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江河日下

法令一经颁布,章军兄弟们的夫人们,踊跃报名学习,再也没人打麻将了。

赵巧儿、柳英淑、金姝、梅里溪也入了女学。只是,四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赵巧儿是总督原配夫人,朝廷诰命,她进入女学,不是当学生,而是当了台北女子学堂的校长,整日忙于校务,十分繁忙。金姝博学多才,被学堂聘为教师,教女孩子们读书写字,被大家尊称为金先生,这个如花似玉的小仙女,摇身一变成了先生,却也是一大奇观,金先生的课,每次都是爆满,大家都是来看仙女的!

梅里溪当过大酋长,很有些管理才能,被学校聘为教导主任,主管学生工作,那梅里溪的确是有两下子,参加女学的,好多都是台湾军政大员的太太,都是不好惹的主,比如吴佩孚的夫人、那哈五的夫人,那都是朝廷的二品诰命,进校的时候,鼻孔朝天,牛逼得不得了,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可没几天,就被梅里溪收拾得服服帖帖,成了好学生。

柳英淑,没知识没文化,大字不识,只能当学生。不过,她也心安理得,吴佩孚的夫人是台湾当地有名的士绅家的大小姐,还不是和她一起当学生。

只有姚喜的夫人翠花,还认不清形势,呆在家里负隅顽抗,拒绝上学,还公然跑到学堂里,拉人去打麻将。赵巧儿和梅里溪上门劝说也没用,最后,周宪章以总督的名义,下令姚喜在三天之内,休掉翠花。这一下,把翠花吓得屁滚尿流,哭着喊着进了学堂。

总之,台朝两地新学一派欣欣向荣,社会风气大为改观,两地学术风气大盛。

就连北京的那晋也坐不住了,向朝廷请命,要来台湾当学政。那晋是文渊阁大学士,学术能力自然没的说,在北京也无事可做,而且,朝廷早就不信任那晋了,听说他要去台湾,欣然同意。就这样,叶赫那拉那晋,以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举家来到台湾,成了台湾最高学府——台北大学堂的校长。

周宪章师徒二人,终于在台湾团聚。

当初,那晋在天津武备学堂当会办,当的不咋地,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文人,对军事一窍不通。而现在,他当了大学堂的校长,专业总算是对口了,一身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那晋仗着自己是周宪章的恩师,向周宪章要办学经费,一开口就是五百万两银子的巨款,周宪章却是大笔一挥,给了那晋一千万两银子,有了钱,那晋大显身手,台北大学堂迅速崛起,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后来居上,两年后,就排在了牛津大学的后面!

周宪章的领地台湾和朝鲜,一派繁荣,军事、工商业、教育、民政逐步走上现代化轨道。到了1897年年底,经过两年的建设,位于台北和台南的两个兵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台湾产的枪炮开始列装章军。与此同时,从英国购入的三艘最为先进的巡洋舰,列装海军,这三艘巡洋舰分别是,排水量八千吨的定洋号巡洋舰,排水量七千吨的定海号巡洋舰,和排水量五千吨的定洲号快速巡洋舰。三艘大型巡洋舰,均配备大口径速射炮和厚装甲,其火力,均超过了原来北洋水师的镇远和定远这两艘海上巨无霸,成为亚洲新的海上霸主。有了这三艘新型巡洋舰,章军海军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海上第一舰队。

与此同时,西港造船厂生产的第一艘近海护卫舰下水。西港造船厂原本不可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造出自己的护卫舰,这几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造船厂,能造出普通商船,就是奇迹了。不过,周宪章与伊藤博文谈判后,从日本获得了大量造船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伊藤博文甚至认为,有了章军海军的保护,日本没有必要再发展海军,所以,几乎毫无保留地把日本的造船技术都给了西港造船厂。因此,在短短两年内,西港造船厂突飞猛进,在第一艘护卫舰下水的同时,台湾的第一艘七千吨巡洋舰,也在西港船坞动工,预计两年后,章军海军将拥有第一艘自产的巡洋舰。

