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腾飞(一)

第二天一大早,张萌桓收拾好行囊,等着盛宣怀一起启程,那盛宣怀来到张萌桓住所,做出一副甘把青春献台湾的高大上姿态来,表示不回去了。

张萌桓还以为盛宣怀昨天晚上的酒还没醒,忙不迭给盛宣怀拿来热毛巾,盛宣怀一把推开了张萌桓的热毛巾,双手握着张萌桓的手,语重心长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的酒早就醒了,经过一晚上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才做出了平生最为重要的决定。盛宣怀请张萌桓回去转告太后和皇上,他要为大清国开拓边疆,为台湾的经济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台湾建设成大清国的海上长城!

张萌桓确认盛宣怀没喝醉,不过,还是认为盛宣怀吃错了药。直到周宪章率台湾官吏士绅前来为他送行,张萌桓才反应过来,盛宣怀是真的不走了——他和周宪章站一起,站在了送行的队伍中,向他挥手作别。

张萌桓疑窦丛生。盛宣怀在大陆家大业大,又是朝廷的宠臣,怎么一夜之间,竟然心甘情愿地留在了台湾这么个荒蛮之地,给周宪章提鞋,莫非昨天晚上喝花酒的时候,被人在酒里做了手脚?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周宪章这家伙昨天晚上一定和盛宣怀达成了什么秘密交易!

但不管怎么说,盛宣怀的事,与张萌桓无关,张萌桓这次台湾之行,收获颇丰,早已是功成名就,如今全身而退,张萌桓也懒得惹是生非,去探究什么秘密交易。张萌桓知道,周宪章不是好惹的,没事去惹他干嘛。

周宪章派人,一路吹吹打打,把张萌桓送到基隆港,张萌桓登船回京向朝廷复命。

紧接着,周宪章请求朝廷任命盛宣怀为台朝开发大臣的奏章也到了北京。

周宪章在奏章中,详细阐述了台湾和朝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湾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海上的重要屏障,朝鲜则是处在中国东北地区,是满洲和重要门户。大清国扼守住着两个地区,就能够极大地遏制来自海上的威胁。十九世纪,大清国的主要威胁,几乎全部来在海上,周宪章的建议,切中时弊,正中朝廷的下怀。

为了把台湾和朝鲜建成大清国的前沿堡垒,军事占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地区进行全面开发建设,这样才能牢牢控制住这两个地区。以前,大清国对台湾和朝鲜的政策,是听之任之,朝廷不愿意在这两个地区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在朝廷眼里,台湾和朝鲜都是不值得开发的化外之地。而现在不同了,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这两个地方原本就具备相当的资源基础,如果大清国不开发,那么,西洋列强就会插足,而西洋列强的势力一旦进入这两个地区,就会把这里变成他们进攻中国的桥头堡!

周宪章的奏章论据充分,朝廷也不得不承认,周宪章的看法是正确的。只是,朝廷心有不甘的是,这两个地区,全部都在周宪章的掌控之下,开发台湾和朝鲜,需要有投入,而这些投入,其实是进了周宪章的腰包。那等于朝廷拿钱,去资助自己的敌人!

所以,当朝廷看到,周宪章并没有向朝廷要钱,只是要一个人——盛宣怀,朝廷大大松了一口气。马上给出答复,一切按照周宪章的要求做——任命盛宣怀为台朝开发大臣,常驻台湾,同时,盛宣怀仍然兼任邮政大臣,负责全国的邮政事业。

如今,周宪章开发台湾和朝鲜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终于是万事俱备。

从日本人手里拿到了三亿白银的赔偿款,这笔钱,是两地开发的启动资金。台湾向来不缺劳力,这是人力资源保障。日本人按照协议,向台湾输送了两千名技术工人和专家,并提供技术,这是技术保障。而盛宣怀则是两地开发的总设计师和管理师,对两地的实业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这是管理保障。

盛宣怀是被周宪章强留在台湾的,不过,这人还真能恪守职业道德。既然当上了台朝开发大臣,就尽心尽责,真心诚意地帮着周宪章,规划台湾的工矿企业。

盛宣怀能在实业开发上做出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现代实业头脑,也是因为,搞实业,原本就是他的兴奋点,这个人天生就是为实业活着的。台湾生活条件比起大陆差很远,可是,当盛宣怀看到台湾蕴藏丰富的矿藏、四通八道的海路,他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现代工业的宝地!盛宣怀心头一阵激动,一头钻了进去,再也难以自拔。

煤炭、钢铁、铁路、和远洋海运是十九世纪工业体系的四驾马车,煤炭是能源,钢铁是原材料,铁路是串起能源与原材料的交通纽带,而海运则能够把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运回来。

台湾和朝鲜,兼具这四架马车!

