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

大炎京城,乌云遮天盖地。

漫天金光凝聚的金莲,从天地之间绽放,宛若开天辟地一般让人震撼。

大道金莲,固若精金,圆融无瑕,乃是世间最为纯正的浩然之气。

儒道金莲的恐怖气象,让大炎各地书院的山长齐至,天空之上,出现无数道流光。

“我心即是理。”

皇城大门跪拜的士子,府邸的达官贵人,盛京书院正在读书的学生,听到这大道之音,一个个都是露出无比震惊的目光。

“是谁参悟了新学!”

“来源好像在皇宫之中!”

“真是天佑大炎!新学居然诞生在我大炎!”

盛京书院之中。

有两人面前堆砌茶具而坐。

中年男人面容净白无须,气质儒雅非凡,有大儒风范,一双大手正在抚琴,画面唯美,充满大道的韵律,简直就像是下凡的文曲星。

蓝色儒衫老者执棋,白须飘飘,不怒自威,浩然之气围绕周身三尺,宛若白日,寻常邪魔,不可近身。

正是澹台明和齐行砚两人。

齐行砚在儒庙之时,便与澹台明是老相识。

澹台明在儒庙担任御史之位,同时还是儒庙七十二圣贤,地位崇高。

澹台明望着天空中的儒道异象,目光挪至齐行砚身上,微笑道:“是新学显世,亦是大世将临啊,行砚,或许你破境有望?”

齐行砚端的手放下了,叹气道:“但愿吧,不过新学出世,对大炎来说,总归是个好事,争夺天命的把握也大了一分。”

他看向澹台明,问道:“听说你联系了晋王?”

澹台明轻笑一声:“不错,某人对他感兴趣,不过好像他没能撑到最后。不必担心,只是驱虎吞狼之策罢了。”

“荀玉有踪迹吗?”

澹台明摇头:“没有,他倒是学聪明了,蛰伏不出,一点出手的迹象都没有,我估计是他躲在了哪个地方。”

“别谈他了,你还是操心一下你自己吧,你齐大儒在京城的风评,好似不是很好。”

“你当真可以为了那小子,做到这个地步?”

齐行砚淡淡一笑:“活到这个份上,名声又算了什么。只要能让大炎保持安宁,骂名又算的了什么。”

他语气转而叹气一声:“大炎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九子夺嫡,是在不断内耗大炎的力量,长此以往,三教互生隔阂,何时才是个头?”

“这样下去,下一个轮回的天命,怕是要易主。”

澹台明饮了一口茶:“这是圣人的意思,你我二人,如何能掺和,当今执掌副教主之位的,正是朱庵,他与道门和佛门的关系,一直很一般,三教关系差,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齐行砚沉静道:“所以,我要找陛下谈一谈。”

澹台明抬眸轻淡警告道:“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做。”

“为何?”

澹台明委婉劝道:“伱现在这样,已经够了,若是再出手,恐怕会得罪陆云卿,更是会得罪其背后的朱子。”

清烛殿内。

恐怖的狂风将一切飞石吹起,显得寂灭可怕,而陈恪身上的衣衫更是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心,人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吾心自足,则吾性自足,亦吾理自足。”

陈恪阖眼盘坐,整个人静止不动,已然是进入了顿悟状态。

恐怖的天象之下,陆鸣渊面色平静,没有惊讶,也没有慌张,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暗自思索起来。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乃是儒家学派的又一高峰,也是最后一座高峰。

他某种程度上,结束了千年难题,善恶论的争吵。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全凭每个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会有不同答案,所以善恶自在心中。

心学教会了人们明善恶、知是非,让每个读书人都有成为圣贤的资格。

天理就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人们要做的就是让内心的天理发扬光大,抑制、祛除那些邪理、歪理。

能引起这般大的动静,并不奇怪。

“有生之年,能见新学,老夫也算死而无悔了。”

皇宫的门口,身为大炎宰相的王和甫,正在前往内阁的路上,他坐在轿子里面,攥紧着拳头,透过窗户,望着天上的金莲异象,语气颇为感慨,即便这一生经历无数大风大浪,在这一刻他忍不住震撼。

无上新学。

意味着儒道将会出现一条崭新之路,而这条路注定要使得儒道昌盛万年。

这乃是生生不息的回响。

为后世人,开辟辉煌圣路。

王和甫看向浩然正气激荡的源头,眸中浮现诧异之色:“只是这个方向,很是熟悉,难不成是.”

