观察考验题。特别令人看好弘昱,万不能发生什么意外。四福晋就很悲催了,她儿子要是活着,这回就能亲自带着儿子来玩了。眼泪在眼眶里打了个旋儿,又以忍了回去。这会儿哭个什么劲啊?叫人看见了还说晦气。

要哭,也要等到胤禛回来了,当面儿哭给他看。把委屈哭给他看,把伤心哭给他看,把想儿子的一颗心哭给他看。

终于,到地头了,这回还是驻跸温泉。男人们照例还是被康熙叫去一起吃饭,小男孩儿也有一席之地。胤礽的位置最高,弘旦地位又超于叔伯兄弟之上。又有随驾诸王、王府阿哥等,各依次序而坐了。

皇子们的位置挺好找的,按着排行来,皇孙们就有点儿散乱。弘晰排在第一位是自然的,他的个头就比旁人明显高出一截儿来,弘曈原是跟着他二哥的,临要排次序的时候,差点要抢上前,被弘晰和弘旦同时一瞪,才发觉:弘昱是他堂哥。

往后错了一错,又错一错,呃,他家堂兄不少,再错一错。瘪瘪嘴,跑到皇孙一列的末尾坐好。欢喜之情减了三分,往下手一看,却是认得的简王家的德隆,又报以大大的笑容。

弘曈只是往后错了几错,弘昱就有点儿不知所措。这也是个倒霉孩子,生下来没多久,亲妈死了,迎来个后妈已是不自在,亲爹又给圈了。被圈了之后他爹就一蹶不振,只知道在家里醉生梦死。

原也是人人奉承的皇孙,现在只好当个布景板,还是块小心翼翼的布景板。得到随驾名额之后,他去领训,他爹没说上两句,就回忆起了塞外风光:“……那是个好地方,天宽地广……”

还是继母张佳氏说了句:“一路小心,不要行差踏错。遇到不知道对错的,索性不要做。”

相较而言,几个姐姐说的就比较具体:“你紧跟着皇祖,不要落了单。外头那起子奴才,惯会看人下菜碟儿的,错眼不见克扣了你,是你自己吃亏。”、“不要与兄弟们起争执。”、“有事没事,不要在东宫面前晃悠。”、“若遇着什么赌赛之事,千万不要与太子家的抢风头。遇到旁的叔叔家的弟弟,你要是本事比他们强,压他们一头也无妨的……”、“东宫要是对你好了,你就大方接着,咱们如今这样儿,也只好盼着他们过得顺意了别记仇。”

密密地嘱咐了许多。

结果却被康熙一道旨意全打乱了,皇帝让太子妃看顾一下母亲没来的皇孙们,弘昱不到东宫面前晃悠,东宫也要打发人来看他。

康熙随行带着那么多皇子皇孙,弘昱就算努力往前挨,也跟不太紧。

赌赛之事目前还没见着影儿,太子家的弘曈就已经主动跑到末尾去坐着了,他的位次排第二,真有些显眼。

弘晰还时时照看他一下,低声喝斥小太监:“没看到汤冷了么?去换热的来!”

康熙顾盼左右,看着满堂儿孙一团和气,觉得这一辈子的辛苦也算是值了。开了禁,许皇孙各饮一小杯酒。“多饮伤身,等会儿都去泡一泡热汤,酒多了易晕眩,对身子不好。”

听说可以泡温泉,皇孙又是一阵兴奋,这一趟出来真是开了眼界了,回去可以跟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吹一吹了。皇孙们虽是兴奋,却并不喧哗,不过是在椅子上挪动了一下而已。康熙含笑看着,觉得这才是他们家的风格么,真情流露又不无节制。

这样称得上宴的规矩的聚餐,就没有了“食不语”的规矩。自皇太子起,众人依次祝酒上寿,康熙正在心情好的时候,这些皇孙出生的时候皇室人口还不多,是以康熙都一一记得,一面看他们排队上前,一面还叫出了各人的名字问话。