台湾北部,历来就盛产煤炭,刘铭传当政的时候,曾经开办煤矿,但因为管理不善,更因为缺乏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煤矿经营不见起色,产量极低,反倒亏了不少钱。不过,台湾北部,尤其是基隆一带的煤矿已经初具规模,现在,只需要在这些煤矿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就可以扩大生产。

而朝鲜的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其东海岸的无烟煤、西海岸的烟煤蕴藏量巨大。朴永烈依靠法国人的投资,已经在温泉一带建设了三座现代化的煤矿,产煤量每天高达五千吨。

所以,盛宣怀按照能源为先、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在台湾北部、朝鲜规划了十座大型煤矿,利用日本人提供的白银,从西方和日本购买了大批现代化采煤设备,对原有煤矿进行改造,同时,兴建新的煤矿。

此后两年中,台湾、朝鲜两地煤炭工业迅猛发展,产量剧增。两地燃煤不仅完全能够供应本地工业、民用和军事,而且远销到日本、俄国、东南亚。同时,为过往船只提供燃煤,仅此一项,就为两地获得了数亿的现银收入。同时,煤矿大量招收采煤工人,为台湾和朝鲜民众提供了十几万人的就业岗位,煤矿工人收入激增,相当于十几万个家庭收入激增。此外,围绕煤炭工业兴起的服务业也为周边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两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煤炭工业初具规模后,盛宣怀随即开始了钢铁工业建设。钢铁是工业体系的骨架,没有钢铁,就没有制造业,没有制造业,工业就只能是一个靠卖原材料出口赚钱的低级水平。要发展钢铁,需要铁矿石,台湾的铁矿蕴藏量较为贫瘠,虽然也有砂铁矿,可以炼铁,但不能炼钢。然而,朝鲜的铁矿蕴藏量确实极为丰富,位于鸭绿江边的茂山铁矿,是一个超级矿山,铁矿石蕴藏量达三十亿吨,可谓是取之不竭!

盛宣怀在朝鲜茂山和台湾西港各规划了一个钢铁厂,引进西方钢铁技术,利用日本的技术工人,于1896年下半年正式动工,茂山钢铁厂就地取材,而西港钢铁厂则是依靠来自朝鲜的铁矿石。一年后,两座钢铁厂竣工投产,年产钢铁一百万吨,随后,产量逐年提升,到了戊戌年,两地钢铁产量达到了三百万吨,不仅完全可以满足两地的需要,而且,还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成为两地又一个主要的外汇来源。

有了燃煤和钢铁,下一步,就是铁路。刘铭传当政的时候,曾经规划个一个雄心勃勃的铁路建设计划。按照刘铭传的计划,将修建一条横贯台湾全岛的纵贯线,以台北为枢纽,向北通基隆,向南直达台南。然而,这个庞大的计划,由于缺乏经费,也由于大清国朝廷的冷漠,花了六年时间,仅仅只修建了台北到新竹99公里,就停止了。这条99公里的铁路,化了一百万两银子。

在周宪章的全力支持下,盛宣怀重新启动了这个计划,并且,把原先的规划进一步延伸到了西港,与西港钢铁厂相连,号称纵贯线。1896年8月,纵贯线破土动工,由于有大把银子做后盾,铁路修建极其顺利,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全线贯通,纵贯线全线耗费白银五千万两,这原本是一笔巨款,然而,周宪章手里有的是钱,他不仅掌握着三亿两白银的日本赔偿款,而且,每年还有好几亿的煤炭和钢铁收入,五千万两银子,小菜一碟了!

