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西国之行

这位持子公主年方十七,早在去年婚事便已由晴季做主定下来了,很遗憾,她的才气与大名家的公主相差无几,相貌也是一般,非要说她与武家的公主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便是省心。

从进入郡山城那一天起,便将三从四德牢记在心,不像阿江那样时常揣测他人心思,不像驹姬那样性格刚烈,更不像樱姬那般孤芳自赏,作为家中新进的侧室,对菊姬也是言听计从,对于政事也从不敢过问,而且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嗜好,没事的时候会到智云院的禅房小坐一会,又或者去菊姬那里逗逗小公主,实在无聊时,拿上一本和歌集倒也能在房中静静地呆上一整天。用秀保的话说,她就像是冬季里的一杯热水,看上去平淡无奇,喝下去却能感受到浑身都充满了温馨。

这段日子里,秀保将政事交给家臣去处理,自己则几乎每天都在几个妻妾的寝室间来回穿梭,不辞辛苦地奋斗着。由于解除了心头的忧虑,樱姬也逐渐开朗起来,每天都要到菊姬那里帮忙照顾小公主,除了赔罪的心理外,也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个小生命。菊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这个单纯但又执拗的公主不禁多了几分好感,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地缓和着,心头的冰雪也开始慢慢消融。

按照此前和秀吉的约定,六月初的时候,趁着秀赖元服的吉日,秀保也带着菊姬和公主到伏见拜访秀吉,同时也将阿江捎带过去,让她和淀姬好好叙叙旧。至于驹姬,自从上次在陆奥一番云雨之后,现已怀有近五个月的身孕,望着她渐渐隆起肚子,智云院说什么也不让她一同前去,这可急坏了这个东北来的野丫头,好在樱姬也是有了兰梦之征,经大夫诊脉竟也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只能是在家陪驹姬了。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智云院喜不自胜,五十岁的人了,整天忙里忙外倒也不觉得累,而且持子也执意留在家中帮忙照顾,这让秀保着实有些感动。

来到本丸的大广间,秀保和菊姬还没坐稳,便被秀吉将公主要了去,熟练地抱在怀中摇晃起来,一边摇还一边兴奋地说道:“虽说是个公主,但毕竟是三年来丰臣家诞生的唯一子嗣啊,阿菊可是立了大功啦。”

菊姬听了不禁双颊绯红,低下头便不再言语了。就在这时,秀吉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一脸纠结地看着秀保,斟酌了一阵,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想了好久,那件事还非得你去办不可。”

“殿下所指何事?”秀保问道。

“就是去博多接洽明使的事,”秀吉脸色很难看,叹息道,“当初商量未果,本想另选他人,可如今都过去三个月了,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明使也有些不耐烦了,实在没办法,还得麻烦你跑一趟了。”

“是这样啊,”秀保揉了揉鼻子,有些不情愿地说道,“既然太阁发话了,臣怎能不从,待会便回郡山收拾行装,明早便能起程了。”

“这不也是迫不得已嘛,”秀吉看出秀保有情绪,便安慰道:“我知道你刚回来不久,也想和家人多聚些日子,可现如今秀赖还小,咱丰臣家能撑得起门面的不就只剩下你了么,你不去谁去呢,总不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再跑一趟吧?”

既然秀吉话已至此,秀保就算有一千个不愿意也只能吞到肚子里了,躬身接受了秀吉的任命,成为了迎接使团到伏见的接洽使。

与此同时,阿江正在二之丸和淀姬聊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谈到秀保,淀姬便立马来了兴致,不知疲倦地询问着一切关于他的信息,这倒让阿江有些警惕了,她半开玩笑地对淀姬说道:“姐姐不会对我家殿下有什么想法吧?”

“瞧你说的,”淀姬轻推了阿江一下,故作惊讶地说道:“什么叫‘我家殿下’啊,秀保不也是我的侄子么,再说了,他是你的夫君,我是太阁的侧室,怎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呢,妹妹你可别乱说啊。”

“如此便是最好,”阿江端正了身子,提醒道:“我家殿下现如今虽已有五房妻妾,但他却只钟爱御前一人,御前对殿下的爱也是毫无保留的,这一点连我都自愧不如,即便有人还默默惦记着殿下,我也只能劝她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听阿江这么一说,淀姬脸色“唰”的一下暗淡下来,不服气地咕哝着:“人家只是问问,你哪来这么多话,再说了,有些东西就算得不到,心里想想还不行么…”