一派和谐景象。

女眷这里也挺和谐的。

这回随驾的几乎全是正室,说起话来就更放得开。

上一回十三阿哥就有点懊悔,带了侧室来,结果有些正室之间的聚会瓜尔佳氏就没有被带上。回来一想,当时确是疏忽了,竟忘了太子妃既随驾,其意义就不止是“皇太子带来的女人”。

四福晋、十三福晋、简王福晋、康王福晋等等等等,光是福晋就是一堆。简亲王福晋很是高兴,她家今年有三个孩子得以随驾。长子德隆、次子阿尔塔、三子永谦,其中长子、三子皆是嫡出。就与太子妃交流一下带孩子的经验:“往年他们都没来过呢,看着三个猴儿,一天功夫,我头发都快愁白了。”

四福晋鼻子一酸,绷住,一定要绷住。十三福晋心里好些,这次怎么着也是机会,去年十四福晋随着丈夫往塞上一行,回去不久就诊出有孕来,只有夫妇二人的行程,对想要孩子的妻子来说是个福音。

十三福晋就想打听一些路上的注意事项,衣食住行、行止规矩一类。康王福晋比较热心,一一与她分说,次后又道:“唉呀,瞧我,啰嗦了这么多,您等会儿去问十三阿哥,不是说得更明白?”

一语提醒了十三福晋,这倒是个与丈夫多接触的好机会。

宁蕙咳嗽一声:“您那哪里是啰嗦呢?明儿要赶路,他们两口子说得晚了,明儿要误事儿的。”她是有经验的,委婉地提醒了一下初次随驾的十三福晋,今天晚上怕不能成其好事了。

经她一说,淑嘉脸上也有点儿热,打圆场道:“今儿在汤泉,正好解解乏歇了,松快一下明儿好赶路。”

众福晋都是正室,很多事情上的态度就很一致,看事情的角度也很相似,处置家务、安排奴才、开源节流,说得很是投机……一会儿的功夫,康王福晋就与简王福晋就两家铺子的合作问题达成了共识。

红袖这回轮到了随太子妃出行,看见外头小太监杀鸡抹脖地使眼色,走进来道:“主子,万岁爷那里的宴也散了,诸位爷都往住处去了呢。”

福晋们急忙起身告辞。

——————————————————————————————————————————

行行复行行,第二回出行,淑嘉对于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已经非常熟悉了,做起来比去年更加到位。一路上也是不断地有蒙古王公携眷而来,太子妃又遇着了不少去年见过的蒙古贵妇。

“这是我们四福晋,这是十三福晋,这是……”、“你比去年发福了。”、“她瘦了些。”、“你们家阿哥今年来了么?”

应付自如。

对外很容易,对内就要仔细些了。照顾皇孙是个精细活儿,皇孙自有仆役,还有皇帝不时垂问,确实不用太子妃亲自动手做饭补衣服,太子妃却不能不每天按着饭点儿派人看着他们。

尤其是弘昱。这孩子自己不自在,太子妃照顾他也是顾虑多多,唯恐有不周之处。先是清点了弘昱所带物品,把缺的给他补上,然后拉弘昱过来吃饭。胤礽、弘旦、弘晰、弘曈都被拉上来充场面。

淑嘉感慨地对弘昱道:“你都这么大了,你刚生出来那会儿,我们都还去看你来的。那时候你额娘抱着你,要多高兴有多高兴,一转眼,她不在了……”伸手摸着弘昱的脑袋,“你要好好的啊。”

跟弘昱说话,说他母亲是最安全的话题了。还容易拉近彼此的感情,模糊掉某些人,比如胤禔。

大福晋死的时候弘昱略能记事,记忆却也不甚清楚,梦里依稀有那么个影子,想起来就温暖,想抓却又抓不住。淑嘉只管说大福晋如何如何好,大福晋本身表现得也不坏,夸起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弘昱慢慢放松了下来,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些关于母亲的事情。淑嘉最早打交道的妯娌就是大福晋,倒也记得一些:“她喜欢吃清淡的东西,不大爱看戏……”弘昱渐渐听得入神。