似乎是想到什么,他掀开车帘,对着仆人吩咐道:“先不去内阁了,前往清烛殿。”

轰隆隆!

天上动静愈发大了起来,儒道金莲,在这一刻与陈恪共鸣,一束束金芒自儒道金莲爆发而出。

恐怖的光芒从儒道金莲爆发而出,第一道儒道印记,照射在陈恪身上,让他的气息暴涨了一截。

时隔一年,修为直接从第七境君子,跻身为第八境文宫,体内的浩然正气在气海位置,形成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阙,背负金色宫宇异象,文宫正是第八境之象征。

跻身文宫者,可为父母官,担任朝堂正五品大员,坐镇一府。

第二道金光再次照耀而下。

修为再次暴涨,陈恪的修为从第八境,跻身为第九境生庙。

气海的金色殿宇中,孕育出了一座石像,赫然就是陈恪自己的模样,这表明文宫生庙,为官地方,造福百姓,可接收世间百姓的香火,教书育人,得桃李之情,反哺一身文气。

跻身生庙者,可称国士,有资格担任朝堂正三品大员,或出任大炎镇守使,掌一州大权。

正当陆鸣渊以为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

又是一道刺眼金光落下,注入陈恪体内。

境界骤然攀升至第十境,大贤。

冥冥之中,文气汇聚,诞生了一个金灿的儒道真言,没入陈恪体内。

陆鸣渊看的仔细,与齐暮雪朝夕相处,对儒道也有基本认识,当即明白,那是因为陈恪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儒道本命字——“心”。

创立自己的学说,凝聚本命字,若广为流传,可开宗立派。

十境大贤,本命字不碎,法身不灭。

同时,踏入第十境,可在各大王朝登堂拜相,位于天子左右。

直到此刻。

金芒才黯淡下去。

陆鸣渊思忖暗道。

不是心学不够厉害,而是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识。

如今心学刚刚诞生,就已经展现出如此气象,假以时日,心学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那影响力还要再上几个台阶。

陆鸣渊不敢想象,一个完全体系的心学,将会有多恐怖?

说是立地成圣,也不为过。

想到这,陆鸣渊不禁开始羡慕陈恪这种顿悟类型的天才。

儒道和练气士体系,修行速度,全靠个人悟性和天赋,尤其是儒道,这一点更为明显。

只要有足够的悟性,就能很快修炼到极高的境界。

武道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想要跨境飞跃,简直不可能。

当然修炼的快,同样有弊端,道心很容易出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儒道学问终究是有尽头的。

这个尽头,便是至圣先师,天地第一位圣人,仁圣。

就像练气士的尽头是道祖一样。

而武道的尽头是什么呢?

没有人知道。

哪怕是典籍之中,都没有相关的记载,上三品第一境,为武圣,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记录。

陈恪也是从顿悟之中,恢复了意识。

后知后觉,他看向陆鸣渊,双目炯炯有神:

“殿下,我居然顿悟出一种新的学说。”

“恭喜,不仅跻身中五品,还连破三境,跻身大贤,今后在大炎之中,没有人敢看不起你。”陆鸣渊朝陈恪笑道。

陈恪郑重抱拳道:“一切都是殿下的功劳,我不过是受了殿下的恩惠。除此之外,在一年前,我还受到过王执宰的指点,跟王家颇有渊源。”

他十分清楚,如果不是陆鸣渊点了他一下,恐怕还在寻找问题的答案,不撞南墙不回头。

没有王和甫当初那一句“善恶即在我心”,劝告他淮安王是被人陷害,自己也思考不出答案。

“这个新生的学说还没有名字,你觉得叫什么名字比较好?”陆鸣渊笑问。

陈恪想了一会儿道:“不如就叫心学吧。”

“我的本命字就是‘心’,心亦为新,有昂扬万事万物之意。”

“如此甚好。”

陆鸣渊心中暗笑。

王阳明心学终究还是出现在这个世界。

而且颇为巧合的是。

陈恪,他是在加入王家之后参悟的。

文渊阁悟道,亦如龙场悟道。

陆鸣渊心中默默道:“既然没有圣人支持,那我就自己直接造一个圣人出来。”

与此同时,各方大儒来京,来见识新学的途中。

天地之间,有一道宏伟,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陈恪今后,就是我文圣一脉的真传弟子。”

此言让各大书院大儒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当初陈恪立命,凝聚文运玄鸟。

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跻身君子。难道如今,他又参悟了新学,文气鸣动一国,得到了儒道金莲入体?