“那也不行,”

阿江示意侍女都出去,自己则靠到淀姬耳边,埋怨道:“殿下有我们几个疼爱就足够了,不劳烦您操心挂念,况且您是太阁的妾室,秀赖的生母,地位异于常人,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外人的注意,如果哪一天您真的把持不住,流露了情感,到时候不仅会害了你自己,也会连累殿下的。”

“这么严重啊,”淀姬有些回不过神了,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阿江的意思,但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能要了自己的命,想到这里,她只好失落地叹息道:“当初嫁给太阁殿下,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有了他的宠爱,让我暂时忘却了童年那些悲惨的回忆,可如今太阁身体渐不如前,每到晚上也大都力不从心,姐姐我也是女人,难道就不能追求我想要的幸福么?”

“你胡说些什么?!”阿江狠狠地揪了一下淀姬的胳膊,愤懑地斥责道,“你可是太阁最疼爱的妾室啊,这时候若是连你都背叛他,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件事点到为止,今后万不能再胡思乱想。”

淀姬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火了,虽说秀吉年纪大自己许多,身体也越来越差,但他毕竟是从小就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是这世上对自己最好的人了,这世间年轻俊秀的男子数不胜数,可又有谁会真心对自己好呢?想到这里,淀姬竟也忍不住留下了几滴眼泪,“妹妹你说得对,太阁照顾了我一辈子,我怎能在他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背弃他呢,这件事我今后绝不再提,还请原谅我的冒失。”

“用不着我来原谅你,”阿江纠正道,“这是你和太阁的事,我不方便也不愿插手,只是希望姐姐今后能和我家殿下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引起御前的不悦,当然,如果真的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我也不会忍气吞声的。”说完,阿江便起身离开了,只留下淀姬独自在屋内黯然神伤。

按照秀保的计划,这次直接由堺港起程,坐船经濑户内海直达下关,上岸拜访下秀元和淇淇(大善院,秀保的妹妹),之后再穿越下关海峡抵达博多。海上航行速度较陆地要快,如果顺利的话,一个月不到便能打个来回了。

此时,明朝使臣李宗城、杨方亨以及臭名远扬的沈惟敬已经在博多潇洒了三个月了,小西行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浪费粮食不说(反正是小早川家的封地),若是贻误了和谈的时机,让明国不悦,那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桥梁可就前功尽弃了,到时两国不免再动干戈,自己又得作为前锋到朝鲜送死,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啊。

五天后,行长接到了三成的密信,说是秀保以从二位大纳言的身份担任接洽使,不日便将抵达博多迎接明使。一听说秀保将要前来,行长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虽没见过这位大和丰臣家的少主,但通过与三成等人的通信,他还是对秀保的能力充满了期待的,相信他定能很好地完成这项衔接工作。

想到这里,他立即命人通知李宗城,说是秀吉派遣从二品大纳言亲自前来迎接使团。然而就在接到消息的当晚,使团的正使,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宗城却微服潜逃了。

(终于要写到庆长之役了,在此前便有好多朋友希望我将这里一笔带过,我也知道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既然是写这个时期的小说,便绝对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这也是本书的难点之一。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是中国人,不可能yy到自己的祖国被东瀛人打得落荒而逃的地步,这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查阅了许多文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场战争秀吉想要打赢的可能性为〇,这也是本书接下来的论调,所以请愤青们不要乱喷,我会尽量尊重史实的。

其次,有的书友会问了:“既然尊重史实,那还写什么,直接告诉结果不就好了。”这里我也要说明一下,尊重事实是第一位,但是在局部上我觉得日军还是有转圜余地的,特别是对朝鲜军队的作战,与“不灭的李舜臣”的海战,以及部分和明朝军队的战斗,都是可以打赢的。

没错,在这本书里日本永远不可能灭亡中国,但也不会像历史上说的那样对丰臣政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接下来要写只能是止疼药,绝不可能是转魂丹,大格局摆在那,除非是无限金手指,不然只能是回天乏力。