而章军的陆军,也在迅速扩张。到了1897年年底,章军正式拥有了三个军,驻台湾的第一军,驻朝鲜的第二军,和驻琉球的第三军。第三军是在郭二杆独立旅和海军陆战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军长是郭二杆,副军长是李国革,下辖三个师。

琉球部队扩编成军,也是形势所需,因为,琉球越来越显得极为重要。最开始,章军在琉球的存在,是为了震服日本人,而现在,琉球成了台湾与朝鲜交通联络的重要枢纽。台湾和朝鲜,毕竟在地理上相距遥远,琉球是将两地捆绑在一起的结点!所以,章军必须牢牢控制住琉球。在这个背.景下,琉球的第三军,实际在编官兵,高达五万人,是三个军中兵力最多的,而琉球的章军第二舰队,也是章军海军中实力最强的舰队,除了原有的镇远号巡洋舰等十多艘战舰,从英国购买的三艘先进巡洋舰中,有两艘给了第二舰队,即定洋舰和定洲舰。

强大的第三军,牢牢控制住了琉球。同时,为朝鲜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后盾。因为琉球部队的存在,俄国人在远东的势力急剧后退,远东舰队不敢南下,不仅解除了对日本的威胁,也大大遏制了俄国人对满洲的的渗透。

不过,章军在朝鲜、台湾、琉球三地的存在,尽管,只是周宪章为了生存,而做的调整。但在客观上,对大清国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这让大清国朝廷坐立不安。

台朝两地的欣欣向荣,与大清国的腐朽没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乙未战争结束后,大清国的国事日衰。周宪章的胜利,并没有给大清国带来丝毫转机,相反,大清国却是江河日下,一发不可收拾。

日本已经彻底退出了对大清国的瓜分,成了周宪章的属国。但是,其他西洋列强,则是变本加厉。

俄国人通过南满铁路,在满洲站稳了脚跟,他们把扎兰屯变成了俄国进入大清国的桥头堡,不断向南渗透。周宪章曾经在辽东击败了日军,夺回了辽东半岛,但是,随着章军离开辽东,俄国人趁虚而入,1896年,俄国人迫使大清国把旅顺租借给了俄国人,旅顺成了俄国人的军事基地。

从甲午战争之后,德国人就一再向大清国提出租借军事基地的要求,1995年,海军大臣何尔门海军中.将向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男爵建议,在中国三组地区建立海军基地,分别是舟山群岛和厦门、胶州湾和大鹏湾;朝鲜南端的莞岛和澎湖列岛。德皇威廉二世甚至提出所谓教化亚洲,捍卫欧洲,抵御“黄祸”的论调。毫无遮掩地表示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德国远东舰队停泊在中国上海,随时可能对以上三个地区发动武装入侵。

法国人在占领安南后,从未停止对中国内陆进一步渗透,甲午战争后,法国人再次对大清国朝廷提出了租借马尾军港的要求,不过,马尾军港事实上是章军在福建的基地,乙未战争后,章军成为台湾海峡的霸主,法国人只能作罢。不过,法国调整策略后,开始向长江流域渗透。1897年,法国人的舰队抵达中国的内陆城市重庆,并在重庆设置兵营。

而长江流域一向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英国人在已经取得的五个通商口岸公然驻军,整个长江,英国皇家舰队畅通无阻。

美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向大清国朝廷发出照会,有的提出租借领地,有的提出开放通商口岸,不一而足。

面对西洋列强咄咄逼人的瓜分的态势,大清国朝廷束手无策。

而国内政治却是愈发糜烂。

维新党人声势浩大的维新变法运动,因为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迟迟落不到实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直到现在,一项具体措施也没能实施下来。而党派争执,却又因为维新变法,变得异常尖锐。维新党人与保守势力,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维新党人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计划,触动了保守势力的根本利益。归政于皇帝,是维新变革的基本方针,而这一方针,刺到了慈禧太后的痛处,她绝不能同意!而改革六部、废除科举,则是进一步触及了当权者的既得利益,朝廷上那些六部官员们,对改革一片发对。就连很多原先拥护维新的官员,听说要罢斥六部,也不干了,那意味着,他们要失业!