弘晰年纪大些,时不时帮一帮腔:“大伯人待人极和气的,她那里的点心味儿最好。”

胤礽看太监们已经端着饭菜在门口候着了,打断道:“先用膳再慢慢说,”作慈爱状望向弘昱,“往后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只管来问你婶子就是了,不急在这一时。短了什么东西、想要什么东西只管跟你婶子说,奴才们不听话了只管告诉我。出来就是散心的,不要憋在心里头。到时候怕要行围,你的行头都带上了么?”

弘昱站立垂手:“家里额娘、姐姐们给备了。”

“女人家对这些个未必很懂,她们挑的东西呀许是贵重,却未必顺手。你年纪还小,成人用的东西未必适合你,我这回带了不少东西来,等会儿你跟着我去看看,你们兄弟几个的家什都要重新挑拣一回……”说着还作手势,“坐下来说话,正吃着饭呢。”

弘曈对着他爹嘟起了嘴巴:“嘘、嘘。”

弘旦、弘晰一齐顺着他的口型望去,胤礽后知后觉地望向妻子:“呃。”

淑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转过脸对弘曈道:“你阿玛说得没错啊,反正我是女人家,反正,我真对这些个不很懂。”

胤礽:“……”

弘旦的肩头一耸一耸地,扭头对弘昱道:“别管他们,就这样儿的。”两人年岁相仿,接触较多,关系也还算不坏。弘昱点点头,坐下来跟着吃饭。

吃得七、八分饱,陆续住了筷子。外头有人来请胤礽,道是皇帝那里叫。胤礽一起身,大家跟着起来了。擦擦嘴,胤礽道:“许是有急事,你们慢慢用,我去去就来。”众人一齐送他出去。

今天还真有这么一件事情,李光地参了原任云南布政使张霖,说他出身商贩、居家不检、网利殃民、纵子为非,请求严惩。康熙问胤礽怎么看。胤礽道:“儿子仿佛记得先前有人参过这个张霖的?”

康熙一点头以询问的眼神目视大学士陈廷敬,陈廷敬曾任吏部尚书,近两年才把这一职给李光地兼了去。此时细细一想,回道:“康熙四十二年,工科给事中慕琛题参云南布政使张霖出身盐商,官方有玷、舆论不孚应,将张霖革职。吏部议覆,从之。”

康熙的眉头一皱,李光地折子里说的就是这个张霖贩卖私盐,谋取暴利。这不就是合上了?“李光地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他既说是暴利,就不会少,李光地细查了报来。”

胤礽想的却是,这事情都过去两年了,怎么现在又想起来了?再说了,李光地参人,巴巴地在吃饭的点儿把我叫了来又算什么呢?胤礽仍然疑惑着。直到康熙问到了弘昱:“今天你叫弘昱过去用膳了?”

哦,重点在这里了呢。胤礽倒是坦荡,反正他没做亏心事,照实答了:“儿子寻思着,将要会猎了,他带来的家什未必顺手,正好用过膳带他挑一挑。”

康熙有心给胤礽做脸,便不揽此事,想想胤礽做得倒也合格,也就不白嘱咐胤礽要慈善友爱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多留你了,给孩子们都好好拾掇拾掇,明儿好好练练手。弘晟他们也不要忘了。”

“儿子遵旨。”

回到自己的地亩三分地上,人都还没散。胤礽打起精神:“都吃完了?正好,去挑顺手的家什去。”又打发他去找弘晟几个去库里碰头。

四个男孩子一溜站了起来,跟着他去寻摸东西。胤礽一面走一面说:“这才是个开始,明儿你们不要红了眼。从现在起到九月里返京,这样大大小小的会猎还有许多场。”

