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台湾

西历1895年6月1日,养心殿。

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斜视着大殿下的群臣。

台湾巡抚唐景崧面向光绪帝,跪在大殿中央,群臣俯首站立在大殿两侧,他们谁也不敢仰视龙椅之上的光绪帝,也不敢正视跪在地上的唐景崧,只好埋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

唐景崧四十多岁,正当壮年,然而,此时的唐景崧,却如同是古稀之年,脸色枯槁,须发花白,颤颤巍巍,跪在地上,大有难以为继之势。

大殿里,回响着唐景崧沙哑的声音。

刺眼的阳光从敞开的殿门中投射进来,刺得光绪帝睁不开眼睛。乙未年的夏天来的很快,五月过后,气温骤升,初夏的天气如同蒸笼一般。

而大殿中的气温,仿佛因为唐景崧的到来,又升高了许多。大殿里的官员个个官服齐整,不少人的额头上早已是汗水淋漓,就连光绪皇帝的脖子里,也浸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然而,唐景崧还在喋喋不休。群臣们心里极不耐烦,可谁也不敢出口打断唐景崧的话,就连光绪皇帝,心头如同火燎一般,却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把一张湿毛巾递到皇帝面前,光绪皇帝一把把湿毛巾打落在地,太监吓得扑通跪倒在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跪在地上喋喋不休的唐景崧终于住口了,望着一脸怒气的光绪帝。

光绪皇帝自知失态,指着太监喝道:“去给唐大人端一张椅子!”

太监如蒙大赦,急急爬起来,从后殿抬出一张圆凳,送到唐景崧面前:“唐大人请坐。”

唐景崧跪在地上,却没动身:“皇上,臣有罪,不敢就坐!”

“唐大人何罪之有?”光绪帝尽量放缓语气。

“臣身为台湾巡抚,请皇上治臣丢失台湾之罪!”

光绪皇帝再也忍耐不住,一把抓起几案上的茶杯,砸在唐景崧面前,碎片连同茶叶溅在了唐景崧的官服上。

“唐景崧,你太过分!”

唐景崧的语气却是愈发深沉:“台湾是圣祖皇帝的功业,如今葬送在臣的手里,臣罪无可恕,请皇帝治罪!”

唐景崧搬出圣祖康熙皇帝来,光绪皇帝气的浑身发抖,瞪着一双眼睛,却是发作不出来!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进士,接吏部候补主事。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请赴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奔走于顺化、保胜、山西、北宁间,为黑旗军刘永福策谋,团结各方抗法,参与河内、山西两战。中法战争后调福建台湾道,升台湾布政使。

去年,台湾巡抚邵友廉眼见日本人觊觎台湾,朝廷萌生了割让台湾给日本人,换取和平的想法。邵友廉自觉无力回天,害怕担负丢失台湾的恶名,疏通关节,调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一职,由唐景崧署理。

唐景崧署理巡抚没多久,清日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

1895年1月,日军发起山东、辽东战役,战役初期,日军势如破竹,在辽东、山东频频得手。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国内的近卫师团坐不住了。

近卫师团是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的装备比其他任何一个师团都要高出一个等级,能够入选近卫师团的官兵,都是千里挑一优秀军人,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绝大部分都进入了近卫师团。近卫师团是日本军人的骄傲,代表着日本军队的最高水平。在平时,近卫师团官兵的晋升机会,远远大于其他部队的官兵。事实上,日本军界形成了一个默契——近卫师团是将星的摇篮。

然而,清日战争打破了这个默契。

日军常备军总共有7个师团,除近卫师团外,其他6个师团全部参战,他们在朝鲜、辽东、山东功勋卓著,面对腐朽不堪的清军,创造了一个有一个作战奇迹。无数官兵因功晋升,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神尾光臣,战前,他仅仅是一名少佐,战争结束的时候,居然成为了一名少将!