最为要命的一点,是停止对旗人和满清亲贵的补贴,节约出经费来,用于兴办实业。八旗子弟已经堕落到了寄生虫的地步,除了遛鸟听曲,他们什么都不会。要是终止了补贴,就是彻底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一向浑浑噩的八旗子弟,在这件事上,发出了最后的吼声。

于是,维新派与保守派,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了,双方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发动政变,将对方一网打尽。一场血与火的拼争,在所难免。

第261章 贼心第56章 杀还是不杀第14章 赌人头第182章 屠城第236章 无法挣脱的失败第257章 贵妃与贵人第69章 青帮大佬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229章 授权第68章 盘道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149章 仙子阿第111章 台湾第22章 要打仗了!第3章 生不逢时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147章 白鹿寨第111章 台湾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81章 老长官第107章 囚徒第206章 精神出轨第263章 除夕(三)第69章 小弟变大哥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112章 殖民观第88章 血战坊主山第159章 一报还一报第182章 屠城第239章 专访第110章 脱逃第237章 东床快婿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45章 国民与臣民第177章 奴才与主人第163章 联姻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91章 上海道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71章 上海滩第235章 联合声明第121章 天狼第61章 出殡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254章 眼泪第55章 论功行赏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60章 骊铁第97章 洋鬼子第33章 政治问题第190章 朋友还是敌人第88章 他是奸细第84章 炸雷第192章 台湾玉第154章 嫁祸第4章 奇袭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162章 冷兵器对热兵器第120章 集结第200章 褫衣廷杖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第58章 事情没完第24章 大义灭亲第258章 被拒绝的和谈第160章 玄月湖第160章 玄月湖第206章 精神出轨第192章 台湾玉第197章 突击第88章 他是奸细第116章 战与和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43章 和战第231章 战争的代价第160章 玄月湖第47章 高丽女人第131章 大战钦差第153章 蹂躏的狂想者第117章 黑色绝唱第31章 恩威并重第211章 衙内行径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244章 旅顺口第87章 两股势力的较量第117章 底牌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73章 风尘女子第58章 事情没完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241章 朝俄危机第32章 正确答案第249章 改朝换代?第43章 和战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49章 举棋不定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9章 报应
第261章 贼心第56章 杀还是不杀第14章 赌人头第182章 屠城第236章 无法挣脱的失败第257章 贵妃与贵人第69章 青帮大佬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229章 授权第68章 盘道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149章 仙子阿第111章 台湾第22章 要打仗了!第3章 生不逢时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147章 白鹿寨第111章 台湾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81章 老长官第107章 囚徒第206章 精神出轨第263章 除夕(三)第69章 小弟变大哥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112章 殖民观第88章 血战坊主山第159章 一报还一报第182章 屠城第239章 专访第110章 脱逃第237章 东床快婿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45章 国民与臣民第177章 奴才与主人第163章 联姻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91章 上海道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71章 上海滩第235章 联合声明第121章 天狼第61章 出殡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254章 眼泪第55章 论功行赏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60章 骊铁第97章 洋鬼子第33章 政治问题第190章 朋友还是敌人第88章 他是奸细第84章 炸雷第192章 台湾玉第154章 嫁祸第4章 奇袭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162章 冷兵器对热兵器第120章 集结第200章 褫衣廷杖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第58章 事情没完第24章 大义灭亲第258章 被拒绝的和谈第160章 玄月湖第160章 玄月湖第206章 精神出轨第192章 台湾玉第197章 突击第88章 他是奸细第116章 战与和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43章 和战第231章 战争的代价第160章 玄月湖第47章 高丽女人第131章 大战钦差第153章 蹂躏的狂想者第117章 黑色绝唱第31章 恩威并重第211章 衙内行径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244章 旅顺口第87章 两股势力的较量第117章 底牌第147章 怀袖藏余香第73章 风尘女子第58章 事情没完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241章 朝俄危机第32章 正确答案第249章 改朝换代?第43章 和战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49章 举棋不定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9章 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