弘旦是经历过的,还不觉如何,其他三个男孩子眼睛里已经开始放光了。到了地头,跟着胤礽来的太监先上头与看守接头。既使是会猎,既使是太子自己的东西,按照安全流程,样样都要登记在册。尤其是弓箭这东西,射程远、威力大,行刺的大好凶器。

核对无误,胤礽带着他们进去,按照年龄、体力、身高等等条件,依次为他们挑选了合适的武器。对弘昱也一般对待,一手捏肩、一手拉胳膊,像理开了小鸡的翅膀一样检视。伸手还比划了一下弘昱胳膊的长度,挑出把弓来让他试试臂力。

正试着的时候,政晟三人也到了。胤礽颇有耐心地也给他们挑选。

每人选了两把弓,一把主打、一把备用,又配了若干箭支,又给每人选了一把短刀,上头各有记号,一一登记完毕:“弓要自己背着,带顺了才好使。”

又带着儿子、侄子们去马厩,教授拣选马匹之法。弘曈惊讶道:“阿玛,您还会选马?”怪哉,哪家皇太子混马厩啊?

头上挨了一下,四下找不到凶手,弘晰拿眼睛一瞄,正看到弘旦若无其事地收回手来。

胤礽笑笑:“当年御驾亲征葛尔丹,你阿玛亲选的战马是最好的。”

选好了马,又借机教他们收拾马上装备的技巧,令这些男孩大开眼界。不接触完全不知道,一向很,咳咳,那个的太子,对这些事情居然这样熟悉。

弘曈是亲生子,年纪又小,实是与胤礽最随便的孩子了,时不时问:“这个与谙达教的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啊?”、“我们有随从,这些就不用带了吧?”等等问题。

胤礽也一一解答:“谙达教的是在宫里的做法,既出来了,就不能嫌麻烦。虽有随从,野地里难免会出意外,准备齐全些没坏处。”

……

直到日薄西山,才各自回来。

——————————————————————————————————————————

会猎是件能够激发雄性野性和热血的事情,康熙下场代表着会猎活动的正式开始。皇帝首中猎物,然后亲自带着弘旦、胤禄、胤礼、胤禑教他们如何指挥。又分派任务,胤礽带着弘曈弘昱、胤禛带着弘晟弘曙、胤祥带着弘昇弘晰。

其实亲王各领其子,屠杀开始了。

女眷不能上场,只能聚在一处等着,直等到男人们回来。特等奖归了康熙,一等奖是胤礽,完全没悬念,剩下的才是众人抢名次。亏得大家玩得这样兴高采烈。

回来之后又是欢宴畅饮。

晚上这顿饭其实不太符合紫禁城生物的生物钟,这是个差不多算夜宵的点儿,不是吃正餐的时候。却架不住大获丰收,又在战斗中增加的友谊需要巩固。是以又设小宴。

不但男人们一处把酒言欢,女人也聚到一处八卦。新鲜的野味,这个是上头赏下来的,那个可是太孙亲手猎来孝敬母亲的。谁今天表现得好,谁跟谁打赌又输了。

塞上牛羊味道好,又是猎后会餐,纵使不断有新鲜瓜果供应御前,本宴还是以肉类居多。煎、炸、烤、煮做法各式,散发着香气。夹以各式八卦为辅料,真是美味异常。

这里头却有个心不在焉,吃不下的人。

庆德同志非常郁闷,差点没拿眼神杀死鄂伦岱。他已是都察院之副都御史,也算是贵重人了,好好地喝酒吃肉招谁若谁了?偏偏鄂伦岱这个家伙跑了过来,不但自己跑了过来,还领了一群侍卫来,非要找他喝酒不可。

理由是:“你今天可是出了风头了,怎么能不喝?”、“没想到啊,你也这样能干。”、“你把我们比下去了,必须给咱这个面子,干了它!”