而隔岸观火的近卫师团,却无尺寸之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于是,当日军踏上辽东攻陷旅顺的时候,近卫师团加紧了台湾作战的备战。他们通过军部向内阁施压,要求以军事行动解决台湾。

而此时,以伊藤博文的内阁坚持台湾政治解决的方针,即通过山东战役迫使清廷签署城下之盟,割让台湾给日本,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夺取台湾的目的。

伊藤博文的主张,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在大本营,尽管主战派甚嚣尘上,但碍于天皇,却也无可奈何。

然而,战争后期,周宪章率领章军攻克旅顺,打乱了日本的作战部署,战局逐渐朝着对日军不利的方向发展,日军很有可能在中国战场上一无所获。大本营内部,以武力夺取台湾的呼声再次响起。

在这种背景下,大本营终于决定,组建南方作战集群,从近卫师团中抽调三个大队,一个山炮中队,以及辅助兵种,组成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比志岛义辉为司令官,辅以数艘巡洋舰和运兵船,向澎湖列岛发起攻击。

澎湖清军势单力薄,装备低劣,士气不振。而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这支部队的火力装备,甚至超过了德国陆军的同建制部队,而且,独立混成旅团早就憋足了劲,士气高昂。他们在里正角西海岸强行登陆,仅仅以1人阵亡、10人受伤的代价,就取得了登陆成功,4天后,日军攻陷澎湖重镇妈宫城,宣布占领澎湖。

历来攻取台湾,必先取澎湖,澎湖丢失,台湾门户洞开。

比志岛旅团一战得手,气焰大盛,澎湖清军的迅速崩溃,使得独立混成旅团的官兵们相信,夺取台湾是一场赢取功名的美差,他们甚至不用担心伤亡,官兵们求战心切。

清日停战协议达成后,清廷决定放弃台湾,派出李经芳与前往福建,准备与日本方面完成台湾的和平交渡。然而,求战心切的独立混成旅团,竟然以路途遥远,没有得到停战的命令为由,迅速展开了对台湾基隆的登陆作战!日本战舰逼近基隆港,随时准备发起登陆作战。他们担心,一旦台湾完成和平交渡,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赢取战功的机会。

台湾情势危急,唐景崧决定一面加强北部沿海防线,一面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派出援军,共同抵抗日军的进袭。

然而,援军没有盼到,却传来了朝廷正式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

消息传来,唐景崧如同五雷轰顶!台湾岛内士绅情势汹汹,强烈反对台湾割让给日本。士绅们涌向巡抚衙门递交请愿书,要求唐景崧面奏朝廷,收回成命。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台南一带积极备战,准备抗击日军,台湾当地居民纷纷加入到黑旗军中。在京城赶考的台湾学子,也汇聚到总理大臣衙门泣血上书,恳请朝廷收回成命。

台湾军民不愿意归附日本,他们不愿意当亡国奴,唐景崧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成为台湾的末代巡抚,丢失祖宗的土地,那是要背一辈子骂名的!

然而,要想挽回局面,千难万难。

朝廷已经定下了割让台湾的国策,日本人的刺刀已经逼近了台北。此时,朝廷要是收回成命,宣布割让台湾的协议无效,日本人也可以以武力夺取台湾!

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台湾的抵抗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而且,他们得不到任何援助,不论是军队还是粮饷。

但是,唐景崧还是想要试一试!毕竟,大清国还没有与日本正式签署交度协议,直到现在,台湾还是大清国的土地!

唐景崧挟幕僚丘蓬甲来到北京,来到总理衙门,求见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希望劝说荣禄上奏朝廷,收回成命,向台湾派出援军,与刘永福的部队,共同据守台湾。

然而,唐景崧在总理衙门吃了闭门羹,荣禄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脱,就是不见他。

唐景崧却也有些骨气,荣禄躲着不见他,唐景崧干脆跑到了紫禁城,吵闹着要直接面见皇上!

割让台湾,光绪皇帝原本就觉心虚,可那是太后老佛爷的意思,皇帝也毫无办法,而且,协议已经生效,清廷也无法食言,更为恼火的是,清廷即便想要守住台湾,也是无兵可派。

刚刚经过了山东战役的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这一仗,清军侥幸与日军战成平手,将领们对于日军的强悍心有余悸,谁也不愿意远渡大海,去台湾和日本人交手,那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唯一能打的章军,已经被朝廷肢解,章军统帅周宪章也死于非命,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

光绪皇帝倒是有心救援台湾,可军权掌握在太后的手里,皇帝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那哈五的骁骑营,这是皇帝的私家军队,光绪皇帝指着那哈五给他撑腰,哪里舍得派到台湾去和日本人死磕。