“难不成,就是陈恪参悟了新学?”

“此子先是立命凝玄鸟,如今再得大道金莲,天资当真如此恐怖如斯?”

“真传弟子,真的假的?!”

不少儒士大儒皆倒吸一口凉气。

一位儒家圣人的真传弟子,从记名弟子到真传弟子,虽只有两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

圣人弟子,这含金量,无异于一教继承人一样的存在。

文圣的弟子虽多,达到数百,可大部分是普通弟子,只有听经,得圣人讲学的资格,可论成就,还得看真传弟子。

真传弟子,乃是衣钵相传的弟子。

文圣这辈子只有三个真传弟子,大弟子以词成圣,号称词圣,在五百年前,死在了与妖族的大战之中。

另一个则是成了一代圣贤,镇守在浩然洲北部,据守一城,望北关。

最差的一个,都是南离王朝观水书院的水镜先生,人称醇儒,提出过“修身齐家”的理论。

如今第四名真传弟子,居然是陈恪。

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更加好奇,陈恪到底参悟了什么新学,居然能得到大道的认可,降下气运。

“敢问陈大贤。”

“何谓我心即是理?”

此时,岳阳书院的山长出声,他恭敬无比站在清烛殿之外,朝着陈恪虚心一拜。

听到对方之声。

陈恪不假思索对答道:“我辈读书人应当以本心明辨善恶,洞是非,不为天理所拘。”

“行君子之道。”

“以心为主,知后方行,行后方知。”

出声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

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整理出一套心学体系,可他还是明白基本核心,以及本质是什么,真要拿出来说也不会太差。

陆鸣渊在一旁看着陈恪,缓缓点头。

听完这话,部分儒士纷纷有些不解,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道理,无非就是让人看清善恶罢了。

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

然而,只有一位看起来清高拔俗,学识广博的高冠老者,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陈恪道:

“敢问大贤。”

“如何以心观道理,明善恶?是知在前,行在后,还是知在前,行在后?”

高冠老者的提问,听起来是很简单,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仿佛就是在说,知道善恶后去做好的事情,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结合。

可对于高冠老者这种人来说,他们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所谓大道至简。

真正的道理本身就很简单,复杂的是如何去理解,又如何去施行。

换句话来说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最复杂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这才是学术的核心告知世人为什么。

虽然大部分世人不会去学,可必须要有这个答案,否则的话一切就显得荒诞无比。

听着高冠老者的提问。

陈恪显得更加平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知行不分先后,没有优劣,两者并行,故为:知行合一。”

陈恪的声音平静但当他说完这四字真言后。

刹那间惊雷滚滚噼开天地昏暗。

原本恐怖滔天的天地异象在这一刻瞬间变得宁静起来。

天地一片晴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要知行合一。”

皇宫上空。

偷听的大儒圣贤,山长官员等诸多儒士,纷纷细细品味着这四句话的意思。

然而。

帝京的文昌阁当中。

冲天的光芒绽放。

儒庙圣人的雕塑也在这一刻再度震颤迸裂出无穷光芒。

浩然的圣人气息再度降临大炎王朝。

这恐怖的光芒席卷天地。

大炎帝京上空。

一朵朵金莲自地面上涌出。

一团团金云弥漫天穹之上。

诸子百家的身影出现在儒庙天山五大圣人头像上空,这光芒映照整个浩然洲。

仁圣先师的虚影浮现天穹之上立于东方。

不过这仁圣虚影的确只是圣人虚影,没有任何意志,也没有任何意识。

是因为陈恪的四字圣言所凝聚而出。

但很快。

第二道宗圣虚影出现立于南方。

第三道礼圣虚影出现立于北方。

第四道亚圣虚影出现立于西方。

第五道复圣虚影出现在中土中央。

人们惊呼望着这恐怖的异象。

“五圣显世,古今往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这当真是无上新学啊。”

“惊天地泣鬼神,此等新学将为儒道第五大学派,超越古今先贤。”

“儒庙下一位天命圣人估计就要在这十年之中诞生了吧。”