你们是不是忘了,我也算是军功起家啊?怎么就不能表现出色呢?

哦,一直看你跟流氓混,没想过你还是正经人。

靠!

正在这个时候,救命的人出现了!

胤礽对弘曈一招手:“那个是你舅舅,你去看看他。”

弘曈正想溜下去玩,有了命令,带着个小太监就大摇大摆地到了庆德这里:“舅舅。”

他来了,众侍卫一哄而散,只有鄂伦岱还大模大样地呆在原地,对着弘曈一拱手:“请阿哥安。”

弘曈看看庆德,庆德介绍:“这是鄂伦岱,算起来是……”

“舅公?”他听他哥哥说起过的。

鄂伦岱咧咧嘴。

“阿哥怎么过来了?”庆德把座位让给弘曈,自己与鄂伦岱蹲在一处。草原夜饮,席面低,座位低,两个成年男人蹲起来跟小孩子坐着的高度也差不了多少。

弘曈低声道:“我想溜出去玩,被阿玛看到了,打发过来的。”

溜出去玩很对鄂伦岱的胃口,提供意见:“还得等一会儿,等他们酒量浅的人喝得差不多了,咱们就能借醉出去了。”

酒量浅的人还真有,不一会儿就有缺席的人,鄂伦岱一拉庆德,庆德让小太监去禀胤礽,这才拉起弘曈一道出去。

出外不一刻,胤礽就向康熙请旨,发现弘曈好像被拐跑,他得亲自去营救。康熙也不太放心鄂伦岱:“你速去速回,不要与鄂伦岱纠缠。”胤礽堂而皇之地就出来了。

鄂伦岱根本没喝多,百无聊赖地看着胤礽也来了,一把抓起弘曈:“你们聊。”

胤礽冲他微笑一下,与庆德慢慢踱步,提出了要求庆德找个稳妥的御史,盯一下曹寅。庆德没喝醉,一共说了三句话:“这不好办。”、“要有实据”、“只能试试。”

胤礽笑了:“没有最好,我就是怕他有。”

庆德想了一下:“怕要花些时日的,曹寅是个谨慎的人,皇上很看重他。”

因为皇上看重他,所以才不好办。

胤礽静了一下:“要保密,慢些无妨。”一年总够了吧?

庆德应下了。

胤礽冲弘曈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入了夜还乱跑。”

鄂伦岱一转脚后跟儿,拎着弘曈回来了,笑对胤礽道:“原样奉还,一个换一个,”勾着庆德的脖子,“他还欠奴才一场酒呢。”

胤礽同情地看了庆德一眼,咳嗽一声:“你们自便。”

拎着儿子回来,又糊弄了一圈儿,直到宴散。

——————————————————————————————————————————

皇帝派去查问四府之税收情况的汇报比太子的消息来得快:有功名的读书人、在旗的旗人是不用上税的,他们占有不少的土地,而需要缴税的人口太多,人均耕地又少,产出不够。

举个例子,某地有十顷土地,其中五顷归某进士,他不用缴税,另五顷分归若干需要缴税的平民,这五顷土地的产出也够维持生活了。一旦人口膨胀,不用纳税的还是不纳,需要纳税的人增加了一倍,不能把人逼死,得给他们留下口留,留够口粮之后剩下的就不足以缴税了。

几日之后,太子收到的另一份情报可以作为补充。因为产出不够缴税,就有人干脆把自己的那一份土地挂到士绅名下,以求免税。时间一长,挂到别人名下的田就成了人家的,这样一来,国家的税收就更少了。剩下的人承担不起赋税,丁赋又是要折成银子征收的,付不起钱的人干脆就成了流民。[1]

康熙与胤礽心头都添一愁。康熙又密令各地,用心查访,这种情况是否普遍。

做国家领导人的,尤其在这样一个情况复杂的国度里,就没有一年不遇灾、没有一月不遇事的。早就练就了再多的困难要压在心里的本事,脸上还要嘻嘻哈哈地去与蒙古兄弟联络感情,吃喝玩乐。

一路玩到七月中,京中三阿哥等人要过来替换四阿哥等人了,又有了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发生——四福晋诊出有孕来!