所以,光绪皇帝见到唐景崧,那唐景崧口口声声要求朝廷出兵保住台湾,搞得光绪皇帝极为尴尬,可唐景崧也是一番忠心,皇帝不好申斥,只得耐着性子听着唐景崧的絮絮叨叨。

光绪皇帝打算等唐景崧说完了,再给他一个好言相劝,然后把他留在京城,在户部给他一个侍郎的职位,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台湾已经是日本人的了。

哪里想到,这个唐景崧软硬不吃,竟然当着群臣的面,搬出圣祖皇帝来!

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113章 自杀攻击第62章 日本人第240章 纳妾第188章 武进盛家第204章 愚蠢的代价第241章 洞房第231章 战争的代价第17章 官官相护第122章 自相残杀第155章 粟祭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71章 火中的金达莱第173章 金姝出走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87章 野炮对山炮第245章 比战争更为沉重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58章 血战赤岩洞第169章 战场上的古董第214章 殴打知府第252章 自缚第128章 野战医院第131章 大战钦差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66章 最恨的人第33章 政治问题第39章 最后的晚餐第66章 怀抱小美女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95章 俄罗斯商人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234章 不平等条约第46章 和平初现第84章 脚夫当兵第239章 腾飞(一)第69章 小弟变大哥第10章 强行结拜第144章 太后的眼睛第99章 以身相替第36章 格格来了第22章 要打仗了!第130章 断指第23章 平壤光复第20章 殉国第138章 钢铁洪流第2章 大本营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173章 一命还一命第53章 封魂谷第44章 苦肉计穿帮第78章 内贼第244章 女人造反第2章 汉阳造第260章 留美者第173章 火海第121章 天狼第57章 一石二鸟第144章 出草第261章 除夕一第125章 海上决斗第190章 拖死猪第160章 赌博第179章 谍中谍第209章 嫂子坐镇第233章 军事存在第218章 强拆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144章 出草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219章 奉旨迎娶第133章 玉质刀柄第104章 暗算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43章 和战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16章 战与和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161章 神枪第182章 屠城第140章 使西纪程第165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133章 为亲家母报仇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92章 绝处逢生第52章 顶缸第148章 达邦酋长第75章 谁有这枪法!第228章 铁路第149章 仙子阿第265章 除夕五第231章 战败者第99章 扩军第45章 末路英雄第54章 停战
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113章 自杀攻击第62章 日本人第240章 纳妾第188章 武进盛家第204章 愚蠢的代价第241章 洞房第231章 战争的代价第17章 官官相护第122章 自相残杀第155章 粟祭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71章 火中的金达莱第173章 金姝出走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87章 野炮对山炮第245章 比战争更为沉重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58章 血战赤岩洞第169章 战场上的古董第214章 殴打知府第252章 自缚第128章 野战医院第131章 大战钦差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66章 最恨的人第33章 政治问题第39章 最后的晚餐第66章 怀抱小美女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95章 俄罗斯商人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234章 不平等条约第46章 和平初现第84章 脚夫当兵第239章 腾飞(一)第69章 小弟变大哥第10章 强行结拜第144章 太后的眼睛第99章 以身相替第36章 格格来了第22章 要打仗了!第130章 断指第23章 平壤光复第20章 殉国第138章 钢铁洪流第2章 大本营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173章 一命还一命第53章 封魂谷第44章 苦肉计穿帮第78章 内贼第244章 女人造反第2章 汉阳造第260章 留美者第173章 火海第121章 天狼第57章 一石二鸟第144章 出草第261章 除夕一第125章 海上决斗第190章 拖死猪第160章 赌博第179章 谍中谍第209章 嫂子坐镇第233章 军事存在第218章 强拆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144章 出草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219章 奉旨迎娶第133章 玉质刀柄第104章 暗算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43章 和战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16章 战与和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161章 神枪第182章 屠城第140章 使西纪程第165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133章 为亲家母报仇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92章 绝处逢生第52章 顶缸第148章 达邦酋长第75章 谁有这枪法!第228章 铁路第149章 仙子阿第265章 除夕五第231章 战败者第99章 扩军第45章 末路英雄第54章 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