好了,就说这么多,本书的重头戏,第二卷:《烽火八道》即将上演,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244章 志在轮岛第246章 祸起大田原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54章 东国大转封(下)第148章 亡国条约第171章 户隐忍者第82章 大明的气概第327章 箭在弦上第155章 蛎崎惟宗第160章 天之将倾第99章 同仇敌忾第310章 德川来袭第228章 茶室惊变第41章 红颜祸水第236章 宽宏大量的秀保第236章 宽宏大量的秀保第10章 花之庆次第54章 东国大转封(下)第323章 京极被俘第264章 走投无路第249章 三成的心思第228章 茶室惊变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68章 西国之行第39章 终入武藏第206章 节外生枝第238章 减封除名第305章 三路突击第32章 人心叵测第58章 中国船长第31章 东上之路第239章 有眼无珠第37章 家康之思后续战略的几点说明第80章 可怜的弃子第274章 浓尾走廊第314章 开战第24章 初会尾张派第3章 改易资料二日本战国令制国及郡名大纲庆长六年永宁三年五月第229章 素衣请死第225章 拒马栅第1章 缘起十津川第210章 茶茶,你没事吧第216章 大野的命门资料六日本战国史简介第245章 北陆,真乱第205章 提前动手第198章 狮子与猎犬第181章 不听话的傀儡第119章 毛遂自荐第298章 兵临杵筑第143章 秀保高升第180章 全盘否定第246章 祸起大田原第195章 丰臣五后见第78章 高虎加封第200章 结城少将第270章 改建轮岛凑第130章 背水一战第195章 丰臣五后见第237章 武家传奏第47章 后院起火第114章 勾心斗角资料五丰臣秀长简介第33章 谁家江山第254章 决裂前夕第216章 大野的命门资料五丰臣秀长简介第293章 冰释前嫌第157章 五月之雨第98章 影岛海岬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189章 两家决裂第222章 两军合流第13章 太阁的苦心第235章 谁敢改易第326章 汤原新败第16章 松仓状第114章 勾心斗角第271章 相对多数第183章 骏河总代官第16章 松仓状第182章 一石三鸟第5章 安土筑城第161章 主持之争第5章 安土筑城第192章 兴国寺信风第159章 信长,安能不死大纲庆长六年永宁三年五月第192章 兴国寺信风第330章 金吾的决断第110章 孤岛受围第263章 大难将至第139章 李景孝第39章 终入武藏第249章 三成的心思第299章 进退两难第62章 迷雾渐开
第244章 志在轮岛第246章 祸起大田原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54章 东国大转封(下)第148章 亡国条约第171章 户隐忍者第82章 大明的气概第327章 箭在弦上第155章 蛎崎惟宗第160章 天之将倾第99章 同仇敌忾第310章 德川来袭第228章 茶室惊变第41章 红颜祸水第236章 宽宏大量的秀保第236章 宽宏大量的秀保第10章 花之庆次第54章 东国大转封(下)第323章 京极被俘第264章 走投无路第249章 三成的心思第228章 茶室惊变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68章 西国之行第39章 终入武藏第206章 节外生枝第238章 减封除名第305章 三路突击第32章 人心叵测第58章 中国船长第31章 东上之路第239章 有眼无珠第37章 家康之思后续战略的几点说明第80章 可怜的弃子第274章 浓尾走廊第314章 开战第24章 初会尾张派第3章 改易资料二日本战国令制国及郡名大纲庆长六年永宁三年五月第229章 素衣请死第225章 拒马栅第1章 缘起十津川第210章 茶茶,你没事吧第216章 大野的命门资料六日本战国史简介第245章 北陆,真乱第205章 提前动手第198章 狮子与猎犬第181章 不听话的傀儡第119章 毛遂自荐第298章 兵临杵筑第143章 秀保高升第180章 全盘否定第246章 祸起大田原第195章 丰臣五后见第78章 高虎加封第200章 结城少将第270章 改建轮岛凑第130章 背水一战第195章 丰臣五后见第237章 武家传奏第47章 后院起火第114章 勾心斗角资料五丰臣秀长简介第33章 谁家江山第254章 决裂前夕第216章 大野的命门资料五丰臣秀长简介第293章 冰释前嫌第157章 五月之雨第98章 影岛海岬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189章 两家决裂第222章 两军合流第13章 太阁的苦心第235章 谁敢改易第326章 汤原新败第16章 松仓状第114章 勾心斗角第271章 相对多数第183章 骏河总代官第16章 松仓状第182章 一石三鸟第5章 安土筑城第161章 主持之争第5章 安土筑城第192章 兴国寺信风第159章 信长,安能不死大纲庆长六年永宁三年五月第192章 兴国寺信风第330章 金吾的决断第110章 孤岛受围第263章 大难将至第139章 李景孝第39章 终入武藏第249章 三成的心思第299章 进退两难第62章 迷雾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