生过一次孩子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有所了解的,两回小日子没到,这事儿就有了八成。四福晋便借口不舒服,叫御医来诊一诊脉。

疑难杂症可能诊错,这喜脉要再诊不出来,御医就不要混了。

消息传来,女眷堆里一群人都为四福晋高兴。

四阿哥得到信儿的时候,也是止不住的傻笑,他是有四个儿子,不幸已经死了俩了,剩下的两个看着也摇摇欲坠,情形只比老八那那么一咪咪。然后想起自己是要回京的,可是孕妇经不起颠簸,不可能快马加鞭地走。

最后是康熙作了决定,四阿哥今年就先不轮换了。

决定刚一作出,京里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苏麻喇姑病危。苏麻喇姑有一习惯:病了不吃药。京中阿哥无论如何劝,她就是不肯破戒。康熙知道她这一习惯,也是无可奈何,最后下令,不吃药是吧?给她做法事袪邪看行不行……

当然是不行的,清代又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于康熙四十四年秋……病逝。

作者有话要说:

[1]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就像剔除了影响因素的物理公式一样,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得多= =!地主的身份有不同,他们的纳税情况也不一样……

看了流思镜同学的长评,现回答问题如下:(抹汗,好像在做报告……)

一、关于太子的能力问题,他从十几岁就开始监国接触政务,康熙亲征时期后方是交给他的。《圣祖实录》:“康熙三十五年二月,甲寅谕大学士等此次各部院衙门本章停其驰奏。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

以及,康熙对于皇太子的处事能力是有好评的。

T T这方面的内容我前文有写的。

二、由于选取的主角她就是个活在宫里的女人,办的事情就是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涉及朝政的问题,她只能侧面来知道、建议,很多时候信息还不全……只能在家长里短里去影响丈夫,这是从一开始选取人物的时候就决定了的。

至于歌功颂德与自我陶醉,目前还不是时候,至少我写的时候是陶醉不起来的。

三、关于皇太子,他就是个二把手,他有思想有抱负也只能压着,谁叫他是二把手呢?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介于君臣之间的尴尬处境,做皇帝之后可以强硬,因为他是至尊。纯粹是臣子,力求表现,也是为国这民。他一太子这样干了,算个什么事呢?找拍了。史上一废太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康熙觉得太子太强硬了,甚至说出“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这样的话。皇太子要真跟他爹来硬的了,也就可以直接领盒饭了。

而关于康熙朝后期的政治、经济问题,我只是刚刚开始写。这个,等我写出来再讨论也来得及。

四、土地兼并等问题,康熙本人已经察觉了,摊丁入亩最早是在康熙朝就开始试点,并非雍正首倡。康熙末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的情况了。