天地之间一些声音响起他们震撼于这样的天象。

“好好好。”

高冠老者听到四字真言,极为欣慰的点头。

“不愧是老夫的小师弟。”

听到这句话,周围人这才意识到这位高冠老者的身份。

正是他们方才口中的文圣三弟子,南离王朝观水书院的水镜先生,人称醇儒的当代大儒,在南离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南离培养了无数人才,说成是南离帝师也不为过。

实力堪比齐行砚。

十一境可称大儒,但同为十一境,差距一样巨大。

像齐行砚和水镜先生,都是十一境巅峰,背靠大炎和南离国运,实力之强,不是寻常大儒可以比的。

气质清高拔俗,学识广博的水镜先生目光看向了陆鸣渊,不禁向陈恪问道:

“此人就是你的选择?”

众人这才将目光齐聚在陆鸣渊的身上,他们才发现两人的站位,像极了君臣的站姿。

“陈恪辅佐的对象,居然是淮安王?”

“什么?如此惊才绝艳之辈,居然要辅佐淮安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宛若炸开了锅。

不少年轻儒士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以陈恪之才,当为一国宰相。

放在各大王朝,捞个首辅之位,轻轻松松,在儒庙也能得到极高的位置。

哪怕是在大炎当官,也是潜力无限,资历足够,可以跻身内阁。

何必在淮安王麾下当个幕僚?

唯一的解释是。

他觉得,陆鸣渊能坐稳东宫,想谋求大炎国师之位?

如果是一个寻常书生,说淮安王能入主东宫,他们会把对方喷的狗血淋头。

但是这个人是参悟了新学的陈恪,他们就要多思考一下了。

面对众人的质问目光,陈恪目光坚定道:“不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正是殿下教会了我‘知行合一’的道理,所以我陈恪不能见利忘本!”

还有不少书院山长大儒以及儒庙学宫内的一些儒士,也在反反复复念着这四句真言。

听到陈恪这句话,神情再一次呆住了。

淮安王教的?

包括一些前来围观的大儒,他们本身就天赋异禀,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大儒。

自然知道领悟这等道理,到底有多困难!

现在陈恪却告诉他们,如此惊世骇俗的道理,却出自淮安王之口?

怎么能让他们不震惊?

如果陈恪的话是真的,那跪在皇城大门的那些士子百姓,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吗?

陆鸣渊闻言,脸色骤变,出声道:

“别”

陈恪没有在乎这些人眼神的变化,而是继续阐述自己的心学。

“今日立言之学说。”

“乃为陆王心学。”