与此同时,从汉城到平壤的铁路也破土动工,并在1987年年底竣工通车,朝鲜终于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那些常年行走在泥泞小道上的朝鲜百姓,第一次坐上了风驰电掣的火车,心中充满了新奇感。

到了戊戌年,台湾和朝鲜的铁路总长,超过了大清国所有铁路的总和!到达了八百公里,与日本铁路拥有量相差无几。

第232章 非法占领?第255章 谁的指令?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164章 约法三章第12章 靠山垮了第204章 愚蠢的代价第202章 绝境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29章 泼辣丫头第118章 战场阅兵第55章 砍头祭灵第236章 名利双收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237章 实业第一人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30章 小兵吴佩孚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214 逼宫第186章 大哥的铁哥们第54章 山洞第196章 耻辱第137章 圣裁第84章 炸雷第19章 国宴第211章 二爷张作霖第151章 天机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151章 天机第16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第102章 进园子第80章 绑架第239章 腾飞(一)第156章 轿夫(一)第158章 血战赤岩洞第41章 煤烟第156章 轿夫(一)第201章 老婆该听老公的!第4章 奇袭第231章 战败者第51章 奸细第103章 骁骑营第252章 自缚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174章 花园口第177章 血河第65章 京城第261章 除夕一第263章 除夕(三)第115章 决斗第159章 一报还一报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75章 谁有这枪法!第238章 东方公主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18章 目标国子监第108章 向我开炮第53章 封魂谷第19章 洋务与清流第80章 绑架第186章 大哥的铁哥们第164章 约法三章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177章 血河第100章 改编第223章 纵虎容易缚虎难第50章 如鲠在喉第8章 闪击第243章 擒贼擒王第21章 不务正业第209章 中安堡第179章 谍中谍第208章 琉球或是冲绳第33章 死路第37章 假想敌第115章 决斗第215章 占便宜第261章 贼心第35章 策应第99章 以身相替第141章 三不打!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80章 朝廷旨意第199章 混战第258章 被拒绝的和谈第8章 剪辫子第29章 泼辣丫头第96章 金姝的影子第137章 缺枪第194章 炫富第36章 格格来了第197章 战争红利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9章 吃粮当兵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3章 靠山走了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60章 骊铁第62章 日本人
第232章 非法占领?第255章 谁的指令?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164章 约法三章第12章 靠山垮了第204章 愚蠢的代价第202章 绝境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29章 泼辣丫头第118章 战场阅兵第55章 砍头祭灵第236章 名利双收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237章 实业第一人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30章 小兵吴佩孚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214 逼宫第186章 大哥的铁哥们第54章 山洞第196章 耻辱第137章 圣裁第84章 炸雷第19章 国宴第211章 二爷张作霖第151章 天机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151章 天机第16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第102章 进园子第80章 绑架第239章 腾飞(一)第156章 轿夫(一)第158章 血战赤岩洞第41章 煤烟第156章 轿夫(一)第201章 老婆该听老公的!第4章 奇袭第231章 战败者第51章 奸细第103章 骁骑营第252章 自缚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174章 花园口第177章 血河第65章 京城第261章 除夕一第263章 除夕(三)第115章 决斗第159章 一报还一报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75章 谁有这枪法!第238章 东方公主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18章 目标国子监第108章 向我开炮第53章 封魂谷第19章 洋务与清流第80章 绑架第186章 大哥的铁哥们第164章 约法三章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177章 血河第100章 改编第223章 纵虎容易缚虎难第50章 如鲠在喉第8章 闪击第243章 擒贼擒王第21章 不务正业第209章 中安堡第179章 谍中谍第208章 琉球或是冲绳第33章 死路第37章 假想敌第115章 决斗第215章 占便宜第261章 贼心第35章 策应第99章 以身相替第141章 三不打!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80章 朝廷旨意第199章 混战第258章 被拒绝的和谈第8章 剪辫子第29章 泼辣丫头第96章 金姝的影子第137章 缺枪第194章 炫富第36章 格格来了第197章 战争红利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9章 吃粮当兵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3章 靠山走了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60章 骊铁第62章 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