不知道有没有说清楚,欢迎大家讨论。

171 热闹总丧礼之外常识全都没应验各有各的小算盘船行数日到杭州188 小选大挑要来了两场寿宴一丧礼太子妃的笔记本各怀鬼胎逞心机杂七杂八那些事晋江抽得我内伤心头滴血荐对头年大将军中进士孕事烹茶与聊天毓庆宫的麻烦事189 热闹事冷暖自知索相下台一鞠躬东宫最大的克星大战捷再添冤仇额娘来了又回去185 穿越不是万能的石家的婚前教育185 穿越不是万能的康熙祥瑞亲舅舅胤禩的忧心忡忡粉嫩嫩的小格格红事白事喜与悲演员没按剧本走新婚蜜月结束鸟二姑娘的危机感二姑娘布置新房终于见到亲爹了遭遇猪头小队长男婚女嫁那些事改变悄悄地发生做生日添丁进口祝大家元宵快乐太皇太后崩逝了重新审视皇太子父母启程去福建石家的光荣历史终于把话说开了宝剑锋从磨砺出两场寿宴一丧礼大家都变成熟了纷纷扰扰未盖棺江先生的解说课160 淡泊念佛表心迹平添一件烦恼事终于学会写名字各种各样的变数实验组与对照组康熙祥瑞亲舅舅皇太子的新麻烦不止一个人倒霉刚才忘了写标题石家的婚前教育父母启程去福建187 本章入内有惊喜丈夫智商很重要毓庆宫的麻烦事病得真不是时候命里有时终须有175 忧郁中的皇太子额娘来了又回去暴风雨前的宁静宅斗行家一出手打开问题的钥匙157 五十分相杀相爱合家团圆的预演淑嘉的另类学习让太子吃瘪的人二姑娘开始换牙固定思维害死人祝大家元宵快乐八爷的两个传说纷纷扰扰未盖棺无心插柳柳成荫两场寿宴一丧礼大家都变成熟了亲上作亲愁煞人最后一次南巡了接上回变来变去二货的婚姻盛典想到一块儿去了改变悄悄地发生只管稳坐钓鱼台草原之行得赞誉各种搅局各种乱命里有时终须有158 祝大家圣诞快乐红事白事喜与悲忙乱热闹的一天蜕变成长的痛苦宫里将要办喜事石家的光荣历史一个彪悍的女人确实是个烂摊子悲催的夏日出行龙套盒饭发放中再次奔赴慈宁宫
171 热闹总丧礼之外常识全都没应验各有各的小算盘船行数日到杭州188 小选大挑要来了两场寿宴一丧礼太子妃的笔记本各怀鬼胎逞心机杂七杂八那些事晋江抽得我内伤心头滴血荐对头年大将军中进士孕事烹茶与聊天毓庆宫的麻烦事189 热闹事冷暖自知索相下台一鞠躬东宫最大的克星大战捷再添冤仇额娘来了又回去185 穿越不是万能的石家的婚前教育185 穿越不是万能的康熙祥瑞亲舅舅胤禩的忧心忡忡粉嫩嫩的小格格红事白事喜与悲演员没按剧本走新婚蜜月结束鸟二姑娘的危机感二姑娘布置新房终于见到亲爹了遭遇猪头小队长男婚女嫁那些事改变悄悄地发生做生日添丁进口祝大家元宵快乐太皇太后崩逝了重新审视皇太子父母启程去福建石家的光荣历史终于把话说开了宝剑锋从磨砺出两场寿宴一丧礼大家都变成熟了纷纷扰扰未盖棺江先生的解说课160 淡泊念佛表心迹平添一件烦恼事终于学会写名字各种各样的变数实验组与对照组康熙祥瑞亲舅舅皇太子的新麻烦不止一个人倒霉刚才忘了写标题石家的婚前教育父母启程去福建187 本章入内有惊喜丈夫智商很重要毓庆宫的麻烦事病得真不是时候命里有时终须有175 忧郁中的皇太子额娘来了又回去暴风雨前的宁静宅斗行家一出手打开问题的钥匙157 五十分相杀相爱合家团圆的预演淑嘉的另类学习让太子吃瘪的人二姑娘开始换牙固定思维害死人祝大家元宵快乐八爷的两个传说纷纷扰扰未盖棺无心插柳柳成荫两场寿宴一丧礼大家都变成熟了亲上作亲愁煞人最后一次南巡了接上回变来变去二货的婚姻盛典想到一块儿去了改变悄悄地发生只管稳坐钓鱼台草原之行得赞誉各种搅局各种乱命里有时终须有158 祝大家圣诞快乐红事白事喜与悲忙乱热闹的一天蜕变成长的痛苦宫里将要办喜事石家的光荣历史一个彪悍的女人确实是个烂摊子悲催的夏日出行龙套盒饭发放中再次奔赴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