“心学融三家之长,我陈恪绝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第226章 姜善出手,白莲古教的覆灭,割让舍第28章 圣上离京,兄弟反目第261章 天门真相,新帝登基,天命之争,大世到来第289章 来自大炎的清算,既然谈不拢,那就第236章 九世轮回,九世感悟,合道契机,陆第89章 对赌协议,暮雪心意,天地誓言(第五第244章 是妹妹?还是大冥女帝?第289章 来自大炎的清算,既然谈不拢,那就第223章 睡最好看的花魁,喝最贵的酒,玩最第102章 伴君如伴虎,天骄不入我掌便死第133章 入侵晋王府,观海境影士诞生,血影第197章 问心之始,无关对错,只有立场不同第39章 大皇子监国,忠言逆耳(4000)第288章 十三境之下他乱杀,圣人之上,老夫第115章 四皇子出局,龙运加身,见白衣天师第108章 以身为饵,人间炼狱(白天加更)第184章 玉清祖师,命定之人,信物桃符第15章 扫地太监,年岁月第256章 问剑白玉京,豢养的真龙,魏老九登第98章 莫欺少年穷,天师府的抉择第99章 成立影士,潜入晋王府计划(一千月票第3章 困龙于渊第213章 潜龙鸣渊终有日,天下谁人不识君!第98章 莫欺少年穷,天师府的抉择第57章 选择很重要第171章 蛟龙得水命格,扶摇走水!第47章 清算伏诛,赵王妃下场第159章 他日同淋雪,此生算白头,痴了的嫂第10章 「潜龙」与「识人」(二章)第279章 一日圆满,阎罗不灭金身,屠龙十九第41章 宫变第205章 夺嫡的真相,朝野震惊,风评转变,第85章 吾乃冠军侯(第一更求首订!)第224章 醉花喋血,帝京守夜人组织,公羊祜第137章 上爻吉卦,尊紫命格帝室贵胄(感谢第38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第109章 先生观天下玄机,却不及南周谋主第183章 大贤良师颇具道慧,皇子的角逐之战第113章 刀主命格,风雷梵日,刀冲斗牛第39章 大皇子监国,忠言逆耳(4000)第250章 前线大胜,朝野振奋,东宫现魔国余第54章 第五境,筑炉第129章 天下哗然,嫂嫂莫急,六皇子要清白第260章 天门神明,圣人祖师,整座天下,共第168章 狠人登场,雷狱斩世,刀冲斗牛,武第78章 面见齐行砚,考校问对第155章 国师往事,儒庙御史大人(感谢打赏第32章 各方现身,局势诡谲第201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第243章 炽血饕餮武道法身,人间兵主命格,第201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第282章 不是针对一人,恕我直言,再场的各第44章 惊天毒计,大炎皇帝归京第166章 人族惨剧,血流成河,三皇子之死第102章 伴君如伴虎,天骄不入我掌便死第51章 我的宰相外公第254章 今日,我陆鸣渊,质对圣明宫,请父第41章 宫变第57章 选择很重要第216章 水镜先生的推荐,王佐之才,白莲古第199章 皇帝赦免,百姓不服,书院士子大儒第154章 坐稳护法之位,慈航仙子,道门考验第245章 帝王气象初显,若天运不济,我便将第87章 跻身大宗师,武尊命格(第三更)第58章 赤龙悲鸣,上三品出手第179章 尔等可闻天威否?雷公助我!第64章 暮去朝来,雪霁寒宵第132章 吸纳佛道气运,宁王妃失踪,陆云卿第195章 长生天大威大德圣冥女帝,地府十王第68章 陆光景的试探第6章 大炎图志第214章 组建太子嫡系,骆影之危,无间阁分第134章 匆匆一月,人才济济,策反工作要落第62章 七州一十三郡,三皇子掌兵第42章 穿蟒袍的是皇子!第157章 仙子试探,窍穴如星辰,暮雪跻身君第255章 昔日冷宫皇子,要打碎你龙座,东宫第142章 紫色机缘,千宝级神兵,名刀阳宿第176章 蛊雕幼崽,王座界外化身,第四次卦第112章 青丘庙的上门,中爻吉卦(两千月票第105章 嫂嫂知冷暖,观北关之变第173章 晋升天赐福星,晋王谋划,王尸之肉第16章 帝京盛世,看众生相第44章 惊天毒计,大炎皇帝归京第208章 小镇的传说与真相,罗刹一族神尊,117.第116章 刀宗于身,浩然入刀意,我为刀第229章 第一世,王朝乱世,糟糠之妻,修武第34章 大皇子要谋反了?(新年快乐!)150.第148章 兵圣亲至,圣人之威,京城之乱第136章 一剑荡武骑八百甲,金乌长公主剑术第131章 帝王心术大成,姜善讲经,儒佛之辩第81章 关于剧情人设第133章 入侵晋王府,观海境影士诞生,血影第176章 蛊雕幼崽,王座界外化身,第四次卦第16章 帝京盛世,看众生相150.第148章 兵圣亲至,圣人之威,京城之乱第139章 商会查封,经济危机,三女相见(求第29章 君臣生隙,陆鸣空之死第265章 女帝行走人间,自此天下大乱,六国152.第150章 姐妹花之争,小孩子也难做选择
第226章 姜善出手,白莲古教的覆灭,割让舍第28章 圣上离京,兄弟反目第261章 天门真相,新帝登基,天命之争,大世到来第289章 来自大炎的清算,既然谈不拢,那就第236章 九世轮回,九世感悟,合道契机,陆第89章 对赌协议,暮雪心意,天地誓言(第五第244章 是妹妹?还是大冥女帝?第289章 来自大炎的清算,既然谈不拢,那就第223章 睡最好看的花魁,喝最贵的酒,玩最第102章 伴君如伴虎,天骄不入我掌便死第133章 入侵晋王府,观海境影士诞生,血影第197章 问心之始,无关对错,只有立场不同第39章 大皇子监国,忠言逆耳(4000)第288章 十三境之下他乱杀,圣人之上,老夫第115章 四皇子出局,龙运加身,见白衣天师第108章 以身为饵,人间炼狱(白天加更)第184章 玉清祖师,命定之人,信物桃符第15章 扫地太监,年岁月第256章 问剑白玉京,豢养的真龙,魏老九登第98章 莫欺少年穷,天师府的抉择第99章 成立影士,潜入晋王府计划(一千月票第3章 困龙于渊第213章 潜龙鸣渊终有日,天下谁人不识君!第98章 莫欺少年穷,天师府的抉择第57章 选择很重要第171章 蛟龙得水命格,扶摇走水!第47章 清算伏诛,赵王妃下场第159章 他日同淋雪,此生算白头,痴了的嫂第10章 「潜龙」与「识人」(二章)第279章 一日圆满,阎罗不灭金身,屠龙十九第41章 宫变第205章 夺嫡的真相,朝野震惊,风评转变,第85章 吾乃冠军侯(第一更求首订!)第224章 醉花喋血,帝京守夜人组织,公羊祜第137章 上爻吉卦,尊紫命格帝室贵胄(感谢第38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第109章 先生观天下玄机,却不及南周谋主第183章 大贤良师颇具道慧,皇子的角逐之战第113章 刀主命格,风雷梵日,刀冲斗牛第39章 大皇子监国,忠言逆耳(4000)第250章 前线大胜,朝野振奋,东宫现魔国余第54章 第五境,筑炉第129章 天下哗然,嫂嫂莫急,六皇子要清白第260章 天门神明,圣人祖师,整座天下,共第168章 狠人登场,雷狱斩世,刀冲斗牛,武第78章 面见齐行砚,考校问对第155章 国师往事,儒庙御史大人(感谢打赏第32章 各方现身,局势诡谲第201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第243章 炽血饕餮武道法身,人间兵主命格,第201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第282章 不是针对一人,恕我直言,再场的各第44章 惊天毒计,大炎皇帝归京第166章 人族惨剧,血流成河,三皇子之死第102章 伴君如伴虎,天骄不入我掌便死第51章 我的宰相外公第254章 今日,我陆鸣渊,质对圣明宫,请父第41章 宫变第57章 选择很重要第216章 水镜先生的推荐,王佐之才,白莲古第199章 皇帝赦免,百姓不服,书院士子大儒第154章 坐稳护法之位,慈航仙子,道门考验第245章 帝王气象初显,若天运不济,我便将第87章 跻身大宗师,武尊命格(第三更)第58章 赤龙悲鸣,上三品出手第179章 尔等可闻天威否?雷公助我!第64章 暮去朝来,雪霁寒宵第132章 吸纳佛道气运,宁王妃失踪,陆云卿第195章 长生天大威大德圣冥女帝,地府十王第68章 陆光景的试探第6章 大炎图志第214章 组建太子嫡系,骆影之危,无间阁分第134章 匆匆一月,人才济济,策反工作要落第62章 七州一十三郡,三皇子掌兵第42章 穿蟒袍的是皇子!第157章 仙子试探,窍穴如星辰,暮雪跻身君第255章 昔日冷宫皇子,要打碎你龙座,东宫第142章 紫色机缘,千宝级神兵,名刀阳宿第176章 蛊雕幼崽,王座界外化身,第四次卦第112章 青丘庙的上门,中爻吉卦(两千月票第105章 嫂嫂知冷暖,观北关之变第173章 晋升天赐福星,晋王谋划,王尸之肉第16章 帝京盛世,看众生相第44章 惊天毒计,大炎皇帝归京第208章 小镇的传说与真相,罗刹一族神尊,117.第116章 刀宗于身,浩然入刀意,我为刀第229章 第一世,王朝乱世,糟糠之妻,修武第34章 大皇子要谋反了?(新年快乐!)150.第148章 兵圣亲至,圣人之威,京城之乱第136章 一剑荡武骑八百甲,金乌长公主剑术第131章 帝王心术大成,姜善讲经,儒佛之辩第81章 关于剧情人设第133章 入侵晋王府,观海境影士诞生,血影第176章 蛊雕幼崽,王座界外化身,第四次卦第16章 帝京盛世,看众生相150.第148章 兵圣亲至,圣人之威,京城之乱第139章 商会查封,经济危机,三女相见(求第29章 君臣生隙,陆鸣空之死第265章 女帝行走人间,自此天下大乱,六国152.第150章 姐妹花之争,小孩子